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的无
无即真实。
——披头士乐队,《草莓地永存》(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有关“无”的摘录很多。它们无非是向我们显示对于“无”的沉思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们将探索一些意想不到的思路。我们将看到,“无”在思想史里绝不是一个离奇的枝节问题,它从未远离核心情节。在后面将探索的每一个领域里,我们将发现它们都有一个涉及“无”的正确概念和恰当表示的中心论题。人类思想史上一些关键思想的哲学综述总是很重视“无限”之类的概念26,然而对“无”却不太在意。神学强烈地纠缠着“无”的复杂性,旨在确定我们是否由它创生出来,以及我们是否正在冒险回到它对上帝存在的漠视。宗教仪式能容易地通过人的死亡接触到“虚无”的实在性。死亡作为个体的消灭,是一种古老的、可达到的“无”,它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传统的作用。它是一个终点站,一个遥远的地方,使人联想起一个终极视角或者一次最后的审判;而它冷酷的实在性可用来惊吓听众,使他们满足于接受现状,这是他们最终不可避免会有的想法。
我们的目的之一是纠正对“无”的忽视,并说明一个奇怪的情况:在一切伪装下的“无”被证实是人类许多探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正确的概念化开辟了思考世界的新途径。我们将回顾数学中关于零的概念和符号的历史,由此开启对零的探索。在此,“无”原来同人们意料的完全一样。希腊人的逻辑学根本不让他们具有这种观念,而我们必须加以留意印度文化,我们发现印度思想家很乐意接受“‘无’可能是一种事物”的观念。然后,我们将追踪希腊人赶上来以后所发生的情况。他们同零的斗争集中在它表现为一个物理学上的零,即空空间、真空和虚空的零。努力弄懂这些概念的意义,将它们纳入一个与现实事物的日常经验相冲突的宇宙学框架,成了持续近两千年且越变越复杂的一场争论的起始点。中世纪的科学和神学不断地与真空的观念“搏斗”,试图解决有关它的物理实在性、逻辑可能性以及神学必要性等问题。
关于零的问题,正如关于无穷大的互补概念的问题一样,部分在于它似乎引起了悖论和混乱的自关联。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谨慎的思想家对它如此敬而远之。然而逻辑学家眼中的异端邪说,对作家来说却是天赐之物。无数作家通过反复地推翻在各种新伪装下的“无”的悖论和双关语,避免了它带来的麻烦,进而获得乐趣和进行冥思。虽然哲学家也许会因“胆敢把这样一个亵渎的概念当真”而被神学家批评,但是试图告诉其读者“‘无’实在重要”的幽默作家却能同默丘里(Freddie Mercury)一样容易地做到两全其美。如果其他人不赞同“无”,那么作家的双关语和悖论恰好提供了更多的“弹药”,可以暗中破坏“无”作为一个合理概念的前后一致性。但当它回到严谨的思想家中间,并流行起来时,作家的文字游戏不就是对“虚无”所表示的深奥难解的哲学概念做深入研究吗?
中世纪里,伴随着探求“无”和虚空的意义的联合行动,兴起了一门关于真空的重要实验学科。光玩弄辞藻的诡辩不足以判定真空是否能真正存在。另有一条途径去认识它。考虑一下你能制造真空时的情况。逐渐地,神学关于真空实在性的争论,就变得与许多专门为判定是否可能完全抽空一个空间区域而设计的简单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条探究路线最终激励了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伽利略、帕斯卡(Blaise Pascal)和玻意耳(Robert Boyle)等科学家用泵把空气从玻璃容器里抽去,他们用实例证明我们头顶上空气的压力和重量的实际存在。真空已成为实验科学的一部分。它还十分有用。
然而,物理学家仍怀疑是否可能有绝对的真空。宇宙曾被想象为一个包含以太物质的海洋,我们借助以太运动,可是无法对它施加任何辨别得出的影响。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科学抓住这种难以捉摸的流体,企图利用想象中的它的存在,来解释新近了解的电力和磁力这两种自然力。只有爱因斯坦敏锐的头脑和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 Michelson)的实验本领才能排除掉它。他们一起消除了对宇宙的以太的需求及其存在依据。到 1905 年,宇宙的真空已再次成为可能。
事情不久就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创造的新的、惊人的引力理论使我们能够以足够的数学精度描述一个既无质量又无能量的空间。空的宇宙能够存在。
然而,某类东西在这个非常小的世界里被略去了。量子革命向我们表明为什么把真空看作一只空箱子的陈旧想法是站不住脚的。之后,真空只不过是指箱子里一切能清除的东西都被清除后的状态。这种状态绝不是空无一物的。它仅仅是可以得到的最低能量状态。任何小扰动或干涉都会增加它的能量。
逐渐地,量子虚无这种诱人的新图景被实验探测证实了。19 世纪末,科学家制造的人造虚空的倍增,以真空管、灯泡和 X 射线的形式为各种各样有用的、现今为人熟知的新产品铺平了道路。现在,空空间本身开始受到探测了。物理学家发现,他们关于真空的充满戒备之心的定义,即一切能清除的东西被清除后的状态,并不像听起来那么愚蠢。总是有东西遗留下来:真空的能量渗透进宇宙的每一根纤维。这种无所不在的、不能清除的真空能量已被检测到,人们从而证实了它具有明确的物理存在性。只是在比较近的时间里,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它在事物的宇宙图案中的真正重要性。我们将看到世界可能具有许多不同的真空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从一种真空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真空状态是有可能的,且会产生惊人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宇宙膨胀的初始时刻,要避免这样一种转变看来是很困难的。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能产生很多有益的结果,向我们表明为什么宇宙具有许多奇特的性质;不然,这些性质对我们来说将是不可思议的。
最后,我们将碰到两个关于“无”的宇宙学之谜。第一个是古老的,是由无中创生的问题——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它从哪里产生出来?这种想法的宗教起源是什么?它的科学现状是什么?第二个是现代的。它使真空的所有现代表现、对引力的描述和量子真空中能量的不可避免性一致起来。爱因斯坦向我们证明:宇宙也许包含一种神秘形式的真空能量。目前为止,天文观测仅能证明:如果这种能量作为宇宙中到处蔓延的一种影响是存在的,如果它不会支配宇宙间其他的一切,那么它的强度必定小得令人吃惊。物理学家弄不懂它的影响怎么会始终如此之小。明显的结论则是,它根本不存在。自然界必定有我们尚未发现的简单定律,它使真空复原并使这种真空能量等于零。可惜,这样的希望可能是渺茫的。有两组天文学家曾使用地球上性能最强大的望远镜,还有具有无可比拟的光学性能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收集有关宇宙的真空能量实际存在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它的效应是显著的。它正在加速宇宙的膨胀。而且如果它真实存在,那么它将决定宇宙的未来进程,并决定其终结。我们从哪儿开始讲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