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装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大数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数据表现亮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数据打破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物理连接上的阻隔,形成了一张数据之网,将个体、组织与平台连接起来,有效助力各地政府进行疫情态势研判及科学防控,并为大众提供即时疫情信息。

随着疫情的快速扩散,人们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最新疫情信息是什么?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了哪些人?航班信息有哪些变化?哪里能买到口罩?如何返程复工?疫情物资如何快速调配?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离不开大数据。

大数据一般被认为是海量数据。人们希望用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信息,产生价值。因而,大数据的价值并不在于“大”,而在于对海量数据精准、实时的分析。大数据一般来说具有容量(Volume)大、种类(Variety)多、速度(Velocity)快、多变(Variability)、真实(Veracity)、复杂(Complexity)和价值(Value)高等特性。随着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全球移动终端、物联网终端等越来越多,全球数据量呈现出指数级暴增的趋势,大数据进入发展加速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统计显示,全球近90%的数据将在这几年内产生;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比2016年的16.1ZB增加10倍,达到163ZB。[17]根据IDC的数据,2020—202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在五年内约实现10.4%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2983亿美元。[18]

2020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在疫情防控大数据支撑服务工作现场调度会上指出,运用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精准施策,迫在眉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大数据技术梳理感染者的移动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可以成功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19]

2020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应用“大数据+网络化”等新技术手段,抓好疫情预警、监测、排查、检测等工作。各地政府、企业迅速反应,积极作为,广泛采用了大数据技术与产品遏制疫情蔓延,将大数据视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城市大数据等,各地疫情防控部门可以较为准确地统计、分析疫情暴发前后的人员流动情况,识别被感染者的活动轨迹,预测和掌握分散到各地的隐性感染者,群防群治,共抗疫情,并为复工复产创造基础。

互联网大数据能直观展示疫情态势,为政府决策、市民出行、资源调配等提供重要参考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春运期间,人口大范围密集流动与疫情的快速传播、广泛扩散息息相关。人口大范围密集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对疫情的影响进行研判,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需要实时的人口流动大数据,从而为城市提前打“预防针”,为政府决策、市民出行等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1月25日,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推出了全国总体迁徙趋势图和城内出行强度趋势图,辅助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引导用户提前研判出行风险,提高安全系数。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百度地图中的热力图图层,实时查看区域内的人口流量密度,以此来决定出行路线,避开人群聚集区域及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场所,为出行提供参考。[20]2020年2月3日,360地图发布2020年地图迁徙大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选择某一城市的“热门迁入地”和“热门迁出地”,查看从2020年1月开始的全国热门迁徙路线相关动态。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的返程现状和趋势,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返程时间。[21]

另外,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地医疗物资紧缺问题突出,大数据能够优化医疗紧缺物资的生产、组织与调配。例如,启信宝等大数据公司上线了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查询平台,可以筛选防护物资供应企业。平台不仅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同时物资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对接,使物资供应企业及时将原材料提供给防护物资的生产企业。22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能提供详尽、真实的用户信息,为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准备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凭借其全面、动态、实时的特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达99.1%。此外,我国实行手机用户实名制,通过手机可以识别其用户的真实身份。运营商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用户手机归属地、长期使用地及漫游出行路线,较为准确地统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及分布情况,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短信快捷查询服务,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基于运营商的大数据分析,向用户提供本人“前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可以对重点返城人群进行排查,实施精准防控,为复工复产做准备。[2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出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能够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前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帮助更多人“自证健康”,尽快复工。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覆盖数亿人群的大数据网络。

2020年2月23日,中国移动推出“企业复工码”,企业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大数据疫情防控分析平台,与员工所填报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比对校验,从而获得员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轨迹信息,为疫情防控管理及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24]中国联通也已经建立起包括“区域人口流动”在内的十余个大数据模型,同时开发了基于人口流动的大数据平台,向各级疫情防控部门交付了3000余份数据分析报告。这些大数据模型可以用于计算特定时间段内的全国人口流动信息,服务于疫情防控、风险预报等,及时为各方提供决策支撑。[25]

城市大数据全面覆盖民生,为网格化管理提供支撑

除了互联网企业,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疫情的联防联控效率,及时为当地民众提供详细的疫情信息,服务于疫情防控阻击战。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建立疫情防控综合数据库,通过收集自治区公安厅、交通厅、教育厅等相关单位数据,进行综合大数据精准分析,为有效的网格化防控提供支撑。[26]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搭建了海淀防疫上报管理平台,在线采集海淀区离京返京人员的信息和每日监控情况,信息覆盖海淀区25万余家企业,以及区属事业单位、街道办等500余家单位。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为海淀区政府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27]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共同推出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公众版)”。该平台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和民航局等多家部委的权威数据资源支持,只要用户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够查询自己是否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该平台为民众提供了及时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28]

疫情防控期间,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针对这一难题,支付宝、微信推出了健康码。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自行在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自动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作为个人在城市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健康码可以简化烦琐的填报工作,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人员数据信息的收集效率。[29]

另外,各地政府也在微信、支付宝、百度App等互联网移动应用中推出了面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便民小程序,为各界群众提供疫情自主申报、疫情线索上报、健康自查、寻求服务等多项功能,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防控服务,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人员管理服务。例如,北京市的“京心相助”小程序主要应用于社区,聚焦于外防输入的问题;[30]“北京健康宝”应用于所有在京及进(返)京人员,解决的是复产复工后的人员管理问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