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控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从认知到行动,奥秘何在?

一杯咖啡蕴藏着许多奥秘,其未解之谜或许指咖啡中复杂的分子结构,或是清晨啜饮一杯咖啡时享有的提神醒脑之感,甚至还体现在D型咖啡豆[1]究竟源起何方。尽管以上种种发问都令人兴味盎然,但一杯咖啡的真正神秘之处在于科学家们并未真正了解它是如何来的。是的,有人冲泡咖啡,但其大脑是如何成功地协调冲泡咖啡所需的步骤呢?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当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比如煮咖啡)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计划并践行特定的行动来实现目标的?换言之,我们是如何把事情办好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令我着迷,因为它们实质上都指向人何以为人这个核心问题。人类这个物种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以高效的巧思妙计来思考对策、周密计划并开展行动。而且,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即使碰上从未遇过到的情形和尚不确切的目标,我们依然能把事情妥善地解决掉。我们智力和人格的跃迁进化,正是得益于这种禀赋。因此,对建功立业者,我们推崇思慕;对功败垂成者,我们报以同情。不过,奥林匹克运动员或杰出数学家取得的非凡成就并非本书所要探讨的内容,本书旨在探索一杯咖啡的奥秘,事关你每天所做之事,因为你在最平凡的一天里应尽之事,其他物种尚且无法企及,就连现有的机器人也无法效仿。“你是如何做好这件事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旧疑点重重,科学的探索之路任重且道远。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回忆一下你在今天早上可能做了哪些事。首先,你定了5∶30的闹钟,计划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晨跑。可闹钟响起后,你迟疑了,觉得自己大可不必如此难为自己,于是心安理得地按下了闹钟的延迟提醒键。反复数次后,你终于乖乖起床了,走向厨房准备制备一杯咖啡,可能一边走一边还在想着晚些时候要参加的会议。最后你机械地走进厨房,先把一个面包扔进烤面包机,然后百无聊赖地开始烹煮咖啡。突然,你想起来要给姐姐发一封电子邮件,因为你正在考虑购房,一直想询问她的贷款中介是否靠谱。这时候,你可能会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寻机再发邮件;或者,立刻停下手头的事务,掏出手机并发送邮件。你心知肚明,如果现在不当机立断,此后发邮件之事便会一再搁置。当你的咖啡煮好时,你转身来到橱柜边找到一只干净的马克杯,然后拿出一只盘子盛放烘烤好的面包。今天的咖啡你并不打算加糖,正好抵消掉本应通过慢跑消耗的热量。你听到喊叫声,孩子们吵闹着从门厅向你跑来。你盯着门,严阵以待临近的“暴风雨”,手指不经意地把马克咖啡杯往里推了推。

我们的日常活动简直是大脑进行目标管理的杰作。在任意特定时刻,我们的大脑都在忙于确定目标、制订计划、敲定策略和制定战术。在我们清醒的时候,目标来来去去,而且单次常常不限于一个目标。我们的目标大到抽象、不确定的计划,如购房,小到眼前琐事,如寻找奶油。我们经常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欲望或自身的局限性而重新评估目标。(我们还记得等会儿要发送的那封邮件吗?)有些目标“不请自来”,非己所愿。比如说,没人会刻意在衬衫上留下芥末渍,但如果事情不幸发生了,我们就要抽空洗掉污渍。客观来说,人类日常生活的过程和主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来决定的。

人脑有着卓越非凡的能力来管理这些纷繁复杂的目标,以便规划和执行高效的行动方案。的确,大脑非常擅长管理目标,因此大多数人只把日常琐事看作例行公事,从未有人为平常晨起煮咖啡而专门拍摄一部暑期大片。大多时候,我们视自身的行动力为理所当然,只有在力不能及或办事不利的偶发状况下,我们才会注意到这种能力实则十分稀缺。实际上,这种能力相当独特和不朽,不幸的是,也相当脆弱。

大脑用精密的神经机制生成计划、追踪计划的实施情况、影响大脑在连接目标和正确行动间的各种状态。科学家们将这些机制和过程命名为“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或“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尽管这两个术语在用法和意义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通常指代的是同一类大脑功能。为了保持一致,我将使用术语“认知控制”,仅仅因为这是当前大多数认知神经科学家所采用的术语。

然而,对科学家和非专业人士而言,不管使用什么名称,“认知控制”都是非常难以定义的。我们将看到,认知控制的某些不可捉摸之处就在于我们对其不够敏感,不像我们对记忆、知觉和行动的直觉一样。更确切地说,认知控制过程处于认知和行动之间的模糊地带,它影响着认知向行动的转换,而非只影响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认知控制功能是真实存在的功能类别,它将认知和行动分开,在大脑里自成体系。关于这点,那些由于脑部疾病或脑功能障碍而丧失认知控制功能的病例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观察这些患者时,我们发现,丧失认知控制功能对日常生活甚至是对我们的公众形象都有着极大的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