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
——进入《红楼梦》文本世界的可能性
由于明清小说产生时间较晚且文本规模庞大,因而具有更大的吸纳此前文本而重新创造的可能性。相比于阅读早期作品,阅读明清小说需要读者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此前各种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储备,包括历史、情节和意象、隐喻等手法。因此,无论中外古今,学者在讨论明清小说时,都十分强调“读法”问题。如何读,成为人们进入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但十分可疑的问题,好像此前人们在阅读文学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情况正是如此。正像浦安迪在《明清小说四大奇书》中所论述的那样,明清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人性”(1),虽然它们都借用了“通俗”的形式。因此,怎么读,如何读,就成为我们进入明清小说的首要问题。对于《红楼梦》来说,情况更是如此:首先,“文备众体”的文体特征,使它与此前各种文学体式之间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由于其诞生的历史时期,时代变迁、朝代更替和家族兴衰交织在一起,无法让人以纯文学视之;再次,作者曹雪芹同时具有诗人、画家和小说家等多重身份,这使他所创造的语言文本与中国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诗歌和绘画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些情况的存在,使人们阅读《红楼梦》的方法变得多样化了,同时也为其他读法的存在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