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年一雨,岁物丰成
老人和少年打量着四周,两个人都有些懵。
明明刚刚进的城,却突然走入一处街巷。回头望一望,城墙轮廓在很远的地方。虽说大雾浓密,但不至于迷成这个样子。
“两位,请进来吧。”
前方院落传来声音,大门也自行打开。
两人顿时一惊,少年更是下意识按住腰间配剑。
“不必惊慌。”院中声音道,“两位是远来的旅人,在途中见了许多风景。我久居家宅少问外事,想听二位聊聊见闻。”
老人沉默片刻,对院中拱手:“既然主人相邀,那老夫和孙儿便叨扰了。”
“祖父。”少年阻拦,“此地着实诡异,院中人身份不明。贸然进去,万一……”
“进不进去有区别么?”老人苦笑。“我们怎么来的,这么快就忘了么?”
少年瞅瞅四周,顿时语塞。
“走吧,或许不是坏事。”老人很冷静。
隐于奇雾中的贤者,多半就是这一位了。只是对方的身份,却未必如此前猜测。
从城门处一下被带到这里,此种手段闻所未闻。哪怕是传说中的上古方术士,也没听说有这样的本事。
老人和少年走进院内,不安的同时亦带几分好奇。想着藏于奇雾中的隐士,会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可等见到院中之人,两人不由得一怔。
一个布衣男子,正坐着筛面粉。
旁边放着半桶水一个面盆,应该是准备和面。面前有两个小凳子,专门为二人准备。
“坐吧。”李长青一边筛着面,一边捡出里面的米虫。
老人和少年坐下,满脸都是狐疑。
这个人也太普通了,普通到完全不像一个隐士。
“郑地连年干旱,今年尤其严重。两位远道而来,路上也看了不少。”李长青抬起头,“以两位来看,如果有一场豪雨,会不会缓解灾情?”
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既谋人间之事,当问人间之人。尤其这两人,多少有些渊源。
老人和少年面面相窥。
这人看着普通,问题更是古怪。不由得有些怀疑,眼前是不是他们所寻那位。
“听不明白?那便用看的吧。”李长青空出一只手,从桶里舀了半瓢水,洒在脚前空地。
水没有落在地上,而是化作云雾,形成一片巴掌大的乌云。随后电闪雷鸣,哗哗地下起了微缩的阵雨。
原本干燥的地面湿润起来,生出了细小的秧苗,长出一片针尖似的水稻。
“这……”
老人和少年猛站起来,表情惊骇莫名。
“缓是能缓,但只是稍缓。”老人率先反应过来,艰难咽了口唾沫,小心的坐了回去。
“现在秋收时节已过,能活的稻米早已抢收。雨下的再大,也填不饱灾民的肚子。”
话音刚落,那些小巧稻谷便枯萎了,重新变成一片旱地。
“若年年有雨呢?”李长青又问。
小乌云的雨继续下,针尖似的稻子再次长出。
“杯水车薪。”老人壮着胆子道,“郑地土松势高,无河道水源。哪怕年年有雨,也只是润润土,少饿死几个人罢了。”
小庄稼再度蔫了下去,水也没有存住,渗入地面消失。
老人在工部户部都做过,到边关又专门研究郑国。说起这些东西,只怕比郑王都专业。
“除非月月有雨,否则旱灾难解。郑地之旱,实乃天弃。”老人最后做了总结。
楚燕两国都不征讨郑国,不是郑国够怂,也不是想搞个缓冲带,根本原因是地方太破,没有征服价值。
“天弃我不可弃,但月月有雨确是不能。”李长青叹息,“风雨乃天变,不可轻来。一年一雨,是极限了。”
乌云消失不见,地面再次干裂。
泽被苍生润化万物,这是影响天地的行为,会触及大道法则,不是单靠法力就能任意施为。
天地平衡,水非无尽。若只是一两场雨,可从他处借些水气。但若是借的多了,郑地阵雨连绵,就有其他地方要旱了。
“救灾岂能靠天,还是要靠人的。”少年突然开口。
“哦?”李长青转过目光。
少年不喜欢被忽视,忍不住插嘴:“只要有粮食让灾民吃饱,灾情自然迎刃而解。”
“说的轻巧,哪来的粮食。”老人喝斥。
他之所以侃侃而谈,是因为大多是空谈。下不下雨非人力能为,他怎么说都不怕说错。可少年提到粮食,这就太实际了点。
对面这位抬手便可招雨,别下一刻把楚国的粮食招来。
不过李长青显然没那个想法。
“粮食么……”李长青思索片刻,撒了一把面粉。
地面的袖珍水稻田彻底消失,变成了一片金灿灿的麦地。
老人道:“小麦耐旱,郑地本就多种。只是今年……”
“天今年就直接熟了吧。”李长青伸手一拂,麦地消失不见,地面恢复原状。
“辛苦两位。”李长青起身向祖孙拱手相谢。
“不敢。”老人忙带着少年回礼。
“郑地多旱,久留无益。”李长青道,“若无他事,早些离去吧。若有缘再会,可了结今日因果。”
老人和少年一愣,都有些不情愿。
虽然一直没有点破,但眼前这位的身份,基本已经呼之欲出。
这么大的机缘就在眼前,哪有这么轻易放过的道理?
即便不是那种存在,就凭显露出的这些手段,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再结合一下圣陨和遗宝的传说,更是引起无限的遐想。
少年怎么想都不甘心,便要开口说话。
“先生……”
“先生自便,我等告退。”
老人错步将少年挡在身后,抢先拱手告退。
少年虽不情愿,但还是被强拉出院子。
出院之后两人眼前一花,突然发现已经身处城外。就如同来时一般,一点征兆都没有。
“祖父为何拦我?”少年顾不得这些,急躁地说道,“那人的身份,您不要说没有猜到。大好机缘摆在眼前,怎能轻易放弃。”
“既然猜到了,当知不可强求。”老人似是悟到了什么,“况且你又怎知,机缘没有得到。”
“得到什么了?进院子说了话而已。”少年还是很懊恼,更想到另一种可能。
“对了,那可是他的院子。手段虽然玄异,难说没有机巧。万一是假的,说不定……”
话音未落,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似在耳畔言说,又似在九霄响起。
“粮乃人间物,不受天地限。一年一雨,岁物丰成。”
李长青在院子里,向天空抛一筛面粉,又洒了一瓢清水。
顷刻之间,黑云密布。
虽有大雾遮掩,但亦不难见雷闪。
不仅限于都城一地,乌云现于整个郑地。
第六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真仙展神威。
人们都愣了。
郑地上次下雨是什么时候,几乎已经快忘记了。
“是要下雨么?”
“这几日雾很怪了,不像是真的。该不会这雨,也是假的吧……”
哗啦啦。
淅淅沥沥地雨水,从天空中降下。穿过奇异的雾气,砸落在地面。
人们有了答案。
欢呼,哭泣,在雨中奔跑。丝毫不在意秋日的寒意,只为久违的甘霖而雀跃。
下雨了。
旱灾过去了。
但也有理智的人没那么乐观,看着雨水面带苦涩。
地里已经没有庄稼,现在下雨又有什么用。
然后,人们再一次呆住。
“天地可等,民不可等……丰成。”
青苗从地里窜出,在雨水的浇灌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
出苗,返青,孕穗……
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荒芜的田地中便是一片金黄。
随着沉甸甸地麦穗压弯枝干,雨水也渐渐停歇。
一阵微风吹过,麦香涌入鼻腔。
“仙迹!!”
“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
缓过神来的人们,激动的冲向麦田。更有饥肠辘辘的灾民,直接扯下穗子丢进嘴里。
老人和少年看呆了。
二人回头望都城,不约而同跪地俯首。
眼中没了猜疑和欲望,只有虔诚和敬畏。
……
祖孙远至,雾遮而歧,入一宅。主人邀请见闻,畅谈忘我。孙渴,以瓢取水洒半。主人云,雨将至,当速归。祖孙出,倏忽已远。回首见云雨,与宅主言同。祖曰:缩地脉,掌天时,实为仙也。
《四方观象·奇雾·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