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罗马铭文:西庇阿陵墓
最早的罗马字母铭文出现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和最早的希腊字母一样,也是等线的。现存的早期铭文并不多,只有四处。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字母铭文才多了起来,而且更加富有创造性。
西庇阿家族的墓地在亚平宁山脉的一处山坡上,直到1614年才被发现,当时这里是一个葡萄园。这个家族最杰出的成员是大西庇阿将军,他在公元前202年战胜了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大西庇阿葬在别处,这处家族墓地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陆续埋葬了约30位家族成员,其中三个最古老的石棺有大量铭文。最早的石棺属于大西庇阿的曾祖父,即“大胡子”西庇阿。他死于公元前280年,很可能是他命人修建了这处墓地。他墓志铭的开头奇怪地擦除了一行半文字,其他地方完好无损。7他石棺上的铭文和他的儿子,也就是大西庇阿的祖父(卢修斯·科尼利厄斯二世,死于3世纪下半叶)石棺上的一样,都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反常之处(图7)。两个人的石棺铭文都有一个向后仰的S、一个接近正圆环形的O,以及细窄的R和不那么窄的C。大西庇阿祖父的石棺铭文标题中D和R都很窄。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字母时就会发现,它们好像是由一些元素按比例组合而成的:O是一个圆环,C和D是半个圆环,S是两个四分之一圆环沿一条中心线叠在一起。虽然字母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其构成逻辑完全清晰。类似实用主义的几何思维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罗马字母会分成不同的组。如果O是全宽,C和D(半圆构成)就是O的半宽,字母B、R、P、S采用四分之一宽。L、E、F等带有水平笔画的字母,宽度较窄,则是为了平衡水平笔画的字母较之垂直笔画的字母看起来宽的错觉。M以及后来才加入字母表的W,设计得更宽一些,也是为了抵消这种错觉。罗马刻字艺术家为贵族服务时,经常进行大型字母雕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他们对字母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调整,以克服各种视错觉。如A和V比其他字母略高,因为顶部和底部的尖角会让字母看起来更小。
罗马共和中期,罗马字母已发展得相当精致且比例优美。而从公元前1世纪中期开始,文字发展尤为迅速。从希腊字母继承来的等线书写风格(所有线条粗细均匀),逐渐让位于书写线条粗细有致的风格(图8)——就像本书的英文词使用的字体一样。
图7 卢修斯·科尼利厄斯·西庇阿(公元前295年任罗马执政官)墓葬的铭文
图8 罗马亚壁古道上,纪念哀歌诗人普罗佩提乌斯子女的碑文细节。1—2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