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方可斋心去妄
所谓经典者,圣贤大情感,太阳也,读之可斋心去妄。经典之气为凝敛之气,即《中庸》里谈论的“中和”,不似医论那样带有个人鲜明的气血状态。因此,读经一定是古代先哲来养我们的气。《中庸》有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学习中医大多是“由明到诚”的过程,历代名家都在苦口婆心地说“四大经典”是学好中医的不二法门,我们先知晓了这个道理,然后再本着初心去求索,这个过程便是真正的“教化”。大多数人刚开始读经都会觉得特别枯燥,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气血太浮盛,不自觉地想要跳到注解,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个人认为不要排斥这个过程。但注解不等于是白话译文,而是注疏,如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等都是可读之书,朱熹注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现在来看已然成为经典。读经贵在坚持,本着至诚之心读经就可以养我们的气,慢慢心就沉下来了,就可以“切己体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自己的切己体察,即使文字读得再多再熟,也只是知识的堆砌,而不是若己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四大经典”,我心目中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热论》。
我们每个人的气随着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这时候再回头重读金元四大家,可能又会有不同的感觉。想想自己大三时将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在经典旁白处抄得密密麻麻,等到十年后却怎么也读不下去陈修园的注解,于是便默默地将其全部擦掉,只留下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作为曾经的印记。当代中医书籍中有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是《名老中医之路》,里面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一批中医大家的成长之路,很多名老中医都将学习中医的过程描述为“由博返约”,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言:“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所谓“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子》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此,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方子也不是记得越多越好。朱丹溪言:“《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刚开始我们读书可能会像丹溪在《格致余论·序》中批判的那样,执着于“工”与“巧”,但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必经之路。酌古参今,现在太多的中医人士仍然执着于有效验方,如果到了不惑之年,竟然还在为用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方剂而骄傲自满时,那恐怕真是连中医的门都没有摸到。
图1 2008年夏天学习《金匮要略浅注》
《离骚》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我一直在求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