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口岸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全国交通运输和口岸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总体发展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无论是交通运输设施还是口岸设施条件都很落后,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经过70年持续建设和不断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目前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9],铁路网纵横交错,境内外互联互通,公路网四通八达,通达度显著提升,各类港口和内河航道已经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航道网络,民航航线网络覆盖率和机场数量不断提高,国内国际客货运量大幅增长。我国正在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主动脉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具体比较

据统计,到2018年底,民航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是1950年的412.1倍,年均增长9.3%;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1950年的1.1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838万公里,年均增长10.2%;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个增至2018年的230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个增至2018年的233个。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年均增长2.6%;其中,电气化里程9.2万公里,复线里程7.6万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70.0%和58.0%。高铁营业总里程3.0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居世界第一位。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0倍,年均增长6.1%。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包括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734个、内河生产用码头泊位18185个),是1949年的148.6倍,年均增长7.5%;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从1957年的38个增至2444个,年均增长7.1%。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3%。2018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已占有七席,包括上海港(第一位)、宁波—舟山港(第三位)、深圳港(第四位)、广州港(第五位)、香港港(第七位)、青岛港(第八位)、天津港(第十位)[10]。图1-8为1949—2018年全国运输线路长度统计图。

特定的地理区位、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助推全国口岸开放发展。目前全国口岸基础设施和检查检验设施显著改善,口岸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大数据管理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支撑,“智慧口岸”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口岸信息化、智能化为新时代口岸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8 1949—2018年全国运输线路长度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