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何雨柱也会道德绑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四合院的人家

大约是下午16点30分,何雨柱回到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何雨柱所在的四合院前中后三院有二十二户人家,大概有一百多人。

其中比秦淮茹苦的人家比比皆是。

不说大家在电视中没有见过的,就说大家见过的三大爷阎埠贵一家,也比这秦淮茹家穷苦的多,首先三大爷家一共是七口人。

阎解成刚刚和于莉结婚,以前没有结婚的时候,三大爷家是六口人,而这六口人全指望着三大爷一个人的工资。

为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四个孩子,三大爷和三大妈也是一路苦过来的,可是和秦淮茹不同的是,三大爷和三大妈硬是靠着自己将四个孩子给拉扯大,并没有去害别人。

而这四合院中,可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吃苦耐劳,他们节衣缩食,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吸别人的血。

何雨柱走进的第一家是刘奶奶家,刘奶奶个子较高,皮肤白皙,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儿女们对她都非常孝顺,儿子们虽然都娶妻生子了但仍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家中所有的大小事情都是老太太说了算,老太太对左右邻舍都和蔼可亲,但在家中却是非常有威信的家长。

这一家其实才是这四合院中最苦的一家,一家十一口人,刘奶奶下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前是开小食摊的,小儿子是补锅匠。

两个儿媳都是农村的,本来都想要进城吃商品粮的,可是却遇到了当时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商品粮都没有吃成。

为什么吃商品粮没有吃成?

首先你要知道吃商品粮是什么意思,吃商品粮,就是当年的那个时代,把人分为城镇户口居民、农村非农业户口居民,三线户口居民和农业户口居民。

城镇户口居民、非农业户口居民和三线户口居民都有粮证(本),享受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油,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粗粮,三分之一的细粮。农业户口居民就没有这个待遇。

也就是说,只要你嫁给城里人,就可以拥有城市户口,跟着就可以被分到粮食,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很苦,大家都想嫁到城市吃商品粮。

可是为什么说没有吃成...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想法,全部都往城市里面挤,问题是那个年代,都遭了灾,城市里面的人口太多,上面就不给你城市户口,很多农村来的女人,她们虽然嫁给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她们和孩子都依旧是农村的户口。

因为城里根本就不给农村嫁过来的妇女、孩子上户口,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从农村嫁一个过来,上一个户口,那城市的粮食还够不够,那谁还愿意待在农村种粮食,或者说嫁给农村人。

秦淮茹和她的三个孩子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农村户口,这里一定有人要说了,这怎么可能,秦淮茹不是顶了贾东西的工作,怎么可能还是农村户口。

这里就不得不说贾张氏的厉害了,这是贾张氏和红星轧钢厂里面的领导求来的,贾张氏担心秦淮茹顶了贾东旭的工作,变成了城里人之后,就一脚将自己给踢开,所以贾张氏找到了红星轧钢厂里面的领导,强烈的要求,给秦淮茹工作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让秦淮茹变成城市户口。

正好那个时候,城市户口太难申请了,虽然红星轧钢厂想要办能办成,可是这死者的母亲不同意,也为了死者母亲未来的考虑,也就没有给秦淮茹办,所以现在的秦淮茹和三个孩子还是农村户口。

这也是贾张氏一直拿捏秦淮茹的原因,当然了,里面也有易中海的手笔,这个红星轧钢厂八级工,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们两个一起使力,才将秦淮茹给锁死在四合院里,也锁死在自己的身边。

刘奶奶的两个儿媳都没有吃成商品粮,而吃不成商品粮,麻烦可不仅仅如此,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所以吃粮就是大问题。

从农村带粮食进城,第一困难;第二粮食是统一销售的商品,你私自携带粮食属非法。

而对于农村而言,你已经嫁给了城里人,村里就不太乐意给你分粮食。

而且已经嫁到了城里的妇女,因为不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扣下你部分粮食无论如何都是合理合法的。

因此,嫁到城里的妇女的基本口粮,往往就是人缘儿、人际关系的问题了。

一些城里人娶了农村媳妇,解决吃饭问题,就只能买黑市粮食,虽然价格高却也无奈。城市人对娶了农村媳妇的职工称为“一头沉”,这也是经济负担重的代名词。

后来刘奶奶家大儿子的小食摊没有了,因为上面开始不允许买卖了,只能合营买卖,你要是私人买卖抓到是要坐牢的。

刘奶奶的大儿子直接没有了收入,好在大儿子还会一点木工的手艺,勉强可以换点吃的,二儿子是个补锅匠,长得人高马大,一脸胡子巴茬,因为从事这个工作的关系,整天身上都是脏兮兮的,一家五口,两儿子一女儿,也是每天糊个肚儿圆。

早上的时候,刘奶奶的大儿子会帮着小儿子四处去收破锅,跟着回来让刘家小儿子,补好了再给送回去,没有门面,哪里有钱租门面,就只能在外面搭一个窝棚干。

小儿子补锅很仔细,先对每一口铁锅仔细的查看,看看有几个漏眼,用粉笔做好标记,然后就正式开始补锅的工作,首先用二炭(二炭是没有烧透的炭渣,是从别人倒掉的炭灰中拣来的,不用花钱)升一个小火炉,小火炉升好后,在炭火中间放上一个象小茶杯一样大小的融炉,融炉是用上好的黄泥做的,然后将碎锅铁放入融炉中,。

面盖上一块铁片,这时就需要使劲的拉风箱,只一会熊熊燃烧的炉火便把融炉中的碎铁融化了,他会拿一个事先准好的一小块泥毡摊在手上,用钳子夹上融炉小心翼翼地将融炉里的铁水倒一点点在手中的泥毡上,然后对准铁锅的漏点使劲地压下去,与此同时在锅里面的漏点处也施用相反的压力,一阵烟火散尽后,锅就算补好了。

一口锅补好没有多少钱,就是给个辛苦费,而且补锅是门技术活,又脏、又辛苦、又累,冬天还好些,到了夏天,气温高,坐在炉火边,和铁锅,铁水打交道,汗渍和污渍把脸弄得花花的,十分滑稽,所以咱们乡间有句俗语:“有儿不当补锅匠,一天糊得像鬼样。”

何雨柱还曾将红星轧钢厂后厨的锅都交给刘家老二去补,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不过,也算是温暖了刘家人的心。

何雨柱带着笑意走进了刘家的屋子喊道:“刘奶奶在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