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商业智能赋能管理 迎接融媒体时代挑战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 柴国雄
融媒体时代,数字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催生管理发展新生态。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是一种运用了数据仓库,用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崭新技术,目的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以下简称BI)技术日渐成熟,媒体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使用BI技术,有利于打通数字边界,为做好决策提供帮助,使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在高质量、快节奏发展的媒体变革浪潮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化数据为信息,让部门自己摘“最近的果子”,达到数字“增值”
媒体单位的信息化工作一直在发展中完善,人、财、物,采编、广告等各类管理、生产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早已完成搭建,适合融媒体的各种平台也在开发中。但作为集团领导,不可能过多地关注业务过程,而是需要全局性的信息,如高度汇总的各类指标、跨组织的业务表现等。虽然在很多系统上可以通过查询或查看报表以满足部分需求,但这样的操作对集团领导提出了很高的计算机技能要求,取得的数据也很难体现全局和整体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一些媒体的管理部门提出,采取BI技术,进行全局化数据分析,逐步提升管理决策能力。这一方向也与融媒体发展、各传媒集团数字化战略不谋而合。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由技术部门还是由管理部门来主导BI项目。各媒体集团基本上都会有独立的开发、运维团队,各类业务系统均由开发、运维等技术团队管理,因此,如果把项目放在技术部门,便于获得综合数据,且有开发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开发周期较长、业务调整不便的问题。而由于BI系统相对开发量较低,如果项目放在管理部门,则有贴近业务、自主性强的优势,不但沟通成本低,而且便于方向调整。所以,建议在管理部门组建开发团队,选择开发量低的BI系统,按照技术团队提供基础技术保障的方式进行开发。
具体来讲,最好由技术团队提供服务器,再由技术团队和管理部门共同选择BI平台,最后由管理部门独立进行BI系统开发,这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思路。
接下来要确定该从哪个业务模块入手。如果把用BI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比作摘果子,那么下一步要考虑去摘什么果子了。经验告诉我们,摘离自己最近的果子最容易。所以,我们应该要选择管理层最关心、数据较完整、有一定独立性的业务单元作为试点。在试点中开展分析,取得管理层想要快速获得的数据,就“摘到了果子”。
通过BI系统,简单的业务数据变成了直观的业务结构图表,根据集团领导需要的分析逻辑,系统可以很快地进行展示。可以说,纷繁复杂的数据文件通过BI系统处理后,可以被建成各个仪表板,根据需求,随时变化统计分析的维度(BI系统中称为旋转),设定分析的范围(BI系统中称为切片、切块),按层级(BI系统中称为钻取)得出分析结果,简化了集团领导的操作,使其能够快速聚焦所关注的数据,使数字完成了“增值”的升级。
二、化信息为认知,用数据联动来促进管理,做到数“智”
提效
然而,仅通过BI系统的简单上线,并不一定能带来预期的效果。有的管理部门的开发团队甚至会发现,别说集团领导了,就连部门主要负责人也不常使用这一系统。
一般来说,领导不常使用这一系统,不外乎结果不准确、设计的维度不符合领导的关注点、图表不够“酷炫”、内容展示呆板、操作烦琐等原因。前几个方面,可以由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重新开发,而后面的问题则容易在采用一些进口的BI平台后产生。比如,采用微软的Power BI平台不但部署复杂,而且很容易出现运行速度慢、数据组件之间关联操作复杂等情况。另外,领导在使用时还需要投入较大的学习成本,看似简化了,实际还是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
因此,在BI平台的选型中,应聚焦国产BI平台。国产平台更适合中国人习惯,速度也更快,部署简单,厂家响应也较快速。如果有可能,可以通过对一些典型企业用户的走访和相关案例的学习,在厂家的协助下,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完善开发思路,力求取得更好的结论性成果。在这一阶段,除了学习平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设计数据之间的关联。
关联是BI平台最强的功能之一,关联分析主要用于发现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即一个事件发生的同时,另一个事件是否也经常发生。其主要依据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条件概率应该符合一定的统计意义。通过这个功能,分析看似不相关的数据,能发现很多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比如,通过把人员结构、绩效考核和新闻生产业务量进行关联,可以分析出究竟是学历、年龄、专业还是招聘渠道、性格特点,或是所在部门培养模式、年度考核结果等各种因素中的哪些因素对生产的稿件阅读量更有影响力,甚至可以分析出获得新闻奖的员工更需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
单位的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关联做什么呢?首先就是缩小分析范围,比如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仅对新录用的人员进行分析,他们分布在哪里,年龄、岗位的结构怎样,这些结构与全局相比是怎样的关系;仅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分析,他们的稳定性、薪酬与全局相比又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其次是查找关键影响因素,继续前面的分析,再关联绩效数据,可以发现这些人员对所在单位考核指标完成会有什么影响等。
有了分析结果,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在集团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这样,通过探索式的分析,在信息中发现关键认知点,数字就成了数“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仍以“摘果子”为例,做BI设计,可以多步并行,一边摘最近的果子,一边又开始找下一个果子,而每摘到一个,又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这样,开发好一个上线一个,同时又可以设计下一个。当一个个模块完成后,采用全局分析与人员明细相结合的方式,按应用场景设置功能仪表板,在大屏、平板电脑、电脑上均可以有不同的驾驶舱展示。
待各个独立模块全部完成,很快就可以进行管理数据“内部跨界”关联,还可以在集团的统一规划下,进一步与其他业务板块进行关联,让数据智慧化、智慧数据化。
三、化认知为预测,把数字赋能真正落地,推动数“治”战略
我们正在探索的,目标是达到数“智”,即直观地展示各类数据,让管理人员清晰地分析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不远的将来,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必将促进业务更新加速,业务内容将进一步调整,人员结构和管理内容也很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优化。此时,大数据、人工智能、BI等技术的共同推进,将更加强化预警和预测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形成业务决策支撑,提高业务决策的准确性,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辅助,从而达到“数”治。比如,进多少人,下达多少任务,哪些方面有风险,等等,都可以由各类数据综合分析来提供建议。
虽然BI技术并不能代替企业形成决策,但通过BI技术可以从管理和各类业务的数据中定位和发现问题、预测和模拟结果,再返回到业务本身去思考业务背后的关键因素,调整业务管理中的细节。这样一来,管理层能收到的就是简洁、有效、针对性强的图表和提示;再凭借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来规划、实施相对应的数据治理战略,就能和业务信息化的建设遥相呼应,彼此驱动,形成依数而治、循数而治的态势,逐步实现数“治”集团,使管理更精准、更智能、更科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融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媒体管理部门只有按照集团统一的顶层设计,通过数字化支撑,利用BI等新的技术手段,探索数据→信息→认知→预测之路,发展更全、更新的管理方式,挖掘更强、更准的保障功能,发挥更快、更好的决策辅助功能,才能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