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绪论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正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在70年代和80年代形成夺人之势并震慑整个思想界。后现代主义认为,在今天的世界里,各种各样不稳定、不确定、非连续、无序、断裂和突变现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们的意识:它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当今的时代已放弃了制定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模式的努力,新的范畴如开放性、多义性、无把握性、可能性、不可预见性等等,已进入后现代的语言。在后现代,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的基本观念;后现代的多元性是一切知识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本质。作为与后现代性对应的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在体裁上解构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形成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产物,玩弄语言游戏;崇尚所谓“零度写作”,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突出的是多元变化的技巧;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构成不确定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