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认识张晓萌是在她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她在答辩中表现出色,给我和其他评委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记得我当时问她,工作问题定了吗?她说要去人大马院,我说那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2013年我们一起去雅典参加世界哲学大会,看到了她在国际会议上的学术交流和对话能力。她到人大工作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很多,但对她的学术进步和政治进步我还是很注意也是很欣慰的。
她多年来专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本专著《超越与回归: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是她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前沿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演进逻辑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化思考、积淀的学术成果,也是她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用心之作。张晓萌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北京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术背景深厚,知识结构合理,学术视野开阔。从本书的学术定位和理论架构来看,她正在更深入地思考和融合学术背景,并在政治哲学的国际前沿研究和政治哲学建构方面进行探索。
本书以“超越”与“回归”为主要线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全面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理论缘起、学理分梳和总体图景。纵向地看,本书立足于“正义史”的政治哲学语境,注重在思想史中把握正义理论的生成和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展开。横向地看,本书注重从当代正义理论语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图景中的正义向度和视域,揭示和开启马克思主义正义主题。在此基础上回到马克思的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和资本逻辑批判,进而揭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向度及其基本结构和原则。
作者力求全面审视从马克思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正义理论图景。在“超越”马克思的部分,本书聚焦马克思主义正义主题,尤其是讨论了法权正义与道德正义问题,话题涉及正义话语及其合法性、道德和非道德立场阐释等;聚焦当代正义理论语境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转向,尤其是讨论了平等与分配正义问题;聚焦国外马克思主义图景中的正义向度,尤其是讨论了激进平等主义的正义、承认正义理论,以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全球分配理论中的正义向度,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正义主题的多元化阐释。在“回归”马克思的部分,本书探究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生成路径,考察了正义理论与资本批判的关系,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向度,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探索。这里涉及了人的解放、异化劳动、资本逻辑、社会生产领域的正义、历史发展运动领域的正义、社会结构与制度变革领域的正义,以及总体正义与生产正义等。对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规律性探索和整体性把握,使得“超越”马克思与“回归”马克思的内在逻辑达成一致。
张晓萌博士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可贵的学术品格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本书是她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领域深耕的成果,一方面展现了她扎实的哲学功底和宽阔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她的国际前沿研究意识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深入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透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建构,是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贯思路和显著特色。我认为,作者在本书中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建构立意深远。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取向,是对政治哲学传统中关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的理论超越和进阶。“超越”与“回归”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中两条并进的路径,并以此构建起极具延展性和包容性的理论体系。
第二,当代政治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开阔。本书充分结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思想家关于正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作者在本书的写作中阅读和引证了厚重而翔实的参考文献,为本书理论结构和思想观点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本书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建构和流派学说的归纳上,又突出地体现在理论观点的提炼上,例如关于正义理论生成路径的展示、正义理论三维向度的总结等等。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取得创新,必须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剖析和思想阐释,方能构建起严谨致密、完整自洽的逻辑回环,本书充分体现了对于这一研究方法的扎实运用,也展现出作者勤勉求实的研究品格。
本书所尝试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路径,不仅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历程考察做出了有益探索,也为当代政治哲学中的正义理论建构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借镜。因此,本书的出版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发展将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我一直关注张晓萌博士的学术成长,非常期待她能够在新的研究领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
是为序。
马俊峰
2019年秋于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