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高度警惕:测谎之陷阱
罗森塔尔效应:测谎中的危险陷阱
20世纪初,一匹名叫“汉斯”的马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这匹马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并不是一匹普通的马,而是一匹“会算术”的马。
具体来说,汉斯能够用前掌敲击地面的次数代表答案,以此来解答算术题目。
比如,当询问汉斯“三加四等于几”时,汉斯就会用前掌敲击地面七下,代表答案是“七”。
许多人惊讶于汉斯的这一技能,但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
马真的会算术吗?会不会是马的主人做了什么手脚?
于是,一些专家开始对汉斯进行仔细的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专家们表示,即便并非由汉斯的主人进行提问,汉斯仍然可以准确地完成“计算”。
最终,心理学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事实上,汉斯并不会算术,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准确地给出算术答案的呢?
经过认真的观察,心理学家发现,汉斯其实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发现了答案。
具体来说,当提问者向汉斯提问一道算术题目后,提问者就会低下头去观察汉斯的前掌。而当汉斯敲击地面的次数接近正确答案时,提问者会无意识地微微抬起头,或者用眼睛看着汉斯。而汉斯也迅速地捕捉到了提问者的这种期待,从而停止敲击地面,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由此看来,汉斯之所以“会做算术题”,并非因为它真的懂算术,而是因为提问者通过一些无意识的表现,告诉了汉斯正确的答案。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汉斯之所以“会做算术题”,其实是因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
罗森塔尔效应,在实验心理学中也被称为“主试效应”。它是指主试的行为、态度和指导语的倾向,会对被试产生影响。
在汉斯的故事中,提问者就是主试,汉斯就是被试。主试的期望和许多无意识的行为对被试产生了影响,从而“帮助”被试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心理学家通过下面这样一个实验,验证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
这项实验在一所小学进行。心理学家从这所小学的一到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并进行了一项所谓的能够预测他们未来发展能力的测验。
测验结束后,心理学家故作神秘地交给学校老师一份名单,并告知这所学校的老师:权威测验的结果显示,凡是出现在这个名单上的学生,他们未来在学术上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心理学家嘱咐学校的老师,一定要对这件事情保密,不能告诉学生们。
事实上,心理学家说谎了。那项测验根本不能预测学生在未来的学术成就,而那份名单上的学生也只是心理学家随机挑选出来的而已。
然而,八个月后,当心理学家再次对那些学生进行测试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凡是上了那份名单的学生,每个人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性格变得更开朗,自信心变得更强,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得更优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就是因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
具体到这项实验中,学校的老师因为受到那份名单的暗示,从而对出现在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因此,老师会无意识地通过赞扬、辅导等表现,将这些藏在内心的期望传递给名单上的学生。
而出现在名单上的学生,也会通过更加积极的表现来对老师的期望给予正面的回应;学生的这种积极回应,又激起了老师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热情。
这种循环不断重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在不断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变化,并最终变成了老师所期望的样子。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一种不易觉察却又力量巨大的效应。
对于罗森塔尔效应,测谎师同样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原因在于,在测谎实践之中,罗森塔尔效应是影响测谎结果准确性的一种重要效应。
对于测谎师来说,罗森塔尔效应有时其实是一个隐藏的陷阱。无论是刚刚涉足测谎的年轻测谎师,还是经验老到的资深测谎师,如果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掉入这个危险的陷阱之中。
某地发生一起命案,被害人在与歹徒搏斗的过程中,被一把锐器刺入大腿。歹徒逃离现场,被害人最终因为失血过多死亡。
很快,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但这名嫌疑人坚称自己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真凶另有其人。
为了帮助确认这名嫌疑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作案人,案件承办人委托测谎师对其进行测谎。
其中一套测谎题目是这样的:
作案人扎了被害人的什么部位,你知道吗?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脖子吗?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胸部吗?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后背吗?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大腿吗?(目标问题)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腹部吗?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胳膊吗?
……
测谎师之所以要编制这样一套测谎题目,原因在于,本案的作案人只扎了一刀,并且这一刀的力度极大,几乎穿透了被害人的大腿。鉴于此,本案的作案人对于被害人被扎伤的具体部位,很可能会保留有相对清晰的犯罪心理痕迹。
因此,如果这名被测人是真正的作案人,那么他在对“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大腿吗”回答“不知道”时,生理指标应当会出现显著的异常反应。
在正式测谎阶段,测谎师的提问和被测人的回答如下。
问:作案人扎了被害人的什么部位,你知道吗?
答:不知道。
问: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脖子吗?
答:不知道。
问: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胸部吗?
答:不知道
问: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后背吗?
答:不知道。
……
此时测谎师意识到,真正的作案人在回答接下来的这个问题时,会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反应。
于是,测谎师接着向被测人发问:
“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大腿吗?”
关于该名被测人是否真正的作案人,如果测谎师在先前的测谎过程中,依据已经获得的信息形成了一定的内心预判和主观期望,那么这是否会对测谎师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
比如,在向被测人发问“作案人是扎了被害人的大腿吗”时,测谎师语调的高低有没有变化?测谎师发问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测谎师目光的方向有没有变化?
测谎师这些细微的变化,又是否会对被测人的反应产生不恰当的影响?
就像那些盯着马前掌的观察者,那些相信名单上的孩子必成大器的老师。
这是我虚构的一个例子。在测谎实践中,测谎结果绝非单凭一套问题就可以判定,最终的测谎结论需要测谎师通过逻辑上相互印证、情节上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来进行系统的评估和验证。
但我在这里虚构这样一个例子,其实就是为了强调一点:
对于测谎师来说,一定要对罗森塔尔效应保持高度警惕。否则,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掉入陷阱。
回到实验心理学中。
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实验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测谎在本质上是一个心理学实验。那么,实验心理学是如何来控制和消除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实验误差的呢?
简单来说,在实验心理学中,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实验误差主要是通过“双盲设计”来进行控制和消除的。
所谓“双盲设计”是指,不仅仅实验中的被试本人不知道,就连实验中的主试也不知道该名被试究竟是被分到了实验组,还是被分到了对照组。
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主试因为对实验结果的主观期望,而对被试施加不恰当的影响。
那么,依照“双盲设计”的思路,测谎师在实践中又该如何消除罗森塔尔效应所带来的误差呢?
国外一些研究中提到过这样一种方法:题目编制阶段和测前谈话阶段,由一名对本案案情了解透彻的测谎师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测谎方向的针对性和测谎题目的周全性。而在正式测谎阶段,由另一名对本案详细情形并不知晓的测谎师对被测人进行正式发问,并对被测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具体到我虚构的这个例子中,在正式测谎阶段,对这名被测人进行正式发问的测谎师,本人应当也不清楚作案人究竟扎了被害人身体的什么部位。既然测谎师本人都不清楚被害人被扎的部位,自然也就不会对被测人的反应结果出现明显的“主试期望”,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罗森塔尔效应对测谎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应当说,这种消除误差的思路是有道理的,也符合实验心理学的设计。但是,在真正的测谎实践中,在正式测谎阶段由另一名对本案情形并不知晓的测谎师对被测人进行发问,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误差,但有时又有可能会带来其他的测试误差。
比如,测前谈话结束后,在正式测谎阶段更换测谎师,被测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发生微妙变化。
这也是需要引起测谎师关注的。
但无论如何,测谎师必须对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否则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掉进这个隐藏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