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浙江沿海滩涂淤涨原因

一 浙江气候波动情况

两宋时期气候波动的大趋势为,北宋初年的气候正处在偏暖阶段,10世纪70年代以后东部气候向偏冷方向转变,11世纪初东部气候又开始向温暖方向转化。11世纪后50年温度达到最高,形成这个历史时期的第二个暖峰,3个10年的冬季平均温度距平最大为0.7℃,比我国最暖的1920—1949年冬季平均气温高0.2℃。进入12世纪后,东部气候转入寒冷阶段,一直延续到12世纪末期,1100—1135年集中出现了一系列寒冷事件。13世纪初,东部气候开始由冷转暖,总体气候偏暖且较稳定。13世纪末开始,东部气候又向寒冷方向转变。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9-243页。这一时期,东部气候以近50年的平均状况来看,出现3次暖峰和2次冷谷,3次暖峰分别出现在10世纪中叶、11世纪后期和13世纪,2次冷谷出现在11世纪前期和12世纪。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葛全胜等的研究亦印证了上述观点,其所得结论为,960—1100年为暖期,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约0.3℃,而1110—1190年是相对寒冷时段,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3℃。可以说,北宋气候总体温暖,早期有过几次短暂的寒冷阶段。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84页、第390页。

北宋前中期气候主要是一个由原有的温暖期向新的寒冷期演变,同时又主要表现为温暖期气候的过渡阶段。北宋建立(960)至咸平三年(1000)为隋唐以来的第三个温暖期的延续,其后至元祐年间(1086—1094)属于气候温暖期或由温暖转入寒冷的过渡时期。在该时段内,气候以温暖为主,时间长度约占3/5,冷暖有明显、小幅的反复变化,夹杂个别极寒或极暖的年份。12世纪初年前后,气候突然加剧转寒,几乎未见到史书有暖冬的记载,气候进入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寒冷期。张全明:《简论辽宋夏金时期的气候变迁及其分期》,载张全明、王玉德等:《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第203-204页。由于气候温暖,11世纪中国亚热带北界和暖温带北界均较今至少北移了1个纬度。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6页。

竺可桢的研究表明,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葛全胜等更是认为,自1080年起中国气候转冷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93页。南宋初年至庆元末年(1127—1200),有5/6的年份在冬季是偏寒或寒甚或奇寒,此时段的大多数时间中,两浙地区的气候一直是低于或接近于现代的温暖程度的。南宋后期的近80年也属于第三个寒冷期的延续。张全明:《南宋两浙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总体评估》,载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16页。之后,我国东中部经历了可能是过去2000年来最为温暖的30年(1231—1260),于1260年前后开始转冷,并于1320年前后进入长达几个世纪的小冰期。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39页。

南宋建立之初处于一个长达近百年(1111—1200)相对寒冷时段的前期,东中部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约0.3℃。13世纪初,气候开始转暖,1201—1290年东中部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约0.6℃,其中最暖的1231—1260年较今高0.9℃。从冷谷(1141—1170)至暖峰(1231—1260)的回暖过程非常迅速,其中1230年至1231—126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1260年开始由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转变,降温速率较大。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40页。从南宋末年开始,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温暖期,即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温暖期。张全明:《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环境的总体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930—1310年,中国气候总体上比较温暖,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非常有可能高于现今。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08页。据此可知两宋的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气温亦较高,其直接后果便是海平面的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和涨潮流作用明显加强,对海岸的侵蚀增强。杨怀仁等:《长江下游晚更新世以来河道变迁的类型与机制》,《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北宋中叶以来,杭州湾海面持续上升,杭州湾南岸(今余姚市一带)海岸一直在后退。满志敏:《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影响》,《灾害学》,1988年第2期。北宋后期海面已经上升了近1米,13世纪初海面又上升了1米左右,宋初最高海面要比现代高1米左右。满志敏:《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影响》,《灾害学》,1988年第2期。但是,11世纪前期及12世纪初,海面出现过两次下降。王文、谢志仁:《从史料记载勘中国历史时期海面波动》,《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北宋立国后,东海海平面逐步抬升。到北宋晚期,长江口地区的海平面总体上高于现今;之后的1个世纪,该地区海平面一度低于现今;13世纪始海平面再度上升,并持续1个世纪。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09页。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两宋时期东部海面最高点。苏北平原到杭州湾两岸沿海地带海患严重,海岸线普遍后退,土地不断没入海中。13世纪初海面已趋于稳定,达到北宋初以来海面波动上升的最高点,与此相应,海塘工程设施与海面新的高度相适应,并稳定地发挥作用。满志敏:《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影响》,《灾害学》,1988年第2期。

北宋时期海平面上升与当时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气候的增暖造成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雪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其所造成的影响开始于11世纪30年代。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海平面抬升的结果是潮灾增多。两宋时期,沿海潮灾呈现高发态势,以975年、1075年、1175年为顶峰。王文、谢志仁:《中国历史时期海面变化(Ⅱ)——潮灾强弱与海面波动》,《河海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北宋立国后海面显著抬升,一方面,使河口水位与洪水位相应抬高、高潮位升高、潮汐强盛;另一方面,导致河流比降变小、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加重,伴随而来的是,河道淤高又使洪水位再度提升,加剧了区域洪涝灾情,而海水倒灌直接导致濒海地区土壤的盐渍化,致使农业产量降低。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12页。

二 浙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除了气候冷暖变化对沿海滩涂产生重要影响外,海岸带降水量也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浙江地处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冬、春季受欧亚大陆中心及蒙古高原干冷气团的控制,降水较少。每年5—6月受冷空气和热带暖湿空气相遇形成“极锋”,它随冷暖气流的强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来回摆动,造成连绵霪雨,俗称“梅雨”。梅雨结束后的7—8月则会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8—9月沿海地区受台风活动的影响,常带来强大暴雨,即“台风雨”,而内陆地区受其边缘影响。因此之故,内陆地区一年一般只有一个明显的多雨季,而沿海却有两个多雨季,并且后者常大于前者。梅雨的特点是范围大、历时长,但强度不大;台风雨与之相反,历时短而强度很大,范围相对亦小。海岸带地区正常年降水量为1200~2200毫米,可谓丰沛。海岸带地区年降水量南大于北,山区大于平原、海岛。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山脉对气流的抬升,形成了5个高雨区,即四明山、天台山、括苍山、北雁荡山、南雁荡山,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800~2200毫米;沿海平原地区,北部为1200~1400毫米,东南和南部为1200~17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与岸线大致平行,可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很大。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根据历年实测悬移泥沙资料,浙江各区多年平均的悬移泥沙侵蚀模数(吨/平方公里)如下:杭嘉湖平原小于50,萧绍平原甬江区50~100,象山港、三门湾区50~200,舟山群岛区50~200,灵江区100~250,温岭黄岩区50~150,瓯江下游100~150,飞云江鳌江区100~300。侵蚀模数的大小与植被、暴雨强度有关,海岸带区域暴雨强度很大,除局部地区外,植被一般尚好,故侵蚀模数不大。海岸带8个分区多年平均产沙量为473万吨,约占全省年均入海泥沙总量的31%。浙江境内的八大水系除苕溪汇入长江出海外,其余七大水系均在浙江海岸带出海。其中以钱塘江为最大,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3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为658.7万吨;其次为瓯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192.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为266.5万吨/年;最小为鳌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2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为23.7万吨。七大水系总面积81649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域总面积101800平方公里的80.2%;多年平均入海水量770亿立方米,为全省多年平均径流量924亿立方米的83.3%;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1305.6万吨,占全省多年平均入海泥沙总量的87%。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41-44页。

海陆风也是影响浙江降水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海陆风是由太阳辐射的昼夜变化导致海陆热力差异所引起的。浙江海岸带地区的海陆风具体情况:低层,白天风由海面吹向陆地,成为海风;晚上风由陆地吹向海面,成为陆风。上层,风的方向相反,白天由陆地吹向海面,晚上由海面吹向陆地。从而在海岸带形成了风向在上下层相反且昼夜交替的海陆风环流。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20-21页。海陆风对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径流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沿海风速大于山区,导致陆地蒸发量在沿海、平原、海岛大于山区,致使海岸带径流在分布上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山区大于沿海平原、海岛。此种情形带来的影响就是,山区受到大降水量的影响致使泥沙等顺河湖入海,进而导致沿海滩涂的不断淤涨。

相关研究表明,浙江泥沙运动除与径流、海流、风和波浪等各种动力因素有关外,还与其本身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及所处地理环境等有关,具体规律因海岸地区不同而相异。一是河口海湾。如杭州湾悬沙浓度由北至南,在口门是先减后增,金山断面逐渐增加,而湾顶处视主流所在而异,主流偏北时渐增,主流偏南时渐减。从湾口至湾顶总趋势是浓度增加,南滩前缘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全湾有三个高浓度区,即湾顶区、龙山至庵东滩地前缘和南汇滩地前缘;一个低浓度区,即乍浦至滩浒的近岸水域。台州湾口横断面上悬沙浓度变化不大,唯湾口南侧有一个低含沙量区;纵向上由湾口至湾顶迅增,按垂线平均计,最大与最小之比可达百倍之巨。二是半封闭海湾,如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这些区域由于水比较深、流速又自湾口往里渐小,故含沙量亦有相应变化。三门湾和乐清湾在湾口段有一递增的趋势,而后才向湾顶递减。三是较为开阔的近岸区。沿海水域以浙北的南汇嘴海域含沙量为大,而台州列岛内侧南北海域和沙埕港外为低,自近岸往外含沙量递减,一般20米左右已经很低了。上述三个海区的悬沙分布特征表明,海岸带水域含沙浓度以河口海湾最高,次之为开阔区的内侧水域,半封闭海湾最低;近岸海域含沙浓度高低与邻近的海湾悬沙浓度关系密切;全区悬沙浓度北高南低,内高外低,冬高夏低;港湾内含沙量分布与流速变化一致;沿海水域受季节性风向控制,即冬往南夏往北;港湾区则以表出底进居多,杭州湾既接纳长江来沙又将悬沙输往舟山水域。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60-66页。

综上可见,浙江各海岸地区入海泥沙量对相应河口附近的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浙江每年有如此数量庞大的泥沙流入海洋之中,导致沿海滩涂持续处于淤涨中。

三 浙江海岸与岸滩地貌

浙江海岸处于不断变迁之中,且岸段物质构成不尽相同,因此可分作不同的类型。受气候波动、降水量等诸多自然条件的影响,浙江岸滩呈现出多样的地貌特征,并分作多个动态类型。

(一)浙江海岸变迁与海岸类型

1 浙江海岸变迁情形

浙江的海岸大致以镇海为界,分南北两部分。镇海以北为下降的平原海岸(沙岸),地势平坦,海岸线比较平直,近岸滩地宽大,是全省沿海滩涂资源比较集中的岸段,其中杭州湾南北海岸,因泥沙不断淤积,岸线还在逐渐外延之中;镇海以南为上升的山地丘陵海岸(岩岸),海岸线比较曲折,近岸水深湾阔,岬湾相间,岸外岛屿众多,为全省大小港口集中分布的岸段。浙江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据统计约有大小岛屿2160个,总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岛屿岸线长达4000多公里。这些岛屿自北而南分布在近海海域中,其中以杭州湾口外海域中的舟山群岛最集中,有岛屿680多个,约占全省岛屿总数的1/3,是全国第一大群岛。从岛屿成因上来说,绝大部分为基岩岛,是陆地山体延伸部分,所以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形态与大陆上的山体基本一致。沿海岛屿大多由流纹岩、花岗岩、凝灰岩等构成,一般海拔为10~500米,地形以丘陵为主,顶部浑圆,坡度平缓。大部分岛屿由于长期受到海浪和沿岸流的作用,周围发育着独特的海蚀、海积地貌。在那些基岩突出的岬角处,海浪不停地打击冲蚀,造成陡峭的岩壁以及海蚀柱、海蚀穴等微地貌;而在那些风浪小或者岸线凹入的地方,波浪和沿岸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沙堤、沙滩和沿海小平原,以及岛屿上的山间小盆地和沿海小平原,地形平坦、土层较厚,是海岛上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重要城镇所在地。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浙江省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4-26页。

浙江海岸岸滩地貌是水动力和泥沙作用的结果,而全新世海面升降对浙江岸滩地貌发育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新世海侵时期,海水曾直拍浙江海岸山麓,之后由于海面稳定,河口和港湾等地泥沙物质充填,以致岸滩逐渐淤涨,滨海平原发育,岸线向海推进,河口东移,形成了浙江海岸地貌的基本轮廓。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浙江省大陆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形态蜿蜒曲折,港湾、河口、岬角众多,海岸线的曲折率为1∶4左右。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4页。浙江北部海岸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南缘,南部则属浙东、南火山岩低山丘陵。境内钱塘江、甬江、飞云江、鳌江、椒江、瓯江等六大水系均通过海岸带入海,这使得浙江海岸带蜿蜒曲折,岬角、海湾密迩相间,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海岸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王杰、李加林:《浙江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的地貌环境因素分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杭州湾北岸在大地构造上属杨子—钱塘江准地槽,全新世海侵后,逐渐发展成为湖泊相、沼泽相与海河相交汇沉积的平原,而杭州湾南岸则成为古钱塘江、古长江流域来沙与海域来沙相互沉积的冲积—海积平原。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由于浙江各港湾海岸的岸线异常曲折,地形与动力条件亦较为复杂,因此海岸淤涨很不规则。具体而言,杭州湾北岸线的南缘曾较稳定地延续到晋代,其后随着三角洲的淤涨外伸,人类不断筑塘护岸,使海岸不断向海推进。至10世纪海岸已经推进到澉浦、金山、黄浦江东岸,12—13世纪海岸到达澉浦、金山南与川沙、南汇县城;杭州湾南岸是呈弧形的堆积平原,宋代以前人类活动主要局限于姚江平原一带,11—14世纪的岸线位于临山、夏家、浒山至龙山一带。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

宋代,瓯江河口推进到乐清磐石山与龙湾茅竹岭之间;永强海岸线在今黄石山北麓和东麓—永中寺前街—永昌堡—殿前—度山—刘宅—三甲—二甲—后爿—司南一线;瓯江口北岸磐石山至岐头山,即磐石—七里港—黄华一线形成一条离岸沙堤,其后方的浅海便遗留一个巨大的海迹湖,即潟湖,其范围在今柳市横带桥—北白象西岑—磐石横河一带,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元丰年间(1078—1085),飞云江口海岸线位于今梅头—场桥—海安—鲍田—南河—大典下—小典下—汀田—董田—莘民—薛里—上望—车头—横河—宋桥—冯宅—西浦—林步桥—榆垟—宋埠—海滨村一线;鳌江下游及河口海岸线在今海防—孙家垟—钱仓—直浃河—夏桥—沪山—渎浦—灵江—凤山—八岱—项桥—上乾头—半浃连—老陡门一线。姜竺卿:《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上),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140-152页。

瓯江口附近,北宋晚期滨海的曹田、莲池头等村和乐清湾畔的长林盐场皆已建村建场;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海岸线已到达今永中镇、普门以东,此两地均已建村。飞云江口附近,唐末五代,位于今温瑞塘河以东、瑞安市域的凤土、韩田、周田、九里等村都已建村;南宋乾道年间,岸线推进到前池、鲍田、场桥一带,这些地方都已建立村落,场桥还是双穗盐场场署所在地。今鳌江镇以北的蓝田已经建村,鳌江北岸基本成陆;鳌江南岸,唐末五代今苍南县的儒家庄、楼浦等地均已成陆并形成村落;乾道年间形成的平原面积占现代平原面积的79%。吴松弟:《宋元以后温州山麓平原的生存环境与地域观念》,载本书编委会:《历史地理》3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3-66页。南宋乾道时海岸线,距今天温州市区较远,而离大罗山与瑞安、平阳市区较近。当时的鳌江、飞云江、瓯江等河口仍呈类似今钱塘江口的漏斗状,今瓯江江口可以阻挡大潮的灵昆岛尚未形成,因此海潮仍可以到达沿海平原的绝大部分,直逼当时的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城。吴松弟:《浙江温州地区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地理科学》,1988年第2期。

南宋年间,在台州沙堤以西的湖泽低地频繁地进行水利兴建和废湖围田活动,导致多汊椒江河道变成单一河道,潮流减少,径流作用加强,河口继续外延。11世纪,南部海岸移至高桥—蔡洋—塘下—白峰,绍兴十五年(1145)与海门沙堤相当。两宋时期,椒江口岸滩基本处于自然变化状态,其岸线外移速率约为3米/年,成陆平均速率为0.14平方公里/年。池云飞:《台州湾岸滩演变分析及其滩涂围垦的可持续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0—12世纪,椒江南岸海岸线位于鲍浦—横街—新河一线,与当时海门—洪家古沙堤的位置颇为相似。瓯江口南岸平原岸线在宋代位于飞云江南岸,北起飞云渡,南至永安湫一线。浙江地区海岸淤涨速度较为缓慢。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

总体来看,浙江海岸线变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杭州湾南岸开始,浙江沿海自北而南,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现代,平原海岸的增长速率和幅度都是北大于南。二是除4—15世纪杭州湾北部的西海岸,即平湖、海盐、海宁一带沿岸曾有严重蚀退外,其他海岸一般都处于缓慢淤涨中。10—12世纪,海岸淤涨速率较为缓慢,16世纪以后淤涨加快,18—19世纪增长最快。三是长江以南至浙南几条河流的河口,其南岸多数有古沙堤分布,这些沙堤的位置既与当时的岸线和沉积环境有关,又受地球偏转力的影响,东海沿岸河口的泥沙有自北而南运移的规律。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

2 浙江海岸类型

浙江北部海岸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南缘,南部为浙东、南火山岩低山丘陵。地势总体为内陆高,往沿海逐渐降低,直至倾没入东海,部分则为岛屿。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飞云江、鳌江等主要河流均通过海岸带入海,从而使浙江海岸呈现出岬角和海湾密迩相间、大陆岸线蜿蜒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的地貌景观。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总体来说,浙江海岸主要包括淤泥质、基岩型和砂砾质三种类型。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4页。

第一,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是浙江海岸的主要类型,分布在河口和港湾岸段,达1000余公里,占浙江大陆岸线的54%。这类海岸主要由粉砂、泥质粉砂或粉砂质泥等细粒物质组成,潮滩发育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淤泥质海岸可分为淤泥质河口平原海岸与淤泥质港湾海岸两类。由于沿海开发较为充分,淤泥质海岸大部分已围堤筑塘,故以海塘、闸坝等人工海岸为主归类。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4页、第109页、第113页。这类海岸亦称作开敞型淤泥质海岸,多数位于椒江口、瓯江口、飞云江口、鳌江口南北两翼,波浪对其起着重要作用,潮流作用将泥沙搬运上滩,波浪使滩面泥沙不断来回搬运,致使海岸处于不平衡状态,风浪小时滩涂趋于淤涨,风浪大时滩涂趋于冲刷。谷国传、胡方西、张正惕:《浙东淤泥质海岸的泥沙来源和塑造机理》,《东海海洋》,1997年第3期。淤泥质海岸具有岸滩组成物质较细、动力以潮流作用为主、潮滩地貌分异等特点。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63-65页。由于潮汐周期性的作用,在岸滩不同部位形成动力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在滩面上可以划分出高滩、中滩、低滩。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长江入海泥沙主要沿海岸带和内陆架向南运移,与浙江沿岸淤泥质海岸的发育有密切关系。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69页。因此,浙江地区淤泥质海岸多呈淤涨的趋势。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于河口和港湾岸段,具体为浙北杭州湾两岸、浙中椒江口以及浙南瓯江口、飞云江口两岸等滨海平原区。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4页。这类海岸段岸线平直,岸滩平缓微斜,潮滩宽广,是发展滩涂养殖的良好场所;因其地势低平,易于引进海水,质地黏重,卤水不易下渗,气候条件合宜,可辟为盐场;滩涂不断淤涨,可筑塘围垦;其地处于海洋与陆地、水生与陆生相互过渡的复杂多样的环境,导致其边缘效应显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资源。王杰、李加林:《浙江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的地貌环境因素分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两宋时期,椒江口南侧滨海平原平均淤涨速度为3~5米/年,瓯江口南侧平均淤涨速度为10米/年。赵希涛:《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②《中国海面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04-105页。河流入海口两侧平原阶段性向海推进,河口滩地呈现向海推进平均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而且发展为岸线向海弧形突出的堆积平原。赵希涛:《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②《中国海面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04页。

温州淤泥海岸主要分布在乐清沙港头至苍南琵琶山之间的瓯江、飞云江、鳌江,即瓯飞滩、飞鳌滩、鳌舥滩,其变迁主要是沉积淤涨过程,海岸不断向外延伸,而且幅度很大,几千年来向海延伸了十几公里,产生了沙质海岸向淤泥质海岸的变化。姜竺卿:《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上),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136页。温州沿海平原面积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元丰元年(1078)、崇宁元年(1102),南宋淳熙九年(1182)、嘉熙二年(1238)、景炎元年(1276)分别为1409、1423、1427、1442、1445、1454平方公里,呈不断扩大之势。吴松弟:《宋元以后温州山麓平原的生存环境与地域观念》,载本书编委会:《历史地理》3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9-70页。温州地区沿海平原是我国沿海小平原之一,由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河流和海水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南、北雁荡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亘于平原西部,并向海滨延伸出大罗山、半天山等支脉,将平原分隔为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三个河口三角洲小平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是河口三角洲沉积物的重要来源,河流中上游山区水土保持状况与沿海平原的成陆速度密切相关。吴松弟:《浙江温州地区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地理科学》,1988年第2期。两宋时期,温州山区尚未得到大开发并无任何县的建置,县均位于沿海平原上,沿海平原成为温州人口和经济的主要分布区。吴松弟:《1166年的温州大海啸和沿海平原的再开发》,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2页。据陆游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荡舟瑞安江(今飞云江)时所做诗文“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0页。,当时江水清澈而含沙量少,入海泥沙亦不多,亦即河口三角洲成陆速度缓慢。当时浙江地区的其他江河水质当与瑞安江相差不大,则整个浙江地区沿海平原的成陆速度并不快。正是由于淤泥质海岸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人们重要的起居与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场所。

第二,基岩型海岸。浙江基岩型海岸主要位于浙东沿海岸段,分为开敞型基岩海岸与半封闭型港湾海岸两类。基岩海岸长达748公里,占浙江大陆海岸线的42%。该类海岸岸线受断裂构造控制,岸线曲折,海蚀作用强烈,潮滩不发育。大多数岛屿海岸属于基岩型海岸。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基岩型海岸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并直接与海面相交,经海水和波浪的作用形成的海岸类型。浙江境内主要有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隘顽湾、乐清湾、温州湾,舟山群岛、甬江以南沿海岛屿、浙江沿海的岬角海岸等。此类岸段地势陡峭,水下岸坡较陡,避风条件好,沿岸泥沙较少,不会造成大的回淤,经潮汐的长期冲刷形成许多较稳定的深水岸段,非常适合建立港口。王杰、李加林:《浙江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的地貌环境因素分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温州基岩型海岸主要分布在苍南舥艚琵琶山以南到浙闽交界虎头鼻、乐清南岳沙港头以北的一些岸段,历史时期主要是侵蚀后退,由于基岩坚硬,侵蚀幅度不大,几千年来岸线后退不过几十米,后退最多的岸段也只有上百米。姜竺卿:《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上),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136页。

浙东地区多丘陵山地,海岸地带均以基岩为骨架。然而,由于长江入海泥沙南输、当地河流泥沙的不断补给,在基岩的基础上亦会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依据地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港湾淤泥质海岸、平原外缘开敞型淤泥质海岸。前者深入内陆,波浪较小,水动力以潮汐作用为主,泥沙以潮流携带为主;后者大多位于河口两翼,面向开阔海域,受潮汐、强浪侵袭,泥沙由当地径流和沿岸流不断补给。谷国传、胡方西、张正惕:《浙东淤泥质海岸的泥沙来源和塑造机理》,《东海海洋》,1997年第3期。

浙江沿海除杭州湾南岸为漫长的弦形自如伸展的泥沙质海岸外,自杭州湾口向南则主要为岸线曲折的岬湾交错的基岩海岸,一类是深入内陆低山丘陵的基岩港湾,一类是山地丘陵区河流入海口发育而成的河口湾,其特点为海岸岬湾交错、岸外岛礁丛生、-50米以下等深线平直。赵希涛:《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②《中国海面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杭州湾南岸,大地构造上属华夏台背斜的闽浙穹褶带,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着整个海岸的走向,沿X形断裂构成发育,对港湾、岛屿的分布与入海河口的格局均有重大影响。孙英等:《闽浙山溪性河口的径流特性及其对河口的冲淤影响》,《东海海洋》,1983年第2期。缘于此,杭州湾南岸在海浸时,海水直达山间谷地,形成许多溺谷式古海湾,但受河流泥沙和大量海相淤泥物质充填,港湾渐次发展成为淤积平原,河口逐渐东移,海岸迅速被夷平,最终发展成为古钱塘江、古长江流域来沙与海域来沙相互沉积的冲积——海积平原。孙英、黄文盛:《浙江海岸的淤涨及其泥沙来源》,《东海海洋》,1984年第4期。

浙江基岩型海岸还包括基岩港湾海岸。浙江蜿蜒曲折的基岩港湾海岸,以及沿海星罗棋布的基岩岛屿,基本上是由地质构造骨架所决定的。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在浙江基岩港湾海岸演进中,细粒泥沙的填充作用十分明显,以至于基岩直接濒临海的岸段已经不多,且普遍发展成为港湾淤泥质海岸,尤以河口附近为最,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台州湾、温州湾南北两岸。逢自安:《浙江港湾淤泥质海岸剖面若干特性》,《海洋科学》,1980年第2期。基岩港湾中发育泥沙堆积和湾内潮间滩地的缓慢淤涨,一种是深入内陆的基岩港湾,在湾口多有基岩岛礁作为屏障,港湾纵深达60公里左右,湾顶有海滩岩和几公里宽的淤泥滩;另一种是沿海较开阔的基岩湾内发育淤泥滩,属于缓慢淤涨型泥质潮间浅滩,淤泥物质的积累主要是由于涨潮输沙多数大于落潮输沙。赵希涛:《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②《中国海面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基岩港湾岸的特点是岸线曲折,岬湾相间,侵蚀和堆积交错,堆积物来源于邻近岬角和海岸坡的磨蚀。陈吉余、黄金森:《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1996年,第52页。

第三,砂砾质海岸。浙江的砂砾质海岸不多,仅占浙江大陆岸线的4%。在基岩岬角之间可见小片的砂砾质海岸,物质由砾石、砂砾或砾质物质组成,海岸动力较强。由花岗岩组成的岛屿海岸,在迎风面常发育出大片沙滩。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13页。砂砾质海岸在浙江沿海地区分布较少,主要由山区河流带来的砾石、沙粒、岩岸侵蚀和崩塌下来的物质,以及邻近海岸或陆架上的粗粒物质,经波浪侵蚀、搬运、堆积而成。砂砾质海岸通常为堆积性海岸,其沿海地区往往有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分布。砂砾质海岸的砂粒一般较粗,经海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此类海岸如舟山的普陀、嵊泗、朱家尖和象山的松兰山等。王杰、李加林:《浙江海岸带文化资源形成的地貌环境因素分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 浙江岸滩地貌区域特征与岸滩动态类型

1 浙江岸滩地貌区域特征

根据地貌特征,浙江岸滩可分作三类:杭州湾淤泥质河口平原海岸地貌类型;浙东淤泥质海岸和基岩海岸地貌类型;岛屿岸滩地貌类型。

杭州湾是强潮河口湾,潮差大,涨落潮流强,由于边滩物质抗冲击力差,悬沙大进大出,岸滩动态变化十分明显,故杭州湾处于不断自我调整之中。杭州湾沿岸为淤泥质平原海岸,由于动力条件的差异,岸滩有以下几种地貌类型:一是粉砂滩,分布在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南岸坿海以西岸段,组成物质为粉砂,滩面宽阔平缓,沉积物水平沉积层理发育。二是粉砂—淤泥滩,分布在杭州湾北岸海盐五团附近和杭州湾南岸坿海以东岸段,以泥质粉砂为主,层理发育,潮滩沉积地貌相当明显,沟垄微地貌发育滩面宽2000米,坡度约3‰。有的滩地由于历史以来处于侵蚀状态,硬黏土层在低潮位附近出露。

从穿山半岛至浙闽交界的虎头鼻为浙东海岸,断裂发育,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海岸类型多样,岸滩地貌各异,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河口平原海岸岸滩地貌类型。椒江、瓯江等河口都发育出河口平原,面积相当广阔,岸滩泥沙来源比较丰富,历史以来处于淤涨状态,岸滩地貌类型可分为:粉砂—淤泥滩,岸滩物质以泥质粉砂为主,沉积地貌相当明显;沿岸堤,比较典型的是瓯江口南岸滨海平原和潮滩上分布有4条与岸线平行的沿岸堤,自西向东依次为寺前街沙堤、宁村沙堤、五溪沙堤及五溪沙与天河盐场之间的中潮位沙堤,以及飞云江河口以南沙园沙堤,鳌江口以南象岗埋藏沙堤;椒江河口南著名的海门沙堤。二是港湾海岸岸滩地貌类型。浙江海岸多港湾,湾内环境隐蔽,一般在湾顶和潮汐通道有潮滩发育,沉积物由泥质粉砂或粉砂质泥组成。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粉砂—淤泥滩,分布在开敞型海湾,如象山县大目涂,温岭隘顽湾、三门湾等岸段,这些地区动力条件较强,滩面物质为泥质粉砂,冲刷期层理薄,岸滩地貌相当明显,动态活跃,一般冬淤夏冲;淤泥滩,主要分布在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内,环境隐蔽,动力作用弱,物质黏细,以粉砂质泥为主,岸滩稳定,沉积缓慢,沉积层理不发育,滩宽不等。三是浙东基岩海岸岸滩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平阳嘴以南、苍南岸段以及象山港、乐清湾某些岸段。基岩海岸有两种地貌景观:一种是基岩岬角海岸,受波浪拍击,海蚀作用强烈;另一种在基岩岬角之间狭小腹地的海湾内,海蚀地形不发育,海湾顶有小规模的砂砾滩分布。

2 浙江岸滩动态类型

浙江岸滩可划分为淤涨型岸滩、侵蚀型岸滩及稳定型岸滩。

有史以来,淤涨型岸滩处于不断淤涨之中,岸线外移平均10米/年,最大达40米/年以上。滩面淤高速率为3~5厘米/年。淤涨型海滩滩宽坡缓,一般为4~6公里,最宽达10公里,坡度0.5‰~1.4‰。沉积物冲淤动态有潮周期和年周期变化特点。一般是大潮淤积,小潮冲刷;冬半年淤积,夏半年冲刷。暴风过境时,滩面刷低,岸线后退;暴风过后,岸滩又回到淤涨状态。淤涨型岸滩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三门湾、椒江口以南以及瓯江口至鳌江口之间的温瑞平原海岸。杭州湾岸滩总的变化趋势是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钱塘江河口区由于涌潮影响,岸滩动态更加变化不定。杭州湾南岸为广阔的海积平原,岸线呈弧形向海凸出,以龙山—慈溪—西三岸段淤积最为迅速。大约宋庆历七年(1047)开始修筑谢令塘,其位置相当于现在的杭甬公路。至元代又修大沽塘,随着岸滩外涨,又相继建了9道海塘,相距16公里。这些塘线基本上反映了14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岸线位置,可以推算出600多年来,海岸平均淤速约为25米/年,但是各时期淤速不均。椒江河口及南岸温黄平原海岸不断淤涨。12世纪,椒江口南岸温黄平原的岸线在鲍浦—羊屿殿—横河—新河一线。这之后,岸线向海缓慢推进,至今已建有9道海塘,相距12公里。根据建塘年代和塘间距,估算出岸线推进速度是16世纪以前为3~5米/年,最近30年达23米/年。5000年前,瓯江河口、飞云江河口还是溺谷海湾,后来岸滩淤涨岸线外推才形成现在的河口形态和温瑞平原。据历史文献记载,温瑞平原的第一道海塘建于宋治平至嘉泰年间(1064—1204),称寺前街岸线。与寺前街沙堤位置一致,以后又建了6道海塘,岸滩淤速20世纪50年代前为10米/年,50年代后为20米/年。

侵蚀型岸滩的发育与泥沙供应不足的环境密切相关。最典型的是杭州湾北岸岸滩及一些侵蚀型基岩海岸岸滩。杭州湾北岸的一些岸段几乎没有岸滩,另外一些岸段滩宽2000米左右,坡度为3‰~5‰。由于杭州湾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蚀,杭嘉湖平原受到严重威胁。现今的杭州湾北岸几乎全线修建了石质海塘,塘脚作丁坝或者丁坝群等护坡,阻止海浪侵蚀,是稳定的人工海岸。此外,某些侵蚀型基岩海岸,基岩岬角与海水直接接触,动力作用强,岸滩不发育,基岩抗冲击强,因此岸线轮廓变化不大。

稳定型岸滩分布在环境隐蔽的基岩港湾内,诸如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湾内。这类岸滩由于环境稳定,长期以来岸滩动态变化不明显,基本处于极其缓慢的淤涨状态,即使台风入侵引起的大浪,对湾内岸滩影响也不大。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25-128页。

泥沙能够使沿海滩涂淤涨。浙江淤泥质海岸有1000余公里,有史以来岸滩稳定地淤涨,岸线因此而不断前进,而700多公里基岩港湾海岸内侧亦常有广阔的海涂,充分说明这两种海岸均有相当丰富的泥沙沉积。再者,从近岸浅海海域的底质分布来看,大多是一些细粒物质且厚度很大。这些情况表明,浙江海岸泥沙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依据调查分析,浙江泥沙来源有浙江沿海入海河流输沙、长江入海泥沙向南扩散沉积、内陆架沉积物再悬浮物质供沙三类。浙江沿海主要有6条入海河流,其流程短而致河流夹带物质较粗,泥沙绝大部分沉积在河口以内,只有少量泥沙在汛期才进入口外海滨沉积下来。长江入海泥沙中的一部分在浙江近岸浅海沉积。夏半年即5—10月台湾暖流逼岸,长江输出泥沙不易南下,主要沉积在长江口,部分进入东海内陆架;只有在冬半年即11月至次年4月才能随中国沿岸流南下在浙江海岸潮间带和浅滩沉积下来。潮流不仅具有一定的掀沙作用,更会在波浪掀沙后使内陆架输沙方向指向近岸。本书编委会:《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217-218页。整体来看,浙江海岸线曲折悠长,海岸带面积广阔,拥有淤泥质、基岩、砂砾三种海岸,岸段类型丰富,常年有大量的泥沙流入海中,成为推动沿海滩涂不断淤涨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