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工业文化的研究历程和内涵

近200多年来,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即使在当今时代,发达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所谓“再工业化”,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工业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中[2]。随之工业文化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东西方学术界在工业文化的内涵上存在较大分野。

(一)西方工业文化研究概况

工业文化(Industrial Cul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1882年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快乐的科学》[3]。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工业文化被赋予自由竞争及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家精神等一般性意象,以成本、收益为考量的市场理性成为西方工业文化的显性标识[4]。但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时持批判态度。例如,马尔库塞认为其以“压制的方式”解决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科技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全面盛行[5]

近年来,西方关于工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类是从国家或行业视角,例如,Meric Gertler(2004)所著Manufacturing Culture一书,通过对加拿大、美国、德国的工业文化案例进行比较,论证工业文化与学习和创新、国家竞争力、地区繁荣之间的相关性,提出文化差异是导致新技术投资回报和技术创新效果不同的原因;另一类则从企业组织视角,例如,Pavol Durana等(2019)认为在“工业4.0”背景下,人们主要关注技术层面而忽略了组织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斯洛伐克部分企业的定量分析,提出发达的质量文化对于企业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二)我国工业文化研究历程

中国曾是世界性工业化的后来者、落伍者,直到1949年之后才大规模地发动工业化,成为工业化的追赶者,到现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7]。循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工业文化发展的清晰足迹。在这一过程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研究部门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工业文化展开了探究,逐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1.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期)

1962年,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所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8]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在简单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有些项目早于其他国家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全国先后掀起学大庆、“三线”建设的热潮,理论界也对大庆精神、“三线”精神等展开了热烈讨论[9]。由此衍生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即与工业化进程相伴生又推动工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10]。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世界工业发展进程产生影响的工业文化研究很少,尚未提出“工业文化”的整体概念。

20世纪90年代末,已有研究者认识到工业遗产中的文化价值[11]。进入21世纪,张鸿声(2000)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时提出,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已经产生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化,突出表现是左翼工业文学,作家们以大工业为基点,把产业工人作为主角,展示社会变迁与产业工人的属性及命运[12]。姚孟金等(2000)结合国企改革的困境,提出改革离不开文化力的支撑[13]

2.概念阐释阶段(2002—2012年)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14]。随后,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工业文化”,并试图对其进行定义。张心昊等(2005)在研究唐山工业文化时,将工业文化的内涵总结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重视科技的创新精神、开放吸纳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为国分忧的兼济精神、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等[15]。王正林(2006)认为,工业文化不仅指工业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而且包括两者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水平[16]。魏新龙(2007)认为,工业文化特点和工业社会的特点相似,即群体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和大型化[17]。余祖光(2010)则从行为和制度文化的角度阐释工业文化的内涵,认为工业文化应包括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18]。陈霞(2012)提出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包括“四化”即:规范化整理与解释、实用化盘活与推广、信息化改造与利用、艺术化展现与包装,最终达到文化反哺社会,并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目的[19]

3.专业化研究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发展目标,直接推动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对工业文化的重视。部分研究者开始思考文化的生产力及其作用机制,例如,赵学通(2013)提出工业文化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对工业生产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提供精神动力;二是提供行为规范;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四是推动增长方式变革;五是提升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六是工业文化本身也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20]

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从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塑造中国工业形象、助力制造强国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标志着我国工业文化研究进入专业化阶段。从2015年起,以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21]为代表的专业会议陆续召开,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22]组建了工业文化研究机构,一批以理论构建和案例汇编为特征的著作相继涌现,例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光明编著的《工业文化——21世纪企业文化丛书》[23]、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工业文化》[24]《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25]、华中师范大学严鹏编著的《富强求索:工业文化与中国复兴》[26]《富强竞赛——工业文化与国家兴衰》[27]、长春理工大学郑慧等编著的《多元视域下的中国工业文化》[28]。这一系列著作的出现,初步为我国工业文化的研究理清了方向。

2015年5月,国务院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9],涵盖了工业设计、工匠精神、质量品牌等内容。随后,“工业文化”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类政策文件[30]中,内涵愈加丰富。2016年12月,《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31]印发,首次对工业文化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并对我国工业文化做出宽口径定义,即“在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32],获得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有研究者提出,文化基因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就要充分认识到工业文化的支撑作用[33]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许多重要论述都涉及工业文化,如“创新文化”“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风气”“文化遗产”“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质量强国”等,赋予了工业文化研究新的使命[34]。惠鸣(2019)认为,工业文化是围绕工业生产和消费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在国家工业“硬实力”中的文化软实力,要实现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的宏伟目标,工业文化建设需要全面提速[35]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36]。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工业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职责所在。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从弘扬工业文化价值内涵、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加大传播与交流、健全工业文化发展体系8个方面提出未来5年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在这一阶段,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工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化和拓展。

(三)工业文化研究的分类

部分研究者将工业文化分为产业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3个层次[37]。王学秀等(2016)则认为,工业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农业文化、服务业文化的产业文化,是基于工业这个独特的“产业”及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研究的;行业文化则主要基于某一个行业进行研究,探讨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文化模式;企业文化较为单纯,就是基于某一家企业自身的文化进行研究[38]。严鹏(2020)提出,宏观工业文化与微观工业文化共同构成了一种依靠发展制造业来塑造经济循环的观念。在宏观层面,需要通过发展制造业来启动一种高质量与报酬递增的良性经济循环;在微观层面,则需要通过以创新为内核的企业家精神来为循环提供驱动力[39]。张红梅等(2022)认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产业文化[40]。刘亚玲(2021)提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41]

回顾近年来国内200余篇各类公开出版物,我国工业文化研究大致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