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浙江沿海滩涂类型与分布

纵观宋代历史,北宋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呈现出南移东倾的趋势,亦逐渐转移至浙江地区。降至南宋初期,宋高宗更是将都城移至杭州(临安府)。之后,浙江在宋代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史籍将这种情形称为“二浙之广,列城十五,生齿百万,素号剧部。粤自太上皇帝翠华南幸,驻跸钱塘,视犹畿甸”,“况两浙今三辅地,转运号畿漕,对天威咫尺,迥不与诸道等”,“浙右为诸夏根本,其使权视他道尤雄,其列属亦倍其遴,柬亦加详焉”。(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906-907页、第948页。

杭州随即成为南宋时期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淳祐《临安志》曰:“杭,大州也。自古号东南一都会,今又为行在所,业巨事丛。”(宋)施谔:淳祐《临安志》,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88页。咸淳《临安志》则曰:“临安为郡,在东南第一都会,湖山之胜,妙绝天下。承平盛时,风俗纯厚,狱讼稀少,视他州为乐土。……钱塘自绍兴车驾驻跸,民物繁盛,事夥责重,视古京兆,尝增置倅员,鼎峙关决。…… 六飞驻钱塘,民物益繁阜,府事日滋,故关决托于分任者为悴。……中兴驻跸,杭升天府”“钱塘古都会,繁富甲于东南。高宗南巡,驻跸于兹,历三朝五十余年矣。民物百倍于旧。附郭二邑,事体浸重,他郡邑莫敢望”。(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915-918页、第958页。秀州、越州、明州也因此成为拱卫都城的重要区域。《舆地纪胜》载述明州为“今为沿海之要区”,“内护行都,外控濒海”,“矧兹海表,密拱行都”。(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69-670页。

综上,北宋之时的浙江已然成为对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至南宋时期更是成为国家的畿辅之地,之于宋代的作用也日隆。

然观浙江全境地形,境内山地占据绝大部分,平原地区相对较少。地处浙西之地的秀州、杭州等境平原面积较大而山地相对较少,但位处浙东地区的越州、明州、台州、温州诸地山地面积占大部分,平原之地狭长,且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文献关于明州、台州、温州地形的记载较多。《方舆胜览》记载明州的地形为“四明并海……出没海浪,多所脱遗。东滨海洋,太湖漫其西南,大江带其东北。潘良梦三江亭记:‘大江横其前……岛屿出没,云烟有无。浪舶风帆,来自天际。州之井屋,尽在目中。’……李璜学记:‘四明据会稽之东……重阜峻岭,连亘数千里’”,其所属象山“东南北皆至海,惟西南有陆路接台州宁海县界”,其所辖昌国县蓬莱山“四面大洋,徐福求仙尝至”。(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第121-122页。台州“滨水三方,当谨啮城之患;距海百里,或多藏薮之”(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第145页。。温州“负山濒海”,“郡当瓯粤之穷,地负海山之”。(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第149-155页。

可以说,浙江此种地形既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人口,又难以承担起全国经济、政治中心的重任。但是,浙江已于北宋时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又于南宋时成为畿内之区。这充分说明浙江存在提供官民生产生活的拓展空间,不仅可以承载日益增多的人口,而且具有发挥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职能的雄厚基础。细观之,不难发现其时浙江沿海滩涂资源非常丰富,这为浙江于宋代获得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 浙江的地形地貌

浙江西连安徽、江西,北邻江苏、上海,东濒东海,南接福建。浙江省陆地轮廓略呈六边形,南北和东西直线距离各为450公里。浙江省地形地貌的特点是背山面海。以今日浙江观之,全省地表以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全省境面积的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湖水面占6.4%;全省除嘉兴、嘉善、桐乡三个市县外,其他各市县均有数量不等的山地丘陵,其中有近一半的市县山地面积占75%以上。因此,浙江陆地表面结构特征常被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并重视,浙江拥有广大的海域。据有关部门勘查,浙江浅海陆架海域有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两倍以上,有31个市县位于沿海岛屿区,约占全省市县总数的40%。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2页。

细言之,浙江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西南部为连绵不断的多山地区,平均海拔高度800米左右,10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超过1500米的高峰也大多集中在这里;中部为丘陵与盆地交错地区,海拔高度多在100~500米,主要有浙西和浙东丘陵,以及金衢、永康、新嵊、仙居、天台等盆地;东北部主要为堆积平原,海拔高度多在1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网稠密,有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等。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浙江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山区面积广大,山脉众多。从成因构造上来看,属南岭山系的“华夏类山脉”,主要山脉大多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倾伏。根据地质构造格局、空间分布及山体形态,浙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排列,大致可分为相互平行的三个组列。

西北组列:从浙江与江西两省交界的怀玉山脉延伸入境,由白际山、天目山、千里岗山、龙门山等组成,主要分布在钱塘江以西地区。

中组列:从浙江与福建交界的武夷山脉延伸入境,由仙霞岭、大盘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等组成。这组山脉再向东北变成散落在平原上的孤丘,最后沉没入海构成舟山群岛。

东南组列:从浙江、福建边境的洞宫山脉延伸过来,由括苍山、雁荡山等组成,盘踞在浙东南地区。

上述组列山脉成为浙江境内地貌格局的基本骨架。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浙江除上述山地丘陵之外,还有广阔的海域。浙江东临东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全省海岸线总长6200多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2200多公里。浙江海域北起平湖市的金沙湾,南迄苍南县的沙埕港虎头鼻。在漫长的岸线上,有众多突出的岬角和深入的海湾,岬湾相间,形成许多优良港湾。近海岛屿星罗棋布,浙江共有大小岛屿2160余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2/5,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这些岛屿自北向南布列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面积较大的有舟山、玉环、南田、金塘、泗礁、大衢山、六横、岱山、大门山、洞头等岛。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1-12页。浙江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优厚的海洋资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岛屿众多,岸线漫长,拥有海岛数居全国第一位,海陆交错,岛屿旁连,形成了中国最为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优势。浙江海域蕴含着丰富的鱼类饵料,自然地形成天然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渔场。三是拥有众多天然良港,且海洋区位优势显著。浙江沿海的曲折岸线,大多岸滩稳定,水深湾大,港域宽阔,航道畅通,多天然良港;同时,浙江地处中国海岸线中部,便于南下北上,与海内外沟通交流相对便捷。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浙江地形地貌之所以如此,乃在于该地貌的形成是内力、外力和地表组成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浙江的地形特征和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现有资料分析,浙江大地构造和地质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全境以绍兴—江山深大断裂带为界线,分成浙东和浙西两个单元,两者的地史过程和构造形态具有显著的不同,从而导致地表形态迥异。浙西为钱塘江坳陷带,升降运动交替出现,但以下降为主,尤其是在古生代中期以前,被海水淹侵的范围广、时间长,便形成了大面积的浅海相沉积地层,中生代早期的印支运动奠定了浙西的基本构造轮廓。浙东为华夏古陆,在中生代后期,强烈的燕山运动导致浙江境内普遍发生了断裂、褶皱、凹陷,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尤以浙东南地区的岩浆活动最为剧烈,整个地表为流纹岩、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等火山岩系所覆盖。因此,浙江省现代地貌轮廓在中生代末期就基本上奠定了基础,浙西、浙南诸山崛起,除浙北平原、杭州湾、太湖一带有时尚在水下外,浙江的大陆在当时已经是一派山川纵横、盆地罗列的景色。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浙江境内基本形成的地形骨架受到影响,局部地区发生断裂,浙东各地有玄武岩浆的喷发。同时,全省普遍产生上升运动,但地壳上升量各部分不等,西南部较大,东北部较小,从而造成了浙江目前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地势特征和海岸岛屿分布状况。经历多次地壳运动后,浙江境内的构造断裂系统,以东北向一组为主要,北西向一组为次要。由于受构造断裂的控制,主要山脉多呈北东走向,加之钱塘江、瓯江、灵江、甬江、飞云江等水系也多沿两组构造断裂带发育,其中一些水系从西北流向东南,横切北东走向的山脉,是导致地形破碎的基本缘由。需要注意的是,浙江气候暖湿、水系发达、岩性土壤各地不同等外力因素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今天浙江地形基本特征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2-13页。

二 浙江沿海滩涂类型与滩涂形成的原因

浙江丘陵蜿蜒于浙江地区,由武夷山进入浙西南部的仙霞岭山脉,向东北延伸扩展为大盘、会稽、四明、天台诸山脉,而位居浙南的洞宫山脉向东和向北延伸扩展为南雁荡山脉,越过瓯江后分作北雁荡山脉、括苍山脉等。这些山脉的存在,使得浙东沿海地区平原面积相对狭小。浙江面向东海,海岸线漫长而曲折,众多的突出岬角与深入内陆的海湾相间。明州中心位于甬江流域的盆地之上,西部为海拔1000米左右的四明山,与曹娥江流域的上虞等相接。西北部连接余姚江流域的余姚县,东部为舟山群岛,南部与台州平原接壤,该流域由500~600米的山地组成。温州濒海傍山,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雁荡山、括苍、洞宫等山脉绵亘全境,境内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河流。

周祝伟对杭州、秀州、越州、明州的地形有着详尽的叙述:杭嘉湖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天目山、千里岗山的余脉最后没入东北部的平原区。而其中的平原区,地势又由周边向太湖倾斜,呈半个浅碟形,面积约7620平方公里,是今浙江省最大的平原。宁绍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西南—东北走向的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四大山脉,北部为平原区,面积约4824平方公里,为今浙江省第二大平原。这两大平原现在的面积对比是钱塘江潮对海岸长期冲刷、堆积的结果。杭州地形由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两大部分组成。东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处杭嘉湖平原浅碟状地形的南部外沿,地势相对较高,因此整个地形由杭州往北向嘉兴一带倾斜,这使得该区的水流难以潴积;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地形之故自然更是易泄难蓄。周祝伟:《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今天,浙江省的平原面积约为2万平方公里,只占到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稍多一点。大部分平原海拔在10米以下,相对高差在1~2米。其主要特点是海拔低、相对高度小。根据成因,可分为沿海平原和河谷平原两类。沿海平原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州湾南北和浙东沿海,自北而南有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温(岭)黄(岩)平原和温(州)瑞(安)平原,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平原总面积的75%。这类平原海拔低,一般都不足10米。从成因上说,大部分平原在约7000年前仍有海水出没,成陆时间比较晚近。诸如长兴小浦、临海望洋店等地山麓均有海水,其后由于河流、沿岸海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陆地逐渐外涨,演变成今天的沿海平原。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水源充足,灌溉与航运便利,是浙江省水稻生产和淡水渔业的重要基地。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西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水系干、支流的中下游。其中以钱塘江中游金(华)衢(州)盆地,曹娥江中游新(昌)嵊(州)盆地,瓯江中游丽水、松阳盆地,灵江中游仙居、天台盆地等底部的河谷平原面积较大,总面积约有2000平方公里。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9-22页。

杭州湾两侧平原、温(岭)黄(岩)平原、温(州)瑞(安)平(阳)平原等,为第四纪地壳振荡运动与海平面波动过程中由河流和潮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钱塘江以南的海岸线为山地岩岸地带,长期是海水直拍山前的海域,唐宋以后随着泥沙堆积和围海造田,逐渐形成沿海小平原。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4卷《辽宋金元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20页。宁绍平原南部是一些不高的山地,发源于山麓的河流注入杭州湾,海湾沿岸有因海潮冲积而堆成的稍高出海面的砂质土壤。[日]斯波义信著,方健、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69页。有学者认为,宋代沿海山麓平原仍是温州沿海平原的主体部分,狭窄的沿海平原开始形成。吴松弟:《宋元以后温州山麓平原的生存环境与地域观念》,载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3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2页。

浙江省海岸带的范围应该是:以大陆海岸线为基线,包括向陆延伸10公里的陆域、向海至理论深度基面的潮间带(海涂)、延至20米等深线的浅海,以及全部海洋岛屿。基于此,浙江省海岸带面积共3.97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包括江河、水面及钱塘江河口江涂0.04平方公里),占30.4%;潮间带(海涂)面积0.24万平方公里,占6.2%;海洋岛屿面积0.17万平方公里,占4.2%;浅海海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占59.2%。具体言之,宜于养殖的滩涂约85万亩;浅海水域60万亩;广阔的潮间带海涂为366万亩,属于缓慢淤涨的土地资源,适合促围高程(平均海平面以上)的面积约120万亩,可以作为未来工农业用地的后备资源。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前言第1-2页。

沿海滩涂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岸线一样是连续环绕于大陆边缘的,属于海陆交互带并处于不断演变之中的生态系统,是官民能够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当下浙江丘陵、盆地与宋代相比,变化并不大;但是沿海平原,变化很大。两宋时期,海岸带面积要小于今天,故其沿海平原所占面积较今为小,沿海滩涂面积亦比今天为小。但是宋代浙江沿海滩涂类型当与现今一致,分布地区同当下大同小异,只是面积上存在较大差别。

受上述诸因素影响,浙江沿海滩涂类型可分为以河口平原外缘为主的开敞型岸段滩涂、半封闭港湾内的隐蔽型岸段滩涂、岛礁滩涂三种类型。开敞型岸段滩涂以杭州湾为代表,包括河口海湾及一般开敞型岸段,河口海湾一般呈喇叭状,口宽内窄,湾口缺少岛屿屏障,风浪作用强烈,受到江河径流和潮流的双重作用,涂面冲淤变化幅度甚大。一般开敞型岸段滩涂大多面向大海,风浪较大,故滩涂土壤颗粒较粗,质地偏砂性,易受冲刷,一般不利于贝类养殖,而局部地段风浪较小、涂面冲淤幅度变化不大、土质较黏细岸段的滩涂,仍可发展养殖业。隐蔽型岸段滩涂以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为代表,此类滩涂岸段曲折,海湾深入内陆,呈袋状或壶状。湾内、湾口均分布有岛屿,很少直接受到风浪的强烈作用,故湾内风平浪静,涂面较为稳定,土质黏细,对滩涂养殖极为有利。岛礁滩涂分作开敞型岛屿滩涂与隐蔽型岛屿滩涂两类,开敞型岛屿滩涂受风浪作用强烈,多数不适宜海水养殖,隐蔽型岛屿滩涂则是海水养殖的良好处所。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247-248页。隐蔽型港湾潮间带滩涂的底质以泥滩和沙质泥滩为主,而河口型港湾及一般开敞型岸段滩涂底质以泥质沙滩及沙滩为主。不同软相底质对应着不同的优势种海洋动物,软底相潮间带的潮位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亦不尽相同。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252-253页。根据冲淤特性,浙江沿海滩涂也可分为淤涨型、稳定型和侵蚀型三类:淤涨型滩涂主要部分在钱塘江河口、杭州湾、三门湾、台州湾、隘顽湾、漩门湾、瓯江、飞云江及鳌江口外两侧,属于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区;稳定型滩涂主要分布在隐蔽的基岩港湾内,如象山港、乐清湾等,大多有极缓慢淤涨的趋势;侵蚀型滩涂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岸、苍南琵琶门以南、岛屿的迎浪面。余锡平:《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滩涂海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页。杭州湾南岸呈弧形的堆积平原,宋代以前人类活动主要局限于姚江平原一带,宋代之时沿海滩涂不断向北淤涨,庵东一带涨得最快。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台州的滩涂资源主要集中于台州湾、隘顽湾、漩门湾等处。台州湾西起椒江入海口,东至大陈岛,包括椒江口的口外海域、黄礁以南的浅海海域。台州湾海岸属淤泥质海岸,且以平直的淤涨型滩涂为主,大型滩涂有台州浅滩、南洋海涂和北洋海涂。池云飞:《台州湾岸滩演变分析及其滩涂围垦的可持续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台州淤涨型滩涂主要分布在椒江河口以南和漩门湾内。稳定型与侵蚀型海涂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乐清湾等环境隐蔽的基岩港湾内。池云飞:《台州湾岸滩演变分析及其滩涂围垦的可持续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三 形成滩涂的缘由

沿海滩涂地处海陆交互带,其形成、发展受到海岸变迁、泥沙淤积、潮汐、海浪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海岸带水域含沙浓度以河口湾最高,其次为开阔区的内侧水域,半封闭海湾最低。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61页。浙江潮间带和浅海沉积物以粉砂、黏土等细粒物质为主,砂和砾石等粗碎屑零星分布,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入海泥沙南迁、内陆架物质西运、局部侵蚀调整、浙江入海河流搬运等。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海塘的兴建使沿岸潮波结构和泥沙运移发生重新分配,新的动力条件可加速坝前落淤,沉积物普遍细化或黏性化。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23页。淤泥质海岸受到潮流巨大的影响,由于潮汐周期性的涨落,在岸滩不同部位形成动力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在滩面上可划分为海塘与平均小潮高潮位之间的高滩、位于平均小潮低潮位与平均小潮高潮位之间的中滩、位于平均小潮低潮位与平均大潮位之间的低滩。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3-114页。淤泥质海岸分为淤泥质河口平原海岸、淤泥质港湾海岸两类。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淤泥质海岸主要由中值粒径小于0.05毫米的松散黏细物质所组成的低地平原海岸。逢自安:《浙江港湾淤泥质海岸剖面若干特性》,《海洋科学》,1980年第2期。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开发潜力较大,但也存在着大面积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两宋时期,浙江大陆植被保护较好,河流含沙量远低于现代,而长江大量入海泥沙随沿岸流向东南扩散,是为浙江海岸淤涨物质的重要来源,东海陆架沉积物的向岸输送则成为另一个重要来源。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

潮汐能够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垂直涨落和海洋水体周期性的水平流动,是海岸地貌塑造的重要动力因素。中国近海的潮汐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当潮波进入河口或潮汐通道后,由于底床地形的摩擦效应以及河流下泄径流的影响,形成复杂的潮汐现象。东海沿岸多属正规半日潮,但定海附近属不正规半日潮。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15页。浙江海岸波浪作用较强,平均浪高1~1.3米,夏季多南到西南向、西南向波浪,多东到东南向涌浪;秋季盛行北到北东向、东北向风浪;冬季东北季风迫使海水向海岸输送,此时的暖流与浙江海岸流相对而行,进而形成锋面,锋面以东暖流北上,锋面以西海岸流南下。在上述岸流系组配作用下,形成浙江浅海大面积细粒级沉积区。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19-20页。

现代学者利用科学技术发现浙江省沿海由北向南岸滩和岸线的演变规律分别为:杭州湾南岸东部浅滩淤积1~3.5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15~70米/年;甬江口南至象山石浦的象山港及三门湾区域(含浦坝港)淤积1~3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15~60米/年;椒江口南至温岭石塘的台州湾南岸区域淤积1.5~2.1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20~40米/年;温岭石塘至玉环的隘顽湾、漩门湾及瓯江口以北的乐清湾内区域淤积约2.2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15~60米/年;瓯江口南至飞云江口北的温州湾南浅滩区域近岸浅滩淤积约20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30~40米/年;飞云江口南至鳌江口北的瑞平沿海及鳌江口南区域淤积1.5~3厘米/年,岸线外延速率20~40米/年;舟山群岛周边滩地淤积约1.2厘米/年,东头列岛周边滩地淤积约20厘米/年。余锡平:《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滩涂海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两宋时期的浙江沿海滩涂资源较为丰富,为浙江沿海民众提供了新的生产生活空间,亦是濒海官民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