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与骑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广府民居发展的基本状况

在中国的气候分布图上,岭南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由于南岭横绵,岭南地理气候迥异于中原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高温多雨为岭南主要气候特征。岭南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高(年太阳总辐射量约110~120kcal/cm2),日照时间较长(广东全省各地的平均日照时数在1450~2300小时之间)。岭南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一般风速较小,但时有太平洋中西部生成的热带风暴侵袭,风速强劲,破坏力强,并伴随强降雨;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因全年气温较高,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植物资源也为动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岭南动物种类较多,是全国动物最繁盛的地区之一。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圈主要涵盖珠江三江下游和西江中游大部分地区。“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连天”的诗句,形象地刻画了广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广州、佛山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图1-1),乃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区。“同饮三江水,同是三江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建筑文化信仰。

处于这种地理气候环境中,广府建筑必须具有特定的文化适应性,从而形成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这些都是事物的本来规律,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它、利用它。

图1-1 广东文化圈分布图

1.从山上来,面向海洋

古越人定居生活从山地推及珠江三角洲,即从洞穴蜗居进入了原始房屋营造阶段。其中之一就是红烧土面或硬土居住面的半地穴居形式,自早期的木骨泥墙、沿海沙丘至晚期的窝棚建筑都属于此种形式。其中之二就是干栏建筑,可免受地面潮湿侵害、躲避洪水猛兽。参观汉代出土的众多陶屋模型,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木结构穿斗、台梁式建筑:干栏式的仓、廪,悬山顶的住宅,四坡顶与草编伞顶的井亭和囷,日字形、曲尺形、三合式住宅,以及四围高墙、门楼和角楼之墙垣开有瞭望窗的坞堡及堡内住宅(图1-2)。形式多样,造型不俗。

图1-2 广府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屋模型

广府人大多是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文化以珠江三角洲最为典型:既有古南越传统,又受中原汉文化化育,还受西方文化影响,呈现多元的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在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桑基鱼塘农业驰名于世。因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主要是从19世纪末期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的,经济发达、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建设、园林艺术和建筑技术等领域,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受。

由于最晚从汉代就开始与海外文化不断接触和交流,故广府人在岭南的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模仿和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广府人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具有创新精神,近代早期就创建出了中西结合的民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

因古代岭南与中原交通困难,较少受到中原政治风波的影响,经济发展一直较为平稳,使得岭南建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广府民系早期的居住建筑,受江南地区影响明显。追求五代同堂、合家而居、世代相传,使得建筑为满足这种居住模式而形成一种相适应的组合形制。应运而生的“三间两廊”民居,外部封闭规整、内部独立开敞,自然成为珠三角地区大中型住宅的基本格局。东莞虎门镇村头发掘的明末清初民居遗址就是三间两廊式。整座房屋平面为规正的长方形。两廊之右廊开门与街道相通,左廊作厨房。砌墙的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青砖等。佛山独有铸铁泥模为墙体,这是佛山冶金业发达,利用了当地冶铁副产品的缘故。

2.对外封闭,对内开敞

长期的封建社会不仅造就了民族特性,也造就了建筑的基本形制。院落式建筑布局几乎运用于所有类型的建筑群之中。中国人,当然包括广府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中,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处世、怎样构建一个安身立命的自我小宇宙,自然反映到居住建筑物的空间组合与装饰标志上。出发点、思想宗旨一样,基本形制就不会出其左右—院落式较为合适,必然首选采用。然后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营造出不同风貌特征和不同规模的院落式民居。岭南虽然山高皇帝远,但广府民居依然遵从以上原则。

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跟粤东的客家建筑、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这是岭南建筑的共同特点。大型的“三间两廊”住屋往往以数座连缀成庄园式的建筑群落。佛山石湾建国街的廖家围就是一个典型。廖氏家族从明代起便迁居此地,以经营蒸酒、养猪及陶窑为业,富甲一方。廖家围庄园全为镬耳封火墙、密梁、石脚的明庄屋。最兴盛时,家族人丁500余口,明庄屋27座,庄内还有多座祠堂和花园。建国2~4号为保存完好、格式一致的一排“三间两廊”屋宇(图1-3)。

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山东华里大屋群,也是值得参观的古典建筑。清代街道东华里,原名杨伍街,为杨、伍两富户所有,今街内仍存杨、伍祠堂及书宅等建筑,乾隆年间改街名为东华里。嘉道年间骆姓家族迁入,道光年间官至四川总督的骆炳章对东华里大加修整。清末富商招雨田家族入迁东华里再行修筑,东华里日渐成为佛山著名的街坊。东华里长约150米,首尾皆建门楼,仍保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街额。沿街两旁布置竹筒式(三井三庭)房宅,构成三座“三间两廊”式的居屋纵向组合。小间距、深遮阳、内天井、重庭院、高山墙、透花门、青石板、水磨青砖等,构成了能产生穿堂风、后院风、弄巷风、井庭风等通风效果的居住环境。

图1-3 廖家围山墙、屋脊的“鳌尖”

三水区的大旗头村,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三间两廊”式民居建筑群(图1-4),服务对象为更大规模的郑氏家族,而不仅仅是一个大家庭。南海区苏村的康有为故居、南海区简村的陈启沅故居、佛山城区良巷11号的李文田故居,都是清代三间两廊二进式院落名人建筑。

图1-4 三水区大旗头村镬耳山墙

明清两代,人们只要有了钱,发了财,就会建造一所镬耳屋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城市中的代表性建筑就是广州西关大屋。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自人民路古城墙、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东西约以今龙津路为界,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代已有繁盛的十八甫,明末沿江处已形成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等广州典型的传统建筑便应运而生了。由于此类建筑以西关一带居多,故称为“西关古老大屋”,泛称“西关大屋”。西关大屋的出现,表明广府民居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

3.外来文化渗透,内部基因微变

当广府建筑文化基本上遵循封建制传统模式发展的时候,岭南之地的传统建筑尚没达到中原标准,审美趣味略有不同。当世界进入海洋时代,外来文化的渗透、传播,使广府建筑领先于内地出现了内基因的变化。

清代以后,因城市发展、用地狭窄,致使传统民居的结构组成出现许多删减变化。有的减去一廊一间,有的少了一进一院,于是就出现了新的居住平面类型。为了增加建筑面积和使用空间,古老的建筑开始向空中发展。新型材料的出现,带来新的建筑形式。时代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亦将不断出新。只有在传统基础上提升的建筑,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图1-5 近代的关大屋

位于广州西关的大中型富户住宅的原形就是“三间两廊”大屋。这是一种为适应城市用地条件限制,满足种族繁衍、添置人丁的居住需求,适应在家设宴待客、对外经商交往活动的需要,在三间两廊基础上,运用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加以改建、扩建,增高、瘦身,造型“洋化”等处理,以适应郊区城市化、社会近代化而形成的一种住宅模式(图1-5)。

西关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历史十分悠远。它从广府民居建筑中走来,又面对着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趋势。当人们还没能全方位了解它的生存价值的时候,不应过早地对西关大屋加以否定。研究西关大屋建筑物理特色、空间环境艺术、施工构造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让我们从西关大屋的大环境说起吧!用“生态和谐、亲水自然”八字来概括,是很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