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叙事:近代日本女作家的战争书写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日文学关系史丛书”总序

王志松

文学史的书写始于欧洲,与各种现代文化制度相伴诞生。它开拓了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美学研究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宣扬以语言为精神纽带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为此,欧洲各国的文学史书写从一开始就将各地方(各民族国家)俗语写的小说戏剧诗歌等置于文学的核心位置。东亚地区的第一部文学史是日本学者三上参次和高津锹三郎撰写的《日本文学史》,出版于1890年。该文学史模仿了这种欧洲国别文学史的写法,将东亚地区曾经的公共汉文文体排斥在外,只收录使用和语写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国文学”性质。这样的文学史观不仅成为此后日本文学史书写的基本框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书写,使得国别文学研究长期占据两国的学界主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日之间的文学交流源远流长,进入现代之后依然广泛存在。概念史研究表明,现代概念的“文学”在“语言文字艺术”的词义上与英语的“literature”形成互译关系,便是中日双方对古代汉语词汇“文学”的挪用和转义等文化交流的结果。鈴木貞美『日本の「文学」概念』,東京:作品社,1998年。陳力衛「近代訳語のいわゆる転用語について:「文学」と「教育」を例として」,載中国語学研究会『中国語学』268号,2021年,第22-53頁。有关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一直零散地进行,至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文学研究热潮中才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更加兴盛,大有取代国别文学研究之趋势。

尽管如此,但也要看到源自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以民族国家为前提的方法论存在明显局限。钱林森、周宁《总序》,载王晓平著《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日本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页。这种方法论因强调“跨界”,便预设文学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相互之间存在明确且固定的分界线,而这样的理论框架难以涵盖现代东亚地区繁复混合又分歧对立的复杂关系。汉字文化传统在中日现代文学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不待言,地理相邻性等因素又使得相互之间人员流动与交往、作品翻译与传播等十分频繁。即便在第一部日本文学史中汉文被刻意排除,但日本至20世纪中叶依然有大量汉诗文的创作,且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曾假借“同文”之名,而在21世纪的当下为了打破东亚纷争僵局又有中日学者热心地提倡回归汉字文化的共同传统。由此可见,中日文学的分界线并非固定明确,而是变化交错的,常常和文化传统、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社会情势等相联系。因此,本丛书在东亚现代历史的视野之下,将注重这些错综复杂关系的考察,探析分界线是怎样形成的,又是如何交错与变迁的,进而究明跨越或坚守分界线的状况和现代意义。

本丛书的企划和出版主要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与文献整理(1870—2000)》(17ZDA277),也有部分书稿来自其他科研项目,并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