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橡皮综合征”到底有哪些影响
某日,班主任在家长群里转发了一张图片。我扫了一眼,莫名地被戳中胸口,“噗”的一下把刚喝进嘴的果汁喷满手机屏幕。
辅导作业的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再拆穿了。
说起这张火爆的“橡皮定律”图,源于一位退休教师在朋友圈发的一条说说。大意是:家长可以通过橡皮判断孩子上课有没有走神儿,并随机配了5张“实物与上课状态”的对比图,让家长对号入座。
根据橡皮受虐的症状,有“铅笔文身型”“标本切片型”“粉身碎骨型”“离家出走型”……总之,就是没有“用完再换型”。班主任的意思是让我们家长照着图“自检”,从一条条留言来看,好多家长的情绪有着不大不小的波动。
我看着手机,一下子憋不住笑,默默地猜想着,我家女儿的橡皮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一年级刚入学,根据学校下发的文具清单(请在文具盒中准备:3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我全套照搬,给女儿置办齐全了。
但很快,我发现女儿的文具盒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化。比如,有时装回的铅笔肯定有一支不是我买的;前天才装在笔盒中完好无损的橡皮,可能次日就缺了半截……我曾天真地认为,这是一年级小豆包的正常现象,直到这张“橡皮定律”图的出现。
忽然觉得,辅导作业的时候,橡皮也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杀手。
盼望着,终于盼到了神兽放学回家写作业。
不过,作为一个接受过科学育儿教育的中年母亲,是不会偷偷翻看女儿的文具盒的,呵呵,我是光明正大拿来看的。果然,真相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次,文具盒里根本没找到我想要的橡皮。
我正要开口发问,突然看到女儿盯着作业本手足无措。
“怎么了?有题目不会做吗?”
“不是。”女儿支支吾吾地摇摇头。
“那是写错了?赶快拿橡皮擦掉啊!”我旁敲侧击,只想快点儿证实自己的预判。
“我……我的橡皮不见了。”说着,女儿张开嘴,准备用手指头沾点儿唾沫往作业本子上戳。
看到这一幕,我气急了——果然不出“图片之所料”!
我想大声呵斥女儿一顿,但还是生生忍住了——仔细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好像也没有一块橡皮能倔强地活到最后。
“喂,你的文具盒在做‘布朗运动’吗”?
所谓的“布朗运动”,就是不规则运动,永远不知道她的文具下一秒是什么状态。
女儿看着我,又看看文具盒,一边露出幽怨的眼神极力辩解,说是谁谁谁把她的橡皮拿走了,一边泪珠像断了线似的顺着脸颊滚下来。
我脆弱的小心脏还是不够坚强,瞬间爆发想哄一哄她的冲动,但还是为了以后文具不再丢失或弄坏,跟她冷静地谈了谈人生。
“制造一块橡皮容易吗?18世纪发明了橡皮,19世纪才能让普通人买到,还不一定买得起……”我像模像样地给女儿科普着。
接着,我又提出要签个“协议”,决定对女儿的“主人翁精神”定价。在我家,通行“货币”是墙上的小红花——若是能保证橡皮每天除了正常损耗而不丢、不坏、不破角,就奖励她一朵小红花。一周结束,可以凭借小红花的数量换取自己心仪的小礼物。
就这样,当橡皮在女儿的心中拥有了地位后,就很少出过“人身意外”了。
这事在我家算是解决完了,但在别的家长那里还没有结束。每隔几日,女儿都会跟我说班里某个男生又被批评了,还被找了家长,原因是上课切橡皮。这大概就是令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头脑灵光却不肯用功学习的神兽吧,想必他整堂课都在练习“刀工”,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
其实,学生上课玩橡皮,潜意识就是走神,比作业写不完、考试分数低还让人难以接受。这也是很多低年级学生的共性——爱开小差。
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上课开小差呢?不外乎有如下原因: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不想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不愿意听;觉得老师讲的自己全部会,不需要听;自制力差,容易受到干扰。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能够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的低龄学生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听一会儿就会“灵魂出窍”。
其实,这帮福尔摩斯附体的家长和老师也都是从小学生过来的,透过一块橡皮还原孩子上课时的“作案场景”后千万不要暴怒。毕竟,我们小时候也喜欢把铅笔尖扎进橡皮,然后拿小刀给它做个“微创手术”。
如何让孩子改正上课开小差的毛病才是王道。
1.培养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书包和文具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一定要学会爱护它们。
一般学习好的孩子都比较爱护文具,保持文具的整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文具是帮自己学习的好助手。家长也可帮助孩子在铅笔和橡皮等小文具上贴好名字标签,鼓励孩子及时取回外借的物品,记得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
2.引导开发学生的专注力
专注力不是靠基因遗传,而是靠后天培养。比如,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尽量选择简洁、实用的学习用具,避免文具变玩具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绘画、阅读、静坐等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开始时可以是5分钟,慢慢地过渡到10分钟,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时长。不过这个时间不能过长,要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来定。
让孩子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以便与他的心理活动走向形成默契。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上课容易走神,请老师配合纠正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只有老师才能全方位掌握学生的课堂表现。比如,当老师发现孩子有上课溜号的小动作,可以安排他回答问题,帮助其收心。
4.及时表扬孩子,给予他鼓励
家长发现孩子文具齐全、专注力有所提升时,要及时给予他表扬和鼓励,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改变了,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一旦他获得了成就感,学习劲头就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