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清流关匡胤遇阻 宝应寺赵普受计
夜色已深。山风呼啸,松林发出海潮似的吼声。漆黑的天空像浸透了墨汁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偶尔,几块浓黑的云团悄悄地移动开来,露出疏淡的星星。
距清流关(位于今安徽滁州市西郊)二十里扎营的周兵大寨内,只隐约可见放哨的士兵,四周是那样的寂静。中军帐内,却还是烛光通明。一个方面大耳、剑眉凤目、身材魁梧的将军,正紧锁眉头、倒背双手,在帐内踱来踱去,看上去是那么焦躁不安。此人正是后周殿前都虞候赵匡胤。
你道赵匡胤为何忧虑?此时正值后周显德三年(956),十世纪初,统一的大唐帝国瓦解,诸侯混战。五十余年间,子杀父、臣弑君,你争我夺,在一片血泊中出现了五朝、八姓、十三个君主。中原大地成为尸体横陈的疆场;千里沃野沦为狐兔出没的荒原。周世宗怀着统一天下的雄心,此番御驾亲征南唐,赵匡胤作为主将也随驾前往。周兵一路之上势如破竹,直抵滁州西南的清流关下。
这清流关倚山靠水,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赵匡胤率兵攻打数日,怎奈南唐军队凭借城关坚固,死守关隘,等待援兵,令赵匡胤一筹莫展。
赵匡胤正在沉思之际,周世宗的亲兵进来通报:“将军,已是三更天了。陛下见将军还未休息,特遣我前来请将军早些安歇。明天陛下要亲自督战。”赵匡胤见周世宗如此关心自己,甚是感激,暗下决心:明天无论如何要拿下关来!
次日,周兵排兵布阵,旌旗招展,斗志旺盛。周世宗在黄麾盖下凝目观看,不禁暗暗叫苦。只见清流关上士兵林立,张弓搭箭,正严阵以待。
赵匡胤头戴金盔,身披绿袍,手执浑铁通天棍,威风凛凛。主人英武,马也显得精神,周身的鬃毛火炭一般耀眼,雪白的鼻子高高扬起,四蹄用力刨着地面。赵匡胤手提缰绳,跃马向前,高声喝叫:“城上守将听着,不要像个缩头乌龟躲在关内,有本事的出来与我决一雌雄!”
城上守将并不答话,只是传令放箭。箭镞如雨点般飞向赵匡胤,周兵纷纷用盾牌团团护住主帅。赵匡胤舞动手中的浑铁通天棍,上下翻飞,毫不畏惧,加紧督促士兵攻城。虽然周兵个个奋勇争先,无奈乱箭密密麻麻,疾如飞蝗,根本无法靠近关下。
赵匡胤向关上望去,猛然瞅见一个守将正弯弓搭箭瞄准周世宗,忙喊道:“陛下小心!”话未停,便提马冲向周世宗。说时迟,那时快,守将一箭射中赵匡胤的右臂,疼得他“哎呀”一声,手中的浑铁通天棍落于地上。他的坐骑左眼也被乱箭射中,哀叫一声,扑倒在地。周兵纷纷抢上前来,用盾牌团团护住周世宗和赵匡胤。世宗见爱将受伤,急令鸣金收兵。
回到营内,周世宗忙请军医为赵匡胤治伤。令赵匡胤痛心的是,他心爱的坐骑彻夜悲鸣不止,第二天凌晨,便倒地死去,左眼一个深洞,右眼涌满泪水。赵匡胤抱住坐骑的头,用战袍擦干坐骑右眼中的泪水,让手下士兵将坐骑埋葬在山坡之下,周围种上松柏。
周世宗见爱将失去战马,心情郁闷,便将自己的良驹银鬃玉兔马赐给了他。赵匡胤感动万分,一连数日,屡次请缨出战。周世宗怕他再有闪失,只令他在营中静心养伤。赵匡胤哪里闲得住,每天都派探马去打听南唐军队的动静,得知清流关一兵一卒都不出关,便只得纵马疾驰,四处勘察地形。
清流关两军燃起火把,相隔几里的琅琊山(位于今安徽滁州市西南郊)却是一派太平景象。此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杜鹃、大山雀、柳莺、金腰燕哪里管得什么战争,仍是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这“蜂黄蝶紫燕参差”“绿树交加山鸟啼”的景观,让人们对和平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一个三十出头的人正急匆匆地走在通往琅琊山的路上,不时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他生得面白须长、眉清目秀,显得老成持重、胸有城府。此人来到坐落在半山腰的宝应寺,轻敲寺门,一个小沙弥迎了出来,道:“阿弥陀佛!敢问施主可是赵普赵则平吗?”
此人正是本书的主人公——赵普。赵普见小沙弥一下子道出他的姓名,心中一惊,忙问道:“我正是赵普,请问小师傅从何处得知?”
小沙弥微微一笑:“我家住持早已占得施主会此时到来,命我在此迎接。”
赵普这才释然道:“慧觉禅师真是神仙。他现在何处?烦你带我前去拜见。”
赵普随小沙弥绕过大雄宝殿,来到慧觉禅师念经修行的禅房。小沙弥推开房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赵普抬眼看去,只见室内陈设极为简朴,到处堆满了经卷,居中一个癯骨清颜、两道白眉、仙气飘然的长老盘腿而坐,正在闭目养神。这正是慧觉禅师。
赵普规规矩矩地垂手而立。长老并未睁眼,开口道:“来人可是赵施主吗?”
赵普恭敬地弯腰答道:“正是在下。”
慧觉禅师睁开双目,赵普只觉两道电光射来,陡然一惊。慧觉禅师上下打量着赵普,然后手抚须髯,点了点头:“好!好!”
赵普落座后,小沙弥献上清茶点心。慧觉禅师道:“我前些日子收到令师明智贤弟的来信,说你近日会来此地。令师身体如何?我与他灵须山一别,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赵普起身答道:“老师身体康健如初,他十分挂念大师,特命我前来探望。”
慧觉禅师叹了口气,道:“老衲也很是惦记他。”说罢,他话题一转,“赵施主,你可知道本寺的历史?”
赵普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此寺是唐大历六年(771)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禅师所建,距今快二百年了!”
慧觉禅师略感惊讶地看了一眼赵普,然后轻声吟道: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仗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2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这是李幼卿刺史为琅琊山东峰禅室落成所写的五言诗。李刺史与法琛禅师功德无量,此山此寺定会千古扬名。”赵普复答道。
慧觉禅师更是惊奇万分:“赵施主博学多闻,连老衲吟诵之诗是何人所作都了如指掌,真是稀世之才。”
赵普忙抱拳拱手:“禅师过奖了。适才晚辈见路旁石上刻有此诗,便铭记在心。”
慧觉禅师暗道:看来明智贤弟的这个弟子并不简单!他知老衲对李刺史和法琛禅师敬仰无比,所以才特地对本寺历史先做了了解,真是个有心人呀!
慧觉禅师见点明话题的时候已到,便直截了当道:“赵施主此番学成下山,先来探望老衲,恐怕别有用意吧?”
赵普脸一红,虔诚地说道:“久闻老师念叨大师大名,此番学毕前来拜谒宝寺,一来瞻仰大师仙风道骨,替老师问候于您;二来还要聆听教诲,望大师能够指点迷津。”
慧觉禅师点了点头:“施主在明智贤弟处,久有为周朝效力之心,甚是可嘉。你老师在信中透露了此意,希望我能成全于你。现如今群雄割据,烽烟四起,生灵涂炭,百姓遭难,世人都盼天下一统。老衲在这世上已经枉活了七十八年,进入佛门,六根已净,不愿再介入人间是非,恐怕帮不上施主的忙。”
赵普起身深施一礼,然后正色道:“在下久闻老师言讲,大师一颗丹心,肝胆相照,虽是出家之人,却是一副热心肠。佛家讲究慈悲为怀,难道大师就不为天下芸芸众生着想吗?”赵普说罢,却又有些后悔,唯恐话说得过激,遭禅师见怪。
老师曾对他讲过慧觉禅师的经历。慧觉禅师出家之前,与老师一起辅佐过后唐的庄宗皇帝。他足智多谋,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可与三国时的诸葛亮媲美。后因遭受佞臣诬陷,且看透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才与老师一起愤而出家。慧觉禅师此后一直在宝应寺潜心学佛,而老师则在灵须山悉心教授弟子。据老师讲,慧觉禅师这些年来并未忘却尘世,他刚才那番话莫不是在考验自己?赵普心中忐忑不安。
慧觉禅师哈哈大笑道:“明智贤弟果然没有收错你这个徒弟,不像老衲这些年来毫无收获。时候已晚,素斋侍候。”
不大一会儿,小沙弥将饭菜摆上。赵普此时心中像吃了一粒定心丸一样,才觉得有些饥饿,吃起来觉得饭菜格外清淡爽口。禅师坐在一旁,颔首微笑。
晚饭用罢,赵普与慧觉禅师促膝交谈。慧觉禅师给他分析了目前的天下形势。赵普问道:“依大师所见,究竟何人能一统天下呢?”
慧觉禅师神秘地笑了笑:“天机不可泄漏。”
赵普连忙站起身来道:“大师不愿多讲,晚辈怎敢勉强。此番学生出山,决意辅佐后周。现今后周与南唐交战,于清流关受挫,谁胜谁负,难见分晓。还望禅师点拨一二。”
慧觉禅师默默诵起经来,好像并未听见赵普的话。过了好一会儿,慧觉禅师才开口说道:“胜负乃天意、民意。不过看在我与你老师交情的分上,我就成全了你吧。”说罢,他站起身来,从经书中取出一张纸交给赵普,“此乃清流关地形图,有一小路可通关后。切记,切记,破关后不要妄开杀戒,给溃败之军留条生路。”
赵普接过地图,答道:“晚辈一定谨记大师所言。”
禅师清了清嗓子,用他那浑厚的声音念起一首诗来: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赵普笔直站立,洗耳恭听,他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在做滁州刺史时,进琅琊山写的《诣西山深师》一诗。此时,慧觉禅师诵念此诗,寓意何在呢?
“罢罢罢!”禅师咬了咬牙,“为了早日一统天下,老衲要破戒了。记住,方面大耳之人可操胜券。唉,老衲此次多言,只恐要连带本寺遭受劫难了。你去吧,一会儿贵人就要来到。”说罢,又闭目打坐。
赵普悄然退出禅房。待他出得门来,慧觉禅师睁开双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切都是定数呀!天哪,我是不是做错了?!”
赵普出得寺外,暮色从远山处暗暗袭来,一股潮湿的风从山林中吹过。他快步向山道走去,口中念着“方面大耳之人”。忽然马挂銮铃响,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赵普急忙躲进树丛,定神观瞧。
来人到了这片树林,翻身下马,四处打量,像是找什么东西。只见他身着绿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当看到他长得方面大耳时,赵普不由得“哎呀”叫出声来。来人听到叫声,也往这边寻来。
赵普跳出树丛,一把抓住来人道:“说贵人,贵人就到。我道是谁,原来是匡胤兄!”
来人正是赵匡胤。他因心情烦闷,出来散心,远远见有一人躲进树林,怕是奸细,于是下马查找。赵普拉住他,吓了他一跳。他仔细一看,也不禁大声叫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则平兄。一别数载,你可是从天而降?”
赵普感叹道:“一言难尽。我先来问你,清流关可曾破了?”
一提起清流关,赵匡胤不由皱起眉头道:“难啊!”
赵普不慌不忙道:“破清流关只在顷刻之间,何必发愁?”
赵匡胤忙拉住赵普的手,说道:“从小我们在一起玩,你就有智多星之称,莫非你就是我的救星吗?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2 经行:指佛教徒因养身排遣郁闷,散步往返于一定之地。(本书正文部分脚注无特别标注均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