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强烈的危机意识
在各界盛赞华为成功的时候,任正非和经营管理团队却更感到重担压肩。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华为从跟随者成为领跑者。未来的路怎么走,如何才能不重蹈失败企业的覆辙,华为人时刻保持危机感。我们来看三个华为在危机中谋发展的案例。
1.预判行业趋势,出海谋发展
有人说,任正非真胆大,一家民营企业,创立不到10年,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国内刚站稳脚跟,就敢“出海”。其实,任正非坚决开拓海外市场的原因并不是“胆大”,而是“怕死”。
他意识到,通信行业是一个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行业,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华为要想生存下去,唯有加倍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强,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创业之初,任正非就给自己和公司画了一张“大饼”:20年后,华为要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体现了他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远大的抱负——必须带领华为成为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否则华为就活不下去。现任华为董事徐文伟后来回忆说,当时公司还很小,大家只是听一听而已,也不是特别相信。后来的局面证明,任正非确实是战略大师,他不仅看清了通信设备市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而且带领华为人真的实现了战略目标。
果然,在国外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跨国通信设备巨头转战中国市场。这些巨头不仅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好,还不惜用价格战与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展开厮杀,竞争异常激烈。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放手一搏。华为的海外拓展之路并不顺利,从1996年到1999年,华为都没能拿到像样的订单,但华为以强大的战略耐性坚持下来了。最终,华为以过硬的产品质量、量身定制的方案、贴身式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包括沃达丰集团、英国电信集团在内的全球化运营商的认同,海外业务收入也连创新高。2005年,华为国际市场营收首次超过总营收的50%,之后更高歌猛进,最高时占比达75%。直到2017年,随着国内5G建设和企业客户需求提振,加上国际市场受限等因素,国际市场营收占比才回落到50%以下。
2.感知行业寒意,穿上“过冬棉衣”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2001年,华为的经营业绩还没有受到直接冲击,但任正非认为,该来的一定会来,信息通信设备的市场需求会受到抑制,如果不做好过冬的准备,很可能扛不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因此,任正非发表了《华为的冬天》,他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是让华为上下做好了思想准备,并且提出均衡发展、对事负责制、自我批判、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等十项管理变革,苦练内力,为华为提前穿上“过冬棉衣”。市场回暖后,华为整装待发,2003年收入增长50%,又步入发展快车道。
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治病于未有”。经过在市场上的多年摸爬滚打,任正非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而且对风险有敬畏之心,能够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当危机来临时,处乱不惊。
3.坚持底线思维,自主研发芯片
2019年5月17日凌晨,《海思总裁致员工的一封信》在网络世界一石激起千层浪。现任华为2012实验室技术总裁、海思总裁何庭波在文中提到:“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海思走上了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备胎是什么?是平常不用,关键时刻挑大梁的角色,这个角色就是华为投入巨资研发,却一直没有全面商用的芯片技术。
基于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及维护供应商关系等多重因素,华为一直在自研芯片商用的道路上走得很谨慎,尽管有技术储备,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打破市场平衡。然而,掌控着芯片研发、制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的美国还是对华为下手了。
2019年5月16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在此规定下,华为几乎不可能从美国公司购买高性能的芯片,这对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冲击巨大。
“备胎转正”再次体现了任正非“未雨绸缪”的风险预知和防范能力。任正非曾对何庭波讲:“你研发的东西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启用,即使这样,你也要往最好的方向去研发。万一要用呢?”
无论市场环境和经营业绩如何,华为坚持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10%以上支持研究与开发,其中30%用于前沿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够在天高云淡时就建好房子,这既是战略家的前瞻思维,也是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