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心底爱上学习的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改变孩子是家长的修行

那么与自己切磋琢磨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这跟“让孩子喜欢上学习”的主题有深刻关联。

我经常用“善恶”这个词。

但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善恶”这种东西。原本是谁规定的善,谁规定的恶呢?是我们人类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自以为是地判断出来的。真正存在的只有“事实”而已。

道教始祖庄子曾经说过“蟪蛄不知春秋”。寒蝉(蟪蛄)只活一个夏天,所以不知道春秋冬三个季节,最后只能可怜地自然死去。对于这点,后来的高僧昙鸾说:“那蝉就当真明白什么是夏天吗?不,只知道夏天的生物,才是真正不懂夏天的。因为它只在夏天存活。”

也就是说“只知道夏天的蝉,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夏天”。“要知道真正的夏天,就必须要知道夏天以外的季节才可以”,这句话换到人生中也是如此。“要感知真正的幸福,就必须品味不幸时候的状态才可以。”

这里可以注意到,幸福=善,不幸=恶,这种两极分化的想法是非常浅薄的。幸福正是因为不幸的存在而存在。

幸福和不幸,不过是相互对比且内外一体的现象而已。

有人给战争定罪,认为这是“恶”。

这种人认为和平是绝对的“善”。

那么和平究竟是什么呢?不用战争做比较去解释和平,是极其困难的。对只经历过和平的人来说,绝对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和平。对战争有认识的人,才会可能希求和平。

这就是去除善恶基准,从阴阳学角度来说的“开悟者的定义”。开悟者并不是所谓企图劝善惩恶的空想者,而是可以灵活调整善与恶的人,这就是开悟的意义。

用身边的例子来说,开悟的人可以定义为“了解男人也懂得女人的人”。这种人已经超越了“到底是男是女”“男人好还是女人好”这种二元式思维。

所以佛像的脸也是中性化的。

但是人类是愚蠢的,我们往往把事物二等分,评价它们的优劣。这就会产生很多错误。例如男女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而是相互补充合一的。

但很遗憾,人类并不是神,只会按照自己认为的善道去生活。

让我们再次回到刚才说的“彻底完善自己”上来。

换句话说,这就是“积德”的表现。

我所尊敬的佐藤芳直先生是S.Y.WORKS公司的董事长。我曾经多次去听他的演讲,他的深刻历史观和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犀利语言,无数次击中了我的灵魂。我认为不会有人比他的演讲更加摄人心魄了。

佐藤先生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我试着用我自己的语言来复述。

人类是凭借感情生存的。感情和感性会左右人们的日常言行与判断。其中不能被左右的事物,就叫作“德”。

“德”的意思是说把你认为“善”的事情在瞬间用行动去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作“积德”。

如果不在瞬间做出行动,就会有考虑的时间,然后人类就会从善恶的角度转移到利益的角度来作为行动基准,就不会想做对自己有损失的事。

不要在考虑结果后再行动,而是将善迅速转化成行动。

之后他又说了如下几句。

这跟轻举妄动是完全不同的。轻举妄动,是不深入考虑善而做出的轻率行为。

经常问自己“什么是善”,然后持续训练把它转化成行动,这就是人的“修行”。

先不说国家大义的事。例如,你的眼前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明显是“垃圾”,只要捡起来就好。这里我们是用善恶来判断的。

但如果犹豫不决,接下来就会在内心产生一个概念,“这不应该是我来捡”。这里就已经进入了判断得失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人类是不会选择做损失个人利益的事情的。

所以从最初“垃圾掉在地上”到“捡垃圾”这一时间轴是不能画出来的。要将这个时间尽可能缩短到零,这就是“积德”的过程。

觉得好的事就马上去做。垃圾掉了就要不假思索地捡起来。不考虑得失,而是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做。

这样积累下来的行动,就会让人积德。然后会出现什么呢?

那就是“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不是俗话说的傲气。傲气是对他人的胜败、优劣产生了差别意识,是可以轻易伤害到别人的。

“那个人比我受欢迎……”

“那个人的收入比我多……”

“那个人的成绩更好……”

“那个人的车比我的高级……”

等等,这是多么浅薄的价值观啊。被这种价值观支配的话,就只能通过寻找自己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来保护自己,人生会充满苦恼。

而骄傲是自发的,对自己进行很高的评价。因此绝对不会被他人伤害到。自己持有信念,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无论他人如何揶揄,都保持“让他们去笑吧”的心境。

实际上日本明治时代的维新志士坂本龙马就是这么说的。

他曾经写过这么一首和歌:“任凭千夫指,我心唯我知。”

当然,坂本龙马所做的事并不是全部都对,但重要的是“最后我只走自己相信的路”。

那时,大家各自都被自己的心理阴影而阻挠着行动。

例如要捡垃圾的时候,就会被人讽刺“嘿,真高尚啊”,然后你一下就会住手了。

或者在这么说之前,你想“我这不就是想表现自己是个好人吗”,然后很在意这件事,只能装作没看到。这种事情是不是也发生过呢?

这正是“恐惧的本源”。“想被别人认为是‘装好人’”的这种看法很令人恐惧。不想被别人讨厌。

重复说一下,我想把这种恐惧进行“升华”。“你不做的话没关系。但我只是在完善自己这块心灵的领地而已”。这话不用说出口,在心里回答,然后默默去行动就好。

作为家长的各位,你们一定要试着这样做。

我还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某位男性的工作是回收住宅贷款。从那些因为破产而还不起住宅贷款的人手中回收贷款,原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具体来说,那些人在破产之后就只能放任不管,因为知道他们是没钱的。

但是有人在三四年之后,做生意赚了钱,得到了公司的不错评价,手头也宽裕了一些。男人就在这种时候开始回收贷款。

他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我好不容易过上平静的日子,你还想从我身上拔毛!”男人被骂得不行,他的妻子也跟着哭泣。

甚至有人说“你真是个瘟神”,对他进行精神打击,男人竟然还真的碰上了交通事故。

雪上加霜的是,上高中的儿子也开始闭门不出了。男人跟他说:“你这是干什么,快去上学!”可他却说“你从早到晚都在唉声叹气,还好意思说我。”

男人听到这话惊呆了,他醒悟到“我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家人们就都过不下去了”,然后就换了一个工作。儿子的一句话,将痛苦的工作“升华”了。

对孩子来说,家长就是自己的根。父亲不肯定他自己的生存方式,从早到晚唉声叹气,儿子看到这些,就感觉是自己的存在和将来被否定了一样。

母亲也经常跟孩子抱怨父亲,这对孩子来说,就等同于否定了一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