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心底爱上学习的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孩子讨厌学习的原因

新生们先后踏入补习班课堂。

家长们一般都会跟孩子一起,听开课前的说明和报名事宜。我跟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坐下,看到家长脸上无一例外地带着期待,仿佛在说:“上了这个补习班,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而孩子们则一脸黯淡,好像预感到“啊……又要被迫多学习了,不学不行啊”。

而眼睛发亮、带着期待的表情,好像在说“今后要在这个补习班上,跟着这位老师更用功地学习才是”的孩子,几乎一个都没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几乎所有的孩子来说,学习只代表着“苦行”。这又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学习的意义”。

日本有句话叫“赛河原上堆石塔”,意思就是不断痛苦、空虚地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对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正像是在荒凉的河岸上不断滚着堆积石头的一个过程。

把学习看作此等苦差事的孩子们,稍微碰到一点问题就会产生受挫心理,一旦成绩出现下滑,精神也随之开始进入崩溃状态。

对这些孩子,哪怕再说“再加把油,鼓足斗志”也只是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教这些学生的我们,也会感到很棘手。

所以,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本质,这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问:“你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如果一直以来都被父母和老师一味强迫学习,就会将内心裹上一层外壳,不愿意对大人吐露心声。

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如此回答:“因为我妈妈让我好好学习。”还有孩子回答:“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学校。”

然后我们会继续问:“为什么不上好学校就不行呢?”

孩子就会回答:“因为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

“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不行呢?”“找不到好工作就过不上好日子。”孩子们一直做出重复的类似回答。

这时候就差不多该反问回去了。

“你真的确定吗?上不了好学校的人,就一定过不上好日子吗?”

这时孩子的脸上才会浮现出困惑的神情。“但是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啊。”

各位读者有何感想呢?

我们都是在社会上打拼生存了很多年的大人,对这一点应该心知肚明:就算进不了所谓的“好学校”“好公司”,找不到“好工作”,但仍然过着“好日子”的人,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我也会给孩子们举这些人的例子,他们听了都会很惊讶。

“所以说,你们的爸妈说的话,跟现实还是有一定出入的。但他们希望你能过得幸福,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要忘记这一点就好。但实际情况并不如他们所说的。”

“所以你们的大脑需要重启一下。要明白,哪怕上不了好学校,也能尽情享受人生。就算学习不好,也能过上幸福生活。我说的话你们都清楚了吗?”

这么说的话,孩子们就会老实地点头回答“清楚了”。

然后我们再问一遍。

“清楚了的话,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想取得好成绩吗?”

孩子们还是无一例外地回答“想”。

“那是为什么呢?”

“成绩好的话,就更高兴。”

“成绩好就会高兴啊,为什么高兴呢?”

“因为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也就是说,他们想“让自己能够做到”。想看到自己在成长。这跟因父母发脾气等原因而去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我的想法,人类的DNA中本来就有“进取之心”。家长的虚荣心和面子被去掉后,孩子原本的进取心才会表露出来。

孩子们原本就是希望学习、希望成长的。

明白这一点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学习。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批评那些希望孩子学习进步的家长们的意思。只是想说,加深对“学习本质”的认识,会有很大帮助。

可以说,一个孩子在学校要当英雄,要么学习好,要么运动好,要么在文化节和社团活动中表现活跃。

我虽然不赞同“成绩的好坏决定人生的幸福与否”这种说法,但却认为适当与他人进行“相对比较”是有益处的。

之所以比较会造成问题,是因为本末倒置而已。

孩子一进小学,立马被教育“如果成绩不好的话,未来将是一片黑暗”,根据相对评价,处在靠后位置的孩子们就会感到很绝望。

不应该这样,刚才说的学习也好,运动也好,都要让孩子先认识到学习或运动的本质,明白关注它的意义,再进行比较,只有这样,孩子们之间才会产生“自然竞争”关系,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对健全的评价。

但是现在的学校,并不把竞争的本质传达给孩子们,而是直接进行相对评价,形成了“恶性竞争”的氛围。

竞争,就是通过击败对方来让自己占据高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到成长的乐趣。竞争的对手,只不过是自己的“敌人”。

相反,能享受到个人成长乐趣的孩子们,在碰到对手时就会想:“那个人真是很努力啊。好嘞,那我也会进步的!”对手不再是敌人,而是可以使自己成长更有方向性的“目标”。

无论结果如何,最后总是可以跟对方握手言和。

相互认同“我们都很努力嘛”。

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有很多大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家长会说:“那孩子考了一百分,你怎么才考了八十分?”孩子们事先就被“成绩不好的话就没有将来”的价值观洗脑,就会产生“吊车尾”[1]的心情。

这样的话,肯定自己是很困难的。

在没有自我成长这个坐标轴的情况下讨论相对评价是很不可取的,甚至有人提出应该改革为绝对评价,这些都是十分愚蠢的做法。

这是孩子们讨厌学习的其中一个原因。

评价的方法并不是问题所在。

问题是,是不是先给孩子灌输了“成绩决定人的价值”这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