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两宋书籍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缘起

(一)宋版书的价值

今天,宋版书(也称宋椠本),因其刻印精美和存量极为稀少,而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同时其装帧、版式、字体、材质也极具风格,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成为后世楷模。平衡典雅、横平竖直、结构均匀的宋体字就是在宋代形成雏形,以至于文字大小的选择与整个版面形成的物象和负形黑白的关系(即现代书籍设计中字号的大小,字号与版心的关系等)都在宋代形成,进而影响了后世书籍,并对现代书籍起到了直接的引导作用。宋代刻书以书品讲究著称,其纸张、墨色、刻印、版式、阅读体验都被后人称道。宋版书中首次出现了版式边框、界行、鱼尾、页码、牌记等规则,规范纯粹,奠定了中国书籍的基本格式。在装帧上,宋代以前,传统书籍的装帧曾有过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旋风装、纸书经折装、纸书梵夹装,在宋代则首次形成了册页装在西方,册籍形式的书籍大约出现在3世纪到4世纪,与卷轴形式的书籍形态共存了两三个世纪。见吕敬人.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说[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13.,包括蝴蝶装、包背装,改变了唐代以来的卷轴装。直至今天,尽管书籍的形式有各种变化,但册页的翻书方式仍然为书籍阅读的主流形式。宋版书重视刊刻质量,三次校对(也是现代书籍出版中三审三校制度的滥觞)后才雕版印行。后世往往以宋本为底本,进行再刻印。宋本保存了中国古籍中文字内容准确的刻本,使得中国上古和中古文化得以传承。明代藏书家高濂在《雅尚斋遵生八笺》中评论宋本“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着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高濂. 遵生八笺(下册)[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550.,从视觉、触觉、嗅觉方面形容了宋版书。清代藏书家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若果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色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之矣。”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163.本书认为,除了刻工的精美外,纸张、墨色、书法、插图一起造就了宋版书的品质。在形式之外,宋版书装帧传达了有关整体性、秩序、对称、互补、阴阳、动静、留白、境界、参合并观等视觉理念,不仅仅是信息的整合,更是美感和情感的表达,是雕版技术和美感的融合,蕴含着中国古人“仰观俯察”“观物取象”“吾以观复”“澄怀观道”“观之以理”“格物致知”“心物合一”的理念,是“儒道互补、庄禅相通”的体现。它的装帧方式,含蓄而内敛,表征了中国传统观·物的模式,诠释了中国古人对人与物关系的理解。

在今天探讨设计的本质问题时,这种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关注,对设计本质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现代认知与设计理论也有参考价值。中国古人讲,技以载道,道器合一,传统中国书籍设计连接了作为精神文化的书籍内容和作为物质载体的书的形式,如果从造物设计的角度看,将内容看作道,将书看作器,书籍设计作为技就是道与器的连接点,承载了道,而观·物的理念就是这个连接点的起始点。

其所表征的认知方式和视觉体验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重要部分,其形成的设计传播模式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典型经验,对当代设计和视觉传播极具启示意义。如何提炼符合中国人认知特征、哲思、文化的设计思维,推动中国原创设计的形成发展是本书的缘起所在。本书试图集中探讨三个问题:

1. 从设计角度看,什么是观·物设计思想?

2. 从传播角度看,观·物设计思想如何影响宋代书籍装帧设计?其设计思想如何推动当时的社会创新?

3. 从哲思角度看,两宋书籍所表征的传统书籍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