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未来:数字时代下的电影变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2 电影媒介数字化

自19世纪末期电影诞生以来,胶片一直都是电影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不同于20世纪中期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制作形式及过程日渐产生的影响与变化,在近百年的电影发展史中,胶片一直唱着“独角戏”。随着电视及家用数字摄影机的普及,数字拍摄进入电影拍摄阶段只是等待时机的问题。高清数字摄像机的出现使得电影的数字化拍摄迅速席卷全球。

1.早期胶片时代

得益于1889年电影胶片技术的发明,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才得以出现。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发明活动电影摄影机,并开始用于制作短片。直到1895年,也就是公认的电影的诞生年,市面上已经出现各式电影放映机,如莱瑟姆(Latham)家族企业的电影放映机、C.弗朗西斯·詹金斯(C.Francis Jenkins)和托马斯·阿马特(Thomas Armat)的“万花筒”(Phantoscope),以及卢米艾尔家族企业的电影放映机等。

就电影胶片材料来看,无论是早期的硝酸片基还是后来的醋酸片基,其工作原理都如出一辙,即通过曝光把物象潜影在底片上,然后经过一系列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制成负片,最后再转为正片进行放映。电影艺术的这种生产方式和制作程序,成为世界范围内近百年以来被认可的固定化标准和范式。直到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对电影后期制作的渗透,胶片这种传统的电影媒介才不再唯一。

2.录像磁带时代

20世纪70年代,数字技术在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影片进行非线性剪辑成为制片的需要,因此需要把传统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的影像转换为录像磁带,再通过数字非线性系统采集到计算机上。这是一个由电影胶片逐步数字化的过渡时期。

胶转磁技术的出现得益于1956年磁带录像机的问世。因为录像机的画面画质无法达到电影胶片的效果,磁带录像更多地被电视节目使用。直到1977年,首次使用Rank-Cintel彩色电视电影机,将拍摄的电影胶片转录成磁带录像,胶转磁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对电影后期的数字化制作工艺起了很大影响。

1984年,Pacific Video公司在胶转磁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电视电影机上扫描底片,然后利用非线性剪辑系统剪接镜头。这种在电视电影机上通过电子套片,进而在电子校色系统上为逐个镜头配光的工作流程,比传统的胶片剪辑更加方便,迅速在行业内得以推广。

3.数字时代

从电影载体和媒介的角度来看,电影胶片率先迈出数字化的步伐。随后,电影拍摄及放映的数字化技术也取得突破,电影进入全方位的数字时代。

尽管电影的数字拍摄到21世纪才有所突破,但是数字摄影这项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人乔治·史密斯和韦勒·鲍尔提出电荷耦合装置(CCD)的构想,并发明第一个CCD芯片,为数字摄影机的发明提供了最核心的元件,并使得以家用DV为代表的数字摄影机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画面的质量和拍摄的格式仍然不能满足当时电影拍摄的需要。

直到索尼公司2000年HDW-F900高清数字摄影机的研制成功,电影数字化拍摄才发生质的飞跃。2002年,索尼F900数字高清摄影机24P格式拍摄的《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Star Wars: Episode II-Attack of the Clones)引发轰动,使得索尼F900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而数字放映也在3年前的《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中实现,其在美国的6家影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数字放映,采用基于TI公司数字光学处理器(DLP)芯片技术的放映机。至此,数字技术已全方位地介入电影制作的全过程—从拍摄制作到终端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