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语义探思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双向形容词和相向形容词

大部分形容词在句法结构中都只要求一个必需的同现成分,这类形容词都是单向形容词。上文所述都属于这一类。此外,形容词中也有一些是描写关系的,如“生疏、陌生、熟悉、满意、不满”等。它们要求跟分别代表关系两端的名词一起出现。由于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直接做主语或中心语的只能是其中的一端,另一端则用其他方式引出。常见的是用介词引出。如:

新秘书对文字工作很生疏对文字工作很生疏的新秘书

不能因为“工作”没有直接做“生疏”的主语或中心语而否定了其间的同现关系。同样的意义关系还可以有别的表层结构:

新秘书文字工作很生疏~文字工作很生疏的新秘书

文字工作对新秘书来说很生疏~对新秘书来说很生疏的文字工作

在这些结构中,“工作”成了形容词的主语或中心语。“秘书”反倒与形容词没有直接关系了。因此,只能这样认为,这些形容词在深层结构中要求与两个名词同现,在表层结构中,或者与这个名词直接同现而与那个名词间接同现,或者与那个名词直接同现而与这个名词间接同现。这样的形容词就是双向形容词。双向形容词如果只跟一个名词组合,句子就不能自足。如“新秘书很生疏”,可能是新秘书不了解某人某事,也可能是某些人不了解新秘书。“文字工作很生疏”,也不明确,因为“文字工作”只对特定的对象而言才是生疏的,肯定对一些人而言是熟悉的,句子没有交待那个特定对象。只有在说话环境、上下文能帮助确定意义时,双向的一端才能省去。例如,要是其中的一方是说话人或句中的主语,这一方往往可以省去,如“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鲁迅《藤野先生》),这是指“对我(说话人兼主语)来说是陌生的”。

有些双向形容词,如“冷淡、冷漠、热心、热情、严厉、宽厚”,如果用来描写一个人的整体性格特征,在表层常只出现一个名词,如“这个人很冷漠”“张阿姨很热心”,但实际意义是“对一切人和事冷漠(热心)”,在深层结构中仍存在双向的另一端,只不过因泛指而省去。如果用来描写一个人某一方面的特征,那另一端必须出现,否则句义就不自足。如“我们发现他对荣誉有些冷淡”(《重放的鲜花》P43),“对荣誉”就不能省,因为他对工作可能是毫不冷淡、非常热情的。

我在别的地方曾经描写、分析过相向关系名词(刘丹青1983)(如:同学、亲家)和相向动词(刘丹青1986)(如:冲突、碰见、对调)。这些词都至少涉及两个对象(A和B),而且A对B有什么关系、行为,B对A也有什么关系、行为。A是B的同乡,则B也是A的同乡,A碰见B,则B也碰见A。形容词中也有一类是描写相向关系的,如“友好、要好、和睦、一样”。表示相向意义的词在句法上是有一些共同特点的,当然在不同词类上也有不同的体现。相向形容词的句法特点是一般要求与至少两个名词同现。如果一个名词充当形容词的主语或中心语,另一个就用介词“和、跟、同、与”引出,如:

她也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会和这样一个人要好的。(《当代》1986.2,P33)~和这样一个要好的人

我爷爷当年跟他家熟得不能再熟……(刘心武《钟鼓楼》)~跟他家熟得不能再熟的爷爷

看着入党希望很大的同志,都因为和这个不和与那个不和,而终于被人“咬”下去了。(《小说选刊》1985.8,P109)~和这个不和与那个不和的同志

由于是相向的,因此做主语或中心语的名词可以跟介词后的名词互换位置而意义关系不变,如“他和这个不和与那个不和”,也就是“这个和他不和那个和他不和”。不管两个名词分别处于什么位置,反正都要出现,否则句子不能自足,如不能说“她也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会要好”,除非上下文告诉我们和谁要好。

以二者必须同时出现这一点看,相向形容词似乎属于双向形容词中的一个小类。但是,正像相向动词不能简单地纳入单向、双向或及物不及物的分类系统(刘丹青1986)一样,相向形容词也不能简单地纳入单向、双向的系统。除了上述用法外,相向形容词也可以只跟一个名词同现,只要这个名词在意义上是复数的(包括并列结构)。这时,相向的双方共处在一个单位中,这个单位可以充当形容词的主语或中心语,如:

售货员与酒客大半相熟,酒客之间也大半相熟。(刘心武《钟鼓楼》)~相熟的售货员与酒客、相熟的酒客之间

这种亲切的笑容,表明了他们是相当稔熟的。(李国文《月食》)~相当稔熟的两个人

她知道父子间在公事上不和,常常拌嘴。(《当代》1984.4,P8),(后面的“拌嘴”是相向动词)

就为这事,你们两人不和了?(《小说选刊》1986.5,P97)

这种用法是相向形容词区别于双向形容词的明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