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维泥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纵观全局:
理解并克服创新的障碍

第2章 一切取决于你怎么看

在引起问题的认知框架内思考,则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创新性思维是不同寻常的,它混乱而古怪,游离在认知框架之外,且无迹可寻。相对而言,习惯性思维规整且清晰,能让你以一种高效且可预见的方式感知世界。常规思维则需要运用被检验过的可靠预期结果来处理新信息并作出推论。语言学家将这些预期或假设称为认知框架。事实证明,认知框架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认知框架几乎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所见所想。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关于餐馆的认知框架。提到餐馆,我们想到的是点餐、用餐及结账。走进世界上任何一家餐馆几乎都是这样的体验,但如果事情并未完全按照我们预想的方式发生呢?

你坐在家附近一家可爱的小餐馆里点了一份意大利面。一个深褐色头发的年轻白人女服务员面带迷人的微笑,端上来一份热气腾腾的意大利面,她轻轻地摆好刀叉,放好餐食,然后退后一步。你正被她的服务打动时,却发现面条上的酱汁少得可怜。当服务员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时,你礼貌地请她再加一些番茄酱。她的回答却是:“你自己去厨房拿吧。”

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会使你一下子愣住。你会暗自猜想:“是我误解了吗?”“是我冒犯了她吗?”或者“她疯了吗?”你在窘迫的同时会感到生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呢?因为这位服务员打破了你的认知框架。

认知框架在你的脑海中无所不在且使你无法抗拒。在餐馆时的认知框架是服务员会提供有关服务而不是你自己动手去找食物。在排队时,你会自觉站在队尾,认为插队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有人不按顺序排队就得到服务,你会情绪激动。在教室里,如果老师没有任何理由却缺席或是花了整堂课的时间来回忆他的暑假经历,对你而言这是难以接受的。

当你的假设得到满足时,你会毫不费力地迅速作出反应。但是当你的预期被打破,你必须要停下来,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时仔细思考下一步怎么做。认知框架是润滑剂,能够提高日常的效率。打破认知框架是预料之外且不受欢迎的思维干扰。

花上一天时间去仔细想想,回忆你所有的预期和假设。就算你的认知框架仅仅只有一小部分被打破了,那也会令你非常不安。

科学同样也有认知框架,有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会被称为“范式”。譬如细菌理论(传染病是由病毒或细菌引发的)、进化论(有利于生存的基因突变会被自然选择出来)和科学方法(收集数据形成理论)都是范式。这些框架使得科学家能够快速完成他们的研究。试想一下,如果每个科学实验都需要验证万有引力的存在或是证明原子或每个化学结构的存在,科学的进步将会变慢到什么程度!已经建立起来的基本原则使得科学家们能轻松地解释那些严谨的、可复制的实验,从而更高效地探寻整个世界的运行之道。

科学进步不仅建立了科学界的预期,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公众预期。例如,公共卫生的进步使你知道家里水龙头放出的水是干净的,一旦水龙头流出了黄褐色的液体,那你就会惊慌了。你知道你吃的食物是安全的,所以你当然不会担心患上血性腹泻。

认知框架具有影响创新的几个特点。首先,认知框架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对创新是有利的,因为创造力得益于认知框架的转变(如你将在下文看到的一样)。如果餐馆服务员说“你自己去厨房加调料”,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这个说法就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弟弟请哥哥去拿一些意大利面酱,哥哥可以说“自己去厨房拿”。但如果哥哥猛推弟弟一下,命令弟弟不能提这种要求,这就比较糟糕了。在厨艺课上,学生不断让老师拿更多的酱汁来。这个学生面临的充其量是老师否定的回答。或者更糟的情况是,老师会因此给他打一个低分。所以,如何对“自己去厨房拿”这句话作出反应,完全取决于具体语境。

假设你是个空中飞人,正在一趟开往寻常目的地的航班上。你戴上耳机,听着舒缓的舒伯特华尔兹,专心致志地准备一个科学演讲。你可能不会注意到飞机穿过云层时发生的那几次颠簸。就算飞机急速下降,你也会平静地看着旁边惊愕的乘客,因为你知道在4月的休斯顿,上升的暖气流常常使着陆非常颠簸。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一下,你的认知框架和预期在其他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改变呢?如果你是一名记者,正随美国第13海军陆战队飞往阿富汗执行一个危险的侦察任务,遇到了上述情况,你会怎样呢?如果你在一架单引擎的塞斯纳(Cessna)172飞机上突遇暴风雨,你会怎样?如果你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正在第一次试飞自己设计的飞机,你又会怎样?你会有完全不同的心理预期吧。这些环境都会改变你对飞机突如其来颠簸的反应。但是你会担心物理学原理在你的飞行中发生改变吗?当然不会。

有一些指导体验的认知框架是相对不变的。比如,即使空间和时间会影响你关于飞行风险的焦虑程度,你对于物理学原理的认知是不会随之发生变化的。类似的,你会怀疑一个不发达国家的酒店水龙头流出来的水不太干净,但你绝不会怀疑水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

假设你是一名科学家,生活在罗伯特·科赫和路易斯·巴斯德建立细菌理论之前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自1670年安东·万·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观察到植物和动物的细胞时,显微镜就问世了。但直到1865年西博德(Siebold)发现细菌是单细胞以后,科学家才普遍意识到病变的人体组织内含有细菌。但是含有细菌意味着什么呢?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那些组织中的细菌是致病的。但是作为一个在细菌理论诞生之前的科学家,你不会想到这样的解释。相反,你会认同“细菌是自发产生的”这样的观点。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如果细菌会毫无缘由地出现在发臭的肉里,那么它们同样会自发地(而且毫无意义地)出现在人体器官中。

直到巴斯德和科赫发现某些特定疾病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你和其他科学家才能解释你们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一切。在细菌理论这样的颠覆性创新产生之前,人们认为疾病无处不在,也无法预防。但细菌理论形成之后,人们找到了疾病传染的原因,随后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作为先驱,开启了抗菌之路。

认知框架的第二个特点是,打破它会激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对创新是不利的,因为认知框架会因此而更加根深蒂固。我们来继续讨论之前提到的美国第13海军陆战队的那架飞机。春季在休斯顿上空发生颠簸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在阿富汗上空颠簸就不符合预期了。当这事发生时,你不会“改变你的看法”。事实上,你连想都不会去想。你屏住呼吸,浑身冒汗,握紧拳头,害怕极了。甚至在你听到身边响起“嘭、嘭”枪声之前,你就会断定飞机颠簸是因为遭受了敌人的攻击。

就像听到“自己去厨房拿”一样,当认知框架被打破时,你会感受到困惑、窘迫甚至是生气。当你的飞机毫无预期地在阿富汗下降时,你会感到恐慌。面对认知框架被打破,人们的反应是迅速的、本能的。

如果我说:“我对于城市规划学有一个极好的新范式。让我们把市中心街道、十字路口的所有交通标识和信号灯都去掉。”你会停下来思考这个事情的得失利弊吗?肯定不会,相反你会在心里暗自思忖:“这简直疯了,赶紧把这个危险的女人关起来吧。”

但是事实上,欧洲已经有7个城市拆除了他们市中心的所有交通信号灯。

根据荷兰发明家汉斯·蒙德曼(Hans Monderman)“规则的数量越多,个人的责任感就会越少”的理论,一项大规模的实验在德拉赫滕(Drachten)的市中心进行。交通规划人员科普·柯克斯卓(Koop Kerkstra)报告说只保留了两条规则:“右侧先行”和“进入他人车道会被拖车”。没有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识这些外部提示,这使司机们将精力高度集中在其他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及行人身上,他们必须更小心地驾驶。开车变成了一项需要强大心理承受力的活动。这样反而使得交通更加通畅,路上更加安全。效果令人瞩目,是不是?尽管从市中心街道上拆除交通标识和交通信号灯有各种各样符合逻辑的理由,但是你刚才的第一反应是对此事持否定态度。

关键问题在于,认知框架并不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它们是逻辑和情感的混合体。认知框架能同时影响理性和感性,因而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反应。然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对打破认知框架或范式的通常反应都是拒绝。

认知框架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不利于创新的一个特点,就是认知框架具有约束性。这种约束有助于提高惯性思维的效率和预见性。大量的感官输入和复杂的社交互动都是通过快速且有效的认知框架来处理的,你可以凭借认知框架快速地判断处境并作出反应。但是这些认知框架同时也会限制你的思维,你会认为那个服务员疯了,而不会想到你可能正在参与电视节目《隐藏的摄像机》的录制。你会认为黄褐色的水是被污染了的,而不会想到这个颜色可能代表了氯化反应的新迹象。有了认知框架,你不会对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进行逐个判断,而是直接就跳到某个单一解释上。认知框架限制了新奇想法的产生,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

在科学研究中的认知框架,即所谓的范式,同样会限制思维。范式必然会减少科学家提出的假设,缩小他们所开展的实验范围。和其他所有认知框架一样,范式具有约束性、有感情色彩并且是根深蒂固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20世纪后半叶,珍·古道尔一直致力于研究贡贝国家公园(Gombe National Park)的黑猩猩。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黑猩猩是没有思考能力、无法预测其行为的动物。一群科学家闯入黑猩猩的栖息地,受到惊吓的黑猩猩们做出了一系列恐吓行为。科学家给黑猩猩贴上了具有长期攻击性的低等动物这一标签。尽管早在一个世纪前,达尔文进化论就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直接联系在一起,但科学家思维深处的范式仍然认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珍·古道尔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她没有被“人类具有优越性”这一偏见洗脑,她对于黑猩猩行为模式的意义不做任何假设。她并没有以一个控制者的姿态靠近黑猩猩。相反地,她自己躲藏在旁边。附近的一群大猩猩发现了她之后,起初表现出了时而小心谨慎、时而发出威胁的行为模式。但是古道尔并没有立即把这些行为解读为黑猩猩具有长期攻击性,她只是继续观察,直到它们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习惯。古道尔接着又观察了更多的黑猩猩。不到一年时间,古道尔就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她发现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剔除树叶,用这个树枝来吸引蚁穴里面的白蚁。换句话说,古道尔发现了黑猩猩和人类一样,会制造工具。

许多权威专家纷纷宣称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断言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古道尔并没有被这些反对的声音所阻吓,她返回贡贝国家公园继续观察研究。直到1986年,她把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厚重的著作——《贡贝国家公园黑猩猩的行为模式》(The Chimpanzees of Gombe: Patterns of Behavior)。在这本书里,她揭示了一些爆炸性的研究结果。黑猩猩通过一些非常复杂的习俗来社交,这些习俗只能被定义为“文化”,而且可以代代传承。它们会嗜食同类,雄性之间为求偶而争斗,年幼黑猩猩有时也会为了报复而引发种群内突袭;同时黑猩猩会悲伤,会保护其他家庭成员。所有这些行为模式都模糊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界限。

尽管古道尔最初因为缺少专业训练和采用非同寻常的研究方法而饱受质疑,但她的发现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狭义而言,古道尔的工作改变了人们研究动物的实验方法。广义而言,她打破了“人类行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这一传统认知。在这个范式改变之前,如果将某人称作黑猩猩,是对其极大的侮辱。但有了这个改变之后,人们对这种绰号最多是置之一笑。

古道尔挑战了一个有局限性的、根深蒂固的并且充满强烈情感色彩的科学范式。她借助一个别人完全没有使用过的新方法,发现了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她改变了认知框架。她的创新成功了!

练习

1 不妨看一看下列几个图形来感受认知框架的巨大作用,很可能你立即会联想到某个事物。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这些图形有可能代表别的什么东西吗?

2 看看下面这些预期和事实不符的情况:

. 进一个教室:什么情况会让我们觉得特别奇怪,但换个情境之后,又会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想呢?

. 在一个生物能源的科学会议上,一个报告者走到讲台后面发出了一些刺耳的声响,换个情境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很合理。是什么事情呢?

3 在下列关于军队接种疫苗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框架中,分别设计一个实验。

第一个框架: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预防潜在的生物恐怖主义。

第二个框架:对战俘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