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德勒心理学思考当代理想的领导者形象
公司是由生产性和人性这两大原理构成的。
生产性的着眼点在于“高品质、高效、本质上的、安全安心的”。
人性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有血有肉的人相处”。
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组织顺利运转。然而在1995年前后,成果主义(4)传入日本,此后“生产性至上,结果至上”的观点使得人性被逐渐轻视。
只重视生产性所带来的风险
我们在此列举出生产性的3个特征:
第一,“挑毛病”。也称为“减分主义”,即指出缺点并要求改正。
第二,重视结果。
第三,杜绝失败。
由此可见,生产性中隐藏了巨大的风险,即过分关注缺点。
从行动的频率来分析,人的优点约占95%,缺点约占5%。然而,在“挑毛病”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彻底地指摘缺点,纠结于“怎么又犯错了”,于是在这5%的缺点上用力过猛。因此人们完全忽略了优点,只着眼于消极方面,并常常将“又犯错了”“做不到”挂在嘴上。
纵观全世界,日本的“挑毛病”文化尤为显著。不仅在职场上,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挑毛病”文化也同样根深蒂固。回顾儿时,按时起床、认真刷牙、好好吃饭之类的事,本应算作优点,却成了理所应当。相反,穿错鞋子、帮厨时打碎餐具、考试做错题之类的毛病,即便只是小概率事件,也会被看作常态。
就算你考了70分,人们也常常会说“满分是100分,你还差30分呢”“这里没做出来”“那里也不完美”。
于是,我们从小便被人指摘到体无完肤,还被灌输了“减分主义”思想。
我们可以从《广辞苑》(5)中查到“挑毛病”,却查不到“找优点”。“挑毛病”一词原是舞台剧等导演的执导用语,其真正被人广泛使用应该是在“挑毛病”文化传播开来之后。
自幼在“挑毛病”的教育中成长,没受过表扬,这种情况在长大以后会愈演愈烈。(具体将在第四章详细说明。)
“越纠结于缺点,越容易犯错”,这是心理学中的一大原理。当一个人被批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时,其实他在行动上乃至人格上都遭到了否定,他会感到“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在对话中,连问3次“为什么”就会让对方陷入尴尬,并让对方感觉自己遭到了人格否定。同样,连续挑对方3次毛病,就不只是指责对方行为层面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人格层面。
从习惯“挑毛病”到习惯“找优点”
铃木是公司的中坚力量,最近他突然变得容易紧张,还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就连讲解一直引以为傲的企划说明时也不知为何变得磕磕巴巴。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最近公司体制变更,空降了一位相当严格的上司。铃木感觉自己时刻被上司监视着,于是既不敢偷懒,也不敢犯错,每天紧张兮兮的反而没法发挥出正常水平。
因此,即便之前铃木自认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现在这点自信也荡然无存了。
不仅是铃木,周围的同事也有同感。此前部门内的氛围一直比较轻松,大家能够通力协作,而现在同事们因担心上司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而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连个小玩笑都不敢开,更别说对他人敞开心扉了。
在这种氛围下,甚至连大家的关注点和对话的中心都变成了对他人的诽谤,诸如“××是错的/对的”“××没做完”“××没有做”,同事间的小摩擦亦是接二连三地出现。
如若上司鼓励大家用这种否定的眼光去关注不恰当的行动(尽管这不是最初的目的),那么职场势必不得安宁。
关注习以为常的“恰当的行动”
如前文所言,人的行动中优点约占95%,缺点约占5%。在“挑毛病”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常在这5%的缺点上用力过猛。
于是,被指摘的一方会更容易犯错误。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强化效应”,即“如果人一直被指摘,反而会愈加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例如,铃木在进行企划说明讲解时,听到上司说自己结巴,反而更加无法流利表达。因为他受到了关注,所以口吃的频率增加了。
用否定的眼光看世界,就只能看到不恰当的行动,但实际上恰当的行动却多得多。故而上司需要转变思想,不要一味地指摘对方的缺点,如果能将刚才的话换成“你的演示真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呢”,就会逐渐发现下属更多的优点。
比如,下属以前写发票的方法有误,这次改正了;以前录入表格需要一小时,现在只要30分钟;以前上班经常迟到,现在反而会提前一会儿到公司。甚至早上热情地打招呼、认真作报告、认真写计划书,都是恰当的行动。只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一味关注没做到的事情,才会感到对方的行为多有不当。
例如,上司指责一位下属迟到次数太多,但这位下属不过是一个月里迟到了几次而已,依旧不失为一位工作认真可靠的好员工。上司却因为过分关注下属迟到这一缺点,以致忽视了他在工作上的优点。
如此一来上司便为其贴上了“总是迟到,不可救药”的标签并一味苛责,从而导致下属逐渐丧失了工作动力。
所谓激发下属的勇气、燃其斗志,说到底,也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
假设下属实际上一个月只迟到一次,可是上司在主观上过分关注其迟到行为,从而产生了该下属每两天就迟到一次的错觉,于是怒斥道:“你总是迟到,真是无可救药啊!”进而为其贴上了“废物员工”的标签。
相反,倘若上司能多关注恰当行动,那么下属不恰当的行动就会减少。如下属热情地打招呼、帮忙倒茶、迅速地接电话、昨天没做完的工作今天完成了,哪怕在小事上有些微的进步,上司也要对这些恰当的行动加以认可,并予以赞扬。上司带着这种意识重新审视下属,就能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下属了。
事例学习
假设你接手了一个业绩低迷的课(6),你会进行怎样的心理建设呢?
①认为“这是一个考验我能力的机会”。
②愤恨道:“这是给我降职了啊。”
③接过前任的班,争取别让业绩继续低迷下去就行了。
被调到业绩低迷的部门,很容易产生降职的感受。但若能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奋起直追,那么这就是你反败为胜的机会。
争取风险最小化的领导者会接过前任的班,努力将风险最小化,但作为领导是不合格的。即使对降职愤恨不已也无济于事。争取机会最大化的领导者认为业绩低迷时反而机会最多,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