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内容的运用技巧
(一)谈话内容运用技巧的总原则
1.谈话内容要通俗易懂
人民调解针对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在广阔的农村地区,他们当中大部分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在与纠纷当事人谈话时,切忌用文绉绉的书面语和难懂的语言,不可追求使用华丽的辞藻矫饰,更不可哗众取宠,而应多用大众化语言,如俗语、歇后语或来点幽默笑料之类触及主题。另外,普通老百姓大都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深奥的法律术语。调解人员学习完法律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应采用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把法律原意实实在在、原原本本地告诉当事人。
2.谈话内容要简明扼要且有逻辑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调解人员在调解时,对某一事实的陈述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切忌绕来绕去,使纠纷当事人不得要领。用语要准确、简洁,有理有据,不能模棱两可、是非不分。
3.谈话内容要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常言道“看什么人说什么话”。人民调解员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人要根据其客观情况选择合适的谈话内容。
比如,当纠纷当事人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时,人民调解员可以说:“咱是受过教育的,素质肯定高些,在事情上也应该比一般人看得高远些,可不能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斤斤计较呀,必要时做一些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嘛!”当纠纷当事人是脾气有些倔强的老人时,人民调解员可以说:“您都这么大年龄了,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家了,您这事儿一天解决不了,您的孩子就会一天得不到安生,他们都在为您担心呀!不如您在这事儿上做一下让步,我们把事情尽快解决了,一家老小安安宁宁过日子比什么都好!”当纠纷当事人是年轻人时,人民调解员可以说:“我们还很年轻,以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冤家宜解不宜结’,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大家的和气不值呀!”当纠纷当事人是胡搅蛮缠、有错不认、拒不履行义务的人时,人民调解员可以说:“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你有履行的义务,如果你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严重的话有可能构成犯罪,那样的话,后果将非常严重,你的人身自由都要受到限制,这样的例子你应该不是没见过,相信你是聪明人,孰轻孰重,望你三思!”等等。
另外,询问问题也要因人而异,哪些可以直截了当问,哪些需要委婉含蓄问,哪些不该问,要把握分寸,做到灵活变通,以免陷入调解的僵局。调解语言只有因人而异,根据当事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当时其所处的状态,审时度势,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才能被当事人欣然接受,这样才利于调解工作更好、更有效地进行。
(二)谈话内容的具体运用技巧
1.灵活运用能够安定情绪的话
对粗暴蛮横的当事人,要直言相告,使其恢复常态;对急躁不安的当事人,要耐心劝解,使其冷静下来;对悲伤痛苦的当事人,要婉言抚慰,使其精神好转;对有轻生念头的当事人,要积极开导,使其回心转意。
讲好安心话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仔细观察,掌握当事人的情绪特点;其次,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情绪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安心话;最后,要把握说话时机,一旦发现当事人情绪激动就要马上安抚,努力使当事人冷静下来,避免发生过激行为。
2.灵活运用间接批评的话
调解员要恰当运用批评的语言。批评式谈话往往易造成当事人心理上的对立感,严重的还会明显影响调解效果。所以,直接的批评方式应不予采用,最好运用间接批评的方法并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的、使人更易接受的语言,巧妙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远胜于简单粗暴的斥责和平淡乏味的说教,它既不伤害当事人的自尊心,又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可见,内容同为批评当事人,但运用不同的措辞方式表达出来,取得的效果往往会很不一样。
3.灵活运用提出期望的话
调解纠纷接近尾声,调解人员切不可因胜利在望而掉以轻心,还必须趁热打铁,讲好结束语,提出期望的话,比如在调解夫妻纠纷时,可以说:“希望你们两个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互敬互爱,为周围邻居树立模范夫妻的榜样。”又如在调解赡养纠纷的案件时,可以对子女说:“守孝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希望你们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以后能做孝敬老人的好儿女。”对老人也提出:“你们做老人的,也要多体谅、理解年轻的儿女们,他们为了这个家四处奔波,也不容易。”在最后提出希望的话,对刚刚调解结束的纠纷,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案例1:因抛弃孩子引发的纠纷
人物:妻子邓某和丈夫韩某
调解员:孙慧
邓某和韩某经人介绍认识,俩人互相有好感,并很快恋爱结婚。婚后邓某生下了一个女儿。做了爸爸的韩某非常高兴,对邓某和女儿都非常好。但由于是在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韩某还想再要个儿子,于是和妻子邓某商量着再要一个孩子。后来邓某再次怀孕,家人都满怀期望地以为这次一定是个男孩,可谁知,邓某又生下了一个女儿。丈夫韩某感到很失望,他不喜欢这个小女儿,也因此对妻子变得忽冷忽热。邓某觉得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不管是男是女,她都要好好爱这个孩子。后来韩某又跟邓某商量说还想再生,自己就想要一个儿子,邓某觉得国家政策不允许再生了,而且两个女儿挺好的,为什么非要儿子呢,于是坚决不同意再生。为此,韩某和邓某几乎每天都吵架。某日,邓某外出办事,放小女儿在家睡觉,下午回来以后,竟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她非常着急,但见到丈夫韩某那么淡定,便问韩某:“你把孩子放到哪了?”韩某说:“小邓,我二哥家一直没孩子,嫂子那么喜欢咱家的小女儿,咱把孩子送给他家,他们一定好好对她。”邓某一听就急了:“什么?你把女儿送人了?那可是我们的孩子啊,你怎么能随随便便送人?”韩某说:“咱们家不是已经有女儿了吗,再说了,这样咱们也能再生个儿子。”邓某大喊:“这是你当爹的说出来的话吗?你以为孩子是商品啊?多了就能送人是吗?你去把孩子给我要回来。”韩某坚定地说:“不可能,你别想让我把她要回来,你就踏踏实实给我生儿子就行了。”
邓某无助之下哭着找到了村里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孙慧,向孙慧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孙慧马上随邓某回家,见到了韩某,孙慧对韩某说:“都说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你就这么舍得把你自己的小棉袄送人吗?等大女儿长大了,知道你把她的亲妹妹抛弃了,你就不怕她恨你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重男轻女,我国法律都规定了男女平等,你这思想觉悟怎么这么低呢?孩子是你们生的,你们既然把她生下来,就得对她负责任,怎么能随便抛弃呢?”韩某说:“我也不想抛弃孩子,我这不是想要个儿子吗。”孙慧说:“想要个儿子就抛弃女儿吗?都是自己亲生的,女儿以后更会疼人,肯定孝敬你,等你老了有享不尽的福啊。再说了,生男生女谁都说不好,万一你再生个女儿怎么办呢?这可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儿,那你怎么办?还要送人吗?”韩某听后,想了想对孙慧说:“孙调解员,你说得对,儿子女儿都是我的孩子,我都应该好好养着,好好疼他们,不能对我的女儿这么不负责任,我这就把女儿要回来。”孙慧高兴地说:“这就对了,以后女儿长大了出息了,别让她们忘了我这个阿姨啊。”邓某也笑了:“放心吧,不会忘了您的。”随后,韩某要回了小女儿,一家四口开始了温馨的生活。
评析
许多事情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二人观点或者意见不同而引起了纠纷,但也有一些事情的是非对错是很明显的。在本案例中,丈夫韩某为了要儿子而抛弃自己的小女儿这一做法很显然是错的。调解员孙慧首先就韩某这一错误的做法对其进行了批评,但是考虑到韩某求子心切,孙慧用比较委婉的语气同时又带有耐心开导的口吻间接批评了韩某。这样,当韩某听到“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和“你不怕大女儿以后恨你”这些语句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纠结的,也就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孙慧又分析了养女儿的好处,并简明扼要地提出“如果再生个女儿怎么办”这一关键的问题,其实这应该也是韩某最敏感的事情,当孙慧把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告知韩某,韩某也就会对他抛弃孩子的事情进行重新反思。韩某思考之后,觉得自己做错了,于是决定把孩子要回来好好疼爱。最后,孙慧高兴地说等女儿长大了别忘了她这个阿姨,也是对韩家女儿们提出的期望。这样,调解员孙慧先是间接批评,之后耐心开导,最后对孩子们提出了小小的期望,成功运用了谈话的技巧,将邓某和韩某的矛盾消除,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爸妈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