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国防历史

一、国防的产生和发展

国防是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国防历史十分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国防历史经验。

(一) 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始于夏朝,成熟于秦汉时期,止于1840 年鸦片战争,历经二十多个朝代。从总体上说,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时代,中国历代王朝大多实行富国强民、强边固防的政策。

1.兵制建设

我国古代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兵制,即今天的军事制度,它主要包括武装力量的组成和兵役制度等内容。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有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和地主私人武装之分。中央军由中央直接控制,主要担负宫廷和京师的警卫任务;地方军由地方军政长官统领,负责本地的防卫任务;边防军的主要任务是戍边屯田;地主私人武装一般由地主庄园的庄丁组成,主要维护当地地主的利益。

兵役制度方面,根据国家防务的实际需要,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兵役制。夏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当时主要实行兵农合一的军民制度,同时也实行临时性的征兵制度。军民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兵役寓于田制之中,凡有授田权利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他们平时为民,从事耕牧,战时则为兵出征。春秋后期实行按田亩征军赋和考选勇士从军的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实行征兵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17~60 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其中守卫京师的称 “正卒”,守卫边防的称 “戍卒”。汉武帝以后,开始实行募兵制,用检阅、考核等办法招募士兵。隋唐时期主要实行府兵制,规定20~60岁的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府兵制的特点是府兵平时为民,从事耕牧,农闲军训,战时出征。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宋朝实行募兵制,这种兵役制的具体办法是:从全国各地招募兵员组成禁军,即中央军,从少数民族中招募兵员组成戍边的番兵,从各地抽调壮丁组成保卫乡土的乡兵,后两者又统称厢兵,即地方军。元、明时期主要实行世袭兵役制,其特点是将士兵之家列为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袭。清朝的八旗军也实行世袭兵役制,但清兵入关后,还招募汉人组成绿营兵。

2.国防工程建设

在国防建设方面,历代王朝除了保持较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外,还特别重视加强国防工程建设,其中最突出的是加强边防、海防建设。我国古代的边防建设,主要是修筑防御工程体系和实行开发边疆的安边政策,这是由中国古代农牧业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决定的。在冷兵器时代,以步兵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军队只有依靠较密集的队形才能抵御骑兵的冲击。由于步兵缺乏足够的机动能力,因而不得不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古代中原王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而修建的巨大国防工程。它先后历经八个诸侯国和十多个王朝的构筑、修建和连接,直到明朝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另外,我国的少数民族在东北也修建了称为 “边堡线” 的长城。

安边是我国古代边防建设的又一主要内容。安边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所谓 “内中华外狄夷”、“天子守在四夷” 就是当时中原封建王朝边防观的反映。为了巩固边防,我国古代一般采用从内地迁徙居民到边疆垦荒和利用戍边军队屯田等办法,其实质是在经济上使边疆民族由游牧和狩猎加速向农业转化,以消除动荡因素,利于汉族居民长期居守。

中国的海防建设始于明代。当时,为防范倭寇的偷袭和骚扰,明王朝在下令禁海的基础上,还在沿海的主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堡、寨、墩、峰、堆和障碍物相结合的防御工程体系,这对抗击倭寇侵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3.国防思想

国防思想是人们对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先秦时期,中国丰富的国防实践经验就开始向思想理论的层次升华,最终于秦汉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国防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 “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的国防指导思想;“寓兵于民”、“富国强兵” 的国防建设思想;以爱国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思想;“安国全军” 的军事斗争策略等。

此外,中国古代还很重视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的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发达,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最著名的是火器的发明和运用。另外,我国古代还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孙子兵法》。

(二) 近代国防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西方列强挑起一次次战争,并强迫腐败的清王朝签订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危机中。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近代中国为了救亡图存,开始对落后的国防进行变革。

1.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变革

近代以前,清朝的常备军由八旗兵和汉族绿营兵两部分组成,清入关初期,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后来,八旗兵日趋腐败,绿营成为作战主力。到了近代,无论八旗还是绿营都已腐败不堪,毫无战斗力,鸦片战争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原有的武装力量基本被农民起义军扫荡殆尽。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地方武装逐步取代八旗和绿营的地位,成为清朝的常备军。与此相应,清朝的军制也发生了一场变革,由勇营制取代八旗和绿营军制。

近代中国的屈辱是从海防开始的,在洋务派的大力倡议下,清政府创建了中国的近代新式海军,组建了北洋、南洋及福建三大水师。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又全面仿效西欧的兵役制度,开始编练新军并筹建了一批军事学堂。新军制在兵役制度上废除了世兵制和募兵制,开始实行常备军和后备军制度。

2.国防工业建设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终于使清王朝意识到加强近代国防工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在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清政府开始引进近代军事技术,建立近代的军事工业。后来,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又兴办了一些民用工商业。当时国防工业的产品主要是枪、炮、军火和轮船,规模较大、设备较好、产品较优的军工企业主要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它们基本反映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过程和发展水平。

3.国防观念和国防外交政策的变革

由于西方列强最早是从海上侵略中国的,因此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清政府一直都把国防的重点放在海岸,认为威胁主要来自英法等国的海上入侵,只有林则徐提出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历经俄罗斯在中国北部的趁火打劫、英国在中国西部的蠢蠢欲动、法国在中国南部的步步紧逼和中法战争的爆发,以及日本在中国东面的虎视眈眈,清政府终于来自各方的国防危机。于是,清政府改变过去的关塞之防为全面的国防,海陆并举。

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不仅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直接导致了东方朝贡体系的解体。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自顾不暇的清政府开始在国防外交领域放弃过去对周边小国的宗藩政策,转而从屏蔽边疆出发,开始把实行对外军事援助和维护自身安全结合起来,实行藩篱政策,中法战争中的援越和甲午战争中的援朝就都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此外,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也是中国近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御外侮的伟大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独立、自由而不懈努力。总之,近代中国的国防史是一部国防虚弱、落后挨打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史。

(三) 民国时期的国防

民国初期,中国的军队主要由北方的北洋军和辛亥革命后在南方发展起来的革命军组成。这些军队大多实行募兵制。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袁世凯在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总统府设立军事处,作为军队的最高领导机构。另外,他还成立参谋部,直属大总统,掌管全国的国防事宜。内阁中的海军部和陆军部则负责全国海陆军的军政事务。为统一军制,1912 年袁世凯还公布了陆军官制,将前清新军中的编制名称由过去的镇、协、标、营、队改为师、旅、团、营、连,并正式采用军衔制,从而奠定了我国现代军制的基础。

袁世凯死后,全国的军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实力雄厚的北洋军,内部又分裂演化为直系、皖系和后来的奉系三派;经营已久、实力居中的进步党和西南军阀武装;力量涣散、根基不牢的中华革命党武装。为争夺地盘,各派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北伐战争后,蒋介石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但中国的国防实力依然弱小。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兵役法》,宣布废除募兵制,开始实行征兵制。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继续坚持反共、反人民的顽固立场,拒不抵抗。后迫于压力,虽参加对日作战,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终于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又不顾人民对和平的期盼,悍然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有国无防的屈辱史,中国的国防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

(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国防不仅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国防与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也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国内先后完成了解放西藏、平息匪患、炮击金门、平息西藏上层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等任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国外,为了巩固自身的安全并履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还被迫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维护了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这一时期的国防建设也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军队精简整编。从1950年到1958年,中国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裁军整编,把军队员额由1950年的540多万减少到240 多万,这不仅使军队的编制更为科学合理,而且战斗力也大大增强。二是确立诸军兵种合成体制,完成由陆军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三是建立了国防领导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分工。1954年,中共中央重新成立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人民解放军和其他武装。为加强对全军的集中统一领导,还重新确立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的三总部领导体制。四是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 《兵役法》,取消志愿兵役制,改行义务兵役制。五是建立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为加强国防科学技术工作,中国相继成立军事科学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并新建了一大批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国防工业项目。这为中国常规和尖端武器的研发与突破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 (1965—1979年)

“文革” 十年,由于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一系列 “左” 的思想和路线的干扰,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历经曲折。20 世纪60 年代,中美对抗、中苏关系破裂,美苏两国分别从南北两面威胁中国,中国的安全环境急剧恶化。这时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全按 “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的要求来准备。7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对中国围堵的不断升级,为防御苏联的大规模入侵,中国又长期处于临战状态,经济建设服从于国防建设。而国内一系列“左” 的思想,对军队的质量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军队规模过于膨胀,曾一度达到600余万;民兵建设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由于大搞 “三线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形成 “山、散、洞” 的局面。

但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成功研制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并组建了第二炮兵;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还取得了珍宝岛、西沙群岛、中越边境等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3.第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科学分析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的著名论断。基于这一判断,1985 年5 月23 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重大决策,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由立足于 “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

根据这一决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确定义务兵与志愿兵、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确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裁军100万,进行编制体制改革,走 “军民兼容” 的国防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和完善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改造,加强军事法制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重新制定了新时期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方针,其主要内容是:一是在军事斗争的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二是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强调军队的质量建设,强调科技强军。为此,中央作出了再裁军50 万的重大决定;三是要按照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四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要两者兼顾、协调发展。这些举措把我军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适时充实和完善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内容包括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二、国防历史的启示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国防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成功与失败交织、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的虽然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但却能折射出许多影响未来的经验教训。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途中,重温中国国防这一漫长而厚重的历史,至少能从中得到如下的启示。

(一) 增强国防实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国防必须以强大的经济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对政治起着决定作用。作为政治斗争一部分,国防更是离不开经济这个基础。恩格斯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 ‘经济力量’、以 ‘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我国国防历史的实践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军队的胜利取决于 “国富民强”,如果国家富足而又安定,民众不需动员,军队不必出征,就能威震天下。所以,在我国古代,大凡有作为的君主无不把发展经济作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措施。春秋初期的晋国因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扩充军队等措施的施行而由一个国贫兵弱的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战国末期的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国力大增,并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华夏。这些鲜活的事例,都深刻地说明了经济发展是国防巩固的基础这一道理。同样,进入封建社会后,汉、唐、清初的皇帝也正是因为推行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等措施,增强了国力,才出现西汉大败匈奴、唐朝大败突厥和清初巩固边防的重大胜利。

与此相反,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周期更替,几乎都是由于前一个朝代后期的经济凋敝、国防松弛、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所致的。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屡遭侵略、欺侮,说到底,是因为近代中国在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落伍了,列强们正是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成果作为武器打败了封建中国。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落后就要挨打。” 要想摆脱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繁荣了,才有可能铸就真正强大的国防,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

(二) 巩固的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

政治是国防与诸多相关因素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首要因素,它决定着国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国防必须遵循国家政治制度所提出的要求,为政治制度服务。国防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国内外敌人颠覆本国的社会制度,保卫本国的政治安全。我国国防几千年的兴衰史深刻地说明,国家所推行的政策直接关系到国防的巩固与否,巩固的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开始注意加强以革除弊政和变法自新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以达到国家强盛的目的。如秦国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就起到了打击贵族特权、激励中下层官兵奋勇作战的作用,这直接促成了秦国国防的巩固和日后统一大业的完成。同样,正因为有汉、唐、清初比较开明的治国之策,才会有后来的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等中国历史上的昌盛局面。

相反,我国古代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无不由它中后期的政治昏庸腐败所致。当朝者的昏聩,加上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权臣弄权、后宫争宠这些中国封建社会政治顽疾的推波助澜,直接导致了汉、唐、明等中国历史上曾兴盛一时的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正所谓 “苛政猛于虎”,秦和隋的暴政,更使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在统一中国分别只有20年和30年后就迅速被推翻。到了近代,中国更是由于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政治腐朽、国防虚弱而屡受列强的侵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将中国人民带进了苦难的深渊。其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更深刻地说明了政治昌明对国防的巩固是何等的重要。

总之,几千年的中国国防史深刻地说明了政治的昌明是国防巩固的基础,也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三) 军备建设是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国家以来,国防和军事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国防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等因素在内的庞大复杂系统,但是,国防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军事,而军备建设又在军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就成了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中国国防史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在我国历史上,有大量通过加强军备建设而巩固国防的鲜活事例。如战国时期的赵国因推行以 “胡服骑射” 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改革而有效缓解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汉因肃整军备而大败匈奴等。同样,因军备松懈而国家灭亡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也比比皆是。秦国统一后因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而军力大降,晚清因军备不整而丧权辱国等,就是这方面的沉痛教训。

总之,国家的富裕并不一定就等于国家的强大。任何时候,我们只有犁剑并举,做到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

(四) 民族的团结是巩固国防的重要条件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民族团结和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国内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旋律。在近代历次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正是因为民族团结,一致对外,中国才能化险为夷并最终取得反侵略的胜利。

在近代的历次对外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之所以屡战屡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朝者总是认为 “患不在外而在内”,即使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欲置中国于死地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仍坚持 “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广大民众的浴血奋战,但终因缺乏统一指挥,不能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而无法使战争形势得以根本改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国领导人实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策,才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

一部近代中国的国防史说明,民族团结是实现国防巩固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把国防建设牢牢建立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中国就一定能真正铸起一道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