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了那份丰厚的“回报”
至今还记得30年前的那一天:我用一首诗作赚来的30元稿费,买回了一件外套和一件衬衣,从而结束了全校上万名大学生中唯我一人穿打补丁衣服的寒酸相,让远在乡下养猪卖菜为我挣学费的父母高兴得掉下了眼泪。
从此我便一发而不可收,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写。写了“豆腐块”又写“大块头”,赚了小钱又赚大钱。于是有了不薄的积蓄,有了老婆、电冰箱和彩电,然后又有了一个盼望名利双收、出人头地的“作家梦”。
可惜事与愿违,后来我当了秘书,不仅没时间搞创作了,而且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文章,累得半死不活还不算,还不能署个人姓名。当然也没有稿费,能领点加班费补补烟钱茶资就算不错啦!为此我懊悔过、消沉过,甚至有过辞职不干的念头。但事到如今又能怎样呢?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稿费啊稿费,从此与你拜拜啦!
却总是心有不甘。好不容易摆脱了稿费“回报”的诱惑,却又陷入对另一种“回报”的迷恋和追求,那就是:起草的文稿到了领导那儿能顺利通过或基本通过,稿纸头上能出现那熟悉的“同意”二字。局外人可能体会不到,这“回报”对于我们文秘人员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得啊!它意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承认、写作能力被肯定,它使我们觉得有成就感、自豪感,它会让我们把写作时所有的艰辛和烦恼忘得一干二净,会觉得心情特别畅快、浑身特别有劲儿,甚至会约上几个同事躲进某个小酒店就着花生米和卤鸭翅大醉一场!而对于我,它还会带给我当年在邮局柜台前清点稿费时那种难以言说的快感和满足感!总之,在我们这些辛苦而又清苦的小秘书看来,“同意”二字虽然不是稿费,但它像阳光一样让人温暖,像三伏天的冰淇淋一样令人舒坦,像得到心仪女孩青睐一样令人甜蜜和沉醉……
这就难怪,为什么我们会像蜜蜂一样在书籍、报刊、资料、报表的丛林中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采集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为什么会像陀螺一样夜以继日地转个不停,无数次埋头于构思、起草、修改,在无边无际的“格子”里艰难地攀爬;为什么会像牛一样负载着工作和生活的重轭默默耕耘,牺牲夜晚的宁静和舒适,牺牲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欢乐,却痴痴期盼着一份也许并不属于自己的收获。
这就难怪,为什么每次交稿之后,我们会像新媳妇见公婆那样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祈祷着:领导啊,您看这样写应该可以了吧?这可是我熬了三个通宵写出来的呀!领导啊,您就行行好,高抬贵手签下那“同意”二字吧!有时甚至恶作剧地想:领导啊,要是您老人家正逢贵体欠安感冒发烧让我的稿子轻松过关那该有多好!
这就难怪,为什么每当稿子被打回来大改或重写时,我们会感到失落和沮丧,次数多了,还会有一种沉重的自卑感压上心头,在同事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是的,虽然稿子返工是常有之事,虽然领导未必会当面批评我们,但稿子不成功,任务没完成,毕竟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啊!
那怎么办呢?稿子照样得改,任务照样得完成,你总不能因为没有得到那份“回报”而赌气不干吧?和几位同事交流,大家都有同样的苦衷,于是暗暗总结了几条“对付”的办法:
一是所谓“迟到交稿法”。那次我们为领导起草在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知道他喜欢长篇大论,而且思维活跃,角度多变,只要时间来得及,他会叫你没完没了地改下去,我们便采取了“拖”的办法。本来稿子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秘书长来催了三次,我们总说还在改、还需充实材料,直到开会前一天才把稿子交上去。可想而知,就这么点时间,秘书长得把关,然后书记还得看,还得打印、校对、装订,就是神仙也来不及修改啦!果然,第二天会议上,书记基本上全文照念,我们成功了!
二是所谓“改头换面法”。即把过去用过的同类文稿找出来,内容基本上还是那些内容,意思也基本上还是那些意思,换个法儿让它“新”起来。比如,改开头和结尾,调整层次顺序,还有改变结构,或把原来的四个部分撤并成三个部分,或把原来的三个部分拆分成五个部分;又比如,改造小标题,把短标题变成长标题,把排比句标题改为散句标题,或者把朴素平实的标题改为形象生动的标题。此法也屡屡生效。
三是所谓“旧瓶装新酒法”。此法多用于有一定格式或模式的稿子,的确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比如年度工作总结,写来写去写不出多少新东西,但年年都得写。写就写吧,我们就把往年的总结翻出来,架构和纲目基本不变,变的只是情况和数据,再加上领导关于几大工程或几大战役之类的新提法,一篇总结也算完成了。
四是“拿来主义法”。“拿来”本是借他人长处为己所用,但“拿”过了头就变成窃他人成果为己所有。比如起草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方法等上级文件都写得很明白具体了,我们觉得写不出更好的东西,就从上级文件中大段大段地“拿”,甚至直接在上级文件上进行“修改”,基本框架和内容保持不动,把标题改一改,把语气变一变,把“全国”或“全省”改成“全市”,一份“重要文件”就算大功告成。起草讲话稿也是这样,写不下去或改不下去时,就从上级领导讲话或报刊文章中“拿来”,然后略加改造,以防出现抄袭的痕迹。
上述几“法”,虽然让我们屡获成功,还节省了许多脑细胞,但碰上心细、记忆力好、文字水平高的领导,还是容易露出马脚。特别是那一回,我们为市委起草关于贯彻省委×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用的就是“拿来主义”的法儿,只可惜忙中出错,忘记把省委文件中“全省”二字改为“全市”,被书记发现,结果挨了一顿好骂,还举一反三对机关文风进行了一番整顿,弄得我们灰头土脸很是狼狈了一阵子。不过,回想起来还是感谢书记,因为这次整顿让我们认识到了投机取巧耍弄这“法”那“法”的危害。
首先,不利于提高机关文稿质量。机关文稿是直接为决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权威性,所以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谋篇布局、确定主题、提出任务、制定措施乃至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等都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如果虚于应付,热衷于玩文字游戏,那只能是制造文字垃圾。
其次,不利于推动工作。文稿一经领导在会议上念出或制作成文件发出,就成为下级贯彻的依据、行动的指南,因此,文稿是否既符合上级大政方针、又切合当地实际,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推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就直接检验着文稿是否有实用价值。如果不具备这种价值,而停留于结构、语言、角度的花样翻新,对实际工作就毫无意义。
再次,不利于文秘人员自身成长。好钢是炼出来的,好笔是磨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唯有踏实认真,勤学苦练,才能不断有所进步提高,也才对得起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如果自我要求不严,靠小聪明、小伎俩骗取领导的“同意”二字,不仅贻误工作,对个人成长也毫无益处。
此后,我们几个年轻人果然冷静、老实了很多。我们不再为某篇稿子未获“同意”而沮丧,当然也不敢再玩弄什么“技巧”,而是按照领导要求,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把每一篇稿子写好、改好,同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慢慢有了进步,获批“同意”的稿子也慢慢多了。实践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会把领导交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才会像搞个人创作挣稿费那样认真对待公文起草和修改,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觉克服照抄照搬的陋习;有了这种意识,才不致粗制滥造,马虎了事,才会像企业生产产品那样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力求不出次品和废品。
要有意识地培养对于失败的耐受力。就写作锻炼的过程来说,失败是成功的通行证,一次次失败就是一级级通向成功的阶梯。这是任何文秘人员都不可逾越的,即使是那些妙笔生花的大手笔也都有过失败的记录。因此,面对失败,不要怕丢面子、挨批评,不要担心领导和同事会认为自己没水平,而要迅速调整心态,认认真真把稿子修改好。这一点,对于初进机关的新手们尤为重要。
要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扎实。即动笔之前先把思路理清楚,讲话稿也好,文件也好,主题是什么,目标任务是什么,有哪些措施和要求,要通过领会领导意图和自我思考,基本考虑停当,然后制作成写作提纲,经领导审定后再动笔。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返工修改甚至做无用功的现象。这本来无须多说,但有些同志的确有时忽略了这一点,对领导意图没有把准吃透,自己也没有考虑清楚,或者虽然考虑了但考虑得不够明朗和成熟,就匆忙动笔,写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哪有不出次品、废品的?
要找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领导否掉任何一篇稿子,一定有他的理由。什么理由呢?如果领导没有明确指出,那就全靠自己分析,或者是对领导意图领会不够,表达不充分、不准确,或者是老调重弹没写出新意,或者是华而不实、可操作性不强,如此等等,是什么毛病就改什么毛病,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自己找不出问题,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把问题找准了再动笔改。
除了以上几点,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总之要从思想上、态度上、方法上多方面着力,才能使自己成熟得快一些。
是的,我们的写作没有稿酬,但我们期盼的那份“回报”却比稿酬更为丰厚和珍贵。
因为我们终于明白,这“回报”不只是领导笔下的“同意”二字,更重要的是文稿所表达的思想理念、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得以贯彻实施后所收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高新技术开发区那繁忙的流水线,是新城区那气势恢宏的商业综合体,是棚户区耸起的保障性住房,是刚竣工的机场、高铁站,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欢笑、贫困农户不断鼓起的钱包和留守儿童幸福成长的歌声……
这样想来,个人名利算得了什么?吃苦、失败、委屈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无怨无悔、志在必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