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腧穴学成就与影响
《内经》记载了大量的腧穴,但有的腧穴缺部位,有的则缺作用,有的甚至没有名称,只有对部位或取穴法的描述。尽管如此,仍有100多个常用穴位名称,而且《灵枢》中“骨度”及《素问》中“骨空论”“血气形志”等篇论述了腧穴定位法,《灵枢》中“经筋”“背腧”“五邪”等篇论述了阿是穴的定位方法,《灵枢》中“本输”“寿夭刚柔”“五乱”“九针十二原”“邪气脏腑病形”“经脉”“背腧”等篇论述了特定穴理论,特别是对五输穴理论的阐述比较全面,还有原穴、下合穴、十五络穴、五脏背俞穴等也都有记载。
《内经》的腧穴理论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如王熙不仅完善了《内经》俞募穴的内容,还提出治疗五脏病取五输穴与俞募配合的方法。在取穴上,《灵枢》中“经筋”“背腧”等篇提出“以痛为输”及“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等观点。唐代孙思邈发展为阿是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宋代王执中在临床应用上就深得其中三昧,如治哮喘,按压肺俞穴出现“其疼如锥刺”;治痫证,按压风池穴“皆应手酸疼”;治梦遗,点按“肾俞酸痛”;治咳嗽,“以手按其膻中穴而应”;治痢疾,“为按其大肠俞疼甚”;治带下,按带脉穴,“莫不应手酸疼”等,然后在其处施灸或用火针刺治,皆获良效。又如金代的刘完素,即以善用五输穴、井穴、原穴而擅名,在其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有20多种病症用到针灸治疗,用穴总数仅30多个,多数是五输穴,一般仅用一个井穴或一个原穴治疗。李东垣重视脾胃学说,在《脾胃论》中提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其依据就是《灵枢·本输》记载的“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的观点,他认为上、下巨虚虽分属大、小肠,但皆属足阳明胃经,故脾胃虚弱可用上、下巨虚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