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口岸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区域全面开放联动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综观全球,人类发展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开放、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口岸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就全球区域发展的内在时空演进规律而言,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市场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通常都会率先发展,世界各国通常从沿海港口城镇起步先行,溯江沿河,沿交通运输干线逐步向纵深经济腹地梯度发展,伴随着生产、经营、销售、消费等市场范畴不断扩大而突破区域性壁垒和市场分割,从而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最终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发展。

我国水陆兼具、东渐西被[4]、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各地区之间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人文风俗、发展基础等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难以实现齐头并进。自唐朝末年以来,我国经济版图逐步由北方向南方地区倾斜。

近代以来,始于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在天津创办机械制造局等近代工业企业,天津崛起为近代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南方以上海、广州为中心的海港口岸城市分别带动长江、珠江流域开放发展,北方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中心的海港城市形成渤海经济圈和北方工业基地。总体来看,我国东南沿海地窄人稠,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符合“胡焕庸线”假想,这也是长期以来各地区人口分布、工业发展适应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物竞天择”“自然选择”之结果。

出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地区差距很大,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生产力分布十分畸形;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一隅,全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聚集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重点集中在“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广大的西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几乎没有现代工业。20世纪50—70年代,自“一五”时期(1953—1957年)到改革开放前,在工业化建设中生产力布局逐步变化,主要任务是沿海和内陆工业平衡发展,重点平衡产业布局,缩小地区之间差距。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国际经济产业转移的机遇,率先设立若干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赋予特殊政策的管理区域,面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率先开放、优先发展。1978—1995年,沿海地区吸引外资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额的84.7%。1996—2012年,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主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实现了区域良性互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一马当先”,继续率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持续推进,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区域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辐射圈加快形成和蓄势崛起,全国不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比较优势彰显、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大格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