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网络语言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语言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交际规则,其社会方言特征日趋鲜明。鲜活的网络语言为语言学研究增添了新鲜血液,虽然网络语言的出现和使用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但是网络语言的很多表达形式已逐渐为人们所认同,甚至成为推动言语交际发展的一个动力,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的学术研究价值。本书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将深入挖掘网络语言研究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为促进当代媒体语言研究尽一分力量。

一、推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网络语言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年轻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是适应网络语言发展的迫切需要的。立足中文网络语料,采用跨学科的方法综合研究网络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体和语篇特征,可以拓宽网络语言的研究领域,并能够进一步推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二、促进媒体语言的整体研究

网络文本和传统的纸媒文本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探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有助于推动媒体语言的整体研究,促进媒体语言的规范化,对发展和丰富媒体语言的理论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三、拓展语言应用研究的现实作用

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关注语言生活、把握语言国情,这对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制定,乃至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制定,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网络文化学、网络交际学、网络心理学等与网络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建立和研究。

网络语言数据库的建设也已成为今天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语言研究的开展和深化,将对网络语言数据库建设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四、指导现代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变异、词汇创新、语法发展等语言现象有着紧密联系,研究网络语言有助于总结现代汉语产生变化的来源与认知理据,丰富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指导汉语教材、教辅的编写和现代汉语教学。本书的研究结果也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199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1.

[3]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J].语文建设,1998(1):46~47.

[4]周湛.网语杂谈[J].软件世界,1999(3):126~127.

[5]王均.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教学[J].语文建设,2000(10):1.

[6]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10):15~16.

[7]张韬.“网语”漫话[J].语文建设,2000(7):17,35.

[8]劲松,麒可.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14.

[9]邝霞.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8):21.

[10]荆莉.一惊一乍看网名[J].语文建设,2000(12):16~17.

[11]鄂巧玲.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J].语文建设,2000(12):18~19.

[12]周建明.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5):64~70.

[13]王未.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J].修辞学习,2000(5):44~45.

[14]易文安.网络时尚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5]彭育波.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修辞学习,2001(4):12~13.

[16]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J].语文建设,2001(8):14~15.

[17]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3):62~68.

[18]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26.

[19]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J].成都师专学报,2001(1):57~61.

[20]邓伟志.社会变迁与社会语言变化[J].语文建设,2001(1):1.

[21]凌德祥.正视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J].语文建设,2001(4):10~11.

[22]彭嘉强.尊重创新 讲究规范——谈谈网络流行语的规范[J].语文建设,2001(8):16.

[23]耿艳娥.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0~91.

[24]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0~34.

[25]吴昊雯.网络语言浅析[J].语言研究,2002(S1):297~301.

[26]于明秀.缪斯和比特的相遇——网络、网络文学与网络诗歌[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7]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2(3):18~27.

[28]国家语委“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2):102~109.

[29]何洪峰.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74~78.

[30]武丽梅.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9~44.

[31]卢惠惠.小议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J].修辞学习,2003(1):38~39.

[32]戴云.网络称谓词的表现形式与规范评析[J].北方论丛,2003(4):109~113.

[33]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4]朱晓华,王强.网络语言隐喻特征浅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3(6):27~29.

[35]张小平.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解读[J].山东视听,2003(4):45~46.

[36]李晓春.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7]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8]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9]李康,张阳.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0]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网络流行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41]王骁炜.实用网络流行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4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3]成蕾.网络流行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4]刘能镛,马长安.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5]张云辉.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46]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47]曹进.网络语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8]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49]周建民,熊一民.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0]汪磊.新华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1]李雪华.网络语言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3):154~155.

[52]曹旺儒.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5~197.

[53]黎菲.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7~18.

[54]王苹.网络语言形成源流探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27~133.

[55]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58~60.

[56]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3):62~68.

[57]李婷婷.网络词语造词法及语用义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8]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10):15~16.

[59]周洪波.新词语冲击波的是是非非[N].光明日报,2000-06-15.

[60]邓军,段慧如.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119~120.

[61]金志茹.试论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0.

[62]戴耀晶.怎样看待新的网络语言[N].文汇报,2000-06-27.

[6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85.

[64]李剑冲.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98~99.

[65]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10~215.

[66]吴淮南.网言评议[J].南京社会科学,2001(12):75~81.

[67]苏馨.简析网络语言的特点与规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6):86~87.

[68]阎锐.试论地方性法规中的创制性规定——从上海市规范网络语汇使用说起[J].人大研究,2006(11):22~26.

[69]张润娟.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立法规范研究[J].河北法学,2007(10):154~157.

[70]李心荃,刘皓.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从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说起[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60~62.

[71]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534.

[72]刘亚辉.网络语言常见语法现象及其规范问题[J].河池学院学报,2011(4):76~79.

[73]于艳华.网络语言“X+的说”句法现象探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9~81.

[74]陈佳璇.“火星文”:网络语言的新发展[J].修辞学习,2008(4):45~46.

[75]连晓霞.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修辞学习,2006(2):44~47.

[76]赵华伦.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23~125.

[77]王璨.辞格视域中的网络语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9):61~62.

[78]左海霞,姚喜明.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7~31.

[79]彭姣娟.网络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14~116.

[80]邱凌.浅析修辞手法在网语构词中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87~91.

[81]吴小芬.简论仿拟格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6):106~109.

[82]张鲁昌.网络语言中另类“飞白”的语用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3):144~146.

[83]刘晓梅.网络语言与双关[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6):76,83.

[84]金志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27~429.

[85]周旭阳.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

[86]郑洁,白崭.伦理学语境中的网络语言[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6~138.

[87]郭爱莲.网络语言文化论略[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58~61.

[88]周卫红.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J].晋阳学刊,2006(5):76~79.

[89]陈光明.对网络语言中“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70~73.

[90]刘丽.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7):134~137.

[91]李存.网络语言对网民心理的折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5~47.

[92]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8~41.

[93]李启航.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5~26.

[94][美]伍德.生活中的传播[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2.

[95]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3):65~69.

[96]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3):47~53.

[97]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6.

[98][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罗小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17.

[99]祖利军,李晓红.网络语言中的模因[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3~95.

[100]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2~26.

[101]王濂.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新闻记者,2004(10):44.

[102]楼向红.论网络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2~36.

[103]孙果哲.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43.

[104]杨建民.网络语言审美透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33.

[105]费育曼.简析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