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准则4
婴幼儿时期至关重要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养育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为孩子设置行为规则,包容他们的脾气,关心他们的感受,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挣扎?做这些事情真有什么实际意义吗?特别是对那些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能记住什么?

早期经历的重要性:早年的亲子互动是孩子构筑未来生活的蓝纸

养育是很重要的事。而且,孩子确实能“记住”这些年的经历,包括出生后的第1年、第2年和第3年。当然,这种记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他们没法把过去的经历用语言讲述出来。但是,即使他们不能用语言来记忆,他们也能并且也会用更加强大的工具——身体来记忆。早在学会说话之前,孩子就能在与父母互动中,学习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以及哪些感受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感受是无法驾驭的。所以,人在早年形成的“记忆”实际上比后来形成的记忆更加难以磨灭。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会成为他们构筑未来生活的蓝纸。孩子会把他们从这些互动中收集来的信息消化吸收,进而形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印象。

我们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但还需要重提一下。我们最初体验到的关系会影响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例如自己的哪个部分是可爱的,哪个部分让我们想要摒弃,哪个部分让我们感到羞耻。换句话说,孩子早年与父母的互动经历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对他人的预期,会影响他们觉得什么是安全的、美好的,什么又是危险的、不好的。例如,如果一个小女孩经常听到大人对她说“别那么敏感”,那么她很小就会知道,自己的感受是“错的”,会让他人讨厌。如果一位父亲总是跟儿子说不要哭,那么这个男孩就会知道,哭是不好的,即使他后来已经记不清过去发生的事情了。此外,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建立在幼年经历的基础之上,而我们已经知道,情绪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掌控自身感受和冲动的能力。幼儿时期的经历决定了他们哪些情绪是能够掌控和可以表露的,哪些情绪是“过度的”或“错误的”。我如此看重养育孩子,并不是因为我想为父母和孩子创造更多的幸福时刻(虽然这样也很好),而是因为早年经历能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对自己感到满意,对失败无所畏惧,对规则能够维护,有能力主张自我,也能够亲近他人……所有这些成年人的重要心理品质都源自早年的经历。生命的最初几年将为其后的人生打下根基。

在进一步展开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可以重建回路,抛弃旧习,学习新知,持续改变。如果你在读完前面几段后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情绪,如果你担心自己“没做好”“错过了时机”,耽误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那么请先停一停。首先请接纳你的内疚,向它问个好,然后提醒自己,你是好父母,因为你正在努力提升自己,想方设法改善你和孩子的关系。实际上,对任何父母而言,能够这样做已经非常好了。在下一章里,我们将讨论修复的力量,因为修复的效果真实可见,而且不论早晚都可以实施(下一章的标题就是“永远都不晚”)。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将介绍为何生命的头几年如此关键,以此来激发我们投入更多心力去养育孩子。(一旦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羞愧和内疚,那么请先停下来。或许,你可以先去读准则10,把其中建议的做法尝试一番,之后再回到这一部分。)接下来,在阅读的同时,记得提醒自己,我们这些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便你的孩子已经走过了生命的早期阶段,你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你都做得非常好!

为了理解生命早期阶段的影响,我们可以先来概要地了解两个关于亲子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即依恋理论和内在家庭系统理论。这两个理论能够集合为一个理论框架,我们能借助它来理解婴幼儿阶段的重要性,以及为何哪怕孩子无法在意识层面回忆起这段时期,它也依然对孩子有重要影响。

依恋理论:孩子越是觉得可以依赖父母,就越是能够独立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养育者的驱动力。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依恋理论。他认为,孩子距离养育者的远近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那些知道如何让被依恋者待在身边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安抚和保护,因此更有可能生存下去;而那些距离被依恋者较远的孩子则更不容易得到安抚和保护,因此生存下来的概率也更低。正如鲍尔比所说,依恋不仅能带给孩子好处,更是一大进化机制。毕竟,只有通过依恋,孩子才能满足他们的各项基本需求,例如食物、水和安全感。依恋理论认为,孩子生来就能找到并依恋那些能让他们获得生存所需的安抚和安全的人。

根据早期经历的不同,孩子能构建出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影响孩子的内部工作模式,包括想法、记忆、信念、期望、情感和行为。而内部工作模式的不同又会影响孩子与自己和他人的互动,以及他们日后会去寻求何种类型的关系。内部工作模式源自孩子在互动中对养育者的多项特征的了解,例如回应是否及时、能否提供长时间的陪伴、陪伴是否稳定、有无修复行为,以及回应的强度如何。孩子会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考察他们与养育者的互动:我是可爱的、好的、受欢迎的吗?我会被看见、被听见吗?我难过时会得到怎样的回应?我崩溃时会被怎样对待?我和养育者想法不同时结果会怎样?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总结出自己到底被允许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这个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可能觉得我们是在要求孩子关掉电视或者早点睡觉,但孩子接收到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信息,而是当身处特定关系当中的他们拥有不受欢迎的欲望和想法时,自己是否依旧安全。

请记住,孩子们是被禁锢在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中的,他们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完全依赖我们生存,而且在骨子里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根据收集自外界的信息来塑造自己,以此来与养育者结成尽可能紧密的依恋关系,与他们保持亲密。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需求的反应方式、我们能察觉到他们的哪些情绪、我们是否总能在他们需要时出现、我们能否在冲突后及时修复关系、我们能否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我们的所有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影响都远远超出原生家庭本身。

简单说,孩子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形成他们对世界的预期,进而塑造自己来适应环境,而早期形成的经历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此后很长时间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接下来,我们会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早期互动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当然,这些例子并不特指某一种具体情形,而是代表了某类长期存在的互动模式。

行为:父母送孩子上学,离开时孩子哭了。

父母的反应(1):“别哭哭啼啼的!”

形成的依恋(1):在我哭的时候,我会被嘲笑,他们看不见我的感受。只要身处亲密关系当中,我就不能哭,那样不安全。

父母的反应(2):“我知道你不想跟爸爸分开,但是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我知道你在学校很安全,你也知道爸爸肯定会来接你的,放学了你就能看见爸爸了。”

形成的依恋(2):我的感受会得到认真对待。我在难过和哭泣时能得到接纳和安慰。在亲密关系中,哭是安全的。

行为:孩子早餐想吃冰激凌,并为此大哭大闹。

父母的反应(1):“你发脾气的时候我是不会跟你说话的。回你的房间去,等你冷静了再出来!”

形成的依恋(1):每当我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别人就会远离我,不喜欢我,我就会被抛弃,被丢到一边。人们只有在我顺从和听话的时候才愿意跟我在一起。

父母的反应(2):“我知道,宝贝儿。你想把冰激凌当早饭,但是冰激凌不能当早饭。不过我也理解,你吃不到冰激凌挺失望的。”

形成的依恋(2):我想要什么都可以说出来。在亲密关系中,我可以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行为:孩子不敢加入别人的生日聚会,紧紧抱着妈妈。

父母的反应(1):“你们都认识呀,快去吧!你怕什么呀!”

形成的依恋(1):我无法信任我的感觉,因为它是可笑的、夸大的。别人比我更清楚我应该有什么感觉。

父母的反应(2):“你觉得这件事做起来很难。我理解你,慢慢来。等你准备好了再说。”

形成的依恋(2):我能信任我的感觉。我可以用谨慎的态度面对外部世界。我了解自己的感受,别人也会尊重和肯定我的感受。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孩子就在寻找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他们与养育者的亲疏,并在行为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听到父母的第一种回应后(假定这一回应能代表一大类回应模式),孩子发现,有些感受不利于依恋关系的维持。然后,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很可能是通过愧疚和自责)压抑这些感受,因为这么做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听到父母的第二种回应后(同样假定这一回应能代表一大类回应模式),孩子了解到,他们的感受是真实而合理的,能够存在于亲密关系中。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父母的第二种回应并不会马上解决问题,让哭泣和喊叫立即停止。不过,这样回应还是会带来两个好处:短期看能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而为他们处理失望情绪打下基础;长期看能促使孩子建立自信,自我接纳,敞开怀抱,而非让他们自惭形秽,自我厌恶,自我封闭。

现在,让时间快进。几十年后,孩子的内部工作模式和依恋模式仍旧来自早年与父母的互动。只是,此时的他正在把他所习得的模式运用于其他亲密关系中。也许他会有这种想法:“我不能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我只能靠我自己。”或者:“除非确定别人会满足我的要求,否则我就不能要求任何东西,这一点对于维持安全和满意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在未来的关系中既能保持独立又能借力他人,既能与人亲近又不“丢失”自我,既能表露软弱又能得到理解,那么我们就必须趁他们年纪尚小的时候立即行动。因为,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越是感到安全和稳定,越是能够体会其中的丰富感受,他们成年后就越是能够拥有安全和稳定的关系。

那么,我们现在该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以便他们日后能够与他人建立同样安全的依恋关系呢?一般来说,能及时回应孩子,能给予孩子温暖和稳定的预期,冲突后能及时修复感情的亲子关系能够让孩子拥有安全基地。把父母视作安全基地的孩子能够在生活中拥有安全感,那是一种“遇到困难时会有人在身边安慰我”的感觉。于是,这样的孩子就会有能力去探索世界,尝试新鲜事物,冒险,承受失败,以及表露软弱的一面。这里有一条深刻而关键的悖论:我们越是能依靠父母,我们就越能放开了去好奇和探索;我们与父母的情感纽带越是牢固,我们就越是自信。换句话说,依赖和独立并不一定对立,相反,它们还可以相辅相成,即真相不唯一,二者可兼得!孩子们越是觉得自己可以依赖父母,他们就越是能够独立。只有孩子相信总有人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安慰自己,而不会对自己妄加评判,他们才能成长为坚定、自信和勇敢的成年人。

内在家庭系统理论:情绪自由,孩子才能接纳内心的多个自我

内在家庭系统是一套心理治疗理论,它认为人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多个组成部分。内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人的人格可以分为多个部分或子人格。你可以想想你自己。也许你在熟人面前表现得很外向,但换了陌生环境又会很拘谨。也许你会在必要的时候捍卫自己的权益,但如果这件事由别人来做,你也可能会保持沉默。也许你在专业领域自信满满,但是到了社交场合却畏首畏尾。你的性格中有勇敢的一面,有焦虑的一面,有自信的一面,也有谦卑的一面。你的人格不只有一面,而是有很多面。这些不同的人格既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而你就是它们的总和。而且,你越是能在某个人格出现问题时放松心情,你就越是能在各种情形中感到自在。我们的信心、韧性和自我认知都源自我们对人的多面性的理解。如果我们感到不堪重负而做出过激反应,那么这几乎是因为,我们已经被某个人格完全占据。于是我们失去了觉察本心的能力,任由汹涌的情绪把自己吞没。

这一理论能够让我们看清相互冲突(或者至少同时存在)的多种情绪,例如在痛苦中感到踏实,在矛盾中感到平静,在愤怒中肯定自己是个好人。我在独立执业的过程中发现,倾听内心的不同声音给许多成年人带去了自由、同情、解脱和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而且,由于我已经见证了它的威力,所以我非常愿意把这种方法用在幼儿身上,好让他们能及早地把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看作我们可以去关心的内心里的不同自我,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本心的呈现或父母眼里的洪水猛兽

如果把内在家庭系统理论和依恋理论联系起来,我们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的早期发展。依恋理论认为,为了生存和满足需求,孩子必须学会依恋父母。因此,孩子们会通过“什么最有利于我的生存”的视角去观察他们所处的环境。把这一点与内在家庭系统理论结合起来看的话,我们还能看得更加深入。“获得亲近、关注、理解和接纳的是我内心里的哪些自我?我应该让那些自我发挥更多的作用,因为这么做能尽可能地加深依恋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生存的概率!我身体里的这些自我是好的、安全的,是能帮助我们走近他人的,它们随时准备走近他人。与此同时,遭遇疏远和冷落的又是我内心里的哪些自我?我应该让它们远离自己,因为它们会威胁依恋关系,进而威胁我的生存。我内心里的这些自我是不好的、可怕的、不被爱的,它们无法走近他人。”

孩子从亲子互动中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他们不是在父母的言语里找寻,而是在自己的感受中找寻。他们会记住是什么让自己获得了父母的笑容、关怀、拥抱和陪伴(例如“你有这种感觉很正常,你可以多跟我说说,我会一直听着的”),以及是什么让自己遭到了父母的惩罚、拒绝、批评和疏远(例如“回你自己的房间去!你这个样子,我可不想跟你待在一起”)。内在家庭系统理论的提出者、心理学家理查德·施瓦茨这样写道:“成长中的孩子容易把感受转化为自我认知。因为父母不爱我,所以我不可爱;因为我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所以是我不好。”换句话说,孩子会根据与养育者相处的感受来推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某些情绪(即对这些情绪感兴趣,因而不排斥),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内心里的相应自我是安全的、可爱的、有价值的;如果父母用抑制、惩罚、拒绝来回应孩子的某些情绪,或者试图改造它们,孩子就会明白,他们内心里的相应自我是危险的、不好的、不可爱的、超过了限度的。

正是这一原因,我们才强调区分外在行为内心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有必要约束展现出“坏行为”的失控孩子,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藏在坏行为背后的,是一个正在痛苦中挣扎、需求未被满足、迫切需要大人理解的孩子(或者从内在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孩子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孩子眼里,大人说的话并不针对具体事件,而是传达了“他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信号。所以,如果孩子说:“我讨厌弟弟,把他送回医院去!”而你则回应:“别这么说,他是你弟弟,你爱他!”那么孩子学到的就不是自己用词不当,而是嫉妒和愤怒是不该有的危险情绪!所以,把孩子做的事(可能是“不好的”事)与他们是怎样的人(孩子的本心是好的)区分开来才如此关键。当然,我们并不希望看到孩子打人(行为),但我们确实想让孩子拥有表达愤怒(感受)的权利。我们也并不希望看到孩子在商店里大哭大闹(行为),但我们确实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感受)并努力争取。我们也并不希望孩子晚餐只吃麦片(行为),但我们确实希望孩子能够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自主权,能够知道做什么事情会给他们带去好感觉(感受)。如果我们没有明确肯定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撒泼打滚,我们也爱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把行为与感受混为一谈。他们会认为,依恋关系的安全有赖于压抑行为背后的感受。长远看,这会让他们形成病态的关系模式。

所以,没错,婴幼儿阶段非常重要,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日后能否成长为独立、自信、拥有自我觉知能力和健康人际关系的成年人。当然,事情也并非如此绝对,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来培养这些品质。不过,如果为了孩子而疲惫不堪的你怀疑这一切努力是否值得(照看幼小的孩子的确非常辛苦),那么你大可放心,这绝对值得。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