魏晋子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建安时期子书著述

1.荀悦《申鉴》五篇

《隋志》子部儒家类著录:《申鉴》五卷,荀悦撰。

荀悦在建安年间担任汉献帝侍讲,撰《申鉴》五篇,《汉纪》三十篇,又著《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建安十四年(209)卒,年六十二。今存《申鉴》及《汉纪》。《后汉书》卷六十二《荀淑传附荀悦传》载云:“(悦)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辩,通见政体,既成而奏之。”注263

此书撰于建安十年(205)。东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九《孝献皇帝纪》:“(建安)十年春正月,曹操攻袁谭于南皮,大破斩之。丁丑,增封操万三千户,平幽、冀之功也。八月,侍中荀悦撰政治得失,名曰《申鉴》。既成而奏之。”注26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四从袁说,亦载此事于汉献帝建安十年。

2.周生烈《周生烈子》,或名《周生子要论》

《隋志》子部儒家类著录:梁有《周生子要论》一卷,录一卷,魏侍中周生烈撰,亡。

周生烈,复姓周生,名烈,敦煌人,为汉魏之际儒家学者。《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肃传》记述王肃治学大略时,附带提及周生烈等人的有关情况:“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自魏初征士敦煌周生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注265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在此段话下加注云:“按此人姓周生,名烈。何晏《论语集解》有《烈义例》,余所著述,见晋武帝《中经簿》。”

何晏《论语集解序》:“近故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之义说。前世传受师说虽有异同,不为之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之善说,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注266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则叙及周生烈淡泊荣利、学精不仕的为人品格:“自有天性好古,心悦艺文,学不为禄,味道忘贫,若法高卿、周生烈者,学精而不徇乎荣利者,万之一耳。”注267《路史·后纪》卷十引西凉刘昞《敦煌实录》云:“魏侍中周生烈,本姓唐,外养周氏,因为姓。”注268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梁阮孝绪《七录》曰:“字文逢,本姓唐,魏博士、侍中。”注269

以上关于周生烈的文献,或涉及其在经学方面的业绩,或涉及其为人品格,或涉及其姓氏,皆未及他的子书著述。关于其子书著述及其年代,唐马总《意林》卷五引录《周生烈子》自序云:“六蔽鄙夫敦煌周生烈,字文逸。张角败后,天下溃乱,哀苦之间,故著此书。”注270据此,此书撰于黄巾起义之后无疑,兹姑系于建安初。

3.徐幹《中论》

《隋志》子部儒家类著录:《徐氏中论》六卷,魏太子文学徐幹撰。

关于徐幹生平事迹,《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徐幹传》的介绍非常简略:“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幹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幹,并见友善。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裴注引《先贤行状》曰:“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注271同卷《王粲传附吴质传》裴注引《魏略》所录曹丕与吴质的书信内容,其中对徐幹的性格、著述予以高度评价,略可补充以上文字的不足,辞曰:

二十三年,太子又与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业,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注272

此外,汉魏之际有位曾与徐幹有较密切接触的人士撰有《〈中论〉序》,对徐幹的里籍、学术兴趣、为人个性、卒年予以详细介绍,可谓有关徐幹生平事迹的珍贵材料,兹略引:

世有雅达君子者,姓徐名幹,字伟长,北海剧人也。其先业以清亮臧否为家,世济其美,不陨其德,至君之身十世矣……年十四,始读五经,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父恐其得疾,常禁止之,故能未至弱冠,学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矣。此时灵帝之末年也,国典隳废,冠族子弟,结党权门,交援求售,竞相尚爵号。君病俗迷昏,遂闭户自守,不与之群,以六籍娱心而已。君子之达也,学无常师,有一业胜已者,便从学焉,必尽其所知而后释之;有一言之美,不令过耳,必心识之。志在总众言之长,统道德之微,耻一物之不知,愧一艺之不克,故日夜亹亹,昃不暇食,夕不解衣,昼则研精经纬,夜则历观列宿。考混元于未形,补圣德之空缺,诞长虑于无穷,旌微言之将坠,何暇欢小学、治浮名,与俗士相弥缝哉……君避地海表,自归旧都,州郡牧守礼命,踧踖连武欲致之。君以为纵横之世,乃先圣之所厄困也……故绝迹山谷,幽居研几,用思深妙,以发疾痎,潜伏延年。会上公拨乱,王路始辟,遂力疾应命,从戍征行,历载五六,疾稍沉笃,不堪王事,潜身穷巷,颐志保真,淡泊无为,惟存正道……君之性,常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年四十八,建安二十三年春二月,遭厉疾,大命殒颓,岂不痛哉!注273

曹丕《与吴质书》写于建安二十三年(218),《〈中论〉序》说徐幹卒于建安二十三年春二月,二者颇为吻合。故据此可判定,建安二十三年春二月为《中论》完成时间的下限。至于上限,则大约在建安十二年(207)或稍后。建安十二年,徐幹被曹操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以后,经常“以疾休息”,期间集中精力草拟《中论》。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后,徐幹与刘桢等同为文学侍臣。建安十九年(214),徐幹转至临淄侯曹植手下,仍称疾避事,继续从事《中论》写作。故吴质《与魏太子笺》有云:“至于司马常卿称疾避事,以著书为务,则徐生庶几焉。” 注274

4.仲长统《昌言》二十四篇(或云三十四篇)

《隋志》子部杂家类著录:《仲长子昌言》十二卷,汉尚书郎仲长统撰。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劭传附仲长统传》:“(缪)袭友人山阳仲长统,汉末为尚书郎,早卒。著《昌言》,词佳可观省。”裴注云:

袭撰统《昌言》表,称统字公理,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幹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多归焉。统过幹,幹善待遇之,访以世事。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幹雅自多,不纳统言。统去之,无几而幹败。并、冀之士,以是识统。大司农常林与统共在上党,为臣道统性倜傥,敢直言,不矜小节,每列郡(或作“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汉帝在许,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闻统名,启召以为尚书郎。后参太祖军事,复还为郎。延康元年卒,时年四十余。统每论说古今世俗行事,发愤叹息,辄以为论,名曰《昌言》,凡二十四篇。注275

《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所载同此,唯关于《昌言》篇数的记载比缪袭所言多了十篇,并增加了具体字数的提示:“尚书令荀彧闻统名,奇之,举为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 注276

据此,仲长统延康元年(220)卒,年四十余,其生年当不晚于灵帝光和三年(180)。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建安年间(196—220)。仲长统的友人缪袭记述他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间,这就是说大约在建安五年(200)起的一段时间仲长统游学去过不少地方,结交了一些人物,如在上党曾与常林结识,在晋阳(并州治所)与刺史高幹有过交往。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征并州,高幹败逃被杀;梁习任并州刺史,向曹操举荐常林、杨俊、王象等。大抵在此时,仲长统被尚书令荀彧召为尚书郎。后参曹操军事,复还为郎。《昌言》数十篇,十万余字,大抵主要写于建安十一年之后,也可能有部分篇章写于建安十一年之前。另据东晋初葛洪《抱朴子》记述,仲长统卒前,其《昌言》似乎尚未全部完成:

陆平原作子书未成,吾门生有在陆君军中,尝在左右,说陆君临亡曰:“穷通,时也;遭遇,命也。古人贵立言以为不朽,吾所作子书未成,以此为恨耳。”余谓仲长统作《昌言》,未竟而亡,后董袭撰次之。桓谭《新论》,未备而终,班固为其成《琴道》。今才士何不赞成陆公子书。注277

而前引录缪袭上表中并未提及这种情况,葛洪此说可靠与否,尚难断定。

5.《王粲书》数十篇

《隋志》子部儒家类著录:《去伐论集》三卷,魏王粲撰,亡。

梁萧绎《金楼子》曰:“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注278王粲于初平三年(192)从长安至荆州依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王粲得返中原。据此,《王粲书》数十篇撰于其流寓荆州期间,其中的部分篇章合编,或即《隋志》所谓《去伐论集》。清姚振宗云:“此事余书不概见,梁元帝必有所据,今无由考见矣。又按粲在荆州所作,如《文学官志》《登楼赋》《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之类,梁时所存,实不止一篇。而梁元帝以为今存一篇者,则所作数十篇皆子书,别为一种,非诗文之类可知矣。”注279此说合理。

6.曹操《兵书》十万余言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兵法接要》十卷,魏武帝撰;《兵法略要》九卷,魏武帝撰。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注280其《兵书》当作于建安年间。

7.曹丕《典论》

《隋志》子部儒家类著录:《典论》五卷,魏文帝撰。

曹操为人既尚武,也崇文,曹丕继承其父的传统,尤其是在崇文方面进一步发扬光大。有关情况,曹丕《典论·自叙》、《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皆有所记述。曹丕与邺下文士游宴时的重要内容就包括讨论经传诸子,其《与吴质书》云:“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弈,高谈娱心,哀筝顺耳。”注281基于自觉的人生短暂而立言可以不朽的观念,曹丕勤于撰作,“以著述为务”。王沈《魏书》曰,“帝初在东宫,疫疠大起,时人凋伤,帝深感叹,与素所敬者大理王朗书曰:‘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注282。《典论》非一时所成,其辑集命名,约在建安二十三年(218)。成书后还不断有所删补。曹丕在其书《自叙》述其从军经历,有云:“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按《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载,建安十七年(212),曹操伐孙权,“表请荀彧劳军于谯”。据此,《典论》之开始写作,不会早于建安十七年。又其《论文》有云:“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以并驰……融等已逝,唯幹著论,成一家言。”曹丕所论及的七子中,孔融于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所杀,阮瑀病卒于建安十七年,王粲、陈琳、刘桢、应玚病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徐幹病卒于建安二十三年春。据此,《典论》当成书于建安二十三年春或稍后一段时间。黄初年间(220—226),曹丕可能对《典论》略有增补。《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载云:黄初三年(222)十月,“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萧统《文选》卷二十三张孟阳《七哀诗二首》其一“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二句,李善注云:“魏文帝《典论》曰:‘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柙金缕,体骨并尽。’”注283李善所引乃《终制》中文字,可推此篇为黄初三年写成而增补的。

《典论》成书后,先在小范围内流传。曹丕的亲信,较早接触到《典论》的有卞兰。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同时或稍后,曹丕表弟卞兰(丕母卞夫人之侄)撰《赞述太子赋》,其《上〈赋〉表》有云:“伏惟太子研精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沈思泉涌,华藻云浮,听之忘味,奉读无倦。”注284魏黄初三年(222),吴军击败蜀军,孙权遣使聘魏,曹丕将《典论》赠与孙权及张昭。《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裴注引胡冲《吴历》曰:“权以使聘魏,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文帝报使,致鼲子裘、明光铠、image马,又以素书所作《典论》及诗赋与权。”注285《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所引胡冲《吴历》则多出“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一句。曹丕《典论》较大范围的传播是在其子曹叡在位时期。《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载:

(太和)四年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注286

可见,曹叡把其父曹丕的《典论》视为经典著作。《三国志》卷四《魏书·齐王芳纪》裴注引《搜神记》所记曹叡有关诏书文字与之略有差异,但更明确地突出了《典论》的经典性质及不朽意义,辞曰:“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 注287

8.刘廙《政论》数十篇

《隋志》子部法家类著录:梁有《政论》五卷,魏侍中刘廙撰,亡。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廙传》载,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年十岁,为司马徽赏识。初从荆州牧刘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属。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为黄门侍郎。数上疏议政,曹操以廙为名臣。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曹丕即王位,擢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221)卒,年四十二。注288曹丕即王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随即处死曾与之有所纠葛的丁仪。据此可推,刘廙《政论》撰于建安十八年(213)至二十五年间。刘廙擅长议论,据《三国志》卷四十八《三嗣主传》裴注引《江表传》载,他早年曾与司马徽一起讨论运命历数,有关内容并流传到吴国。他入魏后与丁仪共论刑礼的文字,亦曾传到吴国,《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载,黄龙元年(229),南阳谢景善刘廙之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注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