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综36记: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教师招聘考试系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学校教育产生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不会有好的效果。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也称教育媒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措施)。

三者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育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

(三)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社会性是人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区别。

2.社会属性

(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2)历史性。教育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在阶级社会,教育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3)相对独立性。它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四)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也称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和社会发展功能(也称教育的派生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功能按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教育的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吻合教育活动预期的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功能)。

(五)教育的起源

第一记:神话宗教古朱熹,生物本能利沛西,

心理孟禄无意识,劳动凯洛米斯基

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产生得最早,广泛存在于古代东西方社会生活中,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教育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旨意,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比如西方的上帝造人、摩西十诫、挪亚方舟,东方的女娲造人。

生物起源说:(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该学说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2)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来说与动物没有不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作用。

心理起源说:(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2)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心理起源论将全部教育都归因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而将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实际上与生物起源论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作用。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较之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认识到了人类教育起源的动因在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揭示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所在。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即使是在原始社会,除了劳动经验外,某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记:公立教育世俗化,义务教育法制化。(公历十一)

近代教育的特征:(1)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4)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立法)。

第三记:教育全民终身化,多元民主现代化。(全民多现身)

现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四记:夏学周义诸子鸣,四书五经书院行。

印度佛婆埃文士,雅典和谐斯军人。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原始性

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场所、制度等;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2.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具有宗教性

原始社会中教育主要是“以巫为师”。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密切联系,主要在宗教活动中进行,宗教活动蕴含教育意义。

3.教育对象没有阶级的区分,具有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人人平等,教育也没有阶级性,教育普及、机会均等,面向全体儿童,体现教育对象的平等性。

《礼记·礼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二)古代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的教育

(1)夏、商的教育。

据文献记载,我国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庠序”,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的确切证明。

商朝有学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2)西周的教育。

周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

西周的国学专门为奴隶主贵族阶级设置。西周的乡学是按照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小,只有小学一级。《学记》中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官学体系的情况。

西周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并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周礼》中记载,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乡三物”即六德、六行、六艺。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也是“六艺”的核心内容。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包含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乐”类似于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包含乐德、乐语、乐舞教育。

“射”与“御”为军事训练课,“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驾车。

“书”与“数”为基础文化课,“书”是指书写文字,“数”是指计算、算法。

(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思想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派别众多,通常认为私学的首创者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其中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则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其中儒、墨两家被称为四大私学中的“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了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①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丘﹑孟轲﹑荀况等。

儒家学派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②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社会伦理思想: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兼爱为核心,反对儒家的社会等级观念。

教育目的: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政治:主张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经济:主张节用(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思想:主张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烦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

墨家强调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③道家学派。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等。

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道家学派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④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2)教育思想。

①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关于教育的目标:“礼贤下士”“举贤”。(士:德才兼备的人)

●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主要是“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关于教学:“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全文仅有1 200多字,却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

第五记:政教启发循序进,长善救失教学长。(《学记》的教育思想)

③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立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的,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办之早、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4)汉及其以后封建社会的教育。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西方的教育

(1)古代印度的教育。

教育权利: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教条。

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

唯一教师:婆罗门教的僧侣。

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他们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上述前面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

(2)古代埃及的教育。

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尊重。许多文士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农民、奴隶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3)古代希腊的教育。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点,同时也是近代西方教育的源头。

古风时代的希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城邦教育制度,即古雅典教育和古斯巴达教育。古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学习者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古风时代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比较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欧洲的封建社会,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因而出现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主要采取家庭教育的形式,其培养目标是:剽悍勇猛、虔诚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机器大工业所取代,从而引发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近代教育的特点上: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五)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以后的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这是对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这一理念的提出者保罗·朗格朗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这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这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