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对话:公益项目实战宝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公益项目的发展和成长

作为国内成立的首个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89年设立了“女童升学助学金”公益项目,开展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后将其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并在全国各地开办了“春蕾学校”“春蕾女童班”。[9]为了使春蕾女童毕业后能够依靠自己在“春蕾学校”所学到的农村实用技术勤劳致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还设立了“春蕾计划女童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春蕾计划”项目如今已捐建1000多所春蕾学校,资助200多万贫困女童重返校园。目前“春蕾计划”项目已成为国内促进儿童发展的著名公益品牌。

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发起了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在今后的几十年里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项目的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07.25亿元,累计资助支出99.19亿元,资助学生5188528名,援建希望小学18642所,援建希望工程图书室21841套、希望厨房4111个、“快乐体育”7106套、“快乐音乐”1083套、“快乐电影”610套、电脑教室1103套。[10]希望工程不仅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还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唤起了全社会的公益意识。

在1989年之后的20多年里,国内陆续诞生了更多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益项目。2001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母亲水窖”项目,作为一项集中供水工程,“母亲水窖”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和落后。截至2014年年底,“母亲水窖”在以西部为主的25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近13.9万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670处,直接受益人口数为250万,项目实施规模达8.5亿元;[11]2008年,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发起了一个教育非营利项目“美丽中国”,为了实现“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都能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的愿景,“美丽中国”项目在国内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把他们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成为两年的全职项目老师,帮助当地学生和社区在教育上实现突破性发展;近年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国内发起“长江生态区保护”和“地球一小时”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前者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后者关注气候变化,向公众倡导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公益事业在国内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逐渐从教育、扶贫扩展到环保、健康、文化、艺术、社区服务等领域,参与形式也从早前单一的慈善捐赠发展为多元渠道参与,并建立了各类公益平台,向公众汇报公益项目进展和披露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