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中走来:毛泽东的平凡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湖南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正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的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特别兴奋。当时,他对革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内心极力赞成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主张。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自己怎能袖手旁观呢?经过仔细考虑,他下定决心去当兵,因为他认为革命就要打仗,当兵是干革命最直接的途径。

正当他准备去武昌参加革命军的时候,湖南也响应武装起义,宣告独立,并招募新兵援助武昌。这样,毛泽东就打消了去武昌当兵的想法,在长沙投入了新军。10月底,毛泽东成为长沙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的一名列兵。

从学生突然转变为一名军人,对毛泽东来说,周围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军营里的操练采用的是日本和德国的步兵操典,每天三操两讲,点名训话,生活过得很呆板。在这里,一切以长官意志为转移,稍有辩解,就会遭到打骂。毛泽东很不喜欢这种生活,但是,为了援助湖北革命党人,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贡献力量,毛泽东做好了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在平时的训练中,毛泽东不怕苦、不喊累,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自己,军营勤务也做得井井有条。一段时间后,毛泽东把军队里的那套基本训练课目掌握得非常熟练。

在革命军里,毛泽东不但学会了一些军事技能,而且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吃苦耐劳的能力。毛泽东所在的新兵连驻扎在长沙城的东区,军营里的饮水要到离驻地五六里的湘江和白沙井去挑,新兵们都是按日被派出到这两个地方挑水。由于道路远,往返有时需要半天时间。毛泽东开始时不大习惯这样远距离挑水,特别是肩膀长时间承受重压,有点儿吃不消,但他一声不吭,坚持挑了几次就挺过来了。后来,他说:“挑水也是对人的锻炼,你坚持下来了,就会觉得轻松、不费力气了。”

毛泽东参军后,一如他童年的禀性: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办事认真、待人忠厚。

当时,新军每月发给士兵7元的军饷。发饷之后,大家都很高兴,有的马上上街,或者大吃大喝、改善一下生活,或者买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看看演出、娱乐一下;有的拿出一部分钱寄回家,以解决家里的困难。毛泽东则与众不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除了花两三元钱吃饭和买水以外,其余的钱几乎都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时局的急剧变化使毛泽东十分注重研究社会政治问题,而报纸和书籍为他提供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毛泽东从宣传革命的报刊《湘汉新闻》里第一次知道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便积极地同其他士兵和学生讨论社会主义,并参阅了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及其原理的小册子。后来,他才明白《湘汉新闻》里探讨的只是社会改良主义。

在新兵连里,毛泽东经常和来自农村的战友交流。这些战友大多不识字,毛泽东就常常替他们写家信,给他们讲时事、讲道理,和他们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都觉得毛泽东有“大学问”,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辛亥革命的烈火很快燃遍了大江南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土崩瓦解,但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反动军阀袁世凯篡夺了。清王朝被推翻了,革命的目的似乎达到了,可身边的一切却依然如故,毛泽东对此有些茫然。他觉得再待在军中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和寻找新的出路。他将自己的打算一说,官长和士兵兄弟们纷纷挽留他,都劝说他当兵最有出路,最能升官发财,特别是像他这样难得的人才,在军中更是前途无量。毛泽东想的却不是这些,他毅然离开生活了半年的兵营,踏上了新的征程。