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学通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时间换空间:资源跨期配置

资源的跨期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就是,将当期取得的收入延迟到未来消费,这就是储蓄。当你把工资和奖金的一部分存入银行、购买基金或股票时,实际上表明你已把一部分收入安排在未来支出。另一种就是将未来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这就是负债。

把当期收入借给未来

我们先来看看动物界。小松鼠往往会在夏秋收集干果,藏在自己的洞里,以供冬天享用;而且,为了分散风险,它们还会把干果藏在多个洞里。法国人受到松鼠的启发,建立了“松鼠储蓄银行”,其标识就是一只翘着大尾巴的松鼠。还有一些冬眠的动物,在冬眠之前,把自己吃得膘肥体壮,冬眠后便慢慢消耗体内脂肪,度过漫漫严冬。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是很多动物的本能之一。

人类利用金融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更合理地安排生命期内的收支。在人的一生中,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若预期未来某段时间收入将下降,那就不得不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在中国古代社会,金融体系极度落后,老百姓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的基本方式就是“养儿防老”。但随着金融发展,将当期剩余收入用于存款,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养老保险等,成了人们最主要的跨期配置方式。若没有金融系统参与运作的退休金制度,我们退休以后的生活是不堪设想的。金融体系提供的这一资源跨期配置,很快颠覆了我们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

利用金融机构来储蓄的效率更高,也更安全。若不利用金融机构来储蓄,总会感到不放心。在银行出现以前,大户人家存钱的方式可能是在院落里不起眼的地方挖个坑,把钱财埋藏在地下。“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一个写照。莫里哀的《吝啬鬼》中,阿巴贡把自己的钱财都埋在花园里,总担心钱财被盗,每天在那里转悠,结果泄露了埋钱的位置,让窃贼得手。这是法国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利用金融机构来储蓄,不仅不安全,而且也可能变得麻烦、累赘。有一次,我在旅行中,导游讲了一个故事。游牧人居无定所,将牛羊卖了后所得的钱财,既不能像“此地无银”那样埋在地下,也没有银行可存,怎么办呢?那就只好随身携带,所以他们总是穿金戴银。但把钱财穿多了、戴多了,又有炫富之嫌,恐遭人忌恨,于是,他们就把服饰一部分故意敞露开来,“穿一手,露一手”。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些不安全,为了防止被打劫,他们就随身背一口大刀。导游所讲的,固然不全是真实写照,但也很好说明了,没有金融体系来安排储蓄,不仅非常不便利,而且也对文化有极大的影响。

寅吃卯粮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中,波洛涅斯对雷欧提斯说,“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贷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

尽管如此,将未来的收入交换到现期来使用,寅吃卯粮,正是资源跨期配置的另一种方式。在参加工作前,我们一般没有收入,刚工作时,收入也会较低,但一天也离不开吃喝的支出。人作为经济动物,便会通过借贷,将未来收入转换为现期的支出或消费。懂得寅吃卯粮、相互借贷,正是人类与动物在资源跨期配置上的根本差异。若没有机会获得助学贷款,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就会因无力支付各项费用而不得不辍学,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有了助学贷款,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寒门”也能出“贵子”了。再如,若没有金融机构,人们购买住宅时就只有依靠自己的积蓄了,要先攒够了钱才能买房,需要很长时间。通过金融机构提供抵押贷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将购房支出均匀地分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者有其屋的美好生活向往得以成为现实。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常常讲一个中国老太太与一个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她们死后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唉,我好不容易存了一辈子的钱,刚好够买房了,结果进天堂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刚把房贷还清,就来这儿了。”这个故事就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金融体系为人们提供的资源跨期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

那时候,我们的贷款渠道有限,并且缺少把未来收入提前到现在来消费的意识,为了买房,自己得先省吃俭用,费很长时间才能攒足买房的钱。遗憾的是,当这个阿婆终于可用其一生的积蓄买一套房时,却没来得及享用就离世了。这正应了那句小品台词:最可悲的是,人没了,钱还没用完。

但美国的银行体系却不同,它们很早就对老百姓提供消费和住房贷款等,所以美国老太太在年轻时,就通过银行贷款而拥有了自己的住宅。与中国人过去一生都在“存钱”相反,美国人一生都在“还贷”。

在生产领域,通过金融体系创造的资源跨期配置机制,可将短期资金聚合起来转化为长期投资。一个工厂的建设,可能需要好几年,要完全收回投资可能要10年以上的时间。要投资这类工厂的企业,是不会依靠一两年的短期资金来融资的,而一般家庭的存款期限都不会超过10年。但通过金融体系,便顺利地将短期资金转化成了长期投资,实现了期限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