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社会各领域的国际多层次、多目标、多方位的交流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踏出国门,进行观光、考察、投资等活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进行旅游、学术交流和商务活动,或者选择来中国长期工作和定居。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的不同以及个人素养的良莠不齐,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的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涉及的国家和语种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涉外司法干警就面临着语言上的严峻挑战。既通晓英语,又谙熟中外法律、惩教制度以及警务技能的司法干警,在监管、帮助外籍犯人改过自新并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其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司法警务英语》 一书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较丰富的英美法律及惩教知识,熟悉涉外监管的政策与法规,熟练掌握相关的涉外刑事司法警务,适应涉外监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司法警察人才。
本教材独辟蹊径,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和探寻司法警务英语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司法警察类高等院校学生和教师、司法行政干部、在职监狱干警以及对司法行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和教师。
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行业英语的特色性和专业性
本教材的编写遵循 “以就业为导向” 的原则,根据司法领域岗位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培养来进行选材和任务设计。以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为标准,注重理论知识的介绍,同时又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本教材的编写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 “边学边用、学用结合”。
3.展示真实语境中的地道英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本教材的选材考虑到司法警察的行业特点,贴近司法岗位实践活动,语境真实,语言地道。丰富多元的司法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和司法干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积极思考与实践,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材的使用体现人性化
本教材的体例、版式、任务设计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其体例按照教学流程设计,每章提供教学目标,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中间穿插各种任务、操练、模拟和专业知识介绍,具有趣味性、实用性、教育性和知识性,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既适合教师讲授,又适合学生或监狱干警自学。本教材各单元相对独立,但同时也兼顾了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按照单元顺序逐一讲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选取相应的单元和内容开展教学。
教材内容:本教材分为八个单元,内容主要涉及对外籍犯人的处置、犯人改造、犯人的权利、心理矫治、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和狱所安全防范等。每个单元由单元目标 (UnitObjectives)、口语练习 (OralPractice)、课文 (Passage)、练习 (Exercises),拓展学习 (ExtensiveStudy) 和补充阅读 (SupplementaryReading) 六个模块组成。
单元目标 (UnitObjectives) 简要说明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要求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口语练习 (OralPractice) 围绕本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司法实践活动场景,提供会话样例,供学生或干警学习模仿。口语部分还配有警察常用的英语口令介绍,有助于培养学生或干警在真实职场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
课文 (Passage) 只设计一篇文章,为每单元的重点,长度在300 词左右。所有课文均选自英美国家新近发表的刑事司法实践相关论文、英文原版书籍或英文网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本行业发展最新的信息。课文后面配有单词表和课文注释,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练习 (Exercises) 包括词汇练习和汉译英的翻译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生词并通过翻译练习温习基础语法知识并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拓展学习 (ExtensiveStudy) 内容包括各类图表、司法文书样例、行业知识介绍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供学生课余自学使用,以拓展知识视野。
补充阅读 (SupplementaryReading) 由一篇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构成,内容涉及中国的司法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行业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对比中西监狱文化和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和平台。
本教材由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汤泉主编,由汤泉、陈清、陈三东编写。汤泉除担任全书的前期准备工作、资料的蒐集与整理、文稿的审校与修改工作之外,还负责编写第一、第二、第五、第七单元,陈清负责编写第三、第六单元,陈三东负责第四和第八单元的编写工作。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了广东省司法厅和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加拿大籍专家David Sisson审阅了本书的英文部分,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