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语文蒙师
父母功课一:多说话,说有质量的话
父母的语言有多重要?
先来分享一本对我深有启发的书,《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早期,达娜博士只是一名做小儿人工耳蜗手术的外科医生,但她发现同样成功施行了手术的两名儿童几年之后智力发育却有着天壤之别。
《父母的语言》封面
这是为什么?书题中的3000万词汇又指的是什么呢?
达娜率领团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最终的结果表明:在儿童3岁进入幼儿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如下图所示)。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真正的差异是词汇量、语言处理速度、学习能力以及智商的差异。神经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出生后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神经连接,语言的发展是大脑发育的开始,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3000万词汇的差距会极大影响儿童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现。到三年级时,孩子之间就会产生显著的成绩差距。[1]这项研究成果被5000种学术期刊转载,据此,达娜博士发起了白宫“结束成绩差距”项目,也就是3000万词汇计划。
家庭出身就决定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吗?不是的。儿童早期语言环境研究先驱的另一份报告指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不要因为这份报告中家庭阶层的划分而骄傲或沮丧,造成孩子差异的关键在于爱与教育语言上的投入。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根据我在中学一线教育的经验,一些高收入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甚至在词汇量和学业成绩上低于其他孩子。原因固然很多,可以肯定的一个原因是这些高收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长期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或是保姆教养。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小孩因此成了沉默寡言的人,或是行为乖张、语言匮乏的人。由此看来,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充满爱意的语言。
在另一本世界级畅销书《不平等的童年》中,也专门辟出一章讲述父母语言的差异与孩子学业成就差异的相关性。
以上是社会学维度上对儿童早期语言环境重要性的研究。
再来看一下脑科学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非侵入式、神经成像研究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关于儿童的研究超越了外部行为的观察与推测,儿童脑神经发育机制的“黑箱”被逐渐打开。在最新的科学成果[2]中,有两项尤其值得在语文启蒙这个话题下加以关注。
一是婴儿阶段语言水平可以对其未来近10年的语言和认知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如:婴儿大脑的语言活动水平可以预期他们5岁时的语言发展水平及其读写能力;婴儿阶段的大脑语言加工图景,还可以预测儿童8岁的语言和认知水平。
二是儿童大脑发育存在“机会窗口期”,这正是神经细胞快速连接和髓鞘化的过程,若有适当刺激会迅速发展,织成彼此连接、活跃的密网;相反,则那些曾经活跃的神经也将被视为废物修剪掉。杰弗里·尤金尼德斯说:“生物学给予了你一个大脑,而生活将其转化成了思维。”在一个人生命的初期,他全部的生活图景无疑都是父母给予、搭建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语言启蒙师。
社会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建立起科学的认知,但我相信:很多父母在接触理论之前,早已出于爱的天性感觉到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
在女儿4个月时,两个学生从美国回来看我,一个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是纽约大学的。两个人在我家一见面,就热烈地谈论起了特朗普大选及在学生间引起的种种反应,由于刚下飞机,两个人语言中不时夹杂着英语。后来我们又谈论他们的留学生活、所学的专业数学和天文……算上共进午餐,两个人一共在家里待了三四个小时。而这些时间里,我女儿——这个还不会坐,只能靠在妈妈怀里的小婴儿,居然全程认真听我们的对话。倾听的标志是:安安静静,谁说话就看向谁。过去,家里的每个人都只当她是个大脑还没发育好的婴儿,说给她的话无非是关于吃喝拉撒睡,但这一天,她听到了多少新鲜的词语和句子啊!当那些语言流经她的大脑时,唤起了多少喜悦啊!原来语言这么有趣!——我猜她心里一定这么想。
这是我感受到的婴儿对于语言的渴望。可能很多妈妈都能回忆起类似的时刻。
因此,不管是与孩子的日常交流,还是唱儿歌、念童谣、看绘本,乘坐语言之舟,将孩子渡到这个广大的世界吧!让我们不只关心母乳和食物,关心体重和便便,也喂给孩子色香味俱全的语言,让孩子的大脑茁壮成长吧!
如何积极搭建早期语言环境?
一切的前提是树立语言意识。父母的话怎样才能发生良好的作用?首先是要保证数量,然后是追求质量。给几个关键词作为建议:
主动
早在肚子里,胎儿就已经可以一边听着贝多芬的音乐,一边把妈妈的肚子搅个天翻地覆了。她的耳朵早就准备好了,哪怕刚出生,也把她当作正常的人去交流吧。每天早上,小小孩儿一睁开眼,就大声地喊她的名字吧,热情地问她“早安”,不厌其烦地说:“宝贝,跟爸爸说早安!”“跟奶奶说早安!”婴儿当然不会说,只是转动眼珠,迎接一张两张出现在她眼前的笑脸;稍大一点,就会挥舞手脚,露出喜悦的样子了。晚上,再这样来上一遍“晚安”。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够切分“早”“晚”“安”这些词,但是在情境中,她便能将“早”与拉开的窗帘、明亮的天光联系在一起,将“早安”与人与人之间的问候连在一起了。
哪怕在1岁以前,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回应,父母也要主动向孩子输送丰富的语言。“闲聊”是个有效的办法。
•主动问询:
“安全座椅舒服不舒服啊?”
“刚才的音乐是不是让你觉得高兴啊?”
“今天在姥姥家是不是玩得很开心?”
•主动讲述:
“这是你搭的小房子啊。挺有想法的哦,这边是尖房顶,那边的房顶就是梯形的;颜色也搭配得不错,这几个浅色看起来很和谐呢!红色放在这里有点特别,是想引起妈妈的注意吗?”
“今天出去玩真开心啊!妈妈也好久没看过这么蓝的天了。没想到花都开了这么多了。你看,这是西府海棠——妈妈特别喜欢的花,以前北京还很少有呢,这10年才多起来了。”
充分
充分,指的是除了有零星的话语,还要进行有目的的充分交流,以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不同的句式,并学会在语境中使用。
比如说,每个父母都会对孩子行晚安吻。充分的话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不妨参考绘本《数一数,亲了几下》:
痒痒的亲亲,吻在踢踢蹬蹬的小脚丫上。
湿乎乎的亲亲,吻在胖嘟嘟、香喷喷的小膝盖上。
啵啵响的亲亲,吻在圆鼓鼓的小肚脐上。
软软的亲亲,吻在圆圆的小下巴上。
飞快的亲亲,吻在扁扁的小鼻子上。
暖烘烘的亲亲,吻在肉肉的小手上。
毛茸茸的亲亲,吻在软乎乎的小耳朵上。
柔柔的亲亲,吻在困得睁不开的眼睛上。
这么一串话下来,有多少美妙的形容词、动词会带着爱意流经宝宝的耳朵和脑袋啊!有听觉的(啵啵响),有触觉的(痒痒、软软、柔柔、湿乎乎、暖烘烘、毛茸茸),有描述动作的(踢踢蹬蹬),有描述形态的(胖嘟嘟、圆鼓鼓、圆圆、扁扁),有描述质感的(肉肉、软乎乎)。从词汇形式来看也很丰富,包含了AA、ABB、AABB。若从小被这样的语言“磨耳朵”,孩子的感受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为她真的会去听“啵啵响”,真的会通过皮肤去感受“湿乎乎”,真的会通过眼睛去注意“圆鼓鼓”;孩子更会发展出对语言的敏感和喜爱——“原来‘暖烘烘’可以这么准确地表达我的感受啊!把词语放在口中反复咀嚼调度,真比所有的玩具都好玩!”。
再举一例,说说生活中怎样与孩子进行充分的对话。比如孩子正在拿着小碗玩花生米。
小手指伸进去,转呀转呀转。越来越快了,眼睛都快看不清了。
(描述可视的状态。)
哎呀,一个花生米飞了。“咻”,它着陆了。
(展示描述情境的拟声词。)
让我们找找它跑哪儿去了。桌子底下有没有啊?墙根有没有?柜子角有没有?
(展示描述空间的词汇。)
找到了。你可以把它捏起来,放回去。哎呀,小碗碰倒了,这么多花生米洒啦。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撮到一起,再抓进碗里;还可以把碗就着桌子边,拿手一推,你看,像推土机一样。
(展示描述动作的词汇。)
如果一个孩子在最初接触语言时听到过丰富的词汇,日后他在写作中,怎会只出现频繁的“拿”“拿”“拿”呢?词汇的丰富是将世界的丰富展示在孩子眼前。
也请别被括号里这么多专业角度给吓到,只要在总体上有一个意识就可以了——“我要有意识地给孩子更丰富的语言,比如词汇和句式”。另外,交流每天都要发生数场,不必次次都追求质量,毕竟谈话的前提是彼此的舒适。
引导
引导,就是让孩子多说话。这几年,很多家长都有了亲子阅读的意识,相对来讲,“表达”的练习被提起得还比较少。语言学习的效果如何?阅读的吸收如何?有很大一部分要靠表达、输出来检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为他们的表达搭建台阶,让他们在言语上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
举例来说:和很多女孩子一样,我女儿有一段时间喜欢玩看病的游戏。
第一阶段:她要求妈妈扮演医生,自己扮演病人小兔子(她的玩偶)的妈妈。这其实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她不知道医生会说什么,做什么。在这个阶段,我以示范来启发、引导孩子。
妈妈医生:请问您的孩子怎么了啊?
兔子妈妈:哦,她的腿摔伤了。
妈妈医生:怎么摔伤的啊?
(引导孩子讲述事件经过)
兔子妈妈:她跟小伙伴玩,爬到山顶往下冲,刹不住闸了,栽了个跟头。
(这是刚刚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事件。)
妈妈医生:来医院之前,你们处理过了吗?
(强化生活常识)
兔子妈妈:我用水给她冲了。
妈妈医生:让我来看看。伤口不算大,但是破了皮,上面渗出的除了血,还有组织液。我需要给她上点药,包扎上,隔绝细菌。伤口不能沾水,这两天你给小兔子洗澡可要注意避开这个部位了。每天消毒换纱布,三天后,伤口就可以结痂了,到时候就要把纱布解开了,皮肤在空气中才能好好呼吸。记住了吗?
(复述医生的话,不避讳使用“组织液”等名词,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操练说明性语言。)
第二阶段:女儿当医生,我当兔子家长,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孩子多说。
女儿医生:你的孩子发烧了啊?请问几天了?什么症状啊?
(用到了“症状”这个词,证明女儿在不断学习这方面的词汇。)
兔子家长:三天了,每天低烧。
(妈妈尽量少说,让女儿来追问。)
女儿医生:那精神状态怎么样啊?食欲好吗?臭臭怎么样?
(用到了“精神状态”“食欲”两个书面语。)
兔子家长:精神不太好,干什么都兴致不高,也不太爱吃东西。臭臭嘛……您指哪些方面?
(妈妈少说,让女儿来拓展。)
女儿医生:每天都拉臭吗?形状怎么样?成形吗?拉的时候费力吗?
……
以此类推,妈妈不断示弱,不断释放出请求帮助的信号,女儿不断调动起自己的经验储备,一遍遍练习医学领域的话术。
孩子热爱角色扮演,通过大人的示范性引导、搭台阶式引导,她就能不断操练不同领域的话语,丰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鼓励
除了全本阅读的育儿书,我还在某听书平台听读了不下50本育儿书,听到最后,会发现这些书很多观点都是相似的。重要的一个相同点是:要给孩子“肯定反馈”,如果孩子听到的语言更积极,更具有鼓励性,他对自己的评价就越正面。比起没有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念差距”也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对鼓励的巨大价值深信不疑,并将其早早地运用到女儿身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夸奖一定要夸得具体,才能让孩子信服,才能对孩子的行为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比如:
“把奶打翻了”,哇,你都会用“把”了,真棒!
“一头牛”,“头”这个量词用的真准确啊,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真令妈妈惊奇。
你说了“白浪滔天”?呵,这不过是一堆包装盒里的破烂垫纸,你居然想出这么美妙的词,佩服,佩服!
你刚才说了一整段话耶,足足有八九百字,妈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长的本事。我最喜欢你那个转折了,“小蚂蚁等得不耐烦了,想出来,结果脚一滑又掉进了池塘里”。
……
你可以想象,每次听完妈妈的夸奖,女儿都会露出骄傲的笑脸,下次,下下次,她会经常以表达为乐,发现自己说的好句子还会主动告诉妈妈,“妈,你听听我这句是不是说得很好啊?”。
这就是鼓励的巨大能量。
也许有相当多的父母是不善言谈的,为了孩子,有意识地稍加注意自己的语言,你也会从中领略到乐趣,语言绝不仅仅是满足日常事务性交流这么简单,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由语言,可以抵达人心的美丽花园。好好用言语去滋养孩子的大脑和心灵,这将是一趟美妙的亲子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