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再版序
在该书的中文简体版再版之际,我借此机会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在长达好几年的岁月里,我陪伴过很多孩子。当时我白天会在各处开讲座,晚上赶回写作班教书。在孩子们写作文的空当,我到隔壁的教室与需要帮助的孩子谈话。有时,我还陪着孩子们读书、吃饭。也许你会好奇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一则当时的我精力非常旺盛,二则我也是真的喜欢与这些孩子相处,丝毫不觉得疲惫。如今回首那一段时光,这些孩子为我留下了许多回忆,我感叹生命中竟有一段路这样走过,让我能在回忆里不断重温。
当时我四十多岁,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写作班的教学中,一部分精力投入大量的提升自我的学习中。我之所以可以兼顾二者,一是因为我在写作班的教学有空当,可以用来学习;再是因为在教学、和孩子相处时,我可以印证自己的所学。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内在日益增长对人的接纳能力,爱他人的能力,也拥有接纳自己、爱自己的能力。这些内在能量的扩充,与我同孩子的相处经验必定相关。
如今我认为自己的能力,可能比当年强大了,洞见也应是更全面了,但是我的年纪也增长了,已经没有那样的体力和精力,去陪伴那么多孩子了。过去的轨迹能留在书里面,现在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内心充满感恩。
在写作班教书十余年,我带领过不少孩子,这些经历分别留在《麦田里的老师》,以及《心教》这两本书当中。其中《麦田里的老师》曾获得《中国教育报》影响中国教师的十大好书,当时我想让教育书写得更完善,将有些想法呈现得更详细,所以后来有了您手里的这本书。
至今,我仍记得小柏写作文的样子,我与小柏母子谈话的教室,小柏被触及内在的神情,还有小柏跟我说的故事。当时,小柏就读中学一年级,如今小柏已经是大学生,去年中秋他送柚子给我,已经长成翩翩美少年。他跟我谈着大学的生活,还有他如何重考转系的原因,还有他交了女朋友,对比当年那个中学生,仿佛岁月瞬间就压缩了。
还有当年四岁的小桐,母亲说他无法安静,无法专注地与人对谈,但是他能专心看绘本,能专心与我谈心里话,也能坦然流出悲伤的眼泪。如今他已经是中学生了,偶尔,他会跟我聊课业压力,聊学校老师上课情景,还有他所学的新事物。从四岁成长到十四岁了,像棵小树苗枝干茁壮了,我没问过小桐是否记得当年他与我的对话,当年他与我分享《怪兽阿抖来了》,那些都不是很重要,也许都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
《心教》一书中的孩子,还有见面的是芷妍,她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了,去年来找我叙旧,谈及过去勇敢前行的时光,仍然忍不住为自己流泪,欣赏自己一路以来的努力。
我虽然现在和书中的有些孩子没再见面了,但是我每年教师节还是会收到他们的祝福,比如阿楠不忘记在教师节寄送贺卡祝福我,我至今仍记得他的眼神,记得他写作文的内容,记得他听故事的神情,记得他哈哈大笑的样子。
书中的明槿我更是印象深刻,虽然后来我们没再见面了。我记得明槿喜爱的小说,喜欢吃的食物,也记得陪明槿考试的那段时光,尤其是有一次我和眀槿约好见面,明槿忘了时间没来,事后打电话问我借电脑,我在夜车上与她通电话。还有明槿与妹妹的争执,我夜里十一点赶去她家,处理明槿与妹妹的冲突,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回去。我记得台湾学思达创办人张辉诚曾分享我处理明槿冲突的那一段,我对明槿说的话让辉诚落泪,并且制作成教案分享,当时,这本《心教》受辉诚大力推荐,他也经常引用里面的对话案例。我与明槿的缘分好多年,我陪着她们姊妹吃饭,陪着她们读书与谈话,还有一次在公园散步的时候,接到明槿母亲的电话,我驻足在花园前面讲电话,从黄昏讲到夜幕降临。还有我父亲车祸住院期间,明槿到医院探望我,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我随时需要她都会在……
这本书唤起我许多回忆,那些如梦似幻的过往,不是我跟孩子讲了什么话,而是我那么投入与孩子联结,生命中存有那些片段真美。
不只是与孩子的联结。我在书中看见诸多线索,是从萨提亚模式的学习,之前在山中学校的浸润,让我心胸与眼界较宽,转化成教育上的几个脉络,比如5A情绪照顾,沟通中停顿之必要,学校与家庭主文化建立,正面好奇的缘由与使用……都重新让我温习走来的印记。
我要感谢书中这些孩子,给我一个机会丰富我的生命,感谢启发我教育之心的程延平,还有我的萨提亚导师贝曼,以及给我最多身教的父亲。也谢谢这本书的读者们,愿意参与我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