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中医:一位西医眼中的《伤寒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病邪论

以病邪论为本书的开端,目的是探讨病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和本质,从而为找到疾病的本质开启大门。疾病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始终探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医学观,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古印度医学(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认为疾病是气、胆、痰3种“体液的失衡”。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0年)认为疾病是来自心脏的血液、肝脏的黄胆汁、脾脏的黑胆汁和脑中的黏液4种体液失衡所致。中国古代医学一般认为疾病是由阴阳五行的失调所致。

源于希波克拉底4种体液失衡学说,西方古代医学产生出一种放血疗法,后经希腊医师盖伦的推动,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疗法。认为既然疾病是由于体液不平衡所致,比如发热、头痛等症状就说明体内血液过量了,就需要放血,患者发热越重则需要放血越多,这就是放血疗法的初衷。放血疗法一开始由医生和僧侣实施,后来发展到理发师都可以实施。放血疗法一直持续到19世纪。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就因为发热不退行放血疗法而死亡。当我们站在21世纪回望历史,会觉得这是一种多么荒谬的医疗方法。

中国古代医学对疾病的看法是怎样的呢?阴阳失调是如何理解的呢?中医有两本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前者文中有“正邪交争”的描述,后者文中有“正邪分争”一词,本书以“正邪相争”做统一表述。笔者分析中医对疾病的看法首先是二元的、动态的,而不是单一的、机械的。这除了让人联想到“阴阳”等传统哲学符号外,也会让人联想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疾病是“正气”和“病邪”的矛盾斗争,是对立统一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笔者体会这种疾病观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古代医学的根本所在。同样面对发热、头痛这样的病症,中国古代医学与其他医学相比要智慧得多,既可以喝草药汤液,又可以行针灸治疗。药是苦了点,但无须冒生命危险去放血。当然,中国古代医学里也有不少现在看来很荒谬的疗法。

要明白正邪相争,首先得弄清“病邪”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无论对古代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是如此。按目前的中医理论,病邪既有外来的“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也有内生的“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还有情志所伤。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什么是风邪?它在哪里?在风里吗?是种特殊物质吗?是风吹了人体,风邪进入人体了吗?为什么同一个环境里被风吹,有人受邪生病,有人不受邪不生病呢?为什么各个患者的病情也都不一样呢?如果是种特殊物质,当今科学界应该能找到,毕竟量子都发现了,风邪物质也应该能找到。还有的观点认为,外邪是种超自然物质。中医理论如今的难题就在这里,找不出客观证据,让人难以信服,阻碍了其发展。

病邪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站在客观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分析思考。风就是风,风里没有风邪,火就是火,火里也没有火邪,其他类推。为了便于解释,笔者以手指烧伤为例,来解说什么是病邪中的火邪。

火致烧伤不是火邪进入身体,火里没有“火邪”这种物质。火的热量、能量首先导致了手指局部温度升高,超过了手指正常承受的范围,进而导致局部微组织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快速变化,使微组织成分发生变性坏死。

变性是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坏死是活细胞变成死细胞,这是一个质的改变。局部组织里因温度升高生成的变性坏死物质,不再属于身体正常成分,这些变性坏死的物质就是“火邪”,即因火烧伤生成的病邪。

再举例说明,半透明的液态生鸡蛋,被油煎以后,变成了不透明的固体状的熟鸡蛋,虽然还叫“鸡蛋”,但熟鸡蛋已经不是生鸡蛋成分了,变性成了另外的物质。在分子生物学中有蛋白质变性的概念,一种蛋白质一旦发生变性,这种蛋白质就不是之前的蛋白质了,会失去之前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生物体都有这样的特性,体内的成分一旦发生变性就不是原来正常的、鲜活的成分,相对于鲜活的生命体来说,是一种“死了的物质”。不仅如此,对于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来说还是一种“异物”,而这就是病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及本质。

一 自身病理变性异物

如何用现代医学的概念把这种病邪的客观本质说明白呢?有个相近的、勉强可用来形容的医学名词是“病理代谢产物”,但仍然不够准确全面。笔者不得不拟一个新概念,称为自身病理变性异物(autologous pathological denatured foreign body,APDFB)。

APDFB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自身物质成分发生变性而生成的,是内生的、内源性的,不是外来的,而且一旦生成就有“异物”的属性,就会引发人体本能的“排异”反应,其中包括免疫反应,局部表现为炎症,而病理代谢产物没有这个属性。

(一)APDFB的成分

医学同行一定会问APDFB的成分是什么?因为关系到能否检测出来。笔者分析,APDFB在目前是很难被检测出来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内的APDFB不仅肉眼不可见,而且还是每时每刻都在动态变化着的一组极其复杂的成分,是溶解在组织液和血液中的。少数在病情明显的情况下,肉眼可见APDFB从组织中“渗出”或“累积”的表现,比如水肿液、脓液、痰液、胸腹腔的积液、结节、肿瘤等。

因此,用现代医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来研究APDFB就相当困难了,一滴脓液里不知道有多少种物质,可能是几百种、几千种成分,而且随时间不断地动态变化着,如何检测,检测又有何意义?再用鸡蛋打比方,一个生鸡蛋变性成一个臭鸡蛋的过程中,它的成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要想检测出有多少种变性成分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意义的。再比如人的手指成分,就更复杂了,不要以为就是块“肉”,从分子层面,是由无法计数的各种蛋白质分子、脂肪分子、糖类分子、核酸分子……组成的;手指被烫伤后,又生成多少种变性的物质呢?无法估量,因此难以检测。

现代医学可以抽血化验检测一些人体成分,但这是目前已知的,未知的成分还有多少呢?几万种?几百万种?几亿种?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研究发现的人体成分一定会越来越多,趋向于无限。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医学高度发达的100年后,一个人的体检报告里可能有成千上万个高高低低的检测指标。这个报告让一个医生怎么来解读呢?又让患者怎么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呢?要用人工智能(AI)来进行大数据分析?笔者并不否认应当不断地对人体进行科学研究,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是面对无穷无尽的科学新发现,需要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视野来认识与思考。

因此,APDFB成分的问题,笔者思考,首先要从宏观的和历史的视野分析。宏观视野是把APDFB进行分类和定位就可以了,不需要研究它具体是什么成分,这种认识方法包含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过程中,详见“理篇”;历史视野是相信人体经历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不管APDFB有多少种成分,多复杂,人体本能力量在微观层面,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把APDFB代谢分解排出体外,这是确定的,否则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到今天。

APDFB生成后存在和分布在身体哪里呢?笔者分析,在躯体层面上,可在小范围的区域里,也可在大范围的区域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分布存在。比如手指的烧烫伤,初期小范围就在手指的局部,若病情恶化会累及整个手指、整个手部甚至手臂;再如受寒感冒,初期是在呼吸道黏膜、头面部,若继发细菌感染会累及肺部。在微观层面上,APDFB可存在于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组织间隙、筋膜腔隙中,它包含坏死变性的细胞、组织液、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二)APDFB的代谢

APDFB最终被肝脏解毒、代谢、分解,排出体外。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身体内绝大部分有害的物质,都会在肝脏中被分解、解毒、转化和代谢。其他脏器没有这个功能,研究发现,肝脏内部可发生500种以上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疾病时APDFB成分应在肝脏内被代谢。代谢后的物质,一方面随胆汁排入肠道,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另一方面经肾脏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

二 异体病理变性异物

同理,相对应的还有另外一种病邪,即异体的、外源性的、继发性的病邪,如病毒、细菌、毒物等,称为异体病理变性异物(heterologous pathological denatured foreign body,HPDFB)。

HPDFB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外界的、非人体的物质成分进入并作用于人体,且是外源性的,同样具有“异物”的属性,会引发人体本能的“排异”反应,其中包括免疫反应,局部表现为炎症。

这里的“异物”是借用现代医学免疫学里的概念,对应的名词为抗原,说异物大众容易理解,说抗原医学界容易理解。通俗地讲,人体免疫系统会把任何不是自身成分的物质都归为异物或抗原。只要异物或抗原在身体里出现,就会激起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最终要把异物或抗原分解、代谢并排出体外,这个过程称为“排异”,这是所有动物具有的微观层面最基本的本能之一。“排异”一词更多用于现代医学的器官移植领域。现代免疫学的起源和发展是建立在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即HPDFB的发现和研究基础之上的,近些年才逐步开始认识身体内部成分APDFB的自身免疫问题。

借用现代医学的“异物”“抗原”“排异”这些名词和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更容易理解病邪APDFB/HPDFB的本质。但客观上,人体的本能“排异”和免疫“排异”两者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整体的、全方位的生命反应,后者只是微观的、细胞层面的反应。APDFB/HPDFB的成分不全是抗原,还包含有其他物质,因此不仅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还会刺激身体其他功能系统,从而引发整体性的、全方位的本能反应。例如,神经调节系统反应、体液调节系统反应等;心脏泵血量的增加、肝脏解毒代谢增强等;躲避、休息等意识行为反应。APDFB/HPDFB引发身体反应的范围和复杂性超出现代免疫学的范围,是一种人体本能的、整体的、自动的反应。

再以手指烧伤为例来说明,“火邪”是在火的高温作用下受伤的手指内生成APDFB,当继发细菌感染后再生成HPDFB。同理,中医的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也一样,都是这些外界致病条件作用于人体生成相应的、引发人体不同本能反应的APDFB/HPDFB。

APDFB与HPDFB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邪,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以区分,但两者往往又是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共同作用的。APDFB/HPDFB应是中医“正邪相争”所指的“邪”方。

为了更形象说明,APDFB/HPDFB在人体微观组织内存在的示意图参见图1-1。

图1-1 人体微循环及APDFB/HPDFB示意图

三 人体自主排异本能

人体对APDFB/HPDFB发起的自动的、自主的、全方位的“排异”反应的本能,称为人体自主排异本能(human autonomic rejection instinct,HARI)。自主自动是因为这种本能反应在大多情况下不受人的自我意识支配。笔者认为HARI应是中医“正邪相争”所指的“正”方。

一旦人体内生成病邪APDFB/HPDFB,就必定会激发HARI,人体会用尽一切办法把APDFB/HPDFB分解、代谢掉,最终排出体外。这种本能是生物体经过亿万年进化所形成的,是被设定的、有绝对性一面的。对人类而言,HARI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是自然、自动、自主发生的。只要APDFB/HPDFB在身体内一直存在,HARI就一直要排异,一直要斗争,绝不停止,这就是“正邪相争”的绝对性、无条件性。HARI的运行和特性详见“人体本能论”。

再以手指烧伤为例,当手指受伤的第一瞬间,受伤组织内生成的APDFB立刻激发HARI强烈反应,在宏观上,人本能地将手快速缩回,以阻止其继续受到伤害;在微观上,HARI调动内部多方面力量逐步代谢、清除APDFB/HPDFB成分,最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直到康复。

四 HARI与APDFB/HPDFB的辩证关系

有了上述概念,中医“正邪相争”的客观物质基础就清晰了,再结合唯物辩证法,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为进一步阐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提供了依据。

“正邪相争”就是HARI与APDFB/HPDFB的矛盾斗争,是疾病这个事物内部的根本动力,推动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

在疾病状态下,HARI与APDFB/HPDFB两者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普遍的。只要体内存在APDFB/HPDFB,人体HARI是一定要把APDFB/HPDFB排异出体外的,这与空间条件、时间长短、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医疗干预都无关。两者的矛盾斗争规律,对于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疾病过程为何有急性和慢性之分?HARI若在相对短时间内把APDFB/HPDFB排异出体外则表现为急性病程,HARI若长时期也无法把APDFB/HPDFB彻底排异出体外则表现为慢性病程,甚至终身病程。

两者作为斗争双方又存在统一性,相互依赖、共存共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疾病状态下,必定会有APDFB/HPDFB的生成,同时身体必定会启动HARI;反之,发现身体启动HARI,说明体内必定有APDFB/HPDFB生成,身体必定处于疾病的状态;两者在斗争过程中还会发生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因此难以绝对分割,这就是矛盾斗争所具有的统一性。用中国传统哲学语言,阴阳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生。两者的统一性规律对于树立正确医学观、指导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忽视或否定两者的统一性,就很容易把APDFB/HPDFB当作身体的绝对对立面去看待,即当作身体的“绝对异物”,从而产生以直接、坚决、彻底地消除APDFB/HPDFB为医疗目标的机械主义医学观。

两者的统一性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当疾病发展到后期,患者康复或者死亡时,就失去了这种统一性。

中医理论自古以来一直反复强调“正邪相争”,但正和邪到底是什么,人们一直无法解释清楚,因为对应不到客观存在的物质,不知道身体为什么斗争,与什么物质斗争,这也成为21世纪制约中医生存和发展的“紧箍咒”。中医理论常被质问的一句话是“拿出客观事实依据来证明”。笔者看到,如今现代医学发展迅速,累积了大量客观发现和研究成果,这为中医理论的阐述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客观资料,也为中医理论实践的重生创造了新的机会。

现代医学发展到21世纪,虽然在科学技术上高度发达、日新月异,但在哲学高度上却还没有真正明白疾病“正邪相争”的本质。在疾病状态下,HARI与APDFB/HPDFB的斗争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鲜活的生命过程,因此目前还难以用现代医学静态的、标本式的、机械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观察和检测。鲜活的组织一旦作为标本从人体中采样取出(如穿刺活检),瞬间就死亡,变成了APDFB,同时HARI也消失了。化学液固定的组织标本,能看到的只能是死亡细胞的“尸体”APDFB和病毒微生物的“尸体”HPDFB,无法看到或检测其他APDFB及其复杂的成分。所以,当科学家们看到组织标本里的病毒微生物时,就很容易断定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这些病毒微生物,它们是最根本的致病原因。这种把外因当作疾病的根本原因、第一原因的医学观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眼见为实,但不一定为真。

另一方面,现代医学常常把HARI在排异APDFB/HPDFB过程中显现出的症状反应当成了“疾病”本身,从而导致相当多的医疗方法竟然是“打压”“抑制”“削弱”HARI来求得症状缓解,如免疫抑制疗法。这使得APDFB/HPDFB在人体内长期存留,无法彻底清除,从而引起疾病的慢性化和各种各样的药物不良反应。笔者思考,这是不是“放血疗法”思维在新时代的一种变相延续呢?

五 APDFB与HPDFB的辩证关系

APDFB与HPDFB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邪,必须进行区分,研究和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对疾病治疗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APDFB/HPDFB两者的关系符合唯物辩证法内因外因关系论,即疾病内部矛盾(内因)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APDFB是疾病的内因,是根本原因,决定着疾病发展的基本趋向,而HPDFB是疾病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疾病发展的外部条件,对疾病发展只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APDFB是疾病变化的根据,HPDFB是疾病变化的条件,HPDFB无论多强大,必须通过APDFB内因才能发挥致病作用。因此,疾病的根本性治疗应是针对APDFB的治疗,其次才是HPDFB的治疗,不能颠倒。“中医治本”的客观原理就在于此。

APDFB与HPDFB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又是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条件下APDFB与HPDFB还可以相互转化,即APDFB的成分、性质可转变为HPDFB,HPDFB经HARI解毒代谢亦可转变为APDFB。

现代医学从起步发展到21世纪,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是HPDFB(如病毒、细菌),虽然贡献巨大,但因尚未认识到APDFB对疾病的重大意义,更未认识到HARI及两者的辩证关系,导致作为一种医学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

在把外因HPDFB当作疾病根本原因的医学观指导下,往往会把医学研究和治疗的重点放在对抗病原微生物上。外因也是重要因素,但毕竟不是根本因素。只针对外因而忽视内因的医疗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问题,对疾病的研究、治疗往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但收效却不一定理想。比如流感,现代医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努力,虽然弄清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和整体结构,在电镜下能清楚地看到病毒的样子,但至今都没有找到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仅是对症治疗。曾经大力研发出来的抗病毒药或疫苗,很快就因病毒出现变异而被淘汰。

另一方面,当临床面对诸多没有HPDFB存在的疾病,如非细菌性炎症性疾病时,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非细菌性炎症相当广泛,存在于很多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病,以往又称为风湿免疫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现代医学认为这类疾病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错误地攻击了自身的组织引起,因此将医疗重点放在如何抑制这些免疫细胞、消减炎症、清除自身免疫抗体上。

但本书结合唯物辩证法思考,对这类疾病有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思考:人体HARI不应也不会对自身的正常成分发起排异反应,只能对自身变性的成分即APDFB病邪发起排异反应,从而产生炎症表现;虽然显微镜下肉眼可以观察到炎症表现,但不能因为只看到免疫细胞的聚集或血液中检测到自身免疫抗体就急于下定论,认为炎症反应是过度的、自身抗体是异常的;这些肉眼可见的炎症反应只是现象,不是本质。如前述,APDFB成分复杂,溶解于组织血液中,在显微镜下肉眼是难以看见的,在血液中也是难以检测的,更何况其尚未被认知到。

医者是否应进行辩证反思,为什么免疫细胞要聚集,要发生炎症反应呢?身体为什么要生成自身免疫抗体呢?是由于体内有APDFB生成,只有APDFB才会激起这样的本能反应,免疫细胞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免疫细胞的聚集处一定是有APDFB的存在。不能因为APDFB在显微镜下看不见、血液里检测不出来就否定它的存在。为什么炎症会持续存在、慢性迁延呢?原因很简单,APDFB持续生成而HARI力量不够,始终无法彻底清除APDFB,两者的矛盾斗争过程一直持续僵持,即“正邪相争”持续,故表现为慢性炎症迁延不愈;APDFB为何会持续生成呢?一方面是因外在致病条件的持续作用;另一方面是矛盾斗争过程中矛盾双方会发生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即HARI在与APDFB的斗争中,会部分转化为APDFB,生成新的APDFB,形成新的斗争,从而表现为炎症的迁延。

笔者以现代医学检测到的一个成分: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ever,RF)为例,来进一步具体地解析APDFB/HPDFB的作用及与HARI的辩证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RF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病毒、支原体等持续感染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IgG,当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使自身的IgG变性,变性的lgG又成为新的抗原,促使机体再产生抗IgG的抗体(即抗抗体),这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即为RF。RF见于多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风湿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可在健康人群中被检测到。前述研究内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病毒、支原体等”就是HPDFB,“感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G”是HARI在分子免疫层面的反应,抗体IgG是人体的免疫成分。因为现代医学不认识也看不到最初机体生成的APDFB,只能看到继发的HPDFB,因此会认为HPDFB是疾病最初的根本病因,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2)“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说明HARI与HPDFB矛盾斗争的统一性,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3)“IgG变性又成为新的抗原”,即原来是自身成分的IgG发生了变性,转变成了APDFB。这说明了什么?HARI在排异HPDFB的过程中,发生了向对立面的转化,变为APDFB。疾病内部矛盾双方在斗争中既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会作为斗争的结果发生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唯物辩证法在医学上的一个最具体、最鲜明的体现。

4)由变性抗体形成的APDFB/HPDFB混合物,作为新病邪再次激发HARI产生抗抗体,即RF,说明正邪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一面,只要病邪存在,HARI就必然持续斗争;这也解释了为何随着病情进展,最初的“病毒、支原体”HPDFB被消除后,炎症反应还长期存在的原因。

5)为什么会“持续感染”?因为HARI力量不够,最初的APDFB清除不了,继发的HPDFB也难以清除,HPDFB因APDFB存在而存在,所以感染才会持续;只有APDFB被彻底清除,感染才会停止。

6)把RF检测当作疾病诊断的指标,笔者很赞同,因为它不仅证明了体内有病邪,也证明了HARI正在斗争中。但把RF当成治疗去除的目标,笔者不赞同,因为它代表的是疾病的“正”方(HARI),把它“打压”下去,就是把HARI打压了。这些风湿免疫病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停药后为什么常常会复发?为什么要长期服药?这不能不让医者反思。

7)“RF可在健康人群中检测到”这又说明什么?“健康人群”是真正健康的吗?按病邪论,这些RF检测阳性的“健康人”不就是病人吗?

8)风湿免疫病最佳的医学治疗策略应是什么?是不是应辅助提升HARI力量,将最初生成的APDFB/HPDFB混合物,即RF所攻击的异物,排异清除出体外,从而平息炎症呢?

六 APDFB/HPDFB在体内的转移

组织间存在APDFB/HPDFB时,由于HARI反应,局部供血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一步提高,免疫细胞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进行吞噬。毛细血管是最细的血管,平均直径7~9μm,管腔只有一层内皮细胞,相邻的内皮细胞之间由较大的间隙或缝隙连接,有的还具有窗孔,通透性很高。细胞和组织间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从毛细血管进出血液的,毛细血管又被称作交换血管。炎症时通透性更高,大体积的免疫细胞此时可以穿过。

HPDFB免疫原性强,是免疫细胞主要清除的目标,而APDFB免疫原性弱,大部分可能通过渗透方式从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连同吞噬后的免疫细胞一同被循环带走。当然也有部分是进入淋巴管,通过淋巴循环被带走。淋巴循环目前被认为是血液循环的辅助和补充,但在炎症反应区域,笔者推测淋巴循环对清运APDFB和免疫细胞作用也许更为重要,炎症区域淋巴回流相关的淋巴结常常肿大、疼痛就是证明。

当HARI力量较弱时,本应该在局部体表黏膜被免疫细胞彻底吞噬的HPDFB没有被彻底吞噬,导致部分HPDFB连同APDFB从通透性很高的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那么转移路径是:从毛细血管到微静脉、小静脉,再逐级汇入大的静脉,最后经腔静脉回流入心脏右心房,然后再从右心室被泵出,进入肺脏微循环,也就是肺泡毛细血管网,再从肺脏回流到左心房、左心室,再被泵出到全身的微循环,包括皮肤、肌肉和内脏的毛细血管网,再回流到静脉……往复循环。APDFB/HPDFB凡经过毛细血管网时,因血流速度极慢和管径最微细,容易发生阻隔和沉积效应,触发这些区域HARI反应,产生炎症。

APDFB/HPDFB体内的转移是病情不断进展、身体各部位出现新症状的根本原因。

七 APDFB/HPDFB的清除

在宏观上,APDFB/HPDFB是被HARI力量“排异”清除出体外的。在微观上,APDFB/HPDFB是如何具体被清除的呢?笔者结合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做些解析,清除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局部“清扫”。生成APDFB的组织区域会出现对应于现代医学的炎症反应,这是显微镜下肉眼可见的,是HARI排异反应的微观表现,属于医学免疫学研究的领域。APDFB最初生成时,多数情况下并不伴有HPDFB,即没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属于“无菌性炎症”。炎症反应的发生是微循环带来的大量免疫细胞,用“吞噬”的方式把APDFB从组织内逐步清除。这些免疫细胞有很多种类,如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功能也各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形象地说相当于清洁工(参见图1-1)。

第二步:微循环“运输”。这些免疫细胞打扫的APDFB/HPDFB是通过微循环的血液或淋巴液带走的。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24h流动着血液和淋巴液,不仅为细胞运输营养和氧气,同时也带走代谢废物和APDFB/HPDFB。炎症阶段,这些管道的通透性都会增加,便于免疫细胞进出和APDFB/HPDFB的输送。

第三步:被肝脏分解、转化、代谢后,通过分泌胆汁排入肠道或经肾脏滤过形成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外。而参与“清扫”的免疫细胞会被淋巴结、脾脏等器官进行滤过、分解和更新。

理解APDFB/HPDFB在微观上是如何被清除的,对中医临床治疗观念可提供客观性指导,故而非常重要。为什么要理气、消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辅助提升HARI的力量,改善疏通局部的微循环,及早、彻底地把APDFB/HPDFB从局部清除运走,最终被分解代谢出体外。这原本是HARI自动的、自然的、本能的运行过程,只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由于种种致病原因,HARI力量被削弱、阻碍了,才使得这个清理过程一直处于“没完工”的状态,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表现。所以中医辨证施治的最终目的,就是顺应辅助人体这一本能过程,提升HARI的力量,疏通微循环障碍,让HARI排异APDFB/HPDFB的过程最终完成。

当然,也存在因病程过长,APDFB/HPDFB累积量过大,体内形成肉眼可见的脓肿、积液、肿块等情况,在自然状态下被HARI通过体表、呼吸道、肠道、尿道等方式排出体外。此时是真正需要现代医学发挥作用的时机,尤其是现代外科学的辅助,通过局部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及切开引流等方式,辅助HARI把APDFB/HPDFB排出体外。这是特定条件下不得已的正确治疗方法。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在疾病初期能用药物等方法辅助HARI把APDFB/HPDFB排异清除出去,此时无须手术;另一方面,手术的创伤会损伤身体,削弱HARI的力量,并产生新的APDFB或HPDFB(如术后感染),引起新的排异反应,进入新的疾病过程;手术的创伤危及HARI时,甚至会导致病人直接死亡,故需要术前慎重地权衡利弊。

八 病邪解析

笔者以上述新概念,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内容,尝试性解析中医传统典籍中各种病邪及现代出现的一些新病邪的客观物质基础、生成的原理以及与人体本能排异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些病邪是不同的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当HARI力量不足时,生成最初的APDFB,是人体生病初起的根本原因。初起生成的APDFB若没有被HARI及时排异出体外,会生成继发性的病邪HPDFB,最常见的是病毒、细菌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从而进一步激发HARI的排异反应,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一)风邪

《黄帝内经》说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也是“六淫”之首。说明风最容易引起人生病,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学常识,物体周围的空气快速流动可以让物体快速降温。人体也一样。

生理学研究表明,在各种温度环境下,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完全一致,但脑和躯干核心部分的温度会保持相对恒定(图1-2)。虽然人体是恒温的,相对于中心区域而言,体表的温度往往比体核偏低。当环境温度20℃时,手的温度约为28℃,小腿温度约为31℃,躯干约为37℃。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是波动的,清晨2∶00—6∶00体温最低,午后13∶00—18∶00最高。一年四季来看,夏天体温分布在体表和体核相差最小(2~3℃),冬天分布相差最大(10~20℃)。

图1-2 不同环境温度下人体体温分布状态示意图

注 A环境温度20℃;B环境温度35℃。

体温的维持和调节是人体的生理本能之一,不受自我意识控制。当风吹到人体,可使局部温度迅速下降,大多数情况下最先影响到的是头面部、颈部。局部组织温度的快速下降,一时间超过身体的调节能力,温度不能恢复,局部组织内就会率先生成APDFB,而APDFB又会激起HARI反应,这就是风邪的客观物质基础。不同身体状态的人对局部温度变化发生的反应是不同的。下面仅举两种情况来说明。

一种情况是感觉灵敏、自我保护意识强、本能力量强的人,吹风感觉到凉后,会通过躲避、增加防风措施、饮用热水等方式让身体快速回暖,迅速恢复局部体温。这是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常见但又极易被忽视的情景。从一般认识角度看,这不可能是一次“生病”,从现代医学来看更不可能是“生病”,但按前述概念看,此人已经生过病了,只不过没什么症状自己就康复了,属于“隐性生病”。这里很关键了!一定会有人问:“正邪相争”了吗?体内有病邪生成了吗?按前述概念,一定是有病邪生成了,是APDFB,只不过生成的量少、存在的时间极短而已。如果体内没有APDFB生成,身体就不可能有凉冷的感觉,HARI不可能启动行为反应,使局部受风吹下降的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当然还有微观层面排异局部组织内的APDFB。冷觉虽然是大脑形成的感觉,但从物质分子层面看,这种感觉是神经末梢感受器将低温组织内的物质成分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方式,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入大脑形成的。而局部低温组织内的物质成分变化不就是APDFB吗?吹风后感觉冷的瞬间不就是“正邪相争”的外在表现吗?只不过这个短时间内身体“排异”过程是隐性的,而做出的行为反应是显性的。

何为健康?健康的本质或许是每时每刻无症状的“正邪相争”,即“隐性生病”,在康复时的瞬间呈现。这应是健康的唯物辩证法新阐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另一种情况是感觉不灵敏、自我保护意识差、体质也一般的人,也就是本能力量不足的人。风吹时间长些,局部低体温持续时间长一点(这个时间长短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出现了怕冷、寒战、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也就是通常的感冒症状。此情况下,体内不仅生成APDFB,也会生成HPDFB。

笔者以病理生理学相关知识尝试分析下这个过程:局部的低温,尤其是快速的低温,会导致皮肤黏膜微血管收缩,导致微循环血流减慢,细胞供血、供氧减少,影响细胞代谢;缺氧会引起部分细胞肿胀、坏死;微循环障碍让一些代谢废物转运不利,累积在组织内,并不断发生变性,再加上组织细胞内一些不耐低温的生物大分子,如生物酶也会发生变性,这些变性坏死的物质汇总在一起就是APDFB。微血管在低温时会先收缩然后扩张,这是一种局部的本能反应。再扩张时会发生血管通透性改变,组织渗透增加,这种病理性的渗透物也是APDFB。现代医学有个名词叫“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用来解释这个过程,只不过这是极微观层面的、极轻度的过程。寒战是通过肌肉收缩增加产热的过程,是身体对局部体温降低的本能调节反应,也属于HARI。

那么HPDFB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生成的呢?为什么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呢?笔者从微观上分析:人的体表和黏膜平时就生活着大量、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有报道称人体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人体细胞的数量,包括各种病毒和细菌。它们与人体是共生关系,也是抗衡关系、斗争关系。当人体头面部局部温度下降,最先会导致鼻腔黏膜微循环的障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黏膜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生成APDFB,黏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生活在黏膜表面比细胞体积小很多的病毒(通常是鼻病毒),此时就会率先“自然而然”地进入黏膜细胞层,感染细胞,在细胞中繁殖,加重黏膜水肿和微循环障碍,生成HPDFB,再次触发HARI产生排异反应,因此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为什么说是“自然”进入,而不是“主动侵入”呢?因为人体鼻腔黏膜如果正常的话,这些病毒微生物是无法进入人体的,只有黏膜细胞“生病”了,即生成APDFB以后,它们才能进入。进入身体的病毒微生物及其成分就是典型的HPDFB。所以HPDFB一定是继发于APDFB生成的。有了APDFB可以不产生HPDFB,但没有APDFB一定不会产生HPDFB。病毒微生物是通过APDFB才能进入人体感染更多细胞而发挥致病作用的,流感病毒的致病原理也是一样。这是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关系论的一种具体体现。

如果此时身体HARI力量仍不足,APDFB/HPDFB不能及时被清除排出,则病毒等微生物会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感染更多细胞,引起新一波组织肿胀、微循环障碍和细胞死亡,生成新一波APDFB/HPDFB;如果HARI力量还不够,就继续这个过程,形成恶性循环,病情不断加重,直到病人死亡。可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PDFB与HPDFB两者是紧密相关、相互配合的,HPDFB对疾病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加重的作用,这是由两者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综上,身体受风后,因HARI力量不足,导致局部降温,首先生成APDFB,如果HARI力量仍不足,则继发生成HPDFB,这就是风邪的本质。风邪APDFB/HPDFB一同激发HARI反应,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这就是风邪致病的原理。

当然,受风后还会产生很多其他不同程度的病情,甚至会有因一次受风寒而导致病人死亡的情况,死亡标志着“正气”HARI的彻底丧失。当HPDFB在体内大量生成、引发HARI强烈反应,出现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咳痰、气促等明显的症状时,才是现代医学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做出疾病诊断、实施治疗的时段。而中医可以在此前阶段就能进行辨证施治,只是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客观数据来证实,只能陷入一大堆习惯性文化语言符号的解说中。尽管如此,按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即使不知道病毒、细菌这些HPDFB是什么,也不影响其辨证施治的过程和疗效,这既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智慧,也是辩证法思维的智慧(详见“病原微生物感染论”)。

再补充阐述一下风邪的其他特点,比如“易袭阳位”,就是身体突出来的部位,包括头面部、手足、肘膝肩关节等,这还是简单的物理温度变化问题,突出部位比内部更易受到外界影响,导致温度变化大。还有风邪致病的多变性、游走性,笔者分析可能是风作用于身体产生降温效果的不均一性所致,或可能与APDFB/HPDFB在体内清除不彻底,随血循环多处转移、沉积有关,详见“理篇”。

(二)寒邪

寒和风有共性也有不同。寒也导致局部身体温度下降,但如果没有风的协同,降温的速度一般没有风寒来得快。风作用短暂,而低温寒冷的环境往往是持续的,会从整体上慢慢消耗身体的能量。日常生活中,冷风吹会使面部、手冷而身体内部不冷,但长时间严寒会让人感觉“骨头”里冷。如果不能及时避开寒冷源,或采取保暖措施,或进食热量食物,当寒冷刺激超过身体本能力量的调节能力时,身体整体就会降温。从生理学的研究看,人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的本能反应是收缩外周血管,减少四肢血流量,以维持内脏和大脑的血供,保持内脏和大脑的温度。这种“舍外保内”的策略会导致四肢微循环血流减慢,温度更低,体表和体核温差加大。这就是为什么中医总结寒邪的特性是凝结、凝滞、收引,是身体本能力量从身体宏观整体角度进行调节的结果,这种策略是漫长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寒对人体的影响范围往往比风更大,不仅可以导致人体外围温度下降,也可以引起内部温度下降,这取决于所处寒冷环境的时间、防寒措施的强度以及身体本能力量的强弱等。身体本能力量不够时,气血弱、流速慢,在温度过低的局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APDFB,这就是寒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发生在四肢,表现为冻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生在内脏,表现为腹冷痛、水样腹泻等。风和寒在自然环境中往往又是并行的,两者联合的降温力量更快、更强,人体本能力量常常招架不住而致病。寒邪致病早期通常不生成HPDFB,如没有微生物感染的冻疮、关节炎、腹泻等。现代医学对这类疾病主要是加强防护、理疗加温等,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APDFB的作用。中药治疗这类疾病的特效方法有很多,参见“法篇”。

(三)暑邪

暑气致病为暑邪。发生的时期一般是夏季。不仅寒对人体有影响,过热的环境也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人体的温度也会升高,触发HARI启动,需要降温、排异暑邪。除了避热就凉等意识行为反应外,还有人体自身体温调节反应的参与。

生理学研究发现,人体散热降温有5个办法:第一种是辐射散热,这是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的主要方式。第二种是对流散热,即皮肤周围的空气流动散热,如用扇子、电扇加快空气流动。第三种是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蒸发时带走热量。尤其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或者高于体温时,其他散热方式就不能发挥作用了,只有蒸发散热这一种方式,故非常重要。蒸发散热又分为两种方式:①不感蒸发,水分直接从皮肤表面蒸发,没有汗腺参与,即不出汗的蒸发。虽然没有感觉,但是一天的蒸发量,约有1 000 ml;这也是后述“气”概念的重要理论支撑。②可感蒸发,即出汗,汗腺主动分泌汗液散热。汗腺是人体主动调节体温的重要效应器。第四种是传导散热,即通过与皮肤接触的物体散热,如导热好的化纤织物。第五种是呼吸、尿液、粪便排出体外的散热,占了很小部分。

当人体处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人体温度时,汗液蒸发散热成为最主要的散热方式。由于汗液中约99%是水分,约1%是盐分,盐分中主要是氯化钠,因此汗液相对于组织液来说是低渗的。大量出汗后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会造成人体脱水,且水分丧失远多于盐分,这种脱水在病理生理学上被称为“高渗性脱水”。组织液和血液内氯化钠浓度升高,又会引起部分细胞内的水分向细胞外转移,导致细胞脱水变性;同时体温的升高也会引起身体内诸多成分直接发生变性,尤其是各种酶蛋白分子,这些变性的细胞和物质分子共同形成了暑邪APDFB,这就是暑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和本质。HARI力量调节体温及排异APDFB的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症状表现,如口渴、头痛、头晕、无力等,这就是中暑病的中医原理。

如果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进一步下降,会导致高热,当大脑温度达到42℃时,因大脑对温度敏感,可导致脑功能受损、脑电丧失而发生晕厥、晕迷。大脑受损发生的成分变性亦是APDFB。如果身体调节体温能力完全丧失,体温会继续升高,当达到44~45℃时,身体内大量的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即生成大量的APDFB,引发HARI力量的耗竭,可导致人体死亡。

高温环境里身体本能力量会全力调节体温,同时保护身体的每个细胞以应对高温带来的损害。例如,现代医学发现的热休克蛋白,就是身体在热应激状态下生成、释放出来的一种古老的蛋白质,让细胞能够耐受高温。这也提示本能力量的调节是多方面、多层次、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

再比如,人体会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调节皮肤血流量并选择合适的散热方式。人体处在高温环境时,为了加速散热,人体本能会把血液循环大量向皮肤和肌肉分布,而内脏血循环量减少,尤其是胃肠道和肾脏,呈现出一种“外热内寒”的状态。肾脏血流的减少,也让尿的生成减少,来保证分泌汗液的量,以利于散热。从这里就能看到汗液、尿液两者的消长平衡关系。另外,胃肠道血流量的减少,会导致食欲下降、食量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夏季相对于冬季人进食减少的原因。这也是古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作为养生方法的背后原理。暑邪致病过程中通常没有HPDFB的参与。

(四)湿邪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太好理解,空气中的湿度过高会产生湿邪吗?物理学上,空气的温度越高,它容纳水蒸气的能力就越高。湿的环境里,气温高时湿度也高。当然,湿气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也存在,这里只用湿热情况举例说明。有研究发现,人中暑的温度多在38℃左右,但在相对温度低时(如32℃),如果空气湿度很大,同样也容易中暑。其主要原因还是湿度增高阻碍了人体通过蒸发散热的过程,影响体温调节。此外,湿热的环境里,人会感觉到胸闷,影响呼吸功能。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人会因身热和口渴大量饮水,而体表水分蒸发和汗液的蒸发受阻,导致体内液体过多而发生蓄积,又由于体表血液循环量大,肾的循环量少,导致尿液减少,加重体内液体积蓄,引起局部水肿,其性质就是APDFB。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就是这个道理。但在没有水肿的情况下,湿邪往往是看不到的,这种情况占了大多数。湿胜为什么会导致腹泻呢?最可能是人体的本能调节反应,多余的液体无法从汗和尿排出,只能从肠道排出去。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人体不会让自己被“淹死”。简单地说,当外界湿度大时,如果HARI调节力量不够,会导致人体内液体过多积累而产生APDFB,这就是湿邪产生的方式之一。

另外,人体在疾病状态下,有各种各样因体内局部液体过多累积产生湿邪APDFB的情况,这是生成湿邪的主要源头。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成人体重的60%。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这些体液时时刻刻都在运行、交换着,不仅是血液,还有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液等。体液运行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在局部微组织中出现滞留和蓄积。流动的体液一旦停止,其成分随即可发生变性,从而生成各种各样的湿邪APDFB。这是内生性湿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生成原理,也是为什么湿邪在中医看来是极普遍且高频率发生的病邪原因,故有“百病湿为先”“百病皆由湿为患”之说。

对于早期的新冠肺炎疫情,笔者看到过相关新闻报道,医学专家团队在对新冠肺炎死亡病人尸体做解剖研究时,发现死者肺内充满大量的黏液样物质,故有了一种通俗的说法:“新冠肺炎晚期病人是被‘淹死’的”。笔者赞同此观点。笔者想补充的是,新冠肺炎病人肺内大量黏液样物质其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中医的湿邪吗?不就是APDFB/HPDFB的混合物吗?湿邪最突出的特性不就是重浊、黏滞吗?这种局部湿邪不是因为外界环境湿度大引起的,而是内生累积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了HARI排出湿邪APDFB,只能在肺里越积越多,激发HARI持续强烈反应,直到力量耗竭,最后人只能被“淹死”了,这是不是有些可惜?这是肉眼可见的湿邪APDFB/HPDFB的表现,对现代医学而言,目前尚处于“见而不识”的阶段。

不仅是新冠肺炎,其他肺炎亦同理。肺炎病人痰多就吸痰,用化痰药、止咳药,没认识到痰的来源是体内的APDFB/HPDFB,咳痰症状是HARI在努力排异APDFB/HPDFB。咳出来的痰是APDFB/HPDFB有形的外在表现,而体内源源不断生成的APDFB/HPDFB是无形的“痰”。为何痰会源源不断生成呢?不就是HARI与APDFB/HPDFB在肺炎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向对立面转化生成的吗?

因此,最理想的医学应该是因势利导,帮助HARI力量把APDFB/HPDFB及早排解出去,而不是在肺里越积越多,量多到触发HARI针对整个肺脏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就如同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导致整个肺组织被摧毁。当这种强烈的炎症发生时,现代医学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冲击疗法,虽然能抑制炎症反应,迅速缓解症状,暂时性保护肺脏,但本质上却是强力“打压”“削弱”了HARI力量,对排解APDFB/HPDFB没有直接的帮助。如果这期间APDFB/HPDFB还是不能被排解出去,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随着HARI力量的恢复,炎症反应必然会卷土重来,往往病情反弹更重,病人甚至面临死亡。如果这期间APDFB/HPDFB能够被HARI排解出去,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病情会逐步恢复,但患者将在以后的岁月中独自承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不良反应。

从肺炎整个病程看,最佳的医疗干预时机应该是在起病的最初期,即“类似感冒”期,首先用准确辨证的中药方剂,辅助HARI把初期体内生成的APDFB/HPDFB第一时间排解出去,这样康复的概率最大,而发生肺炎的概率最小;其次是在肺炎的初期排解APDFB/HPDFB,但依赖于更准确的辨证选方,也就是依赖于更高水平的中医,那么病情恶化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五)燥邪

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中过于干燥,也就是空气中水分比例过低,人体水分蒸发的量和速度也大,容易造成水分的丧失,从而引起人体成分变性生成APDFB,当外源性水分补充不足或HARI力量不够时,可出现皮肤干裂、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症状表现。这就是燥邪的客观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般说来秋天容易生燥,现在很多养生内容常讨论秋燥。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燥邪不一定只发生在秋季。例如,生活在江南的人居住到西北干旱地区,一时适应不了就会发生;或者南方人冬天生活到北方,在暖气环境下也很容易发生;冬天的热空调或暖气开得太足、太久也容易发生,这些都值得重新思考。

(六)现代新病邪

除中医理论所述病邪外,我们还应不断发现和研究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对人体造成的新影响,以及产生的新病邪。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受到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影响越来越少,这是当今人类总体健康状况大幅提高和寿命不断延长的主因。也有观点认为这主要归功于现代医学,更有观点以此否定中医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是不够客观的,无论传统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对人类生存而言,作用都是辅助的,不是决定性的,人与生存环境的生存斗争是关键原因。简单地讲,人类正逐步从野外进入“温室”,从“野生”过渡到“家养”。远离了自然界,没有了艰苦的生活,接触到的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越来越少,很多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小。但“温室”和“家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社会生活内在的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新的致病因素正逐渐成为主流,如食品问题、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不当、精神情绪异常、各种环境污染等。大量亚健康人群的出现和诸多慢性新疾病的出现就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所遭遇的新情况。

现代生活中,有些致病因素本质上与过去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致变了,如来自空调、风扇、暖气、地暖等的致病作用。受空调风寒和暖气燥热的影响与自然界的风寒、燥热在本质上是接近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冷饮在古时候是少有的,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是否可以称“冷饮病邪”?

除此之外,现代生活中相当多的致病因素与传统致病因素完全不同,如各种类型的污染、工业化学品、垃圾食品、生物激素、转基因食品等,或许可以称为“污染病邪”“化学物病邪”“生物激素病邪”等,是外源性的现代新病邪。还有生活方式因素,如精神压力、工作劳累、缺乏运动、酗酒、熬夜、用眼过度、打游戏过度等,会引起身体生成内源性的新病邪,两者或可统称为“现代新病邪”。这应是我国未来医学重点研究的方向。

为何这样提议呢?笔者分析,人体的进化和适应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饮食来说,人的本能和人体消化系统百万年来是进食、消化天然食物的,其中近几十万年是消化熟的天然食物的。可以说,人体本能对天然食物的消化、分解、吸收以及自身调节的进化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而现代工业加工食品是近一两百年的事,加工食品虽然也来自天然食物,但加工过程和各种添加成分使得其性质相对于天然食物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人类本能及消化系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切换新模式”,必然是按天然食物的设定方式消化吸收这些食品,从而可能引起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亚健康和疾病问题,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慢性炎症性疾病等。

还有更严峻的情况。现代化学工业合成了大量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分子,转基因农业也开始生成新有机分子,作为社会发展来说是科技的进步,但对人体来说可能是个严峻的挑战。有些新物质分子被食入人体后可能直接成为“异物”,就是病邪,但HARI能否彻底把它们“排异”出体外是未知的。举个例子,反式脂肪酸是一种20世纪初被发现并大规模生产的物质,被添加在各种蛋糕、点心、饮料里,因口感好骗过了人类的味觉,曾经风靡世界。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发现它能引起肥胖、冠心病、血栓,能影响胎儿发育、男性生育等,可以说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反式脂肪酸不是新病邪HPDFB又是什么?百万年进化来的解毒代谢最重要的器官——肝脏,能否彻底解毒代谢这些全新物质分子目前是不明确的,它们对人体长期的影响是未知的。有研究观点认为,肝脏很难代谢分解反式脂肪酸,很难把它排出体外,所以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会不断地累积在身体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恐怖?

像反式脂肪酸这样的新物质还有多少?近年来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笔者认为都可以从本篇“病邪论”及后篇“人体本能论”来分析探讨这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