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
这是一张古罗马建筑的复原图,它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罗马一开始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村庄,由于不断的改革,武力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服了埃特鲁里亚人、高卢人、迦太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于公元2世纪哈德良皇帝在位时版图最大,地跨欧、亚、非三洲。罗马帝国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罗马文化是在定居于意大利的部族埃特鲁里亚人文化和希腊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发展的结果,对后来欧洲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很大。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埃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世纪~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可以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
公元1世纪中叶,出现了十字拱,覆盖着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由于无需再建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宽敞。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隆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古罗马时期的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2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1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1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五六年时间就建成。虽然这个大角斗场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2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独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神庙后墙上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重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这种混合柱式是爱奥尼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的结合。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柱式,并根据新的条件把它大大地加以发展。
公元前4世纪,受在意大利境内的希腊城邦的影响,罗马人已经开始使用柱式,并且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的柱式——托斯干柱式。以后,匠师们为了解决希腊柱式同罗马建筑的矛盾,发展了柱式。
罗马大型公共建筑多用券拱结构,支承券拱的墙和墩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长期实践的结果,产生了后来被称为券柱式的组合,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都是这样。他们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的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的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四分之三个柱径。从构图上看,方的墙墩同圆柱对比,方的开间同圆券对比,富有变化。
罗马的多层建筑物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
罗马建筑远比希腊的高大,而柱式简单地等比例放大,会显得笨拙、空疏,而且失去尺度。因此,科林斯柱式受到重用,罗马还流行一种新的复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柱头之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
罗马柱式的规范化程度已经很高。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就用很大的篇幅研究了柱式。《建筑十书》作于公元前1世纪,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他指出,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并把这个主张贯彻到各个方面去。
维特鲁威按照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他详尽地总结了希腊晚期和罗马共和时期柱式的经验,并且总是把以数的和谐为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同以人体的美为依据的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统一起来。15世纪之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成了欧洲建筑师的基本教材。
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包括神庙、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广场、会堂及内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等多种。古罗马的柱式也由古希腊的三种发展为五种。
由于古罗马公共建筑物类型多,形制相当发达,样式和手法很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科学理论,所以对后世欧洲的建筑甚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凯旋门
凯旋门是古罗马及以后的欧洲封建帝王为炫耀武功而建的一些纪念性建筑,通常建造在军队凯旋的大道上。它的中央是一个高大的拱洞,有的在两侧还各有一个较小些的拱洞。它一般用石头砌成或用混凝土建造,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墙上刻有铭文和浮雕,墙头还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马车。古罗马有三大代表性凯旋门,即提图斯凯旋门、塞维鲁斯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其中以君士坦丁凯旋门最著名。
泰塔斯凯旋门位于罗马广场的东南角,图为其前立面,外形庄严。
提图斯凯旋门
年代最早的一座是提图斯凯旋门,建于公元81年,用以纪念提图斯(公元79~81年在位)成为皇帝之前于公元70年率军剿灭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叛乱的战功。这是一座单券洞凯旋门,高14.4米,宽13.3米,厚约6米。整个建筑造型严谨,气魄宏伟,高高的外加台基和女儿墙增加了凯旋门的稳定、庄严的感觉。在这座建筑场上,罗马人创造性地采用了券柱式的构图方式,使凯旋门的造型更为丰满、美观。此外,在这座凯旋门上,罗马人使用了一种新的柱式,叫组合柱式。它的柱头是在科林斯柱头上叠加爱奥尼式卷涡,豪华雍容。这种柱式后来与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和托司干式一起并称为五大古典柱式。
提图斯凯旋门上装饰有两块精美的大浮雕,记载的是提图斯征服犹太人、攻克耶路撒冷的战功。浮雕布局合理,主题突出,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
塞维鲁斯凯旋门
建于公元203年的塞维鲁斯凯旋门是用来纪念塞维鲁斯皇帝(193~211年在位)在公元195年和公元197年两次东征远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安息帝国的胜利。塞维鲁斯凯旋门宽25米,高23米,厚11.9米,是一座三拱式凯旋门,被认为是现存同类建筑中的精品。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共有三个拱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雄伟,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君士坦丁战胜马克森提之后,于公元312~315年在大角斗场西南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凯旋门。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厚7.5米,高大宽厚,气势雄壮。这座凯旋门的基本骨架,就是八根用整块石料凿成的科林斯式的圆柱。正面由四根圆柱划分成了三个间隔,中央即大拱洞门,左右各有一个小拱洞门。女儿墙正中墙面镂刻铭文。在每个科林斯柱的柱顶都立有圆雕人像。左右墙面,装饰有高浮雕群像;下面左右柱间的拱洞上,有精细的雕像带,上面装饰有大型的勋章。这些雕刻使坚实厚重的凯旋门既雄伟庄严又精美生动,是建筑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广场
罗马的城市里,一般都有中心广场。罗马城里著名广场最多,如威尼斯广场、纳沃那广场、西班牙广场、恺撒广场、罗曼努姆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等。
图为古罗马广场的复原想象图局部。
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是罗马城中公共建筑云集的场所,是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心。神庙、市政府、市场、集会场、体育场等公共建筑都分布在广场周围,成为市民集会和交易以及城市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罗曼努姆广场
罗马城中心,巴拉丁山和卡比多利山脚下的罗曼努姆广场大体呈梯形,长约115米,宽约57米。广场完全开放,城市干道从广场穿过。广场周围的建筑比较零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建筑物都是独立的。
这座拉图真广场上的纪功柱高43米,基座是爱奥尼柱式,柱头是多立克柱式。
广场的西北端有塞维鲁斯凯旋门、协和神庙和农神神庙等。
广场的西南侧是尤利亚巴西利卡与卡斯托尔和波鲁克斯神庙。孪生兄弟卡斯托尔和波鲁克斯是传说中罗马的守护神,曾在公元前496年的一次战斗中挽救过罗马。
广场的东北侧由艾米利亚巴西利卡和元老院围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政治决策的场所。
恺撒广场
共和末期,恺撒擅权之后,在罗曼努姆广场边上造了一个恺撒广场。这是一个封闭的、按完整的规划建造的广场。小店和小作坊没有了,只在广场两侧保留了高利贷者的钱庄和雄辩学家讲演的敞廊。后半部的围廊式维纳斯庙,前廊有八根柱子,进深三跨,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广场中间立着恺撒骑马镀金青铜像。恺撒广场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形制。
奥古斯都广场
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在成功击败了共和派的反抗后,建立了个人的独裁,并成了古罗马的第一位皇帝。他在恺撒广场旁边造了奥古斯都广场。它比恺撒广场更进一步,纯为歌功颂德,只在两侧各造了一个半圆形的讲堂给雄辩家用。
奥古斯都广场周边的围墙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厚1.8米,高度竟达36米,把它同城市完全隔绝。墙外是贫民窟,墙里则是大理石的建筑物,满是金光闪闪的雕刻品。
图拉真广场
统一了罗马全境的图拉真,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形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多层纵深布局。
图拉真广场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进门是长120米、宽90米的广场,两侧敞廊在中央各有一个直径45米的半圆厅,形成广场的横轴线,使宽阔的广场免除了单调感。在纵横轴线的交点上,立着图拉真骑马镀金青铜像。
这个广场的底部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这是古罗马最大的巴西利卡之一。巴西利卡的两端有半圆形的龛,强调了它的轴线,也就是强调了它和广场的垂直关系。屋顶上覆盖着镀金的铜瓦。
乌尔比亚巴西利卡之后是一个小院子,中央立着一根连基座总高达35.27米的纪功柱。柱子是罗马多立克式的,高29.55米,底径3.70米。柱身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分18段,里面有石级盘旋而上。柱身有全长200米以上的浮雕带,绕柱23圈,刻着图拉真两次远征达奇亚的史实。柱头上立着图拉真的全身雕像(1588年改为圣彼得雕像)。巨大的柱子从小小的院落升腾而出,加强了人们对皇帝的崇拜之感。为了显示和强化柱子的高度感,浮雕带渐上渐窄,下面宽1.25米,上面只有0.89米。
穿过这个院子,又有一个围廊式的大院子,中央是台基高高的庙宇,围廊式的,规模很大,正面也是八根柱子。这是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是整个广场的艺术高潮所在。
从罗曼努姆广场到图拉真广场,其广场建筑形制的演变,清晰地反映着从共和制过渡到帝制,皇权一步步加强的过程。
剧场
罗马的剧场,形制从希腊而来。但早在共和时代,大多剧场已不再依山势建造,而用一系列放射形排列的筒形拱把观众席一层层架起来。古希腊的剧场都因山就势而造前低后高的观众席,因此城市的选址和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古罗马用拱券把观众席架起来之后,则不必借用山坡。券拱技术为建筑和城市布局争得了主动权,剧场的位置摆脱自然地形的限制而自由了,多造在城市中央,城市的选址也少了一种限制。
罗马人的剧场就像希腊晚期的剧场一样,是椭圆形的一半,截去这一半的是一堵高墙,高墙前面的平台是演员们表演的舞台,舞台后面的化妆室扩大,成为一幢庞大的多层建筑物。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层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每层之间有环廊,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萨布拉塔环形剧场
萨布拉塔考古遗址,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西的地中海岸边,距萨布拉塔市中心1.5公里。萨布拉塔的罗马环型剧场与其他各地的罗马剧场建筑外形十分相似。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萨布拉塔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罗马的马塞卢斯剧场平面呈半圆形,舞台为矩形。
公元前46年,萨布拉塔并入罗马非洲部分版图。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间,萨布拉塔作为非洲内陆和罗马帝国本土之间的转运港口,盛极一时。这座剧场为三层拱券式建筑,半圆形的观众席包围着立在剧场中央的高大幕墙,具有典型的希腊式剧场的特点。但是它的观众席并不是像古希腊那样依山而建,这又体现了罗马剧场建造的自由灵活。底层的拱券高大结实,墙体粗重,作为观众席的主要承重结构,内部设有半圆形和长方形的休息厅。精美的科林斯式柱不仅在上面两层的观众席中起支撑作用,同时形成回廊区域,方便人们走动,体现了建筑构件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马塞卢斯剧场
恺撒时期设计并于公元前13年奥古斯都在位时落成的马塞卢斯剧场,是剧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建造在台伯河边的一处平地上,高耸的观众席是由一系列同心混凝土环形拱廊一层一层地架起来的,不像古希腊剧场选址那样受制于自然地形,使得剧场的建筑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大胆地建筑在平地上。
马塞卢斯剧场观众席的外立面分为三层,均用大理石装饰。马塞卢斯剧场的观众席直径达129.8米,可以容纳将近两万名观众,是罗马最大的一座剧场。它的半圆形乐池直径约37米,后方是一个高大的具有三层柱廊和阳台背景的豪华舞台,上方还有挑出的屋盖,这些也是古希腊剧场所不具备的。
角斗场
角斗场又叫斗兽场,起于共和末期,遍布罗马各城市,角斗场是贵族观看奴隶与野兽、奴隶与奴隶角斗厮杀的地方。
科洛塞大角斗场
科洛塞大角斗场是古罗马最著名的角斗场,无论是规模、技术水平还是艺术风格,都是古罗马建筑最伟大的代表。大角斗场是一座非常庞大的椭圆形建筑,最大外直径188米,整个建筑周长520米。中心是一个中央“表演区”,周围有60排阶梯座位的观众席,可以容纳八万观众。观众席分荣誉席(或称贵宾席)、骑士席和平民席等五区。看台上下五个部分,有80个出入口。大角斗场的表演区比贵宾席低五米多,周围还有铁栅栏,以保证观众安全。表演区的长短轴直径分别为87.5米和55米,其下方是地下室,用来关押野兽和角斗士。有时表演区也会被放满水,以表演可容三千人的海上战斗。
大角斗场的外观非常雄伟,高48.5米,分四层。下面三层是拱形回廊,每层由80个拱券组成,每两券之间立有壁柱,从第一层起,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上面第四层是开了一些窗洞的顶楼。拱廊使大面积的平坦墙面避免了单调呆板。三层不同的柱式没有任何实用意义,但它们的存在美化了大角斗场的外观,使整个建筑富于变化,既雄伟宏大又装饰精美。顶楼也有同样多的立柱作为装饰,富于节奏感。
在椭圆形长短轴的每端都有一个大门,这四个主要出入口可直抵竞技场地。每层阶梯下面都布置有同心圆形的走廊。每隔一定间距有一定纵向的过道,这些过道呈放射状分布到观众席的斜面上,方便观众快速就座和离场,不至于发生拥挤。
罗马大角斗场是西方古代最大的建筑,角斗场可容纳5000人。
由于顶层有梁托支撑,上面可以搭起遮篷,观众们可以免受日晒雨淋。
科洛塞大角斗场坐落在罗马皇帝尼禄为消遣而挖掘的人工湖原址上。在湖底沼泽上打六米多深的地基,为排水而探索出来的方法,也表现了罗马人的技术成就。
科洛塞大角斗场建在平坦的场地上,规模巨大,约有十几层楼高,观众席的结构是真正的杰作。
建筑家们使用材料也非常合理,基础部分用坚致的熔岩为骨料,墙用凝灰岩,拱顶则用比重小的浮石。大角斗场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结构、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谐统一,其建筑水平更是令人惊叹。在欧洲的许多地区直到千年以后,才出现了同等程度的建筑。它用砖石材料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建成的跨空承重结构,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立柱与拱券的成功运用,丰富了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神庙
罗马人所建造的神庙与希腊人的有所不同。罗马神庙一般都建在城市里,大多不用围廊式而用前廊式。神庙建在高高的墩座上,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前面只要通过台阶就容易进入正殿,正殿前是纵深的门廊,门廊的柱廊延扩到神庙周围。罗马神庙中最典范的建筑是万神庙。
万神庙
罗马万神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的一个完美典范。
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在意大利罗马兴建了作为奉祀诸神神殿的万神庙。它是罗马的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隆技术的代表。19世纪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穹隆顶建筑。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主体呈圆形,环状的墙体厚达六米。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圆形大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依次照亮墙壁、神龛,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另外,这个天窗也极大地减轻了穹顶的重量。
穹顶内部还做了五层凹格,凹格的面积逐层缩小,衬托出穹顶的巨大,打破了视觉上的单调感,并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感觉。大理石的地面使用了格子图案,并在中间稍稍突起,当站在庙宇中间向四周看去时,地面上的格子图案会变形,给人造成一种大空间的错觉。万神庙圆形主体的前方有一个宽34米、深15.5米的柱廊,共有16根柱子,每根都是用整块的花岗石制成,柱子高达12.5米,底部基座的直径有1.43米。
万神庙整幢建筑都用混凝土浇灌而成,古罗马人当时使用的混凝土是来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种骨料。在建筑穹顶时,将比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逐渐选用比较轻的骨料向上,到顶部时只使用极轻的浮石。另外,穹顶的厚度也随高度而逐渐变薄,从穹顶根部的5.9米厚一直减少至顶部的1.5米厚。
万神庙的内壁没有窗户,用彩色大理石以及铜板装饰,地面铺设有灰白色的大理石。风格富丽堂皇,庄严华美。
万神庙的建筑把罗马人的拱券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显示了罗马人卓越的创造力和工程技术水平。它的宽广阔大的空间、巨大的圆顶令人赞叹,它简洁洗练、和谐优美、恢宏博大的建筑风格,堪称世界建筑上的经典。
福尔图纳庙
福尔图纳庙又称罗马博阿姆留广场长方庙。福尔图纳是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这座建筑是罗马与古希腊完美融合的典范。
福尔图纳庙由长方形的墩座托起,正面采用正中的四柱式立面,高大的石砌扶墙与古希腊的帕加马剧院舞台部分相同,爱奥尼廊柱环绕着神殿内堂,显得威严和神秘。
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在建筑形式上更加关注外观的精美和艺术表现力,他们为之增加装饰性,使得建筑不仅气势磅礴,更有一番高贵典雅华丽的韵味。在建筑工艺上,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方式,在精细程度和实用性上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石灰混凝土的应用,使建筑获得了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方形神殿
法国尼姆市的尼姆广场上最鲜明的建筑,是一处古罗马名胜——方形神殿,也是罗马神殿的典范。
方形神殿由古罗马著名的设计师让-麦克尔·威尔默特设计,为六柱式,即正面有六根圆柱。科林斯式的圆柱柱身精巧,顶部雕刻有精美的忍冬草,玲珑轻巧,中楣同样布满精雕细刻的纹饰。简单的结构融合细致的雕花,营造出方形神殿典雅端庄的气质。
公共浴场
公共浴场是罗马人的发明。古罗马人常利用浴场来做社交场所。罗马人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建筑群。公元2世纪~3世纪,几乎每个皇帝都在各地建造公共浴场。
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墙体甚至屋顶都贴着混凝土砌的方形空心砖,形成管道,从地下的锅炉输入热烟,为此较早地抛弃了木屋架,成为公共建筑中最先使用拱顶的建筑物。地面用砖垛架空,下面通热烟,由于建筑的墙、屋顶和地面都能散热,内部温度很均匀。
卡拉卡拉大浴场
卡拉卡拉大浴场热水浴大厅的跨度达34米,显示了古罗马人拱券技术的伟大成就。
由塞维鲁皇帝及其子卡拉卡拉皇帝建造的位于罗马城南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完成于217年,是罗马城最大的浴场之一,可容纳一万多人。它长228米,宽116米。其中心部分是采用混凝土交叉拱结构屋顶的冷水浴大厅,长55.8米,宽24.1米,高33.9米。大厅长边一侧是一个游泳池,长65米,宽29米。大厅另一长边的一侧是一个长方形温水浴室,左右各有一个温水浴池,再向内是热水浴室,其顶部是直径几乎与万神庙相当的大穹隆,高达49米。热水浴大厅的圆形平面一半凸出主体建筑,另一半与其他空间过渡,连接十分流畅。周围分布着蒸汽浴室、按摩室、更衣室和健身房等辅助用房,地下还设有勤杂用房。主体建筑周围分布有图书馆与演讲厅、体育场和花园等。
卡拉卡拉大浴场的主要成就是其结构十分出色。其核心温水浴大厅,是横向三间十字拱。十字拱的重量集中在八个墩子上,墩子外侧有一道横墙抵御侧推力,横墙之间跨上筒形拱,这样既增强了整体性,又扩大了大厅。
浴场的功能很完善,各种用途的大厅联系紧凑。由于有小天井和侧高窗,所有重要的大厅都有天然照明。浴场有集中供暖。热水浴大厅的穹顶在底部开一周圆窗子,以排出雾气。锅炉房造在地下室里。另有图书室、演讲室、健身房、运动场和商店等,能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浴场的内部空间组织得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冷水浴、温水浴和热水浴三个大厅串联在中央轴线上,两侧的更衣室等组成横轴线和次要的纵轴线。主要的纵横轴线相交在最大的温水浴大厅中,使它成为最开敞的空间。浴场的内部空间的流转贯通、变化丰富。把卡拉卡拉大浴场同万神庙比较,可以看到结构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建筑的空间艺术,从单一空间到复合空间,空间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浴场内的装修十分豪华,全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装饰豪华排场,金碧辉煌,内外墙壁上布满着出于名家之手的绘画和雕像,令人有置身于美术馆的感觉。
住宅与宫殿
罗马的城市居住建筑大体分两类,一类是沿袭希腊晚期的天井式的或称明厅式的独家住宅,另一类是公寓式的集合住宅。天井式住宅的中心其实是一间矩形的大厅,屋顶中央有一个天井口。白天阳光可从天井口射入,夜晚可观赏星星,为接收雨水,在地上相应有一个池子。大厅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它后面是三间正屋,侧面有一间餐厅,富有装饰。此外有书房、藏书室和卫生间等。卧室一般在侧面楼上。
有一些大一点的住宅,在后面还有一进宽大的内围廊式院子。院里有花木和喷泉、水池,主要房间在花园周围。由天井到穿堂再到后院,由于层次上的变化,也产生了光线明暗的戏剧性变化。
庞贝古城住宅
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使庞贝古城于1900多年前毁于一旦。但庞贝古城在沉睡了1600多年之后,又重见天日。由于火山尘砾的保护,庞贝城当年的城市结构、建筑装饰等都得以保留原样,使得挖掘出来的庞贝古城犹如天然博物馆。
韦蒂住宅大约修建于公元前200年,位于意大利古城庞贝。这是典型的天井式住宅,中央天井是住宅中心,带来了充足的阳光。廊柱围在天井四周,朴素庄重。另外还有幽静别致的花园,颇具浪漫风情。与希腊式的院墙不同,它采用了内围廊的模式,艺术表现力得到加强,美观实用。
斯达比阿住宅也位于意大利古城庞贝。庞贝城具有完整的供水系统。泉水从城外山上通过高架渡槽引入城中水塔,通过供水管再分流到城中各处。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水的储存使用能力有相当发展了。这也正是斯达阿比住宅的特色。
俄罗斯画家勃留洛夫在《庞贝末日》中展现了庞贝古城掩埋在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岩浆灰中。
斯达阿比住宅是典型的天井建筑,长方形的天井口位于屋顶中央,正对着下方的是一个方形蓄水池,水池四角立着四根柱子。这就是维特鲁威式列柱天井,是古希腊建筑艺术在罗马的新发展。
奥斯蒂亚住宅
古罗马的普通民众住宅在罗马城中没有留存,但在罗马的港口卫星城市奥斯蒂亚,却有一些这样的住宅较好地保存下来。有研究认为这些住宅与同时代罗马住宅应无二致,是研究和了解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重要证物。
罗马皇帝哈德良的行宫占地80万平方米,建筑极其奢华与富丽。
从历史记载和奥斯蒂亚的遗物来看,当时人口众多,土地紧缺,罗马的普通民众主要居住在一种被称做“岛”的多层公寓中,这种公寓大多三至五屋,其中一层一般用作商店,二层以上住家,楼上住户有阳台,与现代公寓相似。这些公寓大多没有单独的厕所,人们必须使用配有大理石坐坑的看上去比较舒适的公共厕所。
当时的高级住宅区比较风行台阶式住宅,即把几进院子放在几个高度不同的平台上。有时甚至在地势低的地方先砌拱券,再把院子架在上面。拱券之下,夏季阴凉,被称为夏室。这种建筑方式在意大利府邸和高级住宅中被沿用下来。
由于城内的拥挤,奴隶主上层大多到郊外建造别墅,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台阶式布局,逐渐形成了意大利园林别墅的基本特色:沿山坡修筑几层平台,台上对称布置建筑物和花圃,最高一层是主体建筑物;几何形是花园的构图基础,有轴线而不太强,流水顺坡而下在台阶外跌落成小瀑布。
各式各样的宫殿
罗马皇帝的宫殿大多集中在巴拉丁山。巴拉丁山在城中心罗曼努姆广场南侧,是罗马城最古老的核心。帝国初期,山上是上流社会的住宅区。从奥古斯都开始,皇帝们陆续在山上建造宫殿。
巴拉丁山上的宫殿以杜米善皇帝的宫殿布局最完整谨严,各部分分别有轴线,中央部分前后多进,最后的朝殿十分宽敞。
也有一些皇帝的宫殿并不建在巴拉丁山上,如尼禄(公元54~68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在位)等。大斗兽场的地址本是尼禄的皇宫“金屋”花园中的水池。“金屋”被图拉真浴场压在了底下。16世纪时部分地挖掘了“金屋”,发现它的厅堂、卧室、起居室等等的空间和装饰极为复杂,对当时及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奥古斯都皇帝陵墓位于罗马城西北部,建在方形的台基上,是座环形建筑。
哈德良的离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离宫中有宫殿、庙宇、浴场、图书馆、剧场、敞廊、亭台、水榭等。
4世纪初,罗马皇帝戴克利提乌姆也建造了一所离宫,四面有高墙和碉楼,分为四部分,皇帝的正宫规模宏大。
罗马的陵墓
罗马的陵墓式样极多,几乎汇集了历史上的各种样式,其中最为隆重的当属继承自埃特鲁里亚人的台形陵。
奥古斯都皇帝陵墓
罗马首任皇帝奥古斯都的陵墓位于罗马城西北,台伯河东岸。陵墓采用一个巨大的、直径88米的圆柱形底座,高度达44.5米,蔚为壮观。外墙是用混凝土做成,表面用长方形石灰石装饰。建筑的内部被分成同心的多个厢房,并用泥土填满。
哈德良皇帝陵墓
哈德良皇帝的陵墓与奥古斯都皇帝陵墓隔台伯河相望。陵墓长89米、高15米的方形基座上是一个直径64米、高21米的两层圆台,圆台中央立有高塔,塔顶是象征哈德良的阿波罗战车雕像。这座皇陵又称“天使堡”。
在中世纪,每当罗马受到外敌入侵时,“天使堡”便成为教皇最方便的避难所。因此,教皇下令在梵蒂冈和“天使堡”之间修筑一道墙。从外边看,这只是一堵墙,但实际上这是一堵空心墙,即一条暗道。
现在,“天使堡”是一座以收藏古代兵器而闻名的博物馆。
古罗马的其他建筑
古罗马还有许多伟大的工程。
加尔桥
加尔桥位于法国加尔省。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尔桥位于法国南部尼姆市的加尔河上,始建于公元前20年左右,是古罗马人为解决从50公里以外的尤塞斯向尼姆城供水而建筑的水利工程。
加尔桥造型雄壮,三层叠拱横跨加尔河谷。桥高49米,长274米,另有50公里长的输水道。加尔桥为三层拱桥,底层有6个拱门,长约142米,高度为22米,间距16~24米。中间层有11个拱门,长约243米,间距19米。上层有35个拱门,间距为4.6米。上层总高度为7.4米(含水道高),拱跨也很小,因而实体部分占较大比重。这座拱桥及长长的输水道也是罗马人高超建筑工艺水平的代表。
高架引水渠道
这座古罗马的引水渠堪称人类创造的伟大奇迹。
西班牙著名古城塞哥维亚,位于西班牙中部山峦起伏的石灰岩山脉谷地,古罗马时期曾是古罗马版图的一部分。位于市中心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渠道,是塞哥维亚最古老、最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建筑,它是古罗马人智慧与高超技术的精彩体现。
这座引水渠建于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公元53~117)时代,至今保存完好。引水渠用土黄色花岗岩干砌(不用灰浆)而成,坚固异常。引水渠全长894米,分上下两层,顶端是输水道。引水渠共有128个拱券,最大高度约为30米。至今水渠内仍然流水淙淙,不愧为古罗马水利工程的杰作。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形体。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为结构,又作为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渐趋衰落。15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19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
罗马建筑的优点在于其实用性,类型多样,形制成熟,功能良好。罗马建筑的结构技术十分杰出,从而获得了宽广的内部空间,使建筑物能满足各种复杂的要求。罗马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古罗马强大的实力和罗马人伟大的创造力。古罗马建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建筑都有深远、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