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自然地理与城市发展纵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地质

一、 地层

福州的古老地层极少出露,元古界及上三叠统文宾山组仅有小面积出露于永泰县西北部的长庆镇。上侏罗统、白垩系的陆相沉积-火山岩地层则分布广泛,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在沿海一带也较发育。

由于地质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各地地层出露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中生界、新生界按岩石的特征,从老到新可划分为8个地层单位,即上侏罗统长林组、上侏罗统南园组、上侏罗统坂头组、白垩系石帽山群(1990年有人把该群上部紫红色沉积-水山岩系划出,定名为石牛山组)、中更新统同安组、晚更新统龙海组、全新统东山组和全新统长乐组。

(一) 上侏罗统长林组

上侏罗统长林组简称长林组,为晚侏罗世的一套沉积岩夹火山碎屑岩地层。创名地点在三明市尤溪县中仙乡长门村,全省沿用。长林组多呈北北东向零星分布,见于长乐区、福清市、永泰县长庆镇及闽清县白中镇等地。其岩性以灰黄、浅灰色粉砂岩、泥岩、硅质岩为主,上部有少量含火山碎屑物质的沉积岩(含有化石),最大厚度约为600米。下伏元古界变质岩或上三叠统文宾山组,呈不整合关系,上覆上侏罗统南园组。长林组为晚侏罗世火山大规模喷发前的山间盆地和湖泊相沉积地层。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表硅铝质岩石风化物,常夹有一些酸性火山碎屑岩,反映出当时火山活动比较微弱。

(二) 上侏罗统南园组

上侏罗统南园组简称南园组,属于晚侏罗世的一套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地层。创名地点在闽侯县鸿尾乡南园村一带,为区内分布最广泛的一个群组级地层单位。南园组主要分布于连江县粗芦岛经长乐区、福清市到江阴岛西港一带和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经闽侯县廷坪乡、闽清县到永泰县长庆镇一带。南园组一般由4个火山喷发旋回组成,自下而上分为4个岩性段:第一段为中性、中酸性火山岩,由深灰色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等组成;第二段为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以浅灰色凝灰熔岩、流纹岩和凝灰岩为主,尚有砂岩、粉砂岩夹层,分布最广,分布区多呈低山和丘陵陡坡地形,往往是叶蜡石、明矾石和多金属、贵金属的矿化和赋矿层位;第三段以中酸性熔岩为主,主要为深灰色凝灰熔岩、英安岩、流纹岩和凝灰岩,底部常见有火山角砾岩,地形上多呈馒头状平缓丘陵;第四段为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以灰紫红色凝灰岩、凝灰熔岩为主,中下部夹多层正常沉积岩和硅质岩。南园组的累计厚度约为3000米,与下伏长林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上侏罗统坂头组呈假整合接触。南园组是在福建省中生代岩浆活动鼎盛时期,岩浆沿大陆边缘挤压性断裂构造强烈而频繁地喷发、喷溢的产物。

(三) 上侏罗统坂头组

上侏罗统坂头组简称坂头组,为晚侏罗世一套陆相沉积-火山岩地层。创名地点在永安市大湖镇坂头村,全省沿用。坂头组多以小盆地的形态出现,零星分布于罗源县湖头村、福州市后垅村、闽侯县牛姆山西部和连江县粗芦岛等地。坂头组分为上、中、下3个岩性段:下段的下部以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其底部为沙砾岩或火山角砾岩,以假整合覆于南园组之上;中段以灰色、灰绿色凝灰岩为主;上段以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其上与白垩系石帽山群呈不整合接触,累计厚度约为2000多米。坂头组为晚侏罗世后期火山活动减弱时期的产物,是叶蜡石矿的一个重要的成矿层位。

(四) 白垩系石帽山群

它属于白垩纪的一套陆相沉积-火山岩地层。创名地点在闽清县、永泰县和闽侯县的交界处的大帽山(又名白岩山、石帽山)。白垩系石帽山群分布较广泛,主要见于闽侯县五虎山至福清市东张镇一带,并向西延伸到永泰县西部,闽侯牛姆山主峰(山东梯岭)也有出露,整体呈北东东向展布。白垩系石帽山群多形成奇峰陡壁的巍峨地形,宛似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如永泰县的方广岩和闽侯县的十八重溪等风景区。白垩系石帽山群分为2个岩性组:下组下段以沉积岩为主,由凝灰质粉砂岩、沙砾岩、凝灰岩等组成;上段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由凝灰岩、凝灰熔岩及玄武岩等组成,常出露于盆地边缘。上组的分布范围较下组广泛,下段以沉积岩为主,有凝灰质沙砾岩、粉砂岩和泥岩等;上段为酸性火山岩及玄武岩夹沉积岩,主要有流纹岩、流纹斑岩、凝灰熔岩、玄武岩及不同粒度的沉积碎屑岩等。该地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形成于受北东东向断裂控制的陆相沉积火山盆地,主要是由白垩纪强烈岩浆活动时期火山喷发及喷溢物质所组成,其中常有叶蜡石、明矾石及黑曜岩等火山矿产。

(五) 中更新统同安组

该组为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沉积物。创名地点在厦门市同安区的泥山一带,全省沿海沿用。中更新统同安组的露布面积小,仅分布于连江县丹阳盆地东部的山前地带。其岩性为风化强烈、呈半固结状的棕红色泥质沙砾卵石和红黏土,内有古马牙齿化石,砾卵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差,表面可见擦痕、凹面等特殊形态,呈半风化状态,厚度为4~15米。中更新统同安组下伏花岗岩风化的残积层,上覆龙海组,为当地三级基座阶地的堆积物,由中更新世来自东面山地的洪流堆积而成。

(六) 上更新统龙海组

该组为第四纪晚更新世的疏松沉积物。创名地点在龙海市下沧自然村,故名龙海组,全省沿海沿用。龙海组的主要成因类型有二种:一是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福州市郊新店镇,连江县透堡镇、官坂镇,福清市镜洋镇、阳下镇、渔溪镇等沿海平原和台地。其岩性以褐黄色泥质砂砾石为主,夹有砂质黏土,蕨类植物孢子的含量较多,厚度为6~35米。福州盆地和福清龙江口以北沿海一带多埋藏于长乐组海积层之下。二是风积层,主要分布于海坛岛的青峰、流水一带,岩性以砖红色中细粒石英砂为主,厚度约为6米。该地层覆于更新统残积层、前第三系及侵入岩之上,为晚更新世在沿海不同环境下堆积而成。

(七) 全新统东山组

全新统东山组简称东山组,为全新世早期的疏松沉积层。创名地点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乡澳角村,故名东山组,全省沿海沿用。东山组的主要成因类型有冲洪积层、冲积层和海积层:冲洪积层分布于短小河流两岸的山前地带,岩性以棕黄色、灰黄色泥质沙砾卵石为主,厚度为0. 4~29米;冲积层分布于乌龙江、鳌江、尚干淘江等两岸,岩性以带灰色的黄色、绿色、黑色黏土,粉砂,沙砾卵石为主,植物孢子的含量甚丰,厚度为10~20米,常掩埋于长乐组下;海积层分布于河口、海湾及海坛岛芦洋埔平原,岩性以灰色粉砂、淤泥和含砾中细砂为主,含蛏、蛤等贝类及有孔虫、硅藻化石,各地的厚度不一,厚者达21米,多埋藏于全新统长乐组下。该组与下伏残积层、全新统长乐组呈假整合接触。

(八) 全新统长乐组

全新统长乐组简称长乐组,为第四纪全新世中晚期疏松沉积物。创名地点在长乐区潭头镇厚东村,全省沿海沿用。长乐组的主要成因类型为海积-冲积层,分布于长乐、连江等地的沿海,闽江、鳌江河口段,海坛岛芦洋埔平原及一些半岛和岛屿。地层剖面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由海相灰黑色淤泥组成,局部地方(如闽江古河道)由中细砂、黏土组成,厚度为1. 5~34米,埋藏于地下;中段分布最广,由海相及少量冲积相灰黑色富含腐殖质淤泥组成,厚度为2~30米,掩埋于地下;上段由冲积相砂质黏土、黏土、砂砾石组成,厚度为0. 5~15米,露出地表,含丰富的化石,有人类活动遗迹。此外,在滨海平原、岛屿和半岛迎风岸带尚有风积层,主要岩性为细砂、粉砂。该组中石英砂的含量高,分选性好,结构松散,厚度为2~20米,覆盖在海积平原或低丘上,构成滨海沙丘、沙垅、沙纹等风成地貌类型。在迎风坡上,长乐组分布高程可达海拔60~70米。长乐组为较好的铸造型砂、水泥标准砂和化纤砂,闽江河床中则形成优良的建筑砂。

二、 侵入岩

侵入岩是指地下炽热的岩浆侵入地壳内凝固而成的岩石。福州侵入岩分布广泛,岩体有百余个,露布面积约占福州陆域面积的30%。侵入岩主要呈岩基、岩株、岩瘤和岩枝状产出。岩石的类型多,岩性复杂,有基性、中性、中酸性和酸性等岩类,根据碱性氧化物的含量,还有碱性花岗岩。其中,侵入岩以酸性、中酸性岩类为主。这些侵入岩均是由于中生代燕山期多次侵入活动而形成的,它们与具有同源、准同生关系的同期火山岩都是环太平洋中生代、新生代岩浆活动的组成部分。侵入岩按侵入活动时间顺序分为早、晚两期,其中以燕山晚期第三次、第四次活动最强烈、规模最大。较大的酸性、中酸性岩体有丹阳岩体、魁岐岩体、福州岩体、笔架山岩体、埔前岩体和三山岩体,中性岩体有莲花山岩体,基性岩体有官山岩体。

(一) 丹阳岩体

它为二长花岗岩体,分布以连江县丹阳镇为中心,东至连江县马鼻镇,西抵罗源县飞竹镇,南起连江县东湖镇,北达罗源县中房镇,露布面积约为580平方千米,为福州露布面积最大的岩体。岩石主要为肉红色略显紫灰色、紫色中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西部边缘的矿物粒度由中粒变为细粒,形成边缘相。岩体于北部、东部侵入南园组,西部侵入坂头组,南部为魁岐岩体和笔架山岩体所侵入。丹阳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

(二) 魁岐岩体

它为复式花岗岩体,分布于福州市区东部魁岐及连江县一带,为长轴呈北北东向展布的矩形岩基,长约为26千米,宽约为12千米,露布面积约为300平方千米。魁岐岩体由牛顶岩体(中粒花岗岩)、香炉岩体(碱性长石花岗岩)和快安岩体(碱性花岗岩)等岩性不同的约20个岩体组成。其中,含钠闪石等碱性矿物的花岗岩被命名为碱性花岗岩,闻名于地质界。岩石主要为浅肉红色微带灰紫色中粒钾长花岗岩,以钾长石含量高(占64%~75%)、近直立的晶洞构造发育为特色。晶洞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大者可达30~50厘米,岩体边缘相矿物粒度逐渐变细。岩石坚硬,节理发育,常形成怪石峥嵘的花岗岩石蛋地貌,呈现出各种令人入胜的岩景。岩体多侵入南园组中,西南部侵入福州岩体中,东北部侵入丹阳岩体中,西北部被笔架山岩体所侵入。魁岐岩体为燕山晚期第四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属晚白垩世。

(三) 福州岩体

它为花岗岩体,分布于福州盆地及其周围低山丘陵,露布面积约为160平方千米,呈岩基状产出,在盆地内不少地方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岩石主要为浅肉红色至灰白色中粒含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于北部侵入南园组火山岩,东北部侵入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岩体(官山岩体),中部被魁岐岩体所侵入。福州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

(四) 笔架山岩体

它为花岗斑岩体,出露于连江县潘渡乡至安凯乡,以浦口镇的笔架山为中心,故此得名。笔架山岩体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长约为50千米,宽约为1~4千米,露布面积约为137. 2平方千米,呈火岩墙状产出。岩石为浅肉红色至紫红色花岗斑岩,氧化钾的含量较高,局部可达7. 68%。其局部也有细小的晶洞构造,地貌反映多为丘陵。岩体于北部侵入南园组和丹阳岩体,东部侵入石帽山群,西部侵入魁岐岩体。笔架山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五次侵入活动沿连江-福州断裂侵入而成。岩石地质时代属晚白垩世。

(五) 埔前岩体

它为花岗闪长岩体。埔前岩体以闽侯县荆溪镇埔前村为中心,略呈北东向展布,露布面积约为90平方千米,呈岩株状产出。岩石主要为灰白色中粒花岗闪长岩,向边缘过渡为浅肉红色花岗斑岩。埔前岩体反映在地貌上中心地势低洼,向边缘逐渐增高,呈盆地状。岩体在下寮村、兑头自然村侵入南园组。埔前岩体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属晚侏罗世。

(六) 三山岩体

它为二长花岗岩体,沿北东东向分布于福清市三山镇东壁岛、吉钓岛及平潭县屿头岛。岛间被海水淹没及疏松沉积物所覆盖。岩体露布面积约为80平方千米,呈岩株状产出。岩性为灰白色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貌表现为低缓的丘陵。岩体在屿头岛过山村侵入南园组,在后洋村被石帽山群以喷发不整合覆盖。三山岩体为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属晚侏罗世。

(七) 莲花山岩体

它为闪长岩体,位于平潭县城东莲花山一带,呈南北向近长方形的小岩株状产出,露布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岩石主要为深灰、灰黑色中细粒辉石闪长岩、闪长岩。岩体结构和构造比较复杂,是一个复式侵入体。岩石易发生球状风化,地形呈缓坡丘陵,其北侧为石帽山群所覆盖。莲花山岩体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活动所形成,岩石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

(八) 官山岩体

它为辉长岩体,位于闽侯县南屿镇高岐村官山,露布面积仅为0. 33平方千米,呈北北东向似钟状的小岩瘤产出。由于周围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所以岩体产状不清。岩石主要为深灰色块状辉长岩。地貌呈弧丘。官山岩体为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活动的早期所形成,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

三、 古火山

古火山系指新生代以来没有活动的火山。福州位于闽东火山活动亚带的中段,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火山地层出露的古火山有近50个。按喷发的差异,古火山分为中心式、裂隙式和复合式3种火山。中心式火山的火山锥有层状、穹状、破火山等类型。古火山形成后由于受到内、外力的作用,都已遭到不同的破坏。其中,火山机体构造和形态保存较完整的有罗源西山古火山、长乐金钟湖古火山、罗源溪坪古火山、福清凤迹古火山、永泰云山古火山和闽侯虎头山古火山等。这些古火山都是燕山期大陆边缘内部的岩浆沿北北东、北东东和北西向断裂及其交汇处喷出地表而成,常伴有浅成侵入作用。

(一) 西山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罗源县起步镇西山村,主要是由凝灰岩夹凝灰熔岩构成的古火山,发育于北东向压性断裂、北西向张性断裂和东西向压扭性断裂交汇处。西山古火山的平面是略呈北东向展布的椭圆形,面积为20平方千米以上。筒状火山颈由含角砾凝灰熔岩及火山集块岩组成,长约为1. 5千米,宽约为0. 5千米,面积约为0. 6平方千米。地形呈小山包,火山口凹地堆积沙砾岩、凝灰岩、粉砂岩和火山集块岩,呈半环状分布在西山村等地。火山口为海拔400~662米的环状山,由凝灰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构成,呈半环状分布于龙腰、西山、艮尾一带。火山口的北部和东部外围,广泛分布南园组第二段和第三段凝灰熔岩。火山的环状断裂主要分布于火山口的周围,有的岩墙、岩脉也呈环状出露。火山放射状断裂分布于西北、东北和东南部。西山古火山为晚侏罗世中期岩浆经过较长时间的喷溢和爆发交替进行而形成的。

(二) 金钟湖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长乐区即主城东北4千米的金钟湖村,主要是由火山碎屑岩和凝灰熔岩构成的层状火山,发育于长乐-笏石断裂带上,平面是呈北东向展布的椭圆形,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火山口为椭圆形低缓凹地,其中心部位是海拔446. 3米的锥形山,四周是由一系列侧火山口组成的环状高地。火山口内见有熔结凝灰岩和熔结集块岩;火山口外由各种粒级不同的火山碎屑岩与凝灰熔岩、英安岩、角砾熔岩呈互层组成;火山口的周边见有花岗斑岩、流纹斑岩沿脉状和放射状火山断裂侵入。水系和沟谷也相应地呈环状或放射状。金钟湖古火山为晚侏罗世中晚期火山爆发与喷溢交替进行而形成的。

(三) 溪坪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罗源县飞竹镇北部溪坪、安后村一带,系裂隙式古火山,发育于田地-广坪断裂带的东南面,平面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面积为45 平方千米,向北伸入古田县境。该火山在地貌上表现为北东向延伸、相对高度为200~600米的起伏丘陵和低山。火山管道长为5千米,宽为0. 05~0. 7千米,有裂隙式和中心式2种,分别被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和火山集块岩所充填。管道周围零星分布着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口的周围由凝灰岩、粉砂岩和砂岩构成。花岗斑岩岩脉也呈北东向展布。溪坪古火山为晚侏罗世火山大规模喷发之后转为沉积-喷发交替进行,尔后岩浆沿北北东向断裂喷出并充填火山管道,最后转为中心式喷发而形成的。

(四) 凤迹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福清市新厝镇凤迹村,主要是由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构成的,属破火山,发育于长乐-宏路断裂带西北侧的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处,平面近圆形,面积为40平方千米以上。火山颈的直径约为2100米,由熔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构成,寨山和鸡姆山是火山颈的突出部分。火山颈被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玢岩所分割和围绕。破火山口为近圆形的凹地,直径为2500~3000米,面积约为4. 5平方千米,周围环布早期喷溢的流纹岩,形成向东南开口的环状山。早期喷发的凝灰岩环布于后隐、长岸、云门山、鸟寨尖及城里坡一带,形成山高坡陡的地形;晚期喷溢的流纹岩呈扇状分布于中仑山、红公岭及井里山一带。火山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相当发育。岩脉较多,如辉绿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长石斑岩等岩脉。岩脉和水系也呈环状或放射状分布。凤迹古火山为晚侏罗世中晚期岩浆多次喷出和侵入,火山口多次爆炸和崩塌而形成的。

(五) 云山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南部的云山村、长坑村一带,主要是由火山熔岩和凝灰岩构成的,属破火山,发育于北东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处,岩石及其组成的山体都围绕喷发中心呈北东东向椭圆形延伸展布,面积为37平方千米,山形雄伟壮观。火山管道呈蘑菇状突起形成山峰,由石英二长斑岩充填而成,面积为11平方千米。火山口分布着熔岩湖凝固的钾长流纹岩,长为8. 25千米,宽为3千米。火山口的周围由流纹岩构成的环形山多呈陡壁和锯齿状山峰。其外围由含火山球、火山弹的凝灰岩夹层状黑曜岩组成。环状断裂分布于鸟岩、出米垄、大吉厝一带,放射状断裂分布于东北、东南、西南部。水系也呈环状和放射状。云山古火山为白垩纪岩浆分阶段喷出、侵入以及火山口多次爆炸、崩塌而形成的。

(六) 虎头山古火山

该火山位于闽侯县南通镇西北部,主要是由流纹斑岩、流纹岩组成的穹状火山,发育于北东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处的五虎山洼地西部,平面似马蹄形,面积约为4平方千米。火山通道熔岩在平面上呈环状分布,内环为紫色流纹斑岩,中环为紫红色钾长流纹岩,外环为集块(角砾)熔岩。围绕火山通道分布着以熔结凝灰岩为代表的火山碎屑岩。火山西侧边缘主要分布着沙砾岩和凝灰质粉砂岩,为白垩纪火山多次活动而形成的。五虎山火山洼地挺拔于福州盆地南部,边缘地势险峻,向内渐趋平缓。火山洼地内虎头山的海拔为459. 2米,其周围还分布着海拔为400~600米的白面虎、岐尾虎、尾虎等10多座穹状火山。

四、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指岩石因受地壳内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产生机械破裂,失去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一种现象。福州位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大地构造单元属于闽东火山断坳带,断裂构造极为普遍。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北东东向断裂带为区内主干构造:前者是福建省著名的长乐-南澳大断裂带、福安-南靖大断裂带和福鼎白琳-莆田笏石大断裂带的组成部分或旁侧断裂,在陆域分为4条断裂带,即平原-高山断裂带、长乐-笏石断裂带,长乐-宏路断裂带和田地-广坪断裂带;后者主要有连江-福州断裂带和南屿-梧桐断裂带。北西向断裂构造主要分布于永泰、寿山、连江一带;东西向断裂构造断续分布于闽侯县白沙镇以北;南北向断裂构造短小,分布零星,仅见于永泰县嵩口镇等地。上述断裂构造多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中生代中后期的燕山运动时期,在大陆型的欧亚板块与大洋型的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挤压和拉张活动,构成区内基本构造格局。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仍有断裂活动。断裂构造对福州的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地震和温泉的分布以及河流流向、海岸线展布和岛屿形态等都有控制作用。福州区域内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以下七种:

(一) 平原-高山断裂带

它位于长乐-南澳大断裂带的北段,从长乐东洛岛、平潭平原乡延伸至福清市三山镇、高山镇,长约为45千米,宽约为15千米,走向北东30°~40°,倾向北西,倾角为60°~80°。沿断裂带的上侏罗系火山岩和中生代侵入岩被强烈挤压而破碎,出现变质现象。本断裂带主要由东洛-三山断裂和平原-高山断裂组成:前者有辉绿岩、闪长玢岩脉成群出露,地貌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北北东向的岛屿和海湾;后者断裂成群,地貌主要表现为低丘和平原,如东瀚丘陵和芦洋埔平原。

(二) 长乐-笏石断裂带

它位于福建省福鼎白琳-莆田笏石大断裂带的南段,系从长乐经福清至莆田笏石而没入湄洲湾的北北东向压性断裂带。它在福州区域的长约为100千米,北窄南宽,在长乐一带宽约为3千米,在渔溪一带宽约为12千米。其走向北东25°,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多为60°~70°。沿断裂带的南园组火山岩出现许多挤压变质现象。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如玉田断裂、马头崎断裂、福清断裂、九龙山断裂和高岭断裂等,形成北北东向堆积盆地、溪谷、海港等地貌。

(三) 长乐-宏路断裂带

它系从琅岐岛经长乐城关、福清宏路延伸到莆田萩芦镇的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带,属于长乐-南澳大断裂带的北段,断续延伸长达80余千米,宽约为1千米,走向北东25°~30°,呈舒缓波状,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为50°~70°,局部达80°。沿断裂带有几十米至百余米的挤压破碎带,岩石变质较强烈。硅化的坚硬岩石形成线状山脊,见于宏路一带。本断裂带包括真武殿断裂和宏路断裂,两者相距约500米,几乎呈平行展布。

(四) 田地-广坪断裂带

它位于福建省福安-南靖大断带的中段,是一条从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村经闽侯县廷坪到洋里的北北东向压性断裂带。断裂长约为45千米以上,宽约为11千米,走向北东25°~30°,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为60°~70°。沿断裂带的南园组火山岩,常见挤压破碎带,局部见有动力变质。断裂带的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有广坪断裂、长湾厂断裂、马厝断裂、蓝田断裂、双溪断裂、斌溪断裂、霍口断裂等。

(五) 连江-福州断裂带

它系从连江县黄岐半岛经潘渡到福州的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带,长约为70千米,宽约为16千米,走向北东60°~70°,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为60°~80°。沿断裂带的南园组火山岩和燕山早期侵入岩具有明显的破碎现象,形成北东东向低山、丘陵和半岛地貌。断裂往往成组出现,主要有赤石断裂、长龙断裂、官坂断裂、东坪断裂、苗圃断裂和金鸡山断裂等。

(六) 南屿-梧桐断裂带

它系从闽侯县南屿镇向西南经永泰县葛岭镇至梧桐镇的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带,长约为64千米,宽约为10千米,走向北东65°~75°,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为60°~80°。沿断裂带见有挤压破碎的岩石,并有花岗斑岩等岩脉和岩墙贯入。地貌上表现为高丘、低谷,断裂带上发育的大樟溪流向也呈北东向。部分河谷循断裂带发育,对呈北东向展布的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及永泰云山、闽侯五虎山等火山洼地具有控制作用。南屿-梧桐断裂带中的次一级断裂有际洋断裂、塘前断裂、赤锡断裂和东坑断裂。

(七) 福州盆地的棋盘式构造与山字形构造

福州盆地除了有较发育的新华夏断裂以外,还有棋盘式构造与山字形构造。

1. 棋盘式构造

在福州盆地的中心有两组构造十分发育:一组为北东65°~75°,属压扭性断裂带;另一组为北西330°~340°,属张扭性断裂带。这两组断裂带(包括大大小小的同向断裂)构成棋盘格式,它们明显控制了燕山晚期侵入岩的分布和形态,尔后又有强烈的断裂活动,直至第四纪地质时期仍有断裂、变质和岩浆活动。

虽然这两组断裂的发育程度不一、规模不等,即使在某一组断裂居绝对优势时也能找出另一组断裂的形迹。例如,在乌山,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带切割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带,东盘相对向北扭动,有轻微的位移;而在徐家村、西山一带,则可以见到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带切割了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带,北盘向东位移。

2. 山字形构造

此构造东起川石岛,西至甘蔗、南洋,南自峡南、尚干一带,北抵连江—白沙一线,脊柱位于公平、快安,弧顶在乌龙江大桥的附近,向南突出,东西宽约为70千米,南北长约为35千米,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

山字形构造主要由不连续结构面,即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带、压劈理以及动力变质岩带所组成。由于破裂结构面的影响,山字形构造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在部位均表现为负地形,形成河谷低地。闽江自白沙、甘蔗进入福州盆地,自西北向东南流,沿山字形构造东翼的弧形断裂,成舒缓的弧形转向东北,至琯头入海,流向表现十分清晰。山字形构造脊部所在的鼓岭、快安一带,4条南北向“ V”形谷也颇明显。

山字形构造的前弧由一系列弧形压性断裂带及动力变质岩组成。断裂通过乌龙江之中,沿岸动力变质十分强烈,宽可达3~4 千米,弧顶位于乌龙江大桥的附近。

山字形构造的东翼和东翼反射弧,由琯头至长门为反射弧顶点,动力变质强烈。山字形构造的西翼和西翼反射弧,大部分淹没在闽江之中,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自白沙向湖后转向西南,脊柱在快安的附近。

五、 地体演变

(一) 区域构造格局形成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也是我国东部第二隆起带的组成部分。中生代中后期的燕山运动时期,在大陆型欧亚板块与大洋型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强烈的挤压和拉张活动,形成以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为主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断裂,组成区域基本构造格局。沿断裂处有着大规模、强烈的多次火山喷发点和岩浆侵入点,火山岩和侵入岩遍布全境,结合断裂构造格局,形成福州的地貌骨架。

在第三纪时,福州陆域以上升剥蚀为主,故区内地层缺失第三系地层。第三纪、第四纪仍有断裂活动。区内断裂纵横交错,把地壳分割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断块,这时期的断裂活动实质上就是断块活动。断块活动以间歇性的垂直升降活动为主,造成了区内地势高低悬殊和地形起伏不平。在第四纪时,福州陆域以间歇性和缓上升为主,第四系沉积物相对发育较差。

(二) 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的变化

福州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域是中国东海的组成部分,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的变化对福州的影响较大。在距今35 000年前,古海平面在-50米处;距今29 000~28 000年间,古海平面在-110~-100米深处;距今28 000~25 000年间,古海平面回升到-90米;距今25 000~23 500年间,古海平面又下降至-100米处;距今23 000~20 500年间,古海平面位于-140~-130米处;自18 000年前开始,古海平面又急剧下降,至15 000年前达到最低点,为-160~-150米。中国东海大陆架大部分脱水露出海面,大陆向东延伸数百千米,台湾和福建省的岛屿均与大陆连成一片。从15 000年以来,古海平面开始回升,在回升的过程中曾有几次停顿,形成数级水下阶地。距今14 440年,古海平面回升到-115米;14 000年前,古海平面回升到-100米;12 000年前,古海平面回升到-60~-50米;11 300年左右,古海平面上升到-18米以上,海水已影响到闽江口,当时闽江河谷较现在低15~20米;8000年前,古海平面为-5米左右;7000~6000年间,古海平面达到现在的高度;6000~5000年间,古海平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比现在的海平面高3~4米,福州盆地成为海湾;距今约2600年起古海平面逐渐下降,直至今日的位置。这次海侵被称为“长乐海侵” ,盆地内沉积了几米至十几米厚的淤泥层。福州盆地内许多以“屿”命名的地名,如前屿、后屿、台屿、横屿、南屿、盘屿、国屿等,以及甘蔗昙石山的贝丘遗址也都证明了这一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