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法:成就下一个商业奇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我认识吴婷是在三年前,那次是我给企业家们上完课刚要离开,在出门时,她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嘉宾商学,我们也交换了微信。在这几年里,我经常看到微信里吴婷讲企业管理的故事,发现她能抓住每个小案例的要点,讲得头头是道而又趣味盎然。后来我也有机会参加了嘉宾派的课程,听她演讲。她居然把宏观视角的经济也讲得深入浅出,演示文稿也做得极好。这让我很惊叹。

这次,我很高兴受邀为她的首本著作《战法》作序。作为做过40年企业的经营者,我和吴婷这样一个热情的、向往未来的年轻学者之间或许会有一些代沟,我不知道我能否理解年青一代内心对企业和管理的真正看法,但是在我细细地看了她的《战法》书稿之后,我觉得的确应该为她作篇序,也讲一下我对企业案例教学和工商教育的一些认识。

我很欣赏“战法”这种提法,以前稻盛和夫写过《活法》和《干法》,我以前做企业时也深入学习和总结过企业管理的“工法”。战法,是一个集企业经营和管理于一体的企业的方法。我始终认为,学习企业管理既要学习理论,也要学习方法论。《战法》这本书是讲方法论的,它通过许多企业家的成功案例为大家归纳了成功做企业的方法,这也是这本书的特点和突出之处。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企业案例是对企业实践的观察和归纳概括,如果我们能借助企业管理案例进行教学和学习,那将会是学好企业管理最好的捷径。

但是,整理这些案例是不容易的,把这些案例讲好也不容易,而对这些案例学以致用就更不容易了。

在《战法》这本书中,吴婷以她作为前媒体人特有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抓住了每个案例的核心观点,轻轻松松地把它们讲透了,我想这大概得益于她大量阅读、采访和讲解吧,在这些过程中,她是下了功夫和用了心血的。

记得以前,我在一所商学院里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能讲故事,就少讲道理”,深以为然。工商教育是一场实践教育,也是一场继续教育,它的教学特点应该是案例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讲师应该尽量用“以事讲理”的方式来教大家。吴婷是个会讲故事的女孩,《战法》也是一本“以事讲理”的范例,关键是吴婷在这本书里按照企业发展“快”“精”“强”“新”“稳”的逻辑,把每个小案例的位置安排得非常妥帖,这么多小故事又浑然组合成了一个大故事,这其实也是一种战法。

写企业经管书的作者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学校的学者,他们会写些理论方面的著作;第二类是经管作家,他们会以一些创新观点写出一些畅销书;第三类是企业家,他们往往会写一些个人传记类书。吴婷应该是另外一类,她做过媒体,读过商学院,现在又自创嘉宾商学,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记者、导演和作家,她的书也反映出她的这些特色。由于视角广泛,她的书也适合更多的读者。

谈到工商教育,我总觉得它应该向医学院学习。医学院的老师往往把教学和临床结合起来,原因很简单——看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光说不练不行。医学院里还有一个会诊制度,就是医生们围绕着病人的治疗进行集体研究,最后提供一个治疗方案。我觉得商学院也应如此,教师们要深入企业,多做案例研究,也要请成功的企业家登台讲课,还要让学员们深入企业,现场学习。令人高兴的是,我国今天的工商教育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

中国有270多所商学院,每年招生人数有约4万人。美国的商学院每年招生人数有14万人,印度有20万人。乍看起来,我们和它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如果把我国方兴未艾的民间工商教育加入计算,那么我国工商教育的规模可能就超越它们很多了。我国大量的年轻企业家都非常热情地、不拘一格地投入了工商教育,他们往往不为学历,积极参加各种企业教育培训,从学习中增加知识和见识,从学习中结交朋友和获取信息,这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过去40多年,我国企业界人士读了不少国外的经管书籍,对许多国外企业家的故事和名言都耳熟能详。今天已是中国企业的时代,和我国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样,我国独具特色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也基本成型。我们既有学校里的学者们对管理理论进行构筑,也有一些经管作家们写的具有创新观点的畅销书,更可喜的是,这几年我国成功的企业家也拿起笔写出了他们的创业故事。这些既是时代造就的,又是我们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吴婷这本书,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够和吴婷一起,多多记录自己企业里的故事。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