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也许你不会爱孩子——用对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爱
※爱,不是一厢情愿地为他着想;
※你自以为是的爱,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伤害;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将这份爱以正确的方式打开。
骂孩子是很低级的教育
毫无疑问,天下的父母都十分爱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最勇敢、最完美无缺的人。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孩子们由于缺少自控能力,往往会有许多缺点:淘气、不听话、不爱学习、不讲卫生、说谎……于是一些父母就觉得很失望,责罚孩子,严厉地教导孩子,希望他们能很快改正缺点,结果他们更失望了,孩子越管反而越糟糕。这些家长都是很负责的父母,只不过他们用错了教育方法。
一位家长沮丧地找到儿子的老师:“老师,您帮我好好管管小东吧!他怎么这么不争气啊!说谎、逃课、不听话,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坏的孩子!这样下去我还有什么指望啊?!”老师惊讶地看着这位家长:“你就是这样看待小东的吗?”老师随手拿起一张被墨水涂脏了一块的白纸,“你看到了什么?”“什么?”家长不明所以地回答,“不就是一块墨点吗?”老师笑了,说道:“为什么你就只看见了墨点没看见这张白纸呢?脏了的只是一小块,其他的地方还是雪白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奖励式的教育的呀!你眼中的小东说谎、不听话,这是他的缺点,可他还有更多的优点呢!他善良、聪明、会画画、动手能力强、热心……”家长笑了:“我可真是个粗心的父亲啊!竟然忽略了孩子的优点,谢谢您,老师!”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放,就如同只看到墨点而看不到大张的白纸,这种情形对教育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家长只看到缺点,就会不停地斥责孩子,责令孩子改正。而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是越骂越糟,越夸越好的。
一个孩子在奶奶家和父母家判若两人。
每次在奶奶家,奶奶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得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奶奶!而且呀,我的宝贝孙子都知道帮奶奶干活了。真了不起,奶奶要做你最喜欢吃的鸡蛋糕奖励你!”
可回到自己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妈妈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看衣服脏的,多么讨厌啊。”
爸爸也跟着骂他:“一天游手好闲,不爱学习,什么也不知道做,我怎么会有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
奶奶总夸他的优点,于是,越夸越好,在奶奶家,他就是好孩子;父母总是训斥他的缺点,于是,越骂越糟,在自己家里,他就是坏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千百次的实验与观察发现:小孩子总是在无意识中按大人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父母奖励,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因此家长们应掌握赏善的策略,不要只顾批评孩子的缺点,而是要反过来多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奖赏,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正缺点,成为父母所期望的样子。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了不起的地方,都有闪光点。作为父母,应该抓住这些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用这小小的星星之火,点亮孩子智慧的火炬。每个孩子都能迸发出点亮智慧火炬的火花,认真对待每一颗心灵迸发出的火花,抓住它,强化它,也就是说,努力去发现、鼓励、扩大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把每一个优点都当作潜在的启动点。
就算为他好,也别总斥责
父母过多的斥责、严厉的管束不但会束缚孩子的主动性,还会扼杀孩子心灵的创造精神。
有一位很好的中学教师。她管教的学生遵纪守法,学科成绩好。她在家中对子女的要求也甚严。孩子在家不大叫大吼,吃饭时不许说话,坐在椅子上背必须挺直,家规一套又一套。孩子不留神,稍有过失,她就斥责。由于她长年的这种模式般的训练,孩子虽然是变得听话了,对人也彬彬有礼了,但却也变得拘谨、怕事、被动。
有一天,她因学校里举行观摩教学,中午未能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就坐在沙发上等母亲。整整一个中午母亲没有回来,他们也就饿了一个中午。下午放学回来,母亲问他们中午吃了什么,他们说没有吃什么。母亲问那个12岁的姐姐,冰箱里有速食面,为什么不取出来泡了吃。
两姐弟却说:“你没有讲呀!”
同样的情形,有一次那位教师在做菜,发现酱油瓶里没有酱油。而家里又适逢有客,菜不能马虎,于是她只得叫她的女儿上街去买酱油。不巧,那天杂货铺盘点,关了门,只在门前摆了一个小摊。小摊上没有瓶装酱油,只有塑料袋包装的,半斤一袋、一斤一袋的均有。女孩由于母亲没有吩咐可以买袋装酱油,不敢买,结果空了手回去。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多彩的生活面前显得这样无能,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家中常遭父母的斥责,父母管得过严,而形成了怕事的被动习惯。
这些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吩咐,自己从没有主见,也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要求。他们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了。
斥责是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不恰当的斥责,往往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在父母看来,斥责孩子是为了管教孩子,而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因此经常强迫孩子照父母的话去做,否则就开始声讨。这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被动、依赖,遇事只会等待大人的指令,不敢自行做出判断,唯恐做错事情遭到斥责,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2.伤害孩子自尊心
斥责的语言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父母一次次的斥责声中,孩子会渐渐习惯这些词语,从而变得麻木不仁,缺乏自尊心。这正如有人指出的:“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使自尊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的自尊心是残缺的、病态的,他们是斥责教育的受害者。”
3.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表面看,遭到斥责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事实上,孩子考虑的只是斥责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却很少自我反思,因此斥责反而会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最糟糕的一点是,不恰当的斥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前面已谈到,管教过严,或过多的斥责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险和可悲的。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孩子对斥责置之不理,表现在口头上不反抗,内心不服。你越骂我越要做;你越不喜欢,我越要做。
为了避免斥责带来的负面效应,父母要尽量少用斥责,确有必要进行斥责时应注意以下3点: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大人往往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人。因此,斥责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切莫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
2.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斥责
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能力有限,因此常常会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讲讲道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他自我反省。
3.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斥责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还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最好是暗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
赶快放下你手中的破棍子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古训几乎成了一条真理。其实,这是一条很不好的古训。研究证明,对孩子采用暴力是一种很不好的方法,对孩子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聪明的父母必须学会循循善诱,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按父母的愿望办事。
近两年来,地方的报纸报道过几起父母打伤亲生子女的事件。这种事件到处都有。事情的起因都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不听话,不好好读书,引起了父母的恼怒。通常开始是骂,骂了,孩子不听,仍然不认真读书,喜欢在外面玩耍,于是父母就动手用棍子打。当然开始也还只是小打,因为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他们之所以督促孩子读书,骂孩子不读书,无非是想孩子“成龙”。当然“成龙”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敢于奢望自己的孩子成龙。说实话,大多数的父母,也不过是望子多读一点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孩子年幼,父母亲有时候过分相信打骂可以使孩子用功读书或成绩进步,这是相当可笑的想法,应该适时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并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规范。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现代年轻父母所应保持的理念,因为“打”并不能使孩子明了父母的用心,只会在幼小的心灵上制造不可磨灭的伤痕。
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惧怕,那么即使打也不宜多打。打两三下,作为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锤。反之,打多了,打惯了,把一个孩子打皮了。那么,孩子对打也就不会有所惧怕了。一旦一个孩子对打失去了惧怕,那就最好就此住手,另想他法。如果做父母的仍执迷不悟,认为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不信你不怕打,那么就会越打越重,越打越厉害。
其实,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孩子说谎,正是因为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说谎的“恶性循环”。
还有些孩子,因为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是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僻而且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性格上显得孤僻固执。
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父母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父母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很多事实证明,打骂是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的。虽然孩子受到了“皮肉之苦”的惩罚,但是并没有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也不知道今后如何改正,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研究表明,体罚常常会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真是得不偿失。
总之,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父母不要向孩子发火,或者体罚孩子。因为这样既不可能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而且很可能由于父母的自我失控令孩子感到恐惧,这是适得其反的。
慈父慈母,未必就是好父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教育家所说的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有淹没之意,这也表示,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了他们。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人世间的种种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之爱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好孩子。
有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小男孩在客厅看电视,玩玩具吹着空调,而他的爸爸、妈妈在厨房正忙着给他做饭,热得满头大汗。开饭了,孩子的动画片还没有看完,妈妈便把饭菜端到客厅,妈妈负责喂小男孩,爸爸则负责哄小男孩吃饭。动画片演完了,小男孩却不想吃饭,于是爸爸开始做各种滑稽表演,终于,小男孩笑了,妈妈这才喂上一口。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真想问问漫画中的爸爸、妈妈,你们不累吗?这样的爸爸妈妈应该及时警醒了,因为你们这样做会把孩子推入深渊的。
还有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生,每次吃鸡蛋,都是母亲剥完壳他才吃。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鸡蛋他没剥蛋壳就吃了,还说:“这个鸡蛋怎么和家里的不一样呢?”看了这条新闻,人们都会笑他太笨,可这就是溺爱造成的恶果。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他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在教育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
天鹅每年冬天都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可是,一些北方人因为喜欢天鹅,经常为它们提供食物。于是,一些天鹅因贪恋这些食物便留在了北方,并渐渐被驯化成了家鹅,连飞也飞不起来了。因此,人们只要停止提供食物,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那些每年不辞辛苦坚持飞往南方的天鹅呢?它们活得很好,并且越飞越高。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溺爱现象的一种警告,咱们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当掌上明珠,从来不让孩子扫一回地,洗一次碗,真是应了那句话“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父母是慈父、慈母,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他们过多保护、过分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大胆地让他们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呵护里。
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们可以教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工作着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洗漱,等等。这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步骤而已,它更能训练孩子自动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大人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出行”。一方面需要爸爸妈妈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却不是“三分钟热情”能够解决的。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就不耐烦了,这种对孩子缺乏长久性和一贯性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留下很多负面影响。
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发达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
举例来说,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无论家里多么富有,孩子一般12岁以后就要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用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父母却认为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用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用人边学习语言。等其熟练掌握了3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求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德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为家人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
比较一下中国父母“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爸爸妈妈们做何感想呢?家长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
真正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能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自立与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抚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感到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应付处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要素。
家长们要记住,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你越护孩子,越是害孩子
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他们若不能够独立自主,那么必定会被生活淘汰,被社会淘汰。孩子是未来家庭的支柱,未来社会的支柱,我们必须让他们独立起来,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往往把窝筑在树的高处。
可是有一个翠鸟妈妈在孵出小鸟之后,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等小翠鸟长出羽毛能够学习飞翔的时候,这个翠鸟妈妈没有教给小翠鸟飞翔的本领,让它自己去觅食,而是更加喜爱它,越发怕小鸟摔死,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直到鸟窝移动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时,它才完全放心。
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轻而易举地把小翠鸟掏走了。
翠鸟移窝,原本是为了爱护小鸟,让它健康地成长,然而它却给小翠鸟带来了始料不及的灭顶之灾。症结就在于翠鸟妈妈不给小翠鸟独立的机会,这和现在好多溺爱孩子的父母非常相像。所不同的是生活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下却不能独立的孩子,要比这只小翠鸟可怜得多,因为那只翠鸟只是被人抓走尚且还有人喂食,而脱离了父母羽翼不能独立的孩子,则是没有人“喂食”的。
与翠鸟爱子相反,母燕对雏燕的教育方式颇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当雏燕羽毛渐丰时,母燕就要呢呢喃喃,鼓励雏燕飞出窝来,并教它们展翅飞翔,决不让它们贪恋小窝的温暖。一天,两天,在母燕的扶持下,雏燕的胆子大了,翅膀坚实了,渐渐地低飞、高飞、掠水,终于能愉快地翱翔于一碧无垠的天空,经得起风吹雨淋,具备了独立走南闯北的本领。
母燕之所以不让孩子永远处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而要教育它们具有冲霄高飞的意志和力量,这是大自然对它们提出的生存要求。母燕的爱是建立在帮助下一代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与困难抗争的本领上,它着眼于将来,而非顺应、迁就,这正是母燕比翠鸟妈妈聪明之处。
我们爱孩子,也应考虑到社会、时代和未来对人类提出的要求,教会孩子懂得怎样迈出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独立的步子更稳健,在艰难险阻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某个周日,小强要爸爸陪自己去书店买两本学奥数的书,可是爸爸却想让他自己去买以培养他的独立意识,于是告诉他书店离家没多远,骑车子去就可以了。妈妈也赞同爸爸的意见,向小强投来了鼓励的目光。
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小强穿好衣服关上门走了。路上车多,爸爸担心小强会出什么事情,担心车子丢了……后来,小强安全地回来了,而且说有本书这个书店没有,就去隔壁的书店买到了。
小强回来的那一瞬间,父母两人交换了一下会心的眼神——儿子长大了。
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放手,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空间,就能够使孩子早日成为生活的主人。人生有很长的路程要走,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的一生,请给孩子们独立的天空,让他们自己去做生活的主人。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可以按如下方法去做:
1.给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对孩子循序渐进地培养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不能对孩子的发展提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要求就横加斥责。
3.父母要把握住关键期
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家长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父母就是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孩子也会效仿的。所以,父母要从自身做起。
培根说:“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我们应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任凭他自己装点;给孩子自主的选择,他的事情听他的。
大把给钱,易将孩子未来买断
一个小笑话说:一位身穿毛皮衣服的妇女,推着坐在轮椅中的孩子招摇过市。“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走吗?”行人关切地问道。“当然会了,”这位妈妈神气活现地说道,“但真的感谢上帝,我这个幸福的孩子不必自己走路。”
这则小笑话让人更多地感到悲哀而非好笑,给那些认为自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家长们传递了一种批评信息。那些家长们时常会为自己娇惯的做法辩解说:“我们只是想让孩子生活得幸福些。”“孩子现在年龄还小,不能让他吃苦。”家长们应该知道,为孩子们做得太多,而不让孩子们懂得劳动的意义与金钱的价值,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
曾有报载一名初一学生,因大便时没带手纸,于是当着好几个同学的面,从自己的皮夹内接连抽出4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擦完屁股后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厕所。
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家长会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行为,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及其父母看到这则报道又会做何感想。现在的孩子像这样不懂得珍惜金钱的不在少数,出现这种状况,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结果,也是家长溺爱的结果。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能否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能否很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也进一步说明,现在的孩子多么需要塑造一个健康的金钱观。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有些地方有的家长正滋长着一股摆阔风,特别是宠着孩子,让孩子也摆阔。孩子的摆阔行为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大手大脚花钱和浪费上。如果孩子一旦养成了摆阔的习惯,那么这将影响他的一生和他真诚待人的性格。
近年来,有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五大城市的儿童消费做过调查,这5个大城市每年购买进口儿童消费品约达100亿人民币。武汉有所大学统计,即使在消费水平偏低的农村籍学生中,有的学生每月用于烟酒的开支可占伙食费的25%。还有这样的报道:有一群赴日观光的中国孩子,其出手阔绰的消费让商场里的日本人瞠目结舌。这种情况让人忧虑,更发人深省,这和我国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家里都是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多带一点零花钱也是自然现象。”这话有一定道理,如果孩子身上一点零花钱都没有,如果在外边真遇到需要花钱的时候,的确让孩子很为难。但是,假如父母只知道给孩子钱,而不去引导孩子的金钱观,不去引导孩子如何花钱,那问题就出来了。特别是那些攥着比别的同学多的零花钱的孩子,难免产生摆阔、攀比的心理。
曾经在江苏省有个由多名富家子女参加的名叫“暑期赴加拿大学习旅行夏令营”的活动,在加拿大旅行活动近20天,每天每人费用近1500元,竟然还有家长投诉“夏令营吃得很糟”,以致一个孩子在食品店让自己花掉1700美元。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是不是该让一些做父母的有所惊醒呢?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将怎样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拼搏进取的意志呢?又如何应对将来激烈复杂的社会竞争呢?如果一直让孩子奢华成性,而当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又会怎样呢?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比例直线上升,究其背后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为了摆阔,在同龄人面前有面子,而忘记了用自己的真诚来交友和待人。
而且,孩子摆不好正确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教育不妥。有些孩子老爱在金钱方面吹嘘,也就是说大话、夸口。而他们的父母觉得孩子的吹牛好玩,甚至说是有抱负,志向远大;还有的认为孩子从小爱吹牛,无须大惊小怪。偶尔一两次吹牛,的确不必在意,倘若形成了爱吹牛的习惯,那么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吹嘘其实是孩子虚荣心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影响孩子正直和真诚的性格的养成。
所以,父母应当明白,让孩子知道金钱的重要性,更要塑造孩子健康的金钱观,了解金钱的严肃性,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
孩子们需要亲身实践,方可懂得怎样才能挣到钱,以及如何精明地花钱。如果你不让孩子懂得这些道理,那么你实际上就等于剥夺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自立能力。如果你能够让孩子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劳动观,你无疑是赠给了孩子一件珍贵礼物:一把自给自足的金钥匙。
要想让孩子摆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首先就应该让他认识到最直观的价值——钱,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1.让孩子了解钱的实际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不懂得挣钱的艰辛,没有钱的价值的概念。在他们的认知上,往往只知道用钱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个数额的钱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还可以派多大的用场则全然不知。所以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花钱大手大脚不可避免。因此,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下钱的实际价值。
2.教孩子“人穷志不穷”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意志力,所以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小时候家里贫穷,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最后成功的小故事,让孩子效仿他们的精神,不要总是贪图富贵,以追求金钱的价值为自我价值。
3.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情境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一起到市场去买菜,让他知道买一个冰激凌的钱,能够买多少菜;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比如省下买一个名牌书包的300元钱可以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返校园;还可以让大一些的孩子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比如做餐馆服务员等,亲身体验钱来之不易……时常创造一些这样的情境,或许不需要家长讲太多的大道理,就能让孩子懂得珍惜,逐渐改掉乱花钱的毛病。
不一定你觉得好,真对孩子好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人的性格也是各有千秋的。有人性格外向,有人则很内向。
丹丹不太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因为,他总觉得和大家在一起打闹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他认为倒不如自己看书或是独自去郊游来得更为潇洒、惬意。他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面的那些独来独往的古代侠客,丹丹欣赏他们那种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的生活。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侠客般的气质。
可是,丹丹的妈妈可不认为这种独来独往的性格是个好现象,她觉得孩子必须得和伙伴们一起玩闹、一起交往,才是正常的,像丹丹这样的性格太过孤僻,妈妈经常对丹丹说:“你不要这么不合群,应该多和朋友在一起玩,一起谈心,这样的生活态度才是积极的,老是关起门来,一个人待着,会越来越怪异的。”
丹丹每每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总是冷冷地回绝:“我喜欢这样一个人安静地待着,我觉得这样很好。”
面对孩子的固执,母亲几乎是无计可施了。一天,母亲单位组织到外地去旅游,妈妈想带着丹丹一块儿去,因为,这次旅游会有许多和丹丹同龄的孩子一同前往,妈妈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可以让丹丹多接触一些朋友。但丹丹还是拒绝了妈妈的安排:“不,我不去,和一群孩子在一起多没劲呀。”
妈妈问道:“你自己不也是孩子吗?”
丹丹摆摆手:“反正我是不去的,我再次申明我喜欢独自一人。”
妈妈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唉,你怎么这么喜欢闹别扭呀!”
成人的性格往往在孩童时期就已经形成,所以,生活中和故事里的丹丹性格相近的孩子并不鲜见。
然而父母们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整天独自一人,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处世积极、性格活泼。因此,许多性格内向孩子的父母都为孩子忧心忡忡。有些父母还会因为孩子的这种个性而责备孩子:“怎么整天死气沉沉的?”“整天就像个小老头一样没精打采……”然而,这种方法却很难奏效,因为愈加责备,就愈容易使孩子畏缩、消极,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尤其是以命令的口气说话,将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父母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和一些性格外向的伙伴一起相处,可是,他们不知道,内向的孩子和活泼好动的孩子相处时,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内心中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心墙,反而加重孩子的内向。
所以,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不管孩子性格是否内向,只要孩子心理健康,能够快乐成长,就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
父母不要强求孩子的性格与别人一致,更不要斥责孩子性格不好。在这点上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对孩子宽容一点。即使孩子的性格具有某些不好的倾向,也不要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此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出孩子性格特别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
培养孩子个性的时候,不要逼迫孩子必须和父母自己认为优秀的性格一致,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个性。但要让孩子理解,人不是个体的,而是社会的,人不需要刻意去改变自己的个性,但必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想孩子成才,也别胡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对孩子有一大串的期望,期望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重点”,最后再出国深造,成为博士,期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被评上三好学生;期望孩子有特长,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能在英语大赛中获奖,能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能在钢琴比赛中获奖,能在体育比赛中获奖……这些期望就像一副重担,狠狠地压在了孩子的肩膀上。
其实,父母期望孩子成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期望也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如果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背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那么就可能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发展。
小雨是从一路辉煌中走过来的,她上小学时,是市里的心算冠军,还曾屡次在高手如云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她的英语非常好,上初中时曾代表学校参加过省英语口语大赛……上高中后,妈妈告诉她:“以你的水平、实力,上高中一定要在班里拿第一!这样将来才有希望考清华、北大。”小雨觉得很痛苦,她觉得自己的能力似乎已经到极限了,重点高中里人才济济,自己哪有那么容易考第一。妈妈看出了她的烦躁,但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还斥责她:“整天心浮气躁,你要是不拿第一,看我不打折你的腿!”小雨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永远也不会真正地为我着想,他们有要做成功者的愿望,我就得成为过河的卒子,拼命向前。”期末考试结束了,小雨拿到了她的成绩单,她离第一名还有好远。那天下午,小雨没有上课,趁父母不在家,她收拾好东西,带上一些钱离家出走了。
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本是合理的。但也不能否认,任何事物都应该掌握好尺度,要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走向极端。父母总是用成人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能力,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情绪状态、心智方面都有过高的估计。父母在这种自我沉迷的状态下不能清醒地认识问题,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行为成了一种惯性和教条,最终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对受教育的感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没兴趣和信心,甚至还导致孩子心态失衡,走上极端。
因此,该到了给孩子“减负”的时候了,不要总是给孩子太多压力、负担,对孩子的期望要合情合理,要让孩子能够看到成功的希望,“轻装上阵”不是更有利于远行吗?
涛涛上初二了,成绩中等偏上一点,这让他的爸爸很着急,再这样下去,重点高中就没戏了。于是夫妻俩齐上阵,一起督促涛涛学习,还不断给他讲一些“考不上重点高中,将来就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的道理,不过这样做似乎完全没效果,期中考试成绩一点没进步,老师还反映说,涛涛变得内向了许多,夫妻俩只好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几天后,心理医生告诉这对急于望子成龙的夫妻,他们的儿子有忧郁症的倾向,主要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那怎么办呢?医生给他们支了一招“减负计”。
回家后,夫妻俩找儿子谈了一次话,爸爸说:“涛涛,我们为你好,但却似乎给了你太大的压力,现在我们认为应该按你现在的成绩对你提出要求。你现在是中等偏上,那就加把劲考市五中吧!五中虽不是重点,但听说教育质量也不错。”“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涛涛眼睛亮了起来。“当然是真的了!不过,你不可以因为我们降低了要求就不认真学习,知道吗?”涛涛连忙点头。从那以后,涛涛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用父母督促着学习。中考结束了,当父母准备送儿子去五中时,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涛涛的分数超过重点高中的分数线17分,涛涛竟然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奇怪地问涛涛怎么考的,孩子笑着说:“没有压力、轻装上阵自然发挥得好!”有了这次经历,涛涛的父母决定今后要将“减负”进行到底。
教育孩子,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如果家长只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要求孩子,那么孩子只会走向相反的道路。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往往会严重失衡。孩子教育的成败也多以考试分数或孩子所学的一门特长的成效来衡量。这实际上是家长自己背上的一个错误而沉重的包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给孩子“减负”而不是加压。不要以为孩子在很大压力下才会出人头地。教子成功的父母一般绝不给孩子太多的期望压力,因为让他放松身心、缓和情绪反而更好。
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因压力过大而崩溃;降低你的期望,为孩子减去过重的负担,却可以使孩子轻松自如地前行。
※智杰点津:宽严相济才是好教育
孩子往往会在自觉、不自觉中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这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呢?孩子犯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只想着惩罚,而应宽严相济,甚至可以用宽容去“惩罚”,这样的效果有时反而会更好。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个念头就是:严厉地教训他一顿,让他以后不敢再犯。而事实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宽容孩子的过错才是最有效的教子方法。
不知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寓言:
北风和太阳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它们决定比试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先来。它鼓起劲,呼呼地吹着,直吹得寒冷刺骨,可是越刮,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越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接下来是太阳。太阳高挂在天上,轻柔温暖,行人觉得春暖上身,渐觉有点热,于是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太阳获得了胜利。
人们把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称为“太阳效应”。太阳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太阳效应”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宽容有时比惩戒更有效。
为什么宽容谅解会产生如此奇效呢?这是因为,当一个人不慎犯错时,首先他自己也会感到痛苦和内疚,孩子亦是如此。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而宽容,恰恰能够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满足,继而使人认真反省,痛改前非。
有这样一则故事,对家长们来说,应该是一种启迪:
一天,埃德蒙先生回家刚打开厅门,就听见楼上的卧室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了,是阿马拉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埃德蒙先生快速冲上楼,果然,一个十几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
他头发蓬乱,外套口袋还露出两个金烛台。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结实的身躯挡在了门口。
这时,埃德蒙先生看见少年的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表情。
于是,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他亲切地问道:“你是埃德蒙先生的外甥尼克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埃德蒙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这么早就到了!”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不在家吗?那我先出去玩一会儿,待会儿再回来。”埃德蒙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埃德蒙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路过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埃德蒙先生的半身像,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埃德蒙先生确信那位少年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没有哪一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3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埃德蒙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年轻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评判时,他一直觉得这位选手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颁奖大会结束后,这位选手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面前,神情激动地问:“埃德蒙先生,您还认识我吗?”埃德蒙先生摇摇头。
“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年轻人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当您出现在门口时,我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宽恕了我,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琴匣打开了,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拉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这个激动的年轻人,3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那个少年!埃德蒙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宽容,使埃德蒙先生成功地唤醒了孩子的良知,让孩子彻底改正错误,走上正途。这个故事应该让家长们有所感悟。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急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容不得孩子有过失、犯过错,认为必须严厉地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改过。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孩子甚至就越骂越皮,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因此,当我们的孩子犯了某种错误时,如果他自己对错误或过失的严重性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深深地感到后悔和内疚了,这时,爸爸妈妈们不妨宽容一点,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信任,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孩子更好地反省自己,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