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中世纪农业发展、人口激增和商业革新的大背景下,欧洲地理在城市迅速繁荣和各国领土划定的双重作用下经历了动荡。无数次军事征服确立了欧洲的外边界,而托洛萨会战、米雷战役和布汶战役等大战已经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在此期间,皇权得到加强,各国都涌现出不少杰出君主,如法兰西的腓力·奥古斯都(Philippe Auguste,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和圣路易(Saint Louis)、英格兰的亨利二世·金雀花(Henri Ⅱ Plantagenêt)和“狮心王”理查(Richard Coeur de Lion)、阿拉贡的海梅一世(Jacques Ⅰer)以及卡斯蒂利亚的阿方索八世(Alphonse Ⅷ)和费尔南多三世(Ferdinand Ⅲ)。与此同时,君主制的巩固使得封建贵族的权力受到限制。此外,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这两个超国家实体之间的对抗也为这一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皇权和教权间的冲突对中世纪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影响颇为深刻,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égoire Ⅶ)为阻止世俗政权插手主教叙任(investiture,向新任主教转交象征宗教权力的指环和牧杖[crosse,又译权杖])进行的改革则是该冲突的导火索。教廷与萨利安皇帝们(法兰克王朝)冲突的转折发生在艾米利亚—罗马涅(Émilie Romagne)地区的卡诺莎(Canossa)小城,亨利四世(Henri 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此向教皇请罪臣服。中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这并不妨碍十字军东征(croisades)的出现,参与者誓要占领耶路撒冷并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建立拉丁国家。正是十字军东征让天主教教义得到了统一,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Ⅲ)也因此声名赫赫:他鼓励打击异己,并将里昂地区的瓦勒度派教徒和法兰西南部的卡特里派教徒打成“异端”;神职人员将清除异教徒的军事行动融入十字军东征的进程中。与此同时,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罗马式、熙笃会和哥特式三种艺术风格相继出现、盛行并传承下去;王公贵族们慷慨出资,赞助那些在当时蓬勃发展的谄媚文学。此外,教会学校的出现也引发了综合性大学在巴黎、博洛尼亚(Bologne)以及后来的牛津、萨拉曼卡(Salamanque)等欧洲其他城市的建立。
贵族、平民和神职人员
这只来自圣米良德拉科戈利亚(San Millán de la Cogolla)的象牙盒上刻画着中世纪的三个传统阶级——贵族、平民和神职人员,作于11世纪。现藏于马德里国家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