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孩子的天性是爱自由而非规规矩矩地学习
如果你在小学门口采访孩子们,问他们:“你们热爱学习吗?喜欢做作业吗?”我猜,在10个孩子里没有9个也会有8个告诉你他们不喜欢学习,也不喜欢做作业。
作为父母,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喜欢目前的工作吗?热爱它吗?我们喜欢那些琐碎的事情吗?我猜大多数人心中的答案,估计也很难说是百分百喜欢和热爱的。
从人追求自由的属性来说,喜欢学习被大人、老师、学校安排的内容的孩子是极少数的。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仔细想一想,哪个孩子不喜欢玩耍呢?又有哪个孩子是真正热爱学习的呢?
除了上文所说的大环境,我们也要看到,学习陪伴中的“天敌”还包括孩子天生不喜欢规规矩矩地学习这个现实。
首先,看到这一点,可以使父母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和减少做不切实际的美梦。父母要真正地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给予他们在成长和学习生活中该有的弹性,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尝试,也允许他们不喜欢。这份允许反过来会帮助孩子们拥有“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的自主性,进而在父母充满联结感的陪伴下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一个小小的胜任感,“积跬步以至千里”,在未来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和幸福的人。
其次,看到这个特点,还能帮助父母进行反思。既然几乎所有孩子都不喜欢学习,那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开心快乐,呈现出“母慈子孝”的状态,自家的孩子就这么满身“反骨”呢?这能使我们更多地回到自己的身上来,回到家庭关系中,仔细辨别什么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去学习、努力和调整的,而非将“锅”都甩给孩子和大环境。
学习并非仅仅包含在校学习的部分
谈到陪伴孩子学习的艺术,还需要父母对学习进行新的理解和定位。“学而时习之”,学习不仅包含学,还包含习。学是开放地接纳新的知识和信息;习是持续地练习并养成习惯,重点在于去做、去实践。
学习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在学校时的学习和在家中的学习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说,学习应该是灵活且充满弹性的,父母需要针对情境学习相处和陪伴的方式。如果在家中,父母成为另一位“教师”,失去了父母的功能,不能有弹性地进行辅导,仅仅作为“监工”,那么对孩子来说,不仅会给他们的学习增添新的压力,还会让他们的大脑没有办法切换场景,从而失去本该获得的来自父母的温情,进一步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在陪伴孩子学习时,父母可以先辨别一下自己对学习的定义与范畴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让父母的角色先于辅导员的角色,这可以帮助父母在管教和辅导时,能够意识到亲子关系需要优先于亲子教育。良好的关系可以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帮助孩子产生更多对父母的信任和希望,毕竟,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在成长中可以获得的巨大支持。如果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爱、不支持他们,那么他们又如何在家庭之外获得更好的支持和陪伴,从而茁壮成长呢?
更好地学习是孩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作为一个生命体,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愿意获得知识的。如果孩子在学习的困难中止步不前,那么往往意味着他所处的家庭环境需要做一些调整,而其中最需要讨论的是学习的定义和范畴,因此要尽量增加他对学习的理解。
例如,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家庭,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并和学校提出了回家休学的请求,家长非常着急。经过仔细观察家长才发现,孩子只是不喜欢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和老师,孩子其实早已攒了零花钱报名上了网络上他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并在持之以恒地练习和进一步拓展他在这个领域里的专业知识。
这个发现,使家长打破了对学习的设定,也使孩子得到了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投注在其擅长并喜欢的领域的机会。非常让我敬佩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父母最终支持了孩子休学的决定。他们选择拓宽孩子学习的领域,支持孩子探索他自己喜欢的领域,而孩子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坚毅。
这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案例,却给了我非常大的提醒,那就是: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核对孩子感兴趣的部分,帮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扬自己做到的部分、擅长的部分。这样的核对方法可以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鼓励,因此获得自信,会更有动力去攻克那些他可能不擅长的内容,在未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构建幸福的人生。
未来的社会必然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生而为人,不会事事尽善尽美。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常想一二。这个一二,就是我前面谈到的“做到的部分”,这是一个人生命中积极的意义所在,是可燎原的星星之火,前提是我们需要看到它的存在。
陪伴孩子是个性化的艺术
“看到”父母和孩子分别做到的部分,“看到”养育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看到”孩子的天性可能并不十分喜爱在学校的学习,“看到”学习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可以帮助我们将目光更多地放到“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上来。
既然学习是个大范畴,每个人在其中都犹如海上的一叶扁舟,那么为了让这叶扁舟行驶得顺畅舒服,我们就需要好好地了解它的使用说明书。
孩子虽然是由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十分喜爱纪伯伦的《论孩子》,我读了又读,感谢它不断地提醒我,孩子是一个和我完全不同的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作为父母,我们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形成的过程。这很好地帮助了我,使我对亲子关系尽力保持好奇,让我从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深刻地体会到“陪伴而非控制、见证而非引领”的意义。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到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换句话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是主体,父母是陪伴者,孩子是和父母不同的生命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个性化地对待他们,而非照抄照搬。父母需要训练自身的观察能力和选择能力,需要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花时间,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关系先行。
同时,父母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抢夺孩子的主体位置,代替他们去探索和试错。如果问陪伴孩子学习的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耐心,而且是无穷无尽的耐心。
拥有耐心的父母,会让孩子体会到犯错是可以的,错了不要紧,还有改正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给到孩子的是一个人未来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希望!
拥有耐心的父母,还会帮助自己更多地“看到”学习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当那些急迫的、焦虑的陪伴心态得到缓解并松弛后,父母自身的压力小了,孩子学习的劲头就会提升。
此外,作为家庭治疗师的我还观察到,近几年抑郁者低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以及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抑郁的核心是一个人失去了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和家庭的关系高度相关。
我们相信,这样的状况不是一天产生的,也不是因某次考试考砸了而产生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大的环境很难被改变的情况下,家庭应该是一个孩子最后的退路,理应成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基地。孩子如果不能在父母这里获得恒久的支持,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变得脆弱而无力。
希望父母可以更加重视对孩子的陪伴,避免孩子失去生的希望。我希望天下父母带着对孩子的爱,“看到”自己和孩子做到的部分,允许自己和孩子犯错,让孩子有路可退,有安全基地来疗伤,有“沃土”来滋养其生命的根基。我也相信,将一个人的生命放在长长的一生中去看,我们会知道不应该错过什么。人生中的每一步都会算数。
如此,希望我们能够平静地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部分,充满勇气地改变我们能改变的部分,并和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彼此陪伴中,能够拥有分辨这二者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